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以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63238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以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以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以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UANDONGMAN素质教育 124 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以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何春梅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 甘肃秦安 741600摘要: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体现了良好的劳动精神,随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推进,在中学教育阶段形成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课题以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探讨打造中学特色劳动教学模式的意义和策略。提出了教师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为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将传统农耕文化渗透于教学之中。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受到潜影默化的农耕文化培育,从而促进学生热爱生活,

2、热爱劳动,实现中学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中学;劳动教育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前言秦安县西川中学是一所城郊农村初级中学,位于甘肃天水秦安县在该学校打造特色劳动教学模式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学校周边是农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会见到农民耕种。在中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基于传统农耕文化,打造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耕文化的价值认知达成了共识。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劳动精神便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随着素质教育的推

3、进,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悟劳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劳动,以劳动为光荣,掌握良好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此,在中学打造特色劳动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实现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渗透,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在开展中学劳动教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农耕文化中感受奋斗的美丽,体会劳动中奋斗的快乐,可以有效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发展精神,不同的时代人与自然相处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谐给人们带来舒适,同时也带来美感。在农耕时代,由于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加和谐,遵循自然法则、维护生态环境,

4、充分保障人们与环境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是传统农耕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然而在现代化社会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二十四节气农耕生产的自然规律依然存在。在传统节日中地方风俗习惯依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开展中学劳动教育时,引导学生去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使学生领悟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发展精神,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环境,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1。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努力创造精神,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品质与生活方式。人们在农作生产时会不断去探索如何让产值增收,发明创造新农具,锄头、镰刀、铲子等农具,使农业种植不再仅靠手工种植,使农耕更加便捷和有效。另外在农作物培育过程中

5、,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不断总结出了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在传统农耕时代没有科学的检测仪器,人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不断创造种植方式、种植工具以及种植植物,将创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时代在发展,人们不断创业、创新、创造,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因此在中学打造特色劳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创造精神,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在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总之,传统农耕文化体现了劳动与美的直接关系,是中华民族的人们在农业生产上劳作而总结出的一种文炫动漫素质教育 125 化内涵,体现着奋斗精神、和谐发展精神、努力创造精神。打造中学特色劳动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

6、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二、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一)开设农耕课程,激发热爱劳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很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这就导致很多中学生出现五谷不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日后的发展。基于此,在中学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时,可以开设农耕课程,通过农耕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和农耕农种实践知识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劳动节开展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播种玉米,让学生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随后教师利用班会让学生就播种玉米的实践进行分享,使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本次实践课程的想

7、法和收获,同时教师应该分析讲解传统农耕文化,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农耕文化和学习到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品德。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去完成班集体中涉及到的劳动任务。采用合理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并且在班级劳动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与团结协作的能力。(二)保护传统农具,强化劳动教育农具是农民进行劳动的工具。在农耕年代,农民为了更好的辨别重量,设计出了很多如斗、升等测量单位。每一件农耕工具都是农民的智慧结晶,然而在现时代社会由于人们采用了更先进的农作机器,导致很多传统农具消失不见,在这种情况下每一

8、件传统农耕中的农具都显得极其珍贵,需要受到保护。在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时,教师要给学生讲农耕故事、以及农具的研发和打造故事,引导学生对农具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重视对农具的保护。另外,学校还可以借此机会打造一个特色农具展示区域,倡议农民家庭将闲置的农具捐赠给学校,如扁担、背篓、箩筐等农具都可以展示在学校内,进而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打造了实物展示场地,有效促进学校更好的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以实现学生长远发展2。(三)依托农耕精神,实施劳动教育在学校打造特色农耕文化课程体系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农耕精神,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我们课题组在秦安县西川中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结合学生的日常

9、生活,实行以座谈会、理论知识教学、劳动实践课程等方式实施劳动教育,尤其是劳动实践,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打造农耕文化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农业知识与劳动技能。如,构建蔬菜种植场地,带领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去种菜、施肥与收割,同时将学生自己所种植的蔬菜通过学校食堂烹饪给学生食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学生有效进行劳动教育、渗透农耕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珍惜成果等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结合劳动教育模式的实际情况,去打造一批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进而促进和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劳动技能和农耕精神。这个师资团队可以从本校的教师中挖掘,也可以从当地的农业局、农村社区工作人员中去聘请,

