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工业化阶段性与持续性的辩证关系看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路径陈英武 张睿(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3)摘要:工业化是一个阶段性和持续性辩证统一的演进过程,因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工业化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及任务,推进工业化既不是实现某一个工业化阶段任务后裹足不前,也不是将各个阶段的工业化任务“毕其功于一役”。我国推进工业化,要在遵循工业化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新时代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和持续性,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深入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内涵和实现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关键词:工业化;阶段性;持续性;
2、辩证关系;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On the Advancing Path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ges and Persistence of IndustrializationChen Yingwu Zhang Rui(Jiangsu Province Economy and Informat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Jiangsu Nanjing 210003)Abstract:Industrialization is
3、an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stages and persistence,so it is a long-term process.Each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has its own specific theme and task.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is neither to stop after realizing a certain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nor to accomplish all the tasks
4、in one battle.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we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development law of industrialization,treat the stage and continu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with dialectical thinking,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new indu
5、strialization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tter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Keywords:Industrialization;Stage;Sustainability;Dialectical Relationship;New Industrializa
6、tion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43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
7、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1。近现代以来,伴随着每一轮科技革命,人类社会启动了一次又一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经过数十年努力,目前我国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工业门类齐全,规模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左右。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破除关于工业化的种种误解,深刻把握工业化阶段性与持续性的辩证关系,对高质量推进与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推进工业化需要破除短期就能实现的种种误解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在某个时点可以实现的过程,
8、虽然也分为若干阶段,但最终一定可以完成。然而,对以下种种误解进行剖析后可以发现,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在某个时点可以结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永恒的过程。工业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误解一:按照某个评价模型,一个经济体满足了某些指标,就算完成了工业化。这种说法最为普遍,在学界几乎达成了共识。但是,众所周知,模型标准都是人为设定的,如果模型的评价标准一变,那么某个经济体的工业化是否实现或者在什么时候实现就很难说。评价标准一经提高,则原来认定已实现工业化的经济体实际上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其工业化进程还需继续推进。譬如按照库次涅茨的模型,目前全球已有二十多个经济体实现了工业化,进
9、入了后工业时期。按照我国某些学者的标准,我国在 2020 年前后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这些标准都是人为设定的,并没有获得全球各国学界的一致认可,只是研究评价的一种方法而已。如果改变评价标准,特别是提高标准,则很多经济体可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而降低标准则又会有更多经济体实现了工业化。误解二:世界上有的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这种说法非常普遍。但是,正如前所述,这些进入后工业化的经济体,也都是按照某个模型标准来评价的,模型是否科学有待商榷。从实际情况看,那些所谓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体,其中的很多现在也开始反思放弃工业是否正确。很多发达经济体现在又开始高
10、度重视工业,有的甚至提出制造业回流、再工业化等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新科技革命将赋予工业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传统工业面临一次全新的洗礼和革新;另一方面,由于地缘政治、国际经贸科技的斗争,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重塑,一些经济体需要保持一定的工业基础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因此,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或者说新的更高级的工业化)实际上还在延续。误解三:工业已经高度发达,新兴产业比重超过传统产业就算完成工业化。这种理解也非常普遍,但众所周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划分都是相对的,新兴产业经过一段时期也会变成传统产业。任何一个经济体,特别是较大的经济体,传统产业一般都会占据较大比重。譬如我国
11、传统产业体量大,目前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 80%。即使是江苏、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传统工业占比目前仍在 50%左右。从国际上看,即使像日本、德国、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目前以中低端及低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占比也近 4 成左右,美国、英国为 5成左右。况且,传统产业也并非低端产业,经过改造升级也可以转化为新兴产业。因此,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例来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已实现工业化实际上也经不起推敲。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44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误解四:工业应该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就算完成工业化。这种理解也较为普遍,但实际上也是
12、错误的。一方面,工业能否全部或大部转移?从理论上讲,一些特别低端的产业,尤其是对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比较敏感的产业,确实可以转移。但是,当前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贸易争端、逆全球化行为沉渣泛起,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和安全性角度看,不是所有的工业环节都能转移,一些核心的、主要的、基础的环节都不能转移。另一方面,从制造业与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的比较来看,工业的核心制造业,其比重实际上在一定时期内总体保持稳定(即使下降也是小幅的,特别是主要经济体),且高于服务业任何一个子行业在 GDP 中的比重。这说明工业对于任何一个大国都是必要的,不能随意放弃,需要不断推动其优化升级。全部服务
13、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提高并超过工业,这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而已,并不能证明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不需要继续发展。另外,产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工业并非低端产业,工业中的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如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服务业也并非都是高端产业,面广量大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生活便利的服务业进入门槛较低(正因为如此才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总之,有人认为把工业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低端工业淘汰后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就算实现了工业化,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三、工业化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的长期过程工业化是一个阶段性和持续性辩证统一的演进过程。工业化的阶段性是指工业发展
14、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工业化的持续性是指工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没有终点的过程,工业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不断提升。从工业化进程看,每个阶段的工业化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及任务,一个阶段任务实现了,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就会随之出现,一个接一个,持续不断,推动工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因此,更科学的说法是推进工业化,而不是实现工业化,既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工业化,也不能满足于实现某一工业化阶段的任务而裹足不前。阶段性是持续性的基础,持续性是阶段性的方向,两者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持续的工业化本身可以分为若干阶段,由若干阶段的工业化组成一个持续不断、步步提升的工业发展历史长河。从历史演进的维度
15、看,工业化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但并不等于有一个终点。按照一定的标准,工业化可以划分为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若干阶段,即所谓的工业 1.0、工业 2.0、工业 3.0、工业 4.0 时代等,但是,是不是说智能化以后工业化就结束了,工业 4.0 以后就不会再进步了?至少在目前,没有任何理由以及证据表明,目前正在兴起的智能制造阶段就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的顶点或终点。德国提出工业 4.0,也只是规划到 2030 年,之后是否还有工业 5.0、工业 6.0 也未尝没有可能。即使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智能化时代,工业依然会面临很多新课题、新挑战,因此人类社会克服新挑战、进入工业化新阶段的步伐就不会停止。
