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周 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2 1 4 0 0 0E f f e c t s o f P R E C E D E n u r s i n g m o d e l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c o m p l i c a t e dw i t hb r o n c h i e c t a s i sZ H O UH o n gW u x i S e c
2、o n d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J i a n g s u2 1 4 0 0 0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Z H O UH o n g,E-m a i l:l m q 0 v 91 6 3.c o mK e y w o r d s P R E C E D En u r s i n gm o d e l;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C O P D;b r o n c h i e c t a s
3、i s;p u l m o n a r yf u n c t i o n;s y m p t o mi m p r o v e m e n t;q u a l i t yo f l i f e;n u r s i n g摘要 目的:探究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合并支气管扩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 0 2 0年1月2 0 2 1年5月在我院行C O P D合并支气管扩张治疗的9 4例病人,按照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 7例。常规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两组均干
4、预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水平、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及知信行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肺功能水平、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及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指标分别为(2.3 50.2 7)L、(2.2 30.2 2)L、(7 1.9 75.3 1)%、(1.6 30.2 4)%,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 5),且其咳痰量、咳嗽及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0.8 60.2 7)分、(1.1 30.3 6)分、(1.1 70.1 9)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 5)。干预后,研究
5、组病人C O P D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总分(3 7.4 66.4 6)分 明显低于常规组(5 0.1 77.0 3)分(P0.0 5),其知信行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 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 例(%)男女年龄(岁)病程(年)支气管扩张部位 例(%)左肺右肺双肺肺功能分级 例(%)级级研究组4 72 5(5 3.1 9)2 2(4 6.8 1)5 7.3 15.7 09.4 13.1 72 3(4 8.9 4)1 7(3 6.1 7)7(1 4.8 9)3 1(6 5.9 6)1 6(3 4.0 4)常规组4 72 6(5 5.3 2)2 1(4
6、 4.6 8)5 8.2 95.1 51 0.1 22.7 62 4(5 1.0 6)1 5(3 1.9 1)8(1 7.0 2)3 0(6 3.8 3)1 7(3 6.1 7)统计值 2=0.0 4 3t=-1.0 4 9t=-1.3 8 82=0.2 1 3 2=0.0 0 6P 0.8 3 6 0.2 9 7 0.1 6 80.8 9 9 0.8 3 6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 1)病人符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0 1 3年修订版)5中相关标准;2)病人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支气管扩张相关诊断标准;3)病人认知功能及沟通能力正常,能够配合相应护理措施;4)病人在本
7、研究前2周内未进行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5)病人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1.2.2 排除标准 1)病人伴有其他类型呼吸系统疾病;2)病人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内脏功能障碍;3)病人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1.3 方法 两组病人均干预3个月。1.3.1 常规组 行常规干预。1)呼吸干预:遵医嘱给予病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并开展低流量吸氧干预。2)训练指导:指导病人进行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训练,同时鼓励病人进行散步、上下楼梯等日常训练,训练强度以病人自觉耐受,且心率高于静息状态2 0/m i n以内,呼吸频率高于静息状态5/m i n以内为宜。3)日常指导: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8、保证其睡眠充足,并要求病人戒烟戒酒。4)随访:每月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并告知其复诊时间。1.3.2 研究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3.2.1 倾向因素 病人入院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病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及自我护理能力,记录病人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制作个人健康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入院当日,采取面对面宣教方式告知病人用药方法、时间及剂量,指导病人进行适当运动训练及自我护理措施,并在指导后了解病人掌握程度。1.3.2.2 促成因素 1)强化指导:向病人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及宣
