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工19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55444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9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工19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大工19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 姓 名: 陈久祖 院校学号:181018403002 学习中心: 宁德安鹏学习中心 层 次: 专升本 (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 业: 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   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试和评定方法;   3通过检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 C30 (2)设计砼坍落度 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 复合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PC32.5Mpa (2)砂子:种类 河砂 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 碎石 粒 级 5~31.5mm连续级配 (4)水: 3.配合比:(kg/m3) 材料 水泥 砂 碎石 水 水灰比 砂率 1m3用量(kg) 475 600 1125 200 0。42 35% 称量精度 ±0。5% ±1% ±1% ±0。5% —- —— 15L用量(kg) 7.125 9。0 16.875 3 0。42 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 电子称:量程50kg,感量50g;量筒:塌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和板:金属底板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工作性参数 测试结果 坍落度,mm 40 粘聚性 良好 保水性 良好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 标准试模:150mmx150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标准养护室 2、实验数据及结果 试件编号 1# 2# 3# 破坏荷载F,kN 317。5 864 870.2 抗压强度,MPa 其中(,A=22500mm2) 31.7 38.4 38.7 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38.4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试验结果中塌落度为40,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的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满足设计要求.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38。4MPa、38。7MPa,因31.7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MPa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MPa大 38。2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 度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应变、挠度及裂缝等参数的测定,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一般过程及其特征,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进一步学习常规的结构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方法,培养实验基本技能。 3.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基本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 150mmx200mm (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 6@100; 2 8, 2 14 2.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2)钢筋强度等级 HRB3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 荷载 百分表读数 挠度/mm 左支座(f1/mm) 右支座(f2/mm) 跨中(f3/mm) 0 0 kN 0。96 4。99 5。14 0 1 10 kN 0。9 4。91 5。48 2。575 2 20 kN 0.86 4。83 5.85 0.43 3 30 kN 0。82 4.75 6。26 0.47 4 40 Kn 0。78 4。68 6.66 0.455 5 50 kN 0.74 4。61 7.11 0.505 6 60 kN 0。7 4.56 7。52 0.455 7 70 kN 0。67 4.52 8.02 0.535 8 80 kN 0。63 4.48 8.50 0.52 9 90 kN 0。6 4。43 9。06 0.6 10 100 kN 0。57 4。39 9.65 0.625 起裂荷载(kN) 40KN 破坏荷载(kN) 138.3KN 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 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荷载 应变值 测点4读数 测点5读数 测点6读数 测点7读数 1 10 kN 38 50 38 88 2 20 kN 99 168 109 174 3 30 kN 258 376 300 310 4 40 kN 445 760 497 440 5 50 kN 561 1095 652 570 6 60 kN 696 1425 832 731 7 70 kN 843 1760 1022 842 8 80 kN 952 2021 1156 957 9 90 kN 1068 2305 1306 1064 10 100 kN 1187 2598 1457 1170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 最大荷载C30混凝土,fc=14。3N/mm² ,α1 =1,HRB335钢筋,fy=300N/mm² 环境取为一类,保护层厚度取为20mm。界限的相对受压区为ξ=0.55,取αs=45mm,ho=200—45=155mm, M=1.0x14.3x150x155x0.55x(1—0.5x0.55)=132.574KN·m, 破坏荷载为138.3KN,因此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 实验三:静定桁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与桁架的受力特点。2,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经理非破坏实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际工程,对桁架工作性能作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 桁架数据表格 外径(mm) 内径(mm) 截面积(mm) 杆长度(mm) 线密度 (kg/m) 弹性模量(Mpa)  22  20  69.54  500  0.51  2.06*10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荷载(N) 上弦杆 腹杆 下弦杆 1点 2点 均值 力 1点 2点 均值 力 1点 2点 均值 力 500 —34 —36 -35 -475.3 27 26 26。5 359。87 18 19 18。5 251。23 1000 —68 -72 -70 -950。6 53 51 52 706。16 34 37 35.5 482。09 1500 -100 -106 -103 -1398.74 78 76 77 1045。66 52 55 53.5 726。53 2000 -133 -142 -137。5 -1867.25 104 101 102.5 1391。95 69 73 71 964.18 1000 -61 -70 —68.5 -930。23 51 50 50.5 685.79 35 37 36 488。8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荷载 (N) 挠度测量 下弦杆 表① 表② 表③ 表④ ② ③ 500 0 0.075 0。125 0 0。075 0。125 1000 0 0。145 0.253 0 0.145 0.253 1500 0 0.220 0。377 0 0。220 0。377 2000 0 0.285 0。502 0 0。285 0。502 1000 0 0。142 0.251 0 0.142 0.251 0 0 0.001 0。002 0 0.001 0.002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 由于理论计算的数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可能的原因如下:实际的桁架结点由于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 2. 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 当承受竖向向下荷载时:上弦受压,下弦、腹杆受拉。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 出,反向布置之后,腹杆由之前的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的大小不变。据此为避免压杆失稳,实验中的布置的桁架形式更优越,受力更合理,更能发挥材料的作用。 实验四: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力参数的测量原理.2.掌握传感器、仪器及使用方法。3。通过振动衰减波形 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二、实验设备信息: 1、设备和仪器 名称 型号和规格 用途 拾振器 DH105 将振动信号转变成变荷信号输出 动态测试系统 DH5922 用来采集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量传递给计算机 2、简支梁的基本数据 截面高度 (mm) 截面宽度 (mm) 长度 (mm) 跨度 (mm) 弹性模量 (GPa) 重量 (kg) 自振频率理论值 (Hz) 61 185 2035 1850 10 12.7 34.35 三、实验内容: 根据相邻n个周期的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次数 1 2 3 4 5 6 第i个 波形 波峰 时间 1。5615 2。9255 1。5745 9。358 2。568 1。5615 幅值 500.73 518.79 490.20 424.32 436。28 500。73 第i+n个波形 波峰 时间 1。7505 3。1405 1。762 9。5445 2。781 1.7505 幅值 341.18 370.39 334.59 297。06 293。01 341。18 间隔n 7 8 7 7 8 7 周期 / s 0。027 0.02688 0.0268 0。0266 0。02662 0。027 频率/ Hz 37.037 37。202 37.313 37。594 37.566 37。037 阻尼比ζ 0.0087 0。0067 0。0087 0。0081 0。0079 0.0087 根据公式:(1)、(2)计算上述表格中的频率和阻尼比,填写到上表中。为第i个波形的波峰幅值,为第i+n个波形的波峰幅值。 四、问题讨论: 1. 在实验中拾振器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最为关心的技术指标为:灵敏度、频率范围和量程。(1)灵敏度:土木工程和超大型机械结构的振动在1~100ms-2左右,可选300~30pC/ms—2的加速度传感器;(2)频率:土木工程一般是低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可选择0.2~1kHz; (3)传感器的横向比较小,以尽可能减小横向扰动对测量频率的影响 2. 什么是自由振动法? 在实验中采用初位移或初速度的突卸或突加载的方法,使结构受一冲击荷载作用而产生自由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