收藏 分销(赏)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教学基本文件吴志辉.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77444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16.0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教学基本文件吴志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教学基本文件吴志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教学基本文件吴志辉 ———————————————————————————————— 作者: ———————————————————————————————— 日期: 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UML建模工具及应用 课程总学时/学分:56/4。5 (其中理论40学时/3.5,实验16学时/1。0) 适用专业:本科软件工程专业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目的: 通过课堂学习、课堂讨论和上机实践,应使学生认识到UML建模在主流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UML的基础知识和它在软件分析设计中的应用;会使用Rose工具对软件系统进行UML建模:能从软件功能,静态结构,动态行为等多个方面,使用多种UML图形来分析设计软件系统,能对小型的软件系统进行实际的详细建模,熟悉基本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和设计模式;掌握UML建模的实用技巧和方法.能用某种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实现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 任务: 1、了解软件工程与UML建模的关系 2、掌握UML基础知识; 3、掌握建模工具national Rose 2003的使用; 4、掌握和应用RUP开发模型; 5、需求分析与UML功能建模的建立; 6、系统静态结构的设计与UML类图、构件图的建立。 7、系统动态行为模型的建立: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 8、了解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9、了解构件接口设计 二、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在掌握UM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实际开发案例,突出主要知识点,避免泛泛而谈。 2、通过课堂实例练习,提高实际建模能力,学以致用。 3、通过课程设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获得对UML在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中应用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创新、创意;对基本教学案例的功能加以扩展,激发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课、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技术的演变…………(2学时) 内容:了解软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方法。 重点:各类软件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难点: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 作业:安装national Rose2003,初步了解其使用方法. 第二课、统一建模语言UML…………(2学时) 内容:了解UML模型系统体系结构;掌握UML系统模型与建模的基本内容;了解UML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掌握UML扩展机制 重点:掌握UML系统模型与建模的基本内容 难点:UML建模的基本内容 作业:P56全部;要求掌握UML最基本的概念 第三课、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统一过程UP…………(2学时) 内容:了解UP的特点,掌握UP的核心工作流;了解UP的二维模型和文档。 重点:通过UP的二维模型图,掌握UP的核心工作流及其作用 难点:UP的核心工作流 作业:P56全部;要求掌握UML最基本的概念 第四课、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1)…………(2学时) 内容: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需求模型和用例图;用例之间的关系 重点:功能模型:用例图 难点:用例之间的关系 作业:P109;对教学项目进行简单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绘制其详细的功能模型图。 第五课、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2)…………(2学时) 内容:系统的对象和类;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重点:确定对象的属性和操作 难点:对象间的关系 作业:P109;对教学项目建立初步的类模型。 第六课、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3)…………(2学时) 内容:活动、活动图、分叉与判定、同步、泳道、对象流的基本概念;活动图的绘制 重点:通过分析业务流程,熟练掌握活动图的建立方法 难点:活动的识别;对象流的参入;活动同步 作业:P109;对教学项目建立活动图. 第七课、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习题课…………(2学时) 内容:对教学项目建立主要的用例图和活动图并展开讨论 重点:从需求分析中获取用例和业务流程 难点:用例图的层次结构;并发活动 作业:P109;课堂实战作业,即时讨论. 第八课、系统分析与类图(1)…………(2学时) 内容:UML系统分析的内容和目标;类的UML表示;对象图和类图; 重点:整体把握系统分析的目标,书写系统分析规格说明书; 难点:业务类的识别,类之间的关系 作业:P143;对教学项目完善类图 第九课、系统分析与类图(2)…………(2学时) 内容:接口、包图;系统的层次结构描述;课堂练习建立系统静态模型图 重点:静态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静态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方法 作业:P143;对教学项目完善类图和建立包图。 