9、传视频,内容主要包括C O P D及支气管扩张发生及发展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预期治疗目标、自我护理措施、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调节措施等。2)用药指导:在病人7721循证护理2 0 2 4年4月第1 0卷第7期(总第1 2 3期)或其家属手机上设置闹铃或提醒事项,以提醒病人按时用药,并向年龄较大的病人发放特质药盒,药盒内能够分区放置1周内药物,以帮助病人按时、按量服药。3)饮食干预:指导病人在恢复期间食用高维生素、低脂、低糖且易消化的食物,并限制病人食盐摄入量。4)日常生活指导: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在病房及家庭中放置花木及皮草,并禁止饲养动物,以免其毛发影响病人呼吸功能。5)咳痰指导
10、:指导病人选取合适体位进行咳痰或引流,频率为35次,同时指导其记录每日痰量,咯痰后用纸将痰液包好,并及时处理。6)康复训练:待病人病情稳定,应指导其采用散步或打太极拳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保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避免病人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且冬季应以室内运动为主,同时,在病人进行训练时,应由至少1名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进行陪同,以免发生不良情况。7)家属干预:指导病人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病人的关心,肯定并表扬病人有益的行为及心态,督促病人按时进行训练,并对训练时间及强度进行记录。8)强化随访: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对病人进行随访,在了解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的同时,重点了解病人当前心理状
11、态,查看病人痰量记录及训练记录,纠正病人存在的不良行为及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3.2.3 强化因素 1)建立微信群:病人出院时,指导病人或其家属进入病友微信群,由院内专职护理人员任群长,定期在群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训练方法等信息,同时鼓励病人在群内分享自我护理经验及存在的疑虑,并通过群内讨论及专家答疑等方式,提高病人认知水平。2)组织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在院内组织培训,鼓励在院治疗病人及出院病人参加,培训内容以病人训练及自我护理措施为主,并邀请以往治疗较好的病人到现场进行经验分享,以提高病人认知。1.4 观察指标1.4.1 肺功能 对病人肺活量(V C)、第1秒用
12、力呼气量(F E V 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 E V 1/F V C)及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 F)等指标进行检测。1.4.2 症状改善评分 症状改善评分主要包括咳痰量、咳痰及呼吸困难3个方面。1)咳痰:无咳痰,计0分;咳痰量每日1 0 0m L,计3分。2)咳嗽:无咳嗽,计0分;咳嗽频率每日2 0次,计3分。3)呼吸困难:静息状态呼吸正常,计0分;上坡或快走时伴有气短症状,计1分;步行1 0 0m及以上出现气短等症状,计2分;步行不足1 0 0m即出现气短等症状,计3分。1.4.3 生活质量 采用C O P D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 G R Q)6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
13、价,该量表包括症状、活动能力和生活影响3个维度,共7 6个条目,各维度满分均为1 0 0分,总分为3个维度评分之和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质量越差。1.4.4 知信行水平 采用我院自制病人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知信行水平,该量表包括认知、信念和行为3个维度,各维度评分为01 0分,评分与其水平呈正相关,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系数为0.9 0 1。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2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肺功能(见
14、表2)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组别例数 V C(L)干预前干预后 F E V 1(L)干预前干预后 F E V 1/F V C(%)干预前干预后 MME F(L/s)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 71.5 60.2 62.3 50.2 71.2 30.1 82.2 30.2 23 4.9 25.2 6 7 1.9 75.3 11.1 30.2 51.6 30.2 4常规组4 71.6 00.2 31.9 50.2 11.1 60.2 31.5 90.1 93 5.1 65.2 1 5 2.5 16.1 51.0 70.2 31.3 50.2 2t值-0.9 4 7 9.6 1 21.9 7 0
15、1 8.0 9 7-0.2 3 01 9.6 8 63.3 5 6 7.0 6 9P 0.3 4 60.0 0 10.0 5 20.0 0 1 0.8 1 90.0 0 10.0 6 10.0 0 12.2 症状改善评分(见表3)8721C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NUR S I N GA p r i l,2 0 2 4V o l.1 0N o.7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症状改善评分比较单位:分组别例数 咳痰 干预前干预后 咳嗽 干预前干预后 呼吸困难 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 72.1 30.5 30.8 60.2 72.3 20.4 61.1 30.
16、3 62.5 10.2 81.1 70.1 9常规组4 72.2 00.4 81.4 90.3 52.2 70.4 11.7 30.3 92.4 60.3 71.6 40.3 0t值-0.8 0 5-1 1.7 1 50.6 6 7-9.2 9 20.8 8 6-1 0.8 7 9P 0.4 2 30.0 0 10.5 0 60.0 0 10.3 7 80.0 0 12.3 S G R Q评分(见表4)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 G R Q评分比较单位:分组别例数 症状 干预前干预后 活动能力 干预前干预后 生活影响 干预前干预后 总分 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 76 5.1 24.6 1 4 3.
