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施方案7 / 7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设计方案学校:昆阳路小学年级:五年级班级:3班人数:19人学科:语文课题:28 唯一的听众教时:2教师:宋翠翠日期:5.24一、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2.默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3.运用变换人称或补充情节等方法练习创造性复述。4.感受老教授对“我”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28 唯一的听众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继续练习创造性地复
2、述课文。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关爱、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神情的变化,一条是“我”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本文语言优美,蕴含着人性的美。老人为了鼓励“我”,让“我”找回拉小提琴的信心,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拉琴水平,谎称自己是聋子,只为保护“我”的自尊。但是,学生对老人这样的鼓励方式在理解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课上引导学生围绕此质疑,并展开教学。在细细品读描写老
3、人语言和平静的眼神的语句的过程中,揣摩老人的心理,引导学生感悟老人的用心良苦,为创造性复述提供扶手,奠定基础。2.学生实际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学生基本能在预习中读通课文,独立学习字词,运用已掌握的一些方法自主理解词语,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重点词语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悟。如文中两次出现的“秘密”需引导学生放在具体语境中体会不同的含义。练习创造性复述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改变复述的顺序、人称或补充情节等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但自主地开展合理的想象来进行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课质疑的
4、空间很大,学生能找到矛盾点进行提问,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释疑的过程中结合“我”的心理变化,从“我”的角度展开想象,揣摩老人的心理活动。课中拟通过变换人称,结合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时感悟到的人物心理,练习创造性复述,丰富复述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在复述中加深对老人在保护“我”的尊严的前提下给予“我”鼓励的美好心灵的认识。学生在日常交际中,都有助人为乐的意识,但很少考虑到要在不伤及他人自尊的前提的帮助才是真正地帮助。通过本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从老教授的角度得到启发,明白有种帮助叫尊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2.默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人物
5、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3.学习转换人称复述课文内容。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约2分钟预备2分钟播放视频卖给清洁工的半价奶茶。观看视频,交流感受。为理解课文进行铺垫。约3分钟一、揭示课题。1.出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提问:为什么“我”会想起“我唯一的听众”?随机板书:“我” 老人(装聋)鼓励 感激沮丧 无法割舍2.揭示课题 板书:28 唯一的听众交流齐读课题检查预习,把握文章的中心:老人装聋给予“我”鼓励。约6分钟二、整体感知。1.简要概括全文内容师:请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简要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2. 质疑问难交流生思考,交流。预习情况反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
6、本,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约25分钟三、精读片段。过渡:这位装聋的老人是怎样鼓励“我”的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划出相关句子。随机板书:语言 神情(一)品读老人的语言。1.随机出示老人的语言:“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l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l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2. 感悟老人的言下之意师:老人的每一句话都对“我”的内心产生巨大的触动
7、。这些话是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听了这些话后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老人的言下之意,并在一旁批注。3.用诗一般的语言改写句子展开想象,完成填空:有一次,她_说:“_。”(二)品读老人的神情过渡:除了老人这诗一般的语言,她还用了什么方式来鼓励“我”?请浏览课文第412节,用曲线划出相关语句。1.出示描写老人眼神的句子。2.教师引读,品味老人眼神中的深意。(三)感悟老人品质,练习创造性复述1.提问:老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你有什么疑惑吗?预设:老人拉琴的水平那么高,为什么不直接教“我”怎么把琴拉好,而是用语言和神情来鼓励“我”?老人为什么装聋?随机板书:尊重2.变换人称,依据文本想象
8、老人第一次在小树林见到小伙子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言等,进行创造性复述。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划句子,交流。默读,批注,交流,朗读句子。交流浏览课文,划句子。朗读交流同伴交流反馈。以人物语言为线索,展开教学,感悟人物思想品质。引导学生从词句间体会人物的言外之意。以人物神态为线索,展开教学,感悟老人的用心良苦。抓住文中的矛盾点进行提问,感悟老人用装聋的方式鼓励“我”是顾及到了“我”的自尊。根据句子所处的上下文,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约1分钟四、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如此动情的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给予“我”的尊重,给予“我”的鼓励。在这样
9、的鼓励下,“我”拉琴的信心和水平怎会不提高呢?2.作业:(1)背诵倒数第二节;(2)请你试着把老教授作为第一人称,叙述与小伙子在小树林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写一写。布置的作业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落实单元训练目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两处“秘密”的不同含义。2.运用变换人称或补充情节等方法,继续练习创造性复述。3.根据老教授的言行,谈一谈如何帮助他人。板书设计28 唯一的听众 鼓励 尊重 老人(装聋) “我” 感激 (语言、神情) 沮丧 无法割舍教学反思:28 唯一的听众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
10、。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我感到沮丧和灰心,不敢在家里练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年轻的林子,地上铺满了落叶。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尽管这里没有父亲与妹妹的评论,但我感到懊恼,因为我显然将那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我不由得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
11、,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于是继续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
12、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同时每天清晨,我还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
13、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