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5160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新 疆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XINJIANGVOCATIONALUNIVERSITY第 32 卷第 1 期2024 年 3 月Vol.32No.1Mar.2024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姚庆文a,肖德钧b(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a.校长室b.基础教学部,江苏常州213164)摘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职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义务。基于文献回顾和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德国职教“胡格模式”实践经验,对标悉尼协议,重构了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框架和高职“五

2、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五条实施路径:重构与优化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际化“三融合四维度”课程体系,创新“五步流程”本土化“胡格教学模式”,建设“四维要素”国际化师资队伍,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五大机制。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国际范式;模式建构;“胡格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49(2024)01-0036-07收稿日期:2023-08-12基金项目:2021 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供需对接、通专融合:对标国际范式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创新研究”(2021J

3、SJG608)作者简介:姚庆文(1967),男,副校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肖德钧(1967),男,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应用语言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职教育国际化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对标国际范式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精准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一、国际范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文献回顾(一)悉尼协议与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悉尼协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倡导持续改进和尊重专业个性四大核心理念,为工程教育提供了标准。该协议提出的专业建设范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达成度)、学

4、生管理(学生表现的跟踪与评估),毕业要求(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持续改进措施(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目标达成度、毕业生跟踪反馈评价)和支持条件七个方面。悉尼协议是针对接受三年制专科教育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认证协议。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可对标悉尼协议的各条目要点,查找问题,制定并实施适合本专业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关于悉尼协议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国内研究者从引入悉尼协议、引入中的问题与对策、引入后的本土化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悉尼协议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认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启

5、示研究。黄一波等人借鉴悉尼协议,从融入学生中心的理念、开发范式到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细化完善专业建设体系、落实内外部双重保障机制、兼顾目标达成度和标志性成果综合评价专业建设成效等方面来优化专业建设。1二是高职专业建设引入悉尼协议的问题与路径探究。郑亚莉等人认为高职院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师资储备不足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培养路径。2三是基于悉尼姚庆文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7协议的我国高职专业认证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胡伏湘等人分析了悉尼协议对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

6、了以专业群质量标准为主体,以专业群教学标准、专业群治理标准为两翼的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一体两翼”标准开发范式。3高职院校应提升专业建设及国际化办学水平,对标悉尼协议标准,做好专业国际认证准备,与国际接轨。(二)“胡格模式”与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融合研究“胡格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为目标,融合德国巴符州职业院校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国际合作为学生营造独具职教特色和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在教学理念上,“胡格模式”以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度融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行动导向为基本教学原则,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上,“胡格模式”

7、以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为出发点,打破学科体系;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全项目课程体系。在师生关系上,逐步实现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组织者和陪伴者的转变,教师既是导师,又是合伙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在具体实施上,“胡格模式”既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又重视实训课程的操作,综合考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每学期末由学校和德国企业共同组成考评组,统一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考评。考核通常包含理论考核(2小时)和实操考核(68 小时)两个阶段,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得德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许多研究者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纳入“胡格模式”从理论层面(理念、目标、体系、课程设计等)和实践层面(现状问题、教

8、学模式与方法、评价等)进行了探究。杨芸从重塑课程内容、转换学习方式、改善教学环境、采用新颖教学方法、改进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德国胡格教学模式改革。4壮国桢提出了基于“胡格模式”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与校本实施四条路径。5总体来说,国内有关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在现状问题、战略发展与趋势等层面较多,但深度不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基于悉尼协议、“胡格模式”进行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本土化模式建构、培养实践路径优化的实证研究较少。二、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模型与本土化模式建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国际化人才”是指能胜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的国际化工作岗位,满足“一带一路

9、”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素质内涵由显性素养(国际化知识+国际化能力)和隐性素养(国际化视野+人文情怀+韧性与定力)组成。(一)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模型框架建构运用“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力资本等理论,基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胡格模式”已有的经验,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一带一路”新发展阶段下高职国际化人才的素质结构、培养模式新要素,以实现模式优化、路径创新,按照“供需链(国际化人才供需矛盾)学校重点专业群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培养诸要素共生共荣)走出去企业和地方经济人才需求(供需匹配与平衡)”逻辑思路,构建对标国际范式的高职

10、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模型框架(如图 1 所示)。(二)高职“五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建构基于调查、观察、分析、行动和归纳,结合江苏省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对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人才需求,对标悉尼协议及其“人才培养市场认可”的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组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为案例,以该专业群 35 门专业核心课程及 35 门通用素质课程“胡格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为切入点,探究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下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结构新内涵,尝试构建了对标悉尼协议的高职“五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本土化模式(如图 2 所示)。该培养模式基于悉尼

