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 3月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Mar.2024第2 期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No.2在我国流行音乐环境构建过程中,流行音乐理论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演唱技能在流行音乐演唱中并未得到足够关注,高校音乐专业流行音乐演唱技能教学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对学生演唱技能提升的助力甚微,多数学生缺乏流行演唱技能。因此,探究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学生演唱技能的提升策略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一、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的演唱技巧(一)呼吸方法流行音乐演唱注重呼吸运用,涉及胸腹式联合式呼吸。在当前流行音乐演唱教学时,强调胸
2、腔对声音的控制,要求学生利用腹部力量把控气息1。在吸气时,需要专业学生沿着向下的气流,腹部向外扩展,下调横膈膜;在呼气时,需要专业学生沿着向上的气流,内收腹部,上升横膈膜。(二)共鸣腔体声音的共鸣是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技能之一,原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出声响的现象,在流行演唱中表现为因人体共鸣器官内谐波泛音润色、基音扩大现象。根据气息深浅、声带振动位置的差异,声音共鸣可以细分为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在流行演唱中应用声音共鸣技能,可以根据表达情绪与风格展现要求,灵活转变音色,并加强发声响亮度,实现对音高、音准的有效把控。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提倡以人的身体为载体产生共鸣音,即视人的身体
3、为乐器。人体共鸣涵盖了胸腔、喉腔、鼻腔(鼻腔+鼻窦+鼻咽)、咽腔、口腔等。较之民族声乐,流行演唱发声支点存在变化,声音效果也随着混声运用的差异而表现出一定差异。同时流行音乐与民族声乐的共鸣腔运用方式存在差异,但两者共鸣载体一致。(三)发声位置作为一种外来音乐文化,流行音乐演唱发声方式与我国民族声乐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民族声乐强调打开喉咙,以声带到蝶窦为支点,而流行音乐则强调关闭喉咙,以口咽腔为支点,运送气息进入眉心,实现口腔、胸腔、鼻腔共鸣。同时口腔是流行音乐演唱的中心,强调在关闭喉咙的同时向下挂住胸腔,确保声音真实性。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演唱技能的提升策略程曦(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4、兰州730070)摘要演唱技能是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立足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从学生视角分析了演唱技能的表现,阐释了演唱技能的提升意义,介绍了流行演唱技能的特点,论述了演唱技能的不足,探究了演唱技能的提升策略,希望为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技能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演唱技能中图分类号G642;J6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539-(2024)02-0070-06DOI10.20012/ki.ISSN1008-8539.2024.02.010收稿日期2023-11-10作者简介 程曦(2003),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从事音
5、乐表演、流行演唱研究。70(四)吐字咬字较之传统演唱追求字正腔圆的吐字咬字法,流行歌曲演唱吐字咬字虽不追求字正腔圆,但也要求一定清晰。流行演唱咬字力度较小,因为主要以模仿说话为主。同时流行演唱咬字要求元音统一,推动辅音发音向前,确保嗓音线条,展示完美的混声效果。比如,起音咬字吐字法指导下,可以采用气门发音,将前一个词的尾音、后一个词的头音相连接。以遗憾(作词:陈佳明,作曲:陈佳明)“与其让你在我怀中枯萎”的“与其”发音为例,第一个音发“i”,省略中间“u”,直接用“yi”连接后“qi”,展示旋律线条美,避免因演唱过于圆润凸显笨拙感。(五)真假声转换真假声转换是流行演唱的基本技能,也是完成难度较
