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5339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7 / 7 ———————————————————————————————— 作者: ————————————————————————————————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昆阳路小学 年级:五年级 班级:3班 人数:19人 学科:语文 课题:28 唯一的听众 教时:2 教师:宋翠翠 日期:5.24 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3.运用变换人称或补充情节等方法练习创造性复述。 4.感受老教授对“我”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28 唯一的听众》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继续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关爱、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神情的变化,一条是“我”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本文语言优美,蕴含着人性的美。老人为了鼓励“我”,让“我”找回拉小提琴的信心,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拉琴水平,谎称自己是聋子,只为保护“我”的自尊。但是,学生对老人这样的鼓励方式在理解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课上引导学生围绕此质疑,并展开教学。在细细品读描写老人语言和平静的眼神的语句的过程中,揣摩老人的心理,引导学生感悟老人的用心良苦,为创造性复述提供扶手,奠定基础。 2.学生实际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学生基本能在预习中读通课文,独立学习字词,运用已掌握的一些方法自主理解词语,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重点词语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悟。如文中两次出现的“秘密”需引导学生放在具体语境中体会不同的含义。 练习创造性复述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改变复述的顺序、人称或补充情节等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但自主地开展合理的想象来进行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课质疑的空间很大,学生能找到矛盾点进行提问,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释疑的过程中结合“我”的心理变化,从“我”的角度展开想象,揣摩老人的心理活动。课中拟通过变换人称,结合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时感悟到的人物心理,练习创造性复述,丰富复述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在复述中加深对老人在保护“我”的尊严的前提下给予“我”鼓励的美好心灵的认识。 学生在日常交际中,都有助人为乐的意识,但很少考虑到要在不伤及他人自尊的前提的帮助才是真正地帮助。通过本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从老教授的角度得到启发,明白有种帮助叫尊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3.学习转换人称复述课文内容。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2分钟 预备2分钟 播放视频《卖给清洁工的半价奶茶》。 观看视频,交流感受。 为理解课文进行铺垫。 约3分钟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提问:为什么“我”会想起“我唯一的听众”? 随机板书:“我” 老人(装聋) 鼓励 感激 沮丧 无法割舍 2.揭示课题 板书:28 唯一的听众 交流 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把握文章的中心:老人装聋给予“我”鼓励。 约6分钟 二、整体感知。 1.简要概括全文内容 师:请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简要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 质疑问难 交流 生思考,交流。 预习情况反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 约25分钟 三、精读片段。 过渡:这位装聋的老人是怎样鼓励“我”的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划出相关句子。 随机板书:语言 神情 (一)品读老人的语言。 1.随机出示老人的语言: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l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l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2. 感悟老人的言下之意 师:老人的每一句话都对“我”的内心产生巨大的触动。这些话是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听了这些话后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老人的言下之意,并在一旁批注。 3.用诗一般的语言改写句子 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有一次,她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读老人的神情 过渡:除了老人这诗一般的语言,她还用了什么方式来鼓励“我”?请浏览课文第4—12节,用曲线划出相关语句。 1.出示描写老人眼神的句子。 2.教师引读,品味老人眼神中的深意。 (三)感悟老人品质,练习创造性复述 1.提问:老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你有什么疑惑吗? 预设:老人拉琴的水平那么高,为什么不直接教“我”怎么把琴拉好,而是用语言和神情来鼓励“我”?老人为什么装聋? 随机板书:尊重 2.变换人称,依据文本想象老人第一次在小树林见到小伙子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言等,进行创造性复述。 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划句子,交流。 默读,批注, 交流,朗读句子。 交流 浏览课文,划句子。 朗读 交流 同伴交流反馈。 以人物语言为线索,展开教学,感悟人物思想品质。引导学生从词句间体会人物的言外之意。 以人物神态为线索,展开教学,感悟老人的用心良苦。 抓住文中的矛盾点进行提问,感悟老人用装聋的方式鼓励“我”是顾及到了“我”的自尊。 根据句子所处的上下文,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约1分钟 四、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如此动情的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给予“我”的尊重,给予“我”的鼓励。在这样的鼓励下,“我”拉琴的信心和水平怎会不提高呢? 2.作业: (1)背诵倒数第二节; (2)请你试着把老教授作为第一人称,叙述与小伙子在小树林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写一写。 布置的作业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落实单元训练目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两处“秘密”的不同含义。 2.运用变换人称或补充情节等方法,继续练习创造性复述。 3.根据老教授的言行,谈一谈如何帮助他人。 板书设计 28 唯一的听众 鼓励 尊重 老人(装聋) “我” 感激 (语言、神情) 沮丧 无法割舍 教学反思: 28 唯一的听众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我感到沮丧和灰心,不敢在家里练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年轻的林子,地上铺满了落叶。   ②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③尽管这里没有父亲与妹妹的评论,但我感到懊恼,因为我显然将那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我不由得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   ④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⑤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⑥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⑦“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⑧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于是继续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⑨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同时每天清晨,我还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⑩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⑪“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⑫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⑬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