11、协议三大核心理念、由培养流程(培养目标方案过程质量)和“五位一体”的五大要素组成。具体内涵包含:一个目标,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为38新 疆 职 业 大 学 学 报图 1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模型框架图图 2对标“悉尼协议”的高职“五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图 1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模型框架图(二)高职“五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建构 基于调查、观察、分析、行动和归纳,结合江苏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对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人才需求,对标悉尼协议及其“人才培养市场认可”的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组以常州工业职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为案例,以高职国际

12、化人才素质结构、培养模式构成要素(新内涵/新标准)企 业 国际 化 人才 需 求与 高 职人 才 培养 质 量不 匹 配(供 需矛盾)企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匹配与优化(供需平衡)1-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国际化人才素质结构(显性与隐性素质融合)2-人才培养方案 重点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3-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平台与资源;体制与机制 4-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悉尼协议/胡格模式 对标国际范式的“供需对接、通专融合”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悉尼协议/胡格模式)(以常州工业职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为例)“一带一路”背景

13、下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所需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撑;两项标准,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标准应具有显性与隐性两项素养,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两项能力;三大融合,即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要遵循通专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岗课证融通(岗位需求+项目化课程+1+X 证书),学分互认、中外结合(国外引进课程+国内校本课程)三大基本原则;四维要素,即要打造中外融合(走出去与引进来)、双语融合(中文+外语)、姚庆文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9理实双师融通(理实一体、专兼互补)、经师人师一体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五大机制,即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措施与质量反馈体系,

14、具体由国际化人才培养顶层规划与管理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外语能力提升机制、设备与资金保障机制、质量保障反馈机制等五大机制组成。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本土化实践路径项目组对标悉尼协议等国际范式,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省重点“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为例,经过近两年的本地化改造与实践,探究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重点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形成了重构与优化培养体系、打造国际化“三融合”课程、创新“胡格”项目教学模式、建设“四维要素”教师团队、完善“五大保障机制”等“五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一)对标悉尼协议,优化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悉尼协议

15、包含了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毕业要求等七大核心标准,协议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国际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悉尼协议内容的七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对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等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究与实践。首先,学校参考悉尼协议中的“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毕业生要求”标准,对“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与论证,确定了本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即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所需国际化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满足国家、机电行业与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通过调研,学

16、校界定了机电一体化学生的毕业要求,即这类学生毕业时应德技兼修,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两项软硬实力。其中“专业能力”指学生应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大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非专业能力”指学生应懂外语、融文化、知国别、有素养,即高职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含小语种),具有较强的国际文化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中国心,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贸易、风俗等基本国别知识和规则,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工匠精神等职业核心素养。其次,学校对照悉尼

17、协议中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两项内容标准,重构了通专融合、岗课证融通、中外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了一专多能,具备中外、双语、双师、理实、专兼融合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最后,学校参照协议中的“支持条件、持续改进”两项标准,完善了本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顶层规划与管理等五大保障机制,确保本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规范运行、高质有效。近五年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入选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 50 强”和“育人成效 50 强”。(二)打造“三融合”国际化课程,构建“四维度”课程体系目前,高职机电大类国际化双语课程和国际学分互认课程较少。对标悉尼协议中的课程体系要求和“胡格模式

18、”,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开发“通专”融合、“岗课证”融通、“中外”结合的“三融合”国际化课程与资源,构建国际化“四维度”课程体系。其一,参考国际范式标准,开发“通专融合、岗课证融通、中外结合”的“三融合”国际化课程。首先,按照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层次,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让学生实现德技兼修。同时按照课程标准,分析岗位群职业工作过程,融通岗位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进行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四层级模块化、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开发。此外,我们对标 AHK 德国职业证书标准,对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大类课程标准,进行中外融合,引进国际化双语课程与教材或双方联合进行本土

19、化课程改造、打造国际化本土化课程。其二,对接岗位群,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了“底层基础共享、中层模块分立、高层方向互选、顶层融通拓展”的国际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四维度”层级与模块课程体系(如表 1 所示)。本体系面向生产40新 疆 职 业 大 学 学 报一线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车间管理人员,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国际化紧缺人才,将国际化人才所需要的中外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养成、工匠精神培育、国际文化理解能力、专业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发了“层级+模块+方向”的国际化课程建设标准。体系中,底层基础模块实现群内基础共享,培养学生的岗位通用能力;中层专业

20、模块对接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高层拓展模块实现模块互选,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顶层融通模块对接智能控制岗位群工作任务,融合数控设备维护等多种技术技能模块,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岗位拓展等职业综合能力。(三)融入全人格育人理念,打造“五步流程”“胡格教学模式”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引入“胡格模式”,融“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为一体,打造基于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五流程四策略”本土化“胡格教学模式”。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载体,把人格素养的培养全面渗透到专业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陪伴式教学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在团队条件下能