6、大的技能。真声即发音过程吹开声带,吹开声带后发出声音为假声,且假声中包含空虚声音。从发声演唱过程来看,假声与头腔之间存在密切共鸣,演唱者声带处于松弛状态。在流行演唱中恰当转换真声与假声,可以更加准确表现歌曲情感,突出歌曲完整层次。二、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演唱技能的特点(一)时尚化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是对发展契机的内心情感的宣泄,这一发展源头决定了流行演唱技能的时尚化特征。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艺术,流行演唱技能常用于宣泄内心积压情感,放松身心2。同时流行演唱时尚化特征决定了其演唱技能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并未遵循一定秩序性与仪式感,对于技能的选择也不固定。(二)商业化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对象是
7、具备商业价值的艺术,绝大多数流行演唱作品被复制为专辑出售。流行演唱技能也呈现出商业化与市场化兼具的特点,无法脱离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同时作为通俗艺术,流行演唱技能可以持续复制的专辑、唱片为载体进行传播,而非仅面向高校知识分子开放。(三)大众化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内容源于大众,歌词通俗易懂、广为传播,旋律较为简单,传播速度较快3。流行演唱内容大众化决定了演唱技能大众化,要求专业学生在领悟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即兴创作,将个人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流行歌曲中。三、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演唱技能的提升意义(一)发展学生歌唱艺术素养流行演唱兼具情感真挚、结构短小、形式活泼、内容通俗、广泛传唱等特点,深植于大众
8、生活土壤。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爵士音乐的新兴音乐,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独特,涵盖内容较广,发音方法不受声乐学派的束缚,易引发听者共鸣。立足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课堂提升学生演唱技能,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流行唱法,发掘各种流行演唱中最美好的内容,博采众长,进一步发展歌唱艺术素养。(二)助力学生个性风格树立个性化是流行演唱的核心特征,不同演唱者在同一首歌曲演唱时的声音存在较大差异,演唱风格也较为多样4。借助流行演唱专业学习机会训练演唱技能,有利于音乐专业学生发掘个人特色。进而结合歌曲表现需要、个人声音特点,辅助专业学生了解、掌握较为细致的演唱艺术处理方式,促使音乐专业学生顺利形成个性风格,如摇滚、R&B
9、等。(三)驱动流行歌曲持续发展流行歌曲是备受普通大众喜爱的歌曲,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指导理论,导致发展后劲不足。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是流行歌曲发展的后备军,依托专业流行演唱教学提升学生演唱技能,有利于专业学生将歌唱与形态表演相结合,恰如其分地展现歌声美、动作美。同时借助专业教学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流行歌曲演唱技能指导理论体系,为流行音乐的持续发展积蓄动力。四、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演唱技能的不足(一)共鸣技能不足共鸣在音乐专业流行演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流行演唱灵活性与独特风格的树立5。71在流行歌曲演唱教学中,因流行歌曲演唱更加接近日常口语交流,声音共鸣并未得到关注,多数学生对
10、共鸣在流行演唱中的差异存在一些疑问,演唱风格雷同,音色单一,未达到预期学习效果;部分学生不注重发声共鸣,高音与低音演唱需借助外力压迫,导致演唱不流畅。(二)真假声转换不自然在世界流行音乐发展进程中,流行歌曲演唱难度不断增加,对演唱者的演唱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因缺乏足够实践经验,一部分音乐专业学生在流行演唱时无法自然转换真声与假声,随之出现高音与低音衔接不得当问题;部分音乐专业学生在演唱时存在明显的真声与假声转换痕迹,声音分散,上下脱离,缺乏穿透力。(三)自我技能水平认知不全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评价多采用入学专业复查、学期末测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尖子生选拔考试相结合的模式