10、全方位的为打造中学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四)传承农耕文化,促进内涵发展学校在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时,要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学校的农耕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全校师生都应在劳动教育中知晓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历史文化,真真切切体悟到农耕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学校要合理选择和研发符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而相关的学校还应该将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农业相结合,农耕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农民耕种还是农业发展,都为学校基于传统农耕文化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提供了非常多的教育资源2。例如,秦安县西川中学位是一所城郊农村初级中学,在打造劳动教育模式时可以利

11、用环境优势,开设农耕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到田间亲自农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去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当学生看到亲自种植的农作物逐渐成熟会体会到耕耘有所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提升学生劳动的自豪感。除此以外,学校可以开展与传承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结合二十四节气定期开展与节气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学校活动开展常规化,进而将“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打造落实到实处,在传统农耕文化中清明节是播种的时节“种瓜点豆”,那么学校就可以开展种植大豆的活动。芒种是人们跟播种作的空余时间,忙里偷闲,“送花神”的习俗也在芒种XUANDONGMAN素质教育 126 中体现出来,因此学校也可以结合该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12、无论是踏青赏春,还是种树种草,都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到现阶段有很多优秀的有趣的内容,使学生喜欢上传统农耕文化,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农耕细作,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将农耕文化更好的传播和传承,也能够将劳动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学习。(五)融合教育形式,培育时代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无论是何种教育课程的开展,都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学生为本构建新的教育方式,融合多学科,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以满足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的需求。通过家校联合,将劳动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

13、在学校与家庭中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使劳动教育实现家校共育,使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感受生活,提高对生活的理解,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3。例如,在学校建立劳动制度,在班级中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做教室区域、走廊区域的清洁卫生。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时,要潜影默化地为学生渗透传统的农耕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同时也要严格针对班级劳动,做好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个学生按照相应的安排承担应有的责任。在制度中有建立奖励机制,同时也要有惩罚机制。进而使学生在制度的监管下,有效地去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促进学生对劳动的作用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

14、主劳动习惯,使学生热爱劳动,增长学生的劳动实践时间。除此以外,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分析家庭生活中劳动教育的教育元素,与家长一起引导学生劳动教育常规化。中学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不能对学生的一些劳动工作进行全包揽,要从学生今后发展能力的培养上提高认识,引导学生尽力完成生活与学习中所涉及到的劳动任务,同时还应该去为家里人承担一定量的劳动家务,从中学习到更多的劳动技能如做饭、洗衣服、拖地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也能够承担起家庭生活中应有的责任。(六)依托实践基地,体现教育特色打造中学特色劳动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学校引起重视,为教学模式构

15、建良好的实践基地,从学校内部出发打造相应的种植基地、农具展示基地、农业参观基地等。从学校外部出发与当地农民合作、种植大棚产业地合作、其他展览展示馆合作等。让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期间,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校内的种植基地里进行实践,同时也可以外出到其他产业基地去实践和参观,将其特色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学校可以以传统农耕文化为特色,在每个班级里打造一个符合班级特色的绿色植物种植区,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将植物带到学校,要求学生进行养护,进而打造特色班级的同时,也能使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进而了解环境与自然,以及相应植物的生长规律。不仅如此,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打造一个种植场地,在场地中将传统农耕

16、文化的内涵、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合理科学的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学习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认识观念,促使学生去体会劳动的收获,感受劳动的美丽,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结论综上所述,农耕文化应当被当代中学生传承和发扬。基于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学模式,打造特色教育课堂与实践基地,为此,学校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结合学校的文化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劳动过程中潜影默化的渗透农耕文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进而有效的实现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参考文献1 蔡圣平,黄以盛.基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中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J.才智,2022,(36):95-98.2 秦瑕,段亚男.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探究 J.教育观察.,2021,10(23):51-53.3 薛洪国.浅谈天津市第一中学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J.天津教育,2020,(04):42-43.(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学特色劳动教有模式探究以秦安县西川中学为例,课题立项号:GST2012 G6125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