21、够独立、负责、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行动能力(如图 3 所示)。胡格“五步流程”教学模式由素质能力构建、递进式项目开发、双融合教学设计、行动导向课堂实施、立体化学习评价等五步流程,需求分析、目标导向、校企合作、社会评价等四大策略组成。首先,学校通过需求分析,关注学生发展,定位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然后,基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模块、项目和任务开发;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陪伴,实施教学内容设计;按照“做学用”与“理实训”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坚持成果导向、行动导向,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沉浸式等教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教学。最后,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等

22、多维主体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立体化评价。学校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对毕业生坚持进行德国 AHK 职业证书考核(理论+实操),验证校本“胡格教学模式”效果。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不仅掌握了“机电一体化”大类的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还掌握了团队合作、中外语言表达、信息素养、问题解决、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职业核心素养,满足了社会、企业对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留学生素质高技能强,在中英“一带一路”双创比赛中获得国际金奖及全国二、三等奖;在金砖智能制造国际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四)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建设“四维要素”国际化师资队伍目前,高职学院国际化存在师资匮乏,教师中外文化知识薄弱、跨

23、文化交际能力不强、国际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弱、国际化教学与双语能力不够等问题。对照悉尼协议等国际范式对国际化师资的标准与要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打造中外融合、双语结合、双师理实融通、经师人师一体,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较强的国际化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教师双向互动机制,打造中外、双语融合的国际化优秀教课程理念课程层级与模块“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能力目标通专融合岗课证融通中外融合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顶层融通拓展融通模块(X 证书)例如:X 证书 A: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X 证书 B: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职业综合能力高层方向互选拓展

24、模块(专业拓展)例如:产品营销、电子商务、ERP 管理、工业 APP设计等。岗位迁移能力中层模块分立专业模块(专业核心)例如:机电设备运动控制、人工智能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测试、MES 系统应用等。岗位核心能力底层基础共享基础模块(公共基础与专业基础)例如:国别历史文化类课程、中国文化、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或小语种、职业核心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岗位通用能力表 1国际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三融合四维度”课程体系一览表姚庆文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范式与本土化实践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41师队伍。专业教师随着企业的中外合作、国际

25、合作与学术交流、国际师生竞赛等项目走出国门,学习国际化先进理念、国际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国际化科研能力以及双语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素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国外知名职教专家、教授,技术能手和工匠来校进行授课、讲学与学术交流。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 57 名教师中,有 19 名校内专任教师、5 名外教、33 名企业教师。第二,培养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国际化教师,帮助他们成为技术能手、职教专家和大先生。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扣智能装备产业链关键技术,打造“中外合作与交流项目、校企教学共同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新创业孵化、职业培训服务”等平台与资源,培

26、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教师专业实训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国际化职业素养,努力成为立德树人、良好师风、高尚情操的人师,掌握中外文化及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擅长国际化专业技能技术的业师。第三,引进国际化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建立统筹规划、多方协同、持续稳定的国际化教师培训制度与评价机制。学校关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等国际化能力素养培训,通过校内外培训、中外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人文与学术交流、中外师生互派、参加国际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增强智能制造领域国际化教师力量,不断提升高职教师国际化的意识、理念与素养。2019 年以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教师跟随恒利等企业建

27、设海外分院,对外派技术人员、外籍员工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训和中国文化培训,打造“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鲁班工坊,推广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资源建设成果。2022 年以来,学校与印尼UNTAG 大学共同举办印尼分院,对印尼籍当地学生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展中文学习、教师培训与学生交流等合作;同年学校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中国学生,俄方派专业教师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共同授课、共同教研。另外,学校与台湾地区龙华科技大学连续几年开展了师生交流互换项目,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技能赛项,以提升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国际化胜任力。

28、以专业群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国际化师资队伍为例,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57 人中有 5 名外教、33 名企业教师。其中英美硕士3 人,半年及以上国(境)外访学交流者 8 人,其余教师国(境)外访学交流均累计 2 月以上。该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近三年内先后组织 20 批次师生赴国(境)外研修、交流,赴国(境)外访学累计时长 71 个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能力与国际学术水平。图 3“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本土化实践“胡格教学模式”示意图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留学生素质高技能强,在中英“一带一路”双创比赛中获得国际金奖及全国二、三等奖;在金砖智能制造国际大赛中获全国一