11、,多由主课教师担任评价者,评价标准为学生基础课程课业与考勤情况。已有教学评价并未明确学生参与标准,加之评价间隔周期较长,导致多数专业学生对自身流行演唱技能认知不全,不利于其流行演唱技能的提升。(四)技能掌握单一流行音乐是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代表,深受高校生喜爱。但是,多数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音乐娱乐独立存在,内容片面化、方法单一化问题频繁存在,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流行音乐技能较为单一。加之流行演唱教学与学生艺术生活不协调,流行音乐演唱的学与练之间未形成良性循环,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向实践演唱的转化。(五)技巧与情感脱离流行演唱是一种对大众情感独创性表达的艺术,兼具张扬个性与浓郁情感。但是,当前部分高
12、校音乐专业对流行演唱情感表达的创造性培养存在不足,演唱技巧与情感培养失衡,导致音乐专业学生的流行演唱技巧素养与情感发展素养脱离6。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流行演唱仅需制造现场气氛,不须分析作品意蕴,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五、高校音乐专业流行演唱教学中演唱技能的提升策略(一)丰富腔体,提升共鸣技能在流行歌曲演绎时,共鸣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根据流行演唱的风格特点,调整共鸣腔体,可以灵活转变音色,确保音色与歌曲旋律情境相符。因此,从音乐专业流行演唱学习视角来看,学生应当主动丰富腔体,恰当应用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等技能,改善低音区音质,保持高亢、明亮的音色。如在Scarborough Fair(作词:Pet
13、erHollens 作曲:Peter Hollens)每一段歌词重复“这里有欧芹、鼠尾草、迷迭草和百里香”,赋予了小镇神秘色彩,可以运用大量胸腔共鸣,即贯彻自然、放松的原则,控制演唱时口腔打开程度,突出歌曲质朴素雅特性,缩短听者与歌曲描绘情境的距离;而在AveMaria(作曲:Charles-FranoisGounod/Johann Sebastian Bach)演唱时,根据旋律清澈宁静的特点,可以利用头腔共鸣法,即沿着上颚将声音传递到鼻腔,突出声音空灵感,打造纯净虔诚的意境。在恰当利用共鸣转换音色的基础上,还可利用共鸣拓展音域,灵活演唱高音、低音,促使声音的泛音充足7。胸腔共鸣是将声带振动向
14、肺部传递,促使整个胸腔出现共振,有助于低沉、厚重声音的发出,适宜低音区演唱;鼻腔共鸣是以鼻腔为声音聚焦点,促进鼻骨上的声音振动,类似哭腔,较为适宜哀伤流行情歌演唱;头腔共鸣是将声带沿上颚传递,较为适宜高音区演唱。在流行歌曲演唱时,单一腔体无法满足要求,专业学生可以借鉴Yodeling唱法,进行共鸣腔体的灵活转换。比如,面对Listen(Beyonce演唱)这一音域从F#3到G5横跨2个八度的歌曲,可以将胸腔共鸣融入“To the sound from deep within”最低音演唱时,并将头腔共鸣融入“I dont know where Ibelong”最高音部分,发出高亢声音,顺利完成音
15、域拓展。(二)加强训练,灵活转换真假声真假声转换在R&B、POP、Rock and Roll风格流行音乐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应借助流行演唱课程开展机会,自觉72加强真假声转换训练。从训练内容来看,专业学生应以气息训练为先导,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摸索、汇总,掌握规律。在前期,专业学生可以遵循常规呼吸方式,先吸气保持,再呼气。随后专业学生可以开始发声训练,配合气息转换真假声,避免流行演唱时气息不足导致声音不自然情况。比如,在普通朋友(作词:娃娃,作曲:陶喆)演唱时,专业学生应聚焦歌曲抒情、慵懒的特点,立足F调,着重训练气息,夯实真假声转换功底,确保利用假声进入真声无法到达的音区
16、,增强演唱表现力。在气息训练基础上,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与同伴合作开展换声区的训练,避免出现真假声脱节导致高低音不协调问题8。在换声区训练时,专业学生应以低音区、中低音区、高低音区的真声与假声转换为重点,明确真声与假声转换前后音色、声调差异。初步掌握从低音到高音的真假声转换后,专业学生可以开展从中音到低音、高音到低音的真假声转换,确保音色与音量一致性。以八度音阶真假声转换训练为例,专业学生可以选择个人换声点向下大三度的音为起始音,以半音为单位,向上模唱,确保在个人舒适音区开展真假声训练。同时专业学生可以借由低音区的真假声转换训练固定发声状态,确定正确的训练方向。在正确训练方向引导下,专业学生可
