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南省部分省示范性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
数学试卷(理科)1月份联考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的共轭复数( )
A. B. C. D.
【答案】C
2.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3.( )
A. B. C. D.
【答案】C
4.已知向量,,若,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答案】C
5.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3 B. -3 C. -6 D. 6
【答案】B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三视图中所对应的点分别为,则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D
7.某学校为落实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全校2400名学生中抽取30人进行调查.现将2400名学生随机地从1~240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30组(1~80号,81~160号,…,2321~2400号),若第3组与第4组抽出的号码之和为432,则第6组抽到的号码是( )
A. 416 B. 432 C. 448 D. 464
【答案】A
8.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圆周与其直径之比被定为3,圆中弓形面积为(为弦长,为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据此计算,已知一个圆中弓形所对应的弦长,,质点随机投入此圆中,则质点落在该弓形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9.沙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锥顶对顶叠放在一起组成的(如图).在一个圆锥中装满沙子,放在上方,沙子就从顶点处漏到另一个圆锥中,假定沙子漏下来的速度是恒定的.已知一个沙漏中沙子全部从一个圆锥中漏到另一个圆锥中需用时10分钟.那么经过5分钟后,沙漏上方圆锥中的沙子的高度与下方圆锥中的沙子的高度之比是(假定沙堆的底面是水平的)( )
A. B. C. D.
【答案】D
10.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则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A
11.已知椭圆,设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为钝角(其中为坐标原点),则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12.已知函数,的解集为,若在上的值域与函数在上的值域相同,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D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双曲线 的其中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是,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又,从而得到结果.
【详解】由,得,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4.已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赋值法,分别令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令可得;
令,可得,
所以.
故答案为:0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5.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是奇函数可得,确定a值,进而根据分段函数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函数是奇函数,
所以,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6.在锐角中,角,,的对边分别是,,,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再利用正弦定理可得,限制角C的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题意得,故,,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从而,
所以,
从而,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其中是方程的两根,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不等式对任意都成立,求整数的最小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得到,从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由可得,进而得到的通项公式;
(2)由(1)得,,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根据的变化趋势得到结果.
【详解】解:(1)易得方程的两根为-1和7,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当时,由,得;
当时,可得,两式相减得,即.
所以.
(2)由(1)得,,
所以,
,
两式相减得,,
,
所以.
当时,;当时,;当时,因为,所以.
所以的最大值为,
从而,得,所以整数的最小值为-4.
【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两种情况求解.
18.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为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某地的民调机构随机选取了该地的100名市民进行调查,将他们的年龄分成6段:,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现从年龄在内的人员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人,再从这8人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座谈,用表示年龄在内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若用样本的频率代替概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地抽取20名市民进行调查,其中有名市民的年龄在的概率为.当最大时,求的值.
【答案】(1)分布列见解析;;(2)7.
【解析】
【分析】
(1)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判断出年龄在内的人数,可得的可能取值为0,1,2,结合组合知识,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出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从而可得分布列,进而利用期望公式可得的数学期望;(2)设年龄在内的人数为,则,设,可得若,则,;若,则,,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1)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8人中,
年龄在内的人数为人,
年龄在内的人数为人,
年龄在内的人数为人.
所以的可能取值为0,1,2,
所以,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
(2)设在抽取的20名市民中,年龄在内的人数为,服从二项分布.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年龄在内的频率为,
所以,
所以 .
设 ,
若,则,;
若,则,.
所以当时,最大,即当最大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定义、直方图的应用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属于中档题. 求解数学期望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要准确无误的找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计算出相应的概率,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正确运用均值、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也就是要过三关:(1)阅读理解关;(2)概率计算关;(3)公式应用关.
19.如图,在直三棱柱中,,,,,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连接交于点,连接,由矩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结果;(2)先证明,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直线的方向向量,利用向量垂直数量积为零列方程求得平面的法向量,由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1)连接交于点,连接,因为四边形是矩形,所以点是的中点,
又点为的中点,所以是的中位线,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2)由,,,可得,
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有,,,,
所以,,,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令,得,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角的向量法,属于中档题. 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间线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
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
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第四,破“应用公式关”.
2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为坐标原点,,且.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圆与抛物线顺次交于四点,所在的直线过焦点,线段是圆的直径,,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
【解析】
【分析】
(1) 将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结合抛物线定义可得值;
(2)由题设知与坐标轴不垂直,可设,代入,得.利用韦达定理可得的中点为及,的方程为,代入,并整理得.利用韦达定理可得的中点为及,结合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1)将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所以,
因为,所以,整理得,
解得或,
当时,,满足;当时,,,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由题设知与坐标轴不垂直,可设,代入,得.
设,,则,,
故的中点为,.
又因为,所以的斜率为,过的中点,
所以的方程为,即.
将上式代入,并整理得.
设,,则,,故的中点为,.
因为是直径,所以垂直平分,
所以四点在同一个圆上等价于,
所以,
即,
化简得,解得或,
所以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中点,垂直及弦长的利用,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的定义域为,.对a分类讨论,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的单调性;
(2)利用(1)中的单调性转化为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
【详解】解:(1)的定义域为,.
①当时,,令,得;令,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
②当时,,
当,即时,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当,即时,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当,即时,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由(1)知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要使有两个零点,只要,所以.(因为当时,,当时,)
下面我们讨论当时的情形:
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不可能有两个零点;
当,即时,因为,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没有两个零点;
当时,即时,因为,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没有两个零点.
综上所述:当时,有两个零点.
【点睛】已知函数有零点求参数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和思路
(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判断曲线,是否相交,若相交,请求出交点间的距离;若不想交,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消去参数,即可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再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即可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由(1),将代入曲线,求得,,在由曲线,两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将,消去参数,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将展开整理,得,
因为,,
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由(1)知曲线是过定点的直线,因为点在曲线的内部,所以曲线与曲线相交.将代入并整理,得,
设曲线,的两交点为,,则,,
故曲线,两交点间的距离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以及弦长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互化公式,合理消去参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3.已知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设,,且的最小值为.若,求的最小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分类讨论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
(2)由题意得,的最小值为,所以,由,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其最小值。
【详解】(1)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①
当时,不等式①可化为,解得,此时;
当时,不等式①可化为,解得,此时;
当时,不等式①可化为,解得,此时,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题意得, ,
因为的最小值为,所以,由,得,
所以 ,
当且仅当,即,时,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问题,对于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运用零点分区间讨论,二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法一是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法二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以及不等式恒成立交汇、渗透,解题时强化函数、数形结合与转化化归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这是命题的新动向.
- 15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