29、等奖。图 3“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本土化实践“胡格”教学模式(四)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建设“四维要素”国际化师资队伍 前期调研表明:高职学院国际化师资匮乏,教师中外文化知识薄弱、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国际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弱、国际化教学与双语能力不够。对照悉尼协议等国际范式对国际化师资的标准与要求,学校努力打造中外融合、双语结合、双师理实融通、经师人师一体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较强的国际化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教师双向互动机制,打造中外、双语融合的国际化优秀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随着企业的中外合作、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国际师生竞赛等项目走出国门,学习国际化

30、先进理念、国际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国际化科研能力以及双语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素质。学校引进国外知名职教专家、教授,技术能手和工匠来校进行授课、讲学与学术交流。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 57 名教师中,有 19 名校内专任教师、5 名外教、33 名企业教师。第二,努力打造教师成为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国际化教师,帮助他们成为技术能手、职教专家和大先生。学校紧扣智能装备产业链关键技术,打造“中外合作与交流项目、校企教学共同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新创业孵化、职业培训服务”等平台与资源,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教师专业实训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国际化职业素养,

31、努力成为立德树人、良好师风、高尚情操的人师,掌握中外文化及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擅长国际化专业技能技术的业师。第三,引进国际化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建立统筹规划、多方协同、持续稳定的国际化教师培训制度与评价机制。学校关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等国际化能力素养培训,通过校内外培训、中外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人文与学术交流、中外师生互模式策略 全人格育人理念 模式五步流程 意志统一的合作陪伴教学团队 完备的项目学习实践条件与环境 素质能力建构 递进式项目开发 双融合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课堂教学 立体化学习评价 调研企业需求 分析学情生源 规划学生发展 社会认可度 企业满意度 学生全面发展 模

32、式策略 需求分析/校企合作 目标导向/社会评价 42新 疆 职 业 大 学 学 报(五)多方协同国际化育人,完善人才培养五个机制杨洪英等人认为,目前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资源缺乏,保障体制不完善,多元利益主体缺乏协同发展,评价机制失灵。6对标国际范式标准,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完善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五大体制机制。第一,建立了国际化人才培养顶层规划与管理机制。如学校组建顶层规划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等,统筹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化办学的总体规划与总体方案、目标,制定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方针与政策。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制定了“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及管理办法”“关于外籍教师

33、聘用及教学管理办法”“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境外研修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讨论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大事务、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第二,形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为人才培养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运行机制具体又包含如下五个机制:一是课程资源平台开发利用与评价机制,以确保国际化课程资源引进、改造、有效利用、资源更新、课程资源质量评价等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长效合作共同体机制或政行企校合作办学联盟机制,即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共享的合作委员会,为多方主体合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服务;三是激发引导机制,指培养主体为了加

34、快学校国际化进程,在师生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采取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四是国际就业渠道机制,就是要形成帮助中外高职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找到实习与就业国际化岗位的一套高效的流程;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优化机制,即要全方位打造与营造国际化办学校内外、国内外氛围与设备空间,形成由优质生源、学校、创新实践平台、政府行业企业、校友等多方育人主体、客体、平台资源组成的国际化协同育人环境。第三,完善了外语能力提升机制。高职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以及中外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是高职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和中国外语能力等级量表及中文等级量表,学校建立了中方师生外语能力提升培训、留学生及合作方外

35、籍员工中文能力培训长效机制。第四,形成了设备与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实训基地、实验室设备、外文数据库、国际合作平台、国际交流经费等能满足国际化办学的需求。自 2016 年以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投入 8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150 万用于多元制教学改革项目师资水平提升,240 万用于升级多元制教学设备。最后,建立与完善了质量保障反馈机制,即建立与完善专业建设反馈体系、教学质量反馈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社会评价机制等,持续跟踪改进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四、结语高职院校对标国际范式、引进国际化办学先进理念,进行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体

36、系、模式和标准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本文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例,融入悉尼协议、引入“胡格模式”,从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框架、培养模式本土构建和探究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尝试,形成了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框架、“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参考文献:1 黄 一 波,管 丹,徐 瑾.悉 尼 协 议:新 时 代 高职 院 校 专 业 建 设 的 参 考 范 式 J.职 业 技 术 教育,2018(24):26-31.2 郑 亚 莉,魏 吉,张 海 燕,等.高 职 院 校 复 合 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 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92-96.3 胡伏湘,方玲玉.悉尼协议视域下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一体两翼”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0-104.4 杨芸.基于胡格教学模式的高职电工课程改革与研究 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66-70.5壮国桢.高职项目课程改革与校本实施兼评“胡格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7(3):13-16.6 杨洪英,陈国宝,刘承军,等.“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逻辑依归、问题表征与应然路向 J.现代教育管理,2023(3):47-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