17、以借助模仿正确声音的方法,边发音边体会身体状态,完成无意识模仿向有意识演唱之间的转换。整个过程中,专业学生可以采用放松肢体、边走边唱等方式,舒缓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心理因素对真假声转换训练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注重自评,明确流行演唱技能提升方向在自觉参与流行演唱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音乐专业学生应注重从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进行个人流行演唱技能的自评9。在自评期间,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以呼吸系统、音准、发声方式、表达能力、音质、诠释能力等为观测点,主动与教师沟通评估流行演唱的量化因素,分维度开展自评。一般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流行演唱技能评估可以划分为嗓音条件与声乐技术、音乐风格、综合创造能力三个维
18、度。在嗓音条件与声乐技术维度,音乐专业学生可以自评个人嗓音条件、音域可扩展度、语言规范性、声音辨识度、音准、节奏、真假声转换与装饰音运用、声区转换、音量丰满度、音色丰满度、音质丰满度、适应速度等。自评实践时,音乐专业学生应主动了解嗓音生理性,借由流行演唱机会自查音乐条件的扩展可能性、吞咽肌稳定度、呼吸松弛度、喉头稳定性以及临床热身情况。后期音乐专业学生应对照头腔、胸腔、假声、滑音、颤音、气泡音等流行演唱技巧要求,进行自查,并隐性检查个人是否建立流行演唱自信,是否娴熟把控流行歌曲旋律、歌曲层次、歌词情绪。在音乐风格维度,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从乐感、律动在音乐风格上的准确度、麦克风技术、个人演唱风
19、格等几个方面,展开自评。鉴于音乐风格涵盖流行音乐体裁风格、个人演唱风格,在自评个人音乐风格时,音乐专业学生应注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恰当表述。比如,乐感较好,较为准确把握律动,演唱风格不突出等。在综合创造能力维度,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从歌曲内涵把握与个性化解读、即兴演唱、弹唱与乐队合作几个方面,与同伴互相评估。根据流行音乐领域关于原创的共识,音乐专业学生应在考虑个人能力展示的基础上,兼顾音乐可听性、可流行度、自我监听能力。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与同伴相互打分,并沟通提升方向,为流行演唱技能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四)系统实践,形成学习与实践良性循环学习与实践良性循环的构建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流行演唱技能提升
20、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音乐专业学生应当从系统视角着手,借鉴专业学习经验,自行制定流行演唱技能学习与训练方案。首先,音乐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以往学段学习计划制定总体学习目标,如借助系统学习把握多风格流行演唱,独立处理各类风格流行歌曲演唱技巧,掌握必要声乐基础知识与流行演唱理论原则,初步了解音响调试、MIDI制作、录音等技能。其次,专业学生应正确认识流行演唱技能,恰当选择演唱学习与实践方式,以便实现流行歌曲理论学习与技能演唱实践的齐头并进。根据个人声音特点、学习状况,学生可以系统制定流行演唱技能训练计划,有序推进气息运用、风格把73控、真假声转换等发声训练。有条件的情况下,专业学生可以与同专业学生成
21、立流行演唱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和声训练、肢体训练,并在组内相互讨论、反馈、优化,同时从实践角度、指导角度提升流行演唱技能。最后,在流行演唱技能训练模式确定后,专业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基础上,结合个人学习情况,从基本技能、乐感、麦克风运用,细化技能训练内容10。其中基本技能主要是立足“情、声、气、字、韵”几个要素,开展呼吸、气息、发声、咬字吐字训练;乐感则是聆听多种风格流行歌曲,并积累生活体验,加强歌曲分析,确保歌曲寓意、情感的完美演绎;麦克风运用技巧包括正确拿麦克风的姿势、恰当利用麦克风协调音量、恰当运用麦克风渲染情感等。专业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师反馈,恰当选择训练内容。进而争取录音棚
22、演唱实践,借助数字音响回放个人声音,直观了解个人不足、优势,实现专业技能向实践演唱的顺利转化。(五)紧跟流行,紧密联系技巧与情感流行歌曲是有旋律的大众艺术,每一首流行歌曲歌词内涵较为凝练,读懂歌词是演唱技巧与情感关联的前提11。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应主动理解歌词意蕴,挖掘歌词文本蕴含情感,规避单纯演唱旋律丧失灵魂的现象。比如,对于关于我爱你(张悬作词作曲),单纯从歌词文本来看,感情表达较混乱,但混乱的文本也赋予了歌词暧昧意味。因此,在歌曲演唱时,专业学生应规避整齐划一的表情,灵活变换,满足歌词文本多意味表达要求。在阅读歌词文本的基础上,专业学生应注重全面分析每一首流行歌曲的气息控制、音域范围