16、从科技进步的持续性看,工业化持续性的根源在于科技革命的不断进步。只要科技在不断进步,工业化的深化便不会停止步伐。文艺复兴孕育了近现代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又是工业革命的先声。人类社会已经历几次科技革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为代表的科技力量正在重塑工业的组织形态、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等。特别是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代表,人工智能大模型 AIGC 正在引导着一场变革,其应用将对数字经济和工业化45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工业的现代化远远没有结束,工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性
17、变革。只要科技革命不停步,工业化就不会停步。科技进步没有终点,工业化就没有终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工业的基础作用及赋能价值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及其他行业发展提供了不断进步的技术装备。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达到今天的文明高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了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工业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日益进步的中间产品、技术及装备,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各种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娱乐产品等。没有工业,人类社会可能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农业文明时代而不会进入今天这般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因此,工业的独特地位不会被其他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取代。另外,人类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而
18、工业也必须不断进步、深化,才能满足人类日益变化、日益丰富的需求。人类需求没有终点,工业化也就没有终点。只要人类需求在变化、升级,工业就必须不断变化、不断升级,工业的基础地位就不会改变,就决不能轻言放弃。从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工业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克服挑战而后又迎接新挑战的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过程。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的难题、新的挑战,克服这些难题挑战,需要科技助力,需要工业化成果的应用与普及。工业就是在迎接新挑战、克服新挑战的无限循环中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譬如,二战后人类社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遇到了环境污染问题,于是推进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就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几
19、十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在这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和突破。我国于2020年提出了“双碳”发展目标,实际上就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新追求、新使命,也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再如,人类社会推进工业化既遇到劳动力过剩问题,也遇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前者,一些地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后者,一些地区积极推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样工业化发展又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人类社会也许又会遇到新的重大挑战,工业又需要克服新挑战、进入新阶段。这是工业化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内生动力。四、工业化是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工业化需要遵循工业化的基本发展规律,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工业化,既要
20、看到其发展的阶段性,又要看到其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一)新型工业化实质是“中国式工业现代化”道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对工业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我们追求实现四个现代化,认为工业化主要就是发展重工业,后者占主导地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对工业化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1、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并具有世界意义的发展模式。当前,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去深入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内涵和实现路径2。可以说,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就是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总体目标的中国式工业现代化道路。具体地说,从推进工业现代化的主体看,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46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我国新型工业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工业信息产业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业文明成果由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并惠及全人类的现代化。从
22、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动力看,我国新型工业化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水平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并逐步实现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从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方式看,我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从推进工业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看,我国新型工业化是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文明的价值理性得到全面体现的现代化。从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内外环境看,我国新型工业化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化,是与世界各国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现代化3。从上述内涵可知,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就是中国式的工业现代化,深度体现了工业化在我国发
23、展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这一辩证关系,既继承了以往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又体现了新时代对工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二)新型工业化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1.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1)新型工业化是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最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工业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阶段(19491978 年):工业化艰辛探索时期。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成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通过艰苦奋斗,初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为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第二阶段(197920
24、02 年):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工业发展活力,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工业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工业发展焕发出巨大生机与活力。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低成本优势,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第三阶段(2002 年以来):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及加快推进时期。依靠坚守实业、自主创新,逐步实现“从弱到强”的跨越。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我国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
25、工程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工业智能绿色转型效果明显,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部分领域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4。(2)新型工业化内部也有发展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 20022012 年,新型工业化提出并进行了初步探索。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十年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
26、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2010 年制造业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阶段,从 20122022 年,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一系列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地位、总体目标、方向路径、战略任务、重点领域、方法原则、内在要求,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1。十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业体系布局完整、制造业规模全球最大、网络基础设施世界领先、优势产业巩固提升、重47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大创新成果集中涌现、企