第十课、系统设计…………(2学时) 内容:UML系统设计的内容和目标;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消息和顺序图 重点:UML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难点:对象的交互模型,顺序图 作业:P173;对教学项目建立几个主要的顺序图 第十一课、合作图与控制流建模…………(2学时) 内容:合作图的概念和组成;控制流的概念 重点:合作图的组成和绘制 难点:链接和消息的表示。 作业:P173;对教学项目建立一个合作图。 第十二课、建立对象的状态模型…………(2学时) 内容:状态、状态机、转换、事件、状态图的概念;状态图的作用和组成 重点:状态图的组成和绘制 难点:事件,并发状态,复合状态。 作业:P203;对教学项目建立一个核心对象的状态图。 第十三课、状态图和活动图的比较…………(2学时) 内容:比较状态图和活动图的区别;课堂讨论教学项目的活动图和状态图 重点:掌握在实际项目中绘制活动图和状态图的方法和过程 难点: 作业:P203;完善教学项目的状态图和活动图。 第十四课、软件体系结构建模…………(2学时) 内容: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方法和过程;构件图的组成和关系 重点:体系结构的概念 难点:构件的设计 作业:P229;对教学项目建立初步的构件图 第十五课、硬件系统的模型…………(2学时) 内容:节点,硬件体系结构建模的方法和过程;配置图的组成和关系;课堂讨论教学项目的后见图和配置图 重点:配置图的组成和关系 难点: 作业:P229;对教学项目建立初步的配置图 第十六课、设计模式(1)…………(2学时) 内容:设计模式的概念、描述和作用;设计模式的分类;常用设计模式介绍 重点:设计模式的类图 难点:如何掌握设计模式和灵活使用设计模式。 作业:P258 第十七课、设计模式(2)…………(2学时) 内容:常用设计模式介绍;设计模式的使用原则和策略 重点:设计模式的使用原则和策略 难点:如何掌握设计模式和灵活使用设计模式。 作业:P258 第十八课、软件复用技术简介…………(2学时) 内容:复用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支持、应用;复用的种类、形式与过程;复用构件的生产 重点:复用的种类、形式与过程 难点: 作业:P305 第十九课、构件技术…………(2学时) 内容:了解COM+,EJB,CORBA构件模型的体系结构 重点: 难点: 作业:P305 第二十课、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型…………(2学时) 内容:C/S,B/S的模型和优缺点;课程直接复习 重点:掌握C/S,B/S的结构及其优缺点 难点: 作业:P305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1、课堂多媒体讲课:PPT、应用程序运行演示 2、讲授理论知识点后,课堂练习建模,拍照后在投影仪上讨论其优劣,加深建模过程的认识 3、通过课程设计,对实际的项目进行UML建模,掌握建模的方法和过程 4、及时展开课堂讨论,总结学生在实际建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或上机内容 见课程设计 六、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 C#程序设计语言,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具备基本的面向对象知识。 后续课程: 软件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 七、考核方式 1、作业30% + 理论考试70% 2、平时作业:每次课堂作业。 3、理论考试:知识考核;闭卷考试;内容:UML、UML建模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刁成嘉.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1)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1 [2] 麻志毅.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1)。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4 [3] Rebecca Wrifs—Brock。 对象设计—角色、责任和协作.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 [4] Bernd Bruegge。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使用UML、模式与Java。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执笔人:吴志辉 2012年9月4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名称:UML建模工具及应用 课程学时:16 面向专业:本科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在实际的软件分析设计中应用UML来建模,加深对各种UML模型图的认识,提升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能力,能较完善的实现教学项目的主要功能;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UML建模工具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UML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熟练使用Rose来建模. 3、掌握UML建模的基本操作过程和方法。 4、初步具备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表达能力。 5、能对教学项目系统建模并实现主要功能。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分配(16课时) 课程设计项目从下列教学项目中选择: 1、牙科诊所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WebAPP,含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或移动设备客户端,数据库用Access) 2、成三围棋 要求:可以是桌面游戏程序或移动平台游戏程序 3、教学排课管理系统 要求:WebAPP,含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或移动设备客户端,数据库用Access) 4、坦克大战游戏 要求:桌面应用程序或移动平台游戏程序;可选择素材编辑器或地图编辑器或游戏主程序 5、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要求:WebAPP,含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或移动设备客户端,数据库用Access) 6、MP3音乐文件管理工具 要求:桌面应用程序,能对上万的MP3文件分类管理 语言要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 Object-C, C#, Object Pascal等. 