23、、旋律节奏,根据分析结果,有意训练舞台表现张力,协调站位方式、表情、肢体动作,确保歌曲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音乐专业学生可以聚焦社会心理,研究大众趋势,明确每一种流行演唱技能出现与特定社会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便更好地联系演唱技巧与情感。比如,经济腾飞之际,高校生面临重重竞争压力,心理压力亟待排解。此时,适应精英阶层心理失衡状态的校园民谣出现并迅速流行,如土豆(万晓利作词作曲)、今天是星期几(王心怡作词作曲)等。在校园民谣演唱时,专业学生可以聚焦浪漫而感伤的基调,结合个人感受,进行气息控制、起声、共鸣、真假声转换等演唱技巧的巧妙融入,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在紧跟流行趋势过程中,音乐专业学生应以流行演
24、唱“味道”为重点,以歌曲风格为基础,寻找不同流行歌曲对应的处理技巧、方法,以展现不同歌曲特有的“味道”12。如在 High 歌(作词:常石磊 作曲:常石磊)演唱时,专业学生应从咬字着手,结合4/4拍节奏律动特点,将字的重音放入弱拍/弱音位,突出滑音表现,包括“就跟着一起来”中的“起”“就你和我的爱”的“的”,分别突出从高音sol下行六度滑到中音si、从高音dol下滑到前后位小三度中音la,满足旋律表现要求。同时根据字音特点,专业学生可以尝试将“你不在 我不在”的“在”处理为重音,突出音头“z”,融合归韵过程中的跳音效果,在充实音乐律动感的同时,表现音乐豪放情感。在这个基础上,专业学生可以将怒音
25、技巧应用到歌曲开始位置“mou-tain top”,将混声和真声应用到“没有什么阻挡着未来”中,将转音运用到衬词“咿”中,形成充满弹性音色,弱化旋律层音高变化,配合电子合成音响与各种打击乐,表现歌曲火爆、狂热的“味道”。六、总结综上所述,流行音乐是跟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音乐,共鸣、真假声转换等是流行音乐演唱的重要技能。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应在接受专业指导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流行音乐演唱技巧,丰富腔体,根据流行音乐风格,灵活转换头腔共鸣、胸腔共鸣,顺利完成高音区、低音区演唱。同时根据流行音乐旋律、音域,积极研习真声与假声转换技巧,逐步提升个人流行演唱技能。741刘楠楠.流行演唱教学中创作思维培养方
26、式研究 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39(02):73-78.2蒋艳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实践研究 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6):24-29.3于东霞.浅析流行音乐声乐演唱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传递”J.戏剧之家,2021,(30):117-118.4宇文荧彬.Estill Voice Training在流行音乐演唱中的应用技巧和效果探究 J.黄河之声,2023,(13):132-135.5曹乐.流行音乐演唱风格化教学研究四维矩阵式教学模式 J.人民音乐,2022,(07):68-72.6王霓雯.流行演唱基础技能训练中女声真假声应用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27、J.艺术评鉴,2019,(18):89-91.7黄山.组合演唱在流行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3):71-72.8黄莹.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演唱如何提升演唱技能 J.北方音乐,2019,39(02):45-55.9张罗箫.流行演唱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探究评 流行演唱基础课 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139.10刘楠楠.音乐院校流行演唱教学中学生二度创作能力的培养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1):157-160.11黄锦.甘肃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及其作品特征从教学歌剧 文成公主 谈起 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3):66-71.12袁思涵.论流行演唱教学中学习新作品的具体方法及内涵 J.音乐生活,2022,(06):70-72.参考文献文字校对:贾红红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