27、业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2 年占全球近30%)。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总体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三阶段,从 20222035 年,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并将基本实现。今后十余年,我们将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8、。预计到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第四阶段,从 20352049 年,新型工业化继续深入推进并将全面实现。在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后,我国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此后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共同富裕、绿色发展、自主创新、数实融合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将更加深入。预计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2.新型工业化的持续性主要在于它将不断遭遇新挑战虽然新型工业化在当前取得了很大成就,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但这绝不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走到了峰顶,未来还会有更高级的阶段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建设。事实上,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这些挑
29、战恰恰就是我国工业化不断深化、不断升级的最基本内生动力5。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继续深入推进我国工业化迈上新台阶、转入新阶段。(1)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重塑。当前,国际产业竞争版图正面临战略重塑,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再工业化战略,更加重视制造业发展,并且实行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对我国进行“卡脖子”,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与先行工业化国家遭遇正面竞争的领域渐趋增多。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追赶步伐逐步加快,凭借更低的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成本形成后发优势,在传统领域对我国企业进行挤占。与此同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世界各国纷纷超前谋划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追赶与被追赶的夹缝中,我国产业结构和需求
30、结构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增强产业控制力的任务在当前显得更加紧迫。(2)绿色低碳要求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经历多年持续增长之后,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较大。2022 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 54.1 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为 105.5亿吨。一些行业长期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欧盟持续推出产品数字护照(DPP)以及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法规,对我国产业绿色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能源资源约束等严峻挑战,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空前高度。立足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将
31、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成为未来走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遵循。(3)我国人口及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劳动人口总量和比重均呈现减少趋势(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劳动人口总数占总人口 62.0%,相比 2012 年下降 7.2%)。劳动力成本呈现刚性上升趋势,一些行业长期赖以增长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趋于减弱。同时,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也逐步凸显。一方面,每年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面临较大就业压力(2023 年高校毕业生高达 1158 万人,2024 年预计 1179 万人,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中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更为稀缺。针对劳动力结构的重
32、大变化,必须深入研究新趋势、解决新问题,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48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持续推进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谋划加快建设“就业友好型”的产业体系。(三)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建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任务,但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为持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建议,即把握“一条基本规律、两个根本目标和三大关键举措”。1.把握新型工业化的一条基本规律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
33、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善于根据形势变化,把工业现代化的长期目标划分为一个又一个可以感知、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制定一份又一份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序衔接的阶段性工业发展纲领性文件,以更好地鼓舞全体人民的斗志和热情。同时,要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持续做好工业现代化的顶层设计,谋划好工业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激励全体人民树立长期奋斗的伟大精神,系统推进、久久为功,为持续推进工业化不断积累强大的精神动能。2.把握新型工业化的两个根本目标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前
34、者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后者是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是要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充分依靠人民推进工业现代化,让工业现代化成果充分惠及全体人民。要通过创造多种形式的工业新模式、新业态,为普通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劳动者适应新就业岗位创造条件;要创造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构筑“企业员工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二是要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努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社会。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进工业绿色低碳改造,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研发应用,全面实施绿色制造;要加速推进能源革命,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先
35、发展可再生能源;要加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绿色低碳产品评价体系,不断拓宽绿色低碳产品市场空间,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新生态。3.把握新型工业化的三大关键举措自主创新、数字赋能、内外循环一是要牢牢把握自主可控的关键命题,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引培全球顶尖人才打造世界人才中心,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二是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尤其是加快实现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
36、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连接,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经济引领工业现代化的建设,加快形成工业新质生产力。三是要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在更高质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更高水平的内外开放经济大循环,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创造国内外优良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和国际市场的有益促进作用,坚决打破个别国家对我国的围堵封锁,用灵活多样的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对“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的经贸和产业链合作吸引力,为492024
37、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路径探索 Path Exploration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参考文献:1 中共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坚决扛牢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 J.求是,2024(1):54-60.2 金壮龙.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J.求是,2023(4):37-4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J.中国工业经济,2023(3):5-19.4 黄群慧.论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J.世界社会科学,2023(2):5-19,242.5 李德轩,许召元,柯俊强.新阶段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J.理论探索,20
38、23(1):98-105.6 乔标.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时代内涵 N.光明日报.2023-9-28(16).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机理与突破路径研究”(22&ZD093)作者简介:陈英武(通信作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电子邮箱:;张睿,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工业经济、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等。(上接第 42 页)23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能源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2021-2022 能源工业互联网案例集 R.北京: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2022.24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螺5G智慧水泥综合体OL.(2022-01-26)2023-12-30.https:/ Path Exploration502024 年第 03 期 第 1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