建模要求:学生4人一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建立详细的UML模型,并加以实现(主要业务功能). 课程设计课时分配: 序号 内 容 要 求 实验学时 1 功能建模:用例图 需求表达全面、准确,书写SRS文档,用例模型图不得小于3个 2 2 静态结构:类图 对核心业务对象分析全面,属性和方法表达清晰,类图不得少于2个,类之间的关系表达正确.使用了设计模式的加分. 4 3 动态行为建模: 设计2个主要业务用例的实现过程。序列图的消息要表达清晰 设计2个主要业务对象或系统的状态图,转换事件表达准确 描述系统的2个主要业务流程;活动图要求使用泳道绘制 4 4 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体系构建图和系统部署图 2 5 实现主要业务功能 编码与测试 4 合计 16 四、工具环境要求 Windows PC Rational Rose 2003建模软件 实现语言及开发工具:Java/eclipse, Object-C/Qt, C# /VS2010或 Object Pascal/Delphi 五、考核方式 1. 提交资料:模型电子文档和实现系统的源代码及其可执行程序。 2。 小组根据评分标准互评,教师核定最终成绩: 优秀(90):分析设计全面周到,无错误,实现完整。 良好(80):分析设计全面周到,有少量缺陷,实现完整。 中等(70):系统主要模型提交,有少量缺陷,基本实现。 及格(60):规定数量的UML模型提交,缺陷偏多;基本实现。 不及格(50):模型数量不够,无实现. 3。 鼓励学生的创新设计。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UML建模工具及应用 课程总学时/学分:56/3.5 (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设计1周) 适用专业:本科软件工程专业 一、课程地位 目标:该课程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础课程,掌握UML的基础知识和它在系统分析设计中的应用;会使用Rose工具对软件系统进行UML建模:能从软件功能,静态结构,动态行为等多个方面,使用多种UML图形来分析设计软件系统,能对小型的软件系统进行实际的详细建模,熟悉基本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和设计模式;掌握UML建模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基础课程要求:C#或Java,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后续课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刁成嘉。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1)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1 [2] 麻志毅.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1).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4 [3] Rebecca Wrifs—Brock。 对象设计—角色、责任和协作。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 [4] Bernd Bruegge。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使用UML、模式与Java.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三、课时分配 序号 授 课 内 容 提 要 学时 1 面向对象基础知识和建模技术 2 2 UML统一建模语言 4 3 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 8 4 系统分析与对象建模 4 5 系统设计与对象动态交互模型 4 6 系统动态建模-状态模型 4 7 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4 8 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4 9 软件复用与构件技术 6 合计 40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 1。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 + 理论考试 2. 成绩核定办法: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70% 五、授课方案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技术的演变…………(2学时) 1、教学内容:了解软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方法。 2、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与UML建模的关系 3、教学重点:各类软件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和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 4、教学策略:通过复习OO的概念,了解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中建模的必要性. 5。 教学预习: 6。 习题作业:P29。 第二章、统一建模语言…………(4学时) 1. 教学内容: l UML的视图和元素;UML图形和模型; l UML的扩展机制;统一开发过程 2. 教学要求:掌握UML的基本概念、建模内容和统一开发过程. 3。 教学难点:UML图形和模型、UP开发过程 4。 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教学系统,通过详细介绍UML的基本元素,掌握UML的基本概念和建模要求.通过绘制UP的二维开发模型图,掌握UP的开发方法和过程 5. 教学预习:UML元素、UP二维图 6。 习题作业:P56。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6+2学时) 1。 教学内容: l 可行性研究和风险分析;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参入者、用例、用例图 l 系统对象和类、需求规格说明书 l 业务流程描述:活动图 l 教学项目用例图的建立 2。 教学要求:掌握用例图、活动图的作用和建模;能对教学项目建立功能模型 3. 教学难点:参入者和用例的获取;用例之间的关系;活动图的同步 4. 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讲解教学案例,使学生掌握用例建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5. 教学预习:需求分析的过程 6. 习题作业:P109;教学项目的用例图绘制 第四章、系统分析与对象类建模…………(4学时) 1. 教学内容: l 系统分析的目标;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类之间的关系 l 接口的概念,系统体系结构的描述;包图;静态模型的建立 2. 教学要求:掌握类图的绘制,描述类之间的关系;建立类的层次结构 3。 教学难点:正确表达类之间的关系 4。 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讲解教学案例的类图建立过程,掌握静态建模的方法和过程 5。 教学预习:类图的概念和作用 6. 习题作业:P148;建立教学案例的多个类图 第五章、系统设计与对象动态交互模型…………(4学时) 1. 教学内容: l 系统设计的内容;顺序图与合作图 l 控制流建模;交互模型的建立过程和示例 2。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顺序图的建立方法和过程 3。 教学难点:消息的类型;分支与循环结构的表达 4。 教学策略:通过对教学项目讲解顺序图的建立,使学生掌握顺序图的建立方法 5。 教学预习:顺序图的概念和作用 6。 习题作业:P173;绘制教学项目中主要用例实现的顺序图。 第六章、系统动态建模—状态图…………(4学时) 1。 教学内容: l 状态图的作用和组成;状态的类型;转换与事件;动作 l 状态图与活动图的比较;状态图的建立 2。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状态图的建立方法 3。 教学难点:状态的识别;状态的转换和事件 4. 教学策略:通过对教学项目建立主要对象的状态图,使学生掌握状态的识别、转换和事件的概念。 5。 教学预习:状态图的概念 6。 习题作业:P203;建立教学项目的状态图。 第七章、系统体系结构建模…………(4学时) 1。 教学内容: l 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构件,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构建图 l 节点,硬件系统体系结构建模,配置图;教学项目体系结构的建立 2. 教学要求:掌握构件、节点的概念;构建图和配置图的建立方法和过程 3. 教学难点:构建图、构件的交互 4。 教学策略:通过建立教学项目的构建图,了解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过程 5。 教学预习:构件、节点的概念 6。 习题作业:P229。 第八章、设计模式及其应用…………(4学时) 1。 教学内容: l 设计模式的概念和作用;模式的分类;模式的组成和类的职责 l 常用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的使用原则 2。 教学要求:掌握设计模式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常用设计模式 3. 教学难点:设计模式的组成及类的职责;设计模式原则 4. 教学策略:PPT讲课 5. 教学预习:设计模式的概念 6. 习题作业:P258 第九章、软件复用与构件接口技术…………(6学时) 1。 教学内容: l 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复用的形式和过程;可复用构件的生产与使用 l 构件接口技术;COM+,EJB,CORBA模型体系结构 l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2. 教学要求: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生产和使用过程;了解COM+,EJB,CORBA模型体系结构 3. 教学难点:构件接口技术 4。 教学策略:PPT讲课 5。 教学预习:复用的概念 6。 习题作业:P305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UML建模工具及应用 课程总学时/学分: 56/3.5 (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 适用专业:本科软件工程专业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UML建模工具及应用》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掌握UML的基础知识和它在软件分析设计中的应用能力;能从软件功能,静态结构,动态行为等多个方面,使用多种UML图形来分析设计软件系统,能对小型的软件系统进行实际的详细建模,熟悉基本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和设计模式;掌握UML建模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考查学生掌握UML的基础知识和它在软件分析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命题原则:选择题与填空题,属于客观性题目,占60分. 简述题:占15分,需要一定的归纳总结;课本没有现成答案。 应用题:25分;分5小题,小型项目的建模.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技术的演变 1、了解软件工程、传统软件开发方法 2、掌握面向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开发的方法 第二章、统一建模语言UML 1、熟练掌握UML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掌握UML建模内容和作用 3、熟练掌握统一开发过程的内容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 1、掌握需求分的过程,识别参入者、用例,用例的关系;能绘制用例图 2、掌握活动图的建立方法,能绘制活动图 第四章、系统分析与对象类建模 1、掌握类图的建立方法和过程; 2、熟练掌握类图的绘制,建立类的层次结构和关系 第五章、系统设计与对象动态交互模式 1、了解系统设计的目标;掌握消息的类型 2、熟练掌握顺序图的建立方法和过程 第六章、系统动态建模—状态图 1、掌握状态、转换、事件的概念 2、熟练掌握状态图的建立方法和过程 第七章、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1、了构件图、部署图的作用和组成 2、掌握构件图、部署图的建立方法 第八章、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1、掌握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了解常用设计模式的结构和作用 第九章、软件复用与构件接口技术 1、了解软件复用的形式、过程;复用构件的生产与使用 2、了解常用构件模型的结构 3、了解分布式体系结构的组成与优缺点 五、题目类型 1、选择题(30分) 2、填空题(30分) 3、简答题、简述题(15分) 4、应用题(25分) 六、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院系统考,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执笔人:吴志辉 2012年9月4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 2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