17、8 74.2 5 6 0.4 38.4 2 4 0.5 16.4 8 4 6.3 48.6 1 2 8.1 16.1 5 5 8.5 98.4 1 3 7.4 66.4 6常规组4 76 4.9 75.1 3 5 3.3 45.3 7 6 2.3 47.1 9 5 7.8 37.1 2 4 5.1 87.2 4 4 1.4 95.4 3 5 7.3 48.2 9 5 0.1 77.0 3t值0.1 7 9-1 1.3 6 6-1.4 2 1-1 4.7 8 80.8 4 8-1 3.4 0 50.8 7 0-1 0.9 4 2P0.8 5 90.0 0 1 0.1 5 90.0 0 10.3
18、9 90.0 0 10.3 8 70.0 0 12.4 知信行水平(见表5)表5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知信行水平比较单位:分组别例数 认知 干预前干预后 信念 干预前干预后 行为 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 75.7 91.1 58.5 30.6 85.2 61.1 69.5 21.1 24.6 90.5 38.2 91.3 4常规组4 75.8 61.0 46.0 50.7 35.4 90.9 97.6 21.0 64.7 60.5 96.3 21.2 7t值-0.3 7 12 0.4 3 3-1.2 5 51 0.1 2 7-0.7 2 5 8.7 7 1P 0.7 1 10.0 0 1 0.2 1
19、 30.0 0 1 0.4 7 00.0 0 13 讨论 C O P D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性及致死性,且随着疾病的发展,支气管黏膜逐渐被炎性细胞浸润,进而导致炎症侵袭支气管周围组织,并导致支气管向周围组织增生,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7。周卫华8指出,如病人能遵医嘱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则其症状能够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多数病人为老年人群,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影响了护理的依从性及有效性。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通过评估及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护理干预措施,达到帮助病人改善其行为的目的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肺功能及知信行水平评分高于常
20、规组(P0.0 5),该结果与程岚等1 0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该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包括:1)该模式作为新兴的护理模式,在开展护理干预前,对病人进行评估及分析,并探究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率,同时,该模式更加注重护理的连续性,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进而有效提高了护理治疗。2)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该模式将影响因素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并按照流程对病人进行有序的干预,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及系统性1 1。3)方晓霞等1 2在对慢性肾病病人实施该护理模式,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且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护理,表明该护理宣
21、传模式能够切实提高病人认知水平,在本研究中,于病人入院时即对其接受能力及情绪进行评估,进而采用视频、面对面及随访等方式宣教,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从而为护理依从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4)李灵等1 3的研究表明,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注重督促病人主动进行相应训练,同时,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病人进行宣教及心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了宣教水平。5)在该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能够针对病人个人健康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及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该模式能够针对性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通过充分调动9721循证护理2 0 2 4年4月第1 0卷
22、第7期(总第1 2 3期)病人主动性,提高其对各项护理措施的配合程度,进而改善其肺功能。6)本研究中还有效避免了居住环境、锻炼场所及锻炼强度对病人造成的再次损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果1 4。同时,本研究还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症状改善程度及生活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 5),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原因为:1)病人在得到有效的宣教后,能够主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避免不良因素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因此其症状明显改善;2)通过实施家属干预及强化随访等措施,有助于督促病人在出院后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及按时用药1 5,进而促进了其症状的改善;3)该护
23、理模式更加注重延续护理工作,通过微信、电话等平台,对病人开展持续护理,能够在出院后为其开展指导工作,帮助病人由院内护理顺利过渡到家庭康复,指导其戒烟并开展体位干预,以促进病情改善,进而降低疾病对其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病人实施P R E C E D E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病人肺功能水平,同时对改善病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王晓辉,王璐,李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的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 0 1 9,3 9(7):5 3 4-5 3 7.2 李锋,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
24、 0 1 9,1 8(1):8 8-9 2.3 朱凌燕,张莹,朱亚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建立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 0 1 8,1 8(1 0):1 3 9 9-1 4 0 5.4 张瑛.P R E C E D E模式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 0 2 0,2 7(1):1 0 7-1 0 8.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0 0 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 0 0 7,3 0(1):8-1 7.6 罗勇,祝青腾,周恩飞,等.简化S tG e o r g e s呼吸问卷
2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 0 1 1,2 4(1 1):4-7.7 S E L L A R E S J,F E R R E R M,A N T O N A,e t a l.D i s c o n t i n u i n g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 i ns e v e r e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a r a n d o m i s e d
26、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T h e E u r o p e a nR e s p i r a t o r yJ o u r n a l,2 0 1 7,5 0(1):1 6 0 1 4 4 8.8 周卫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 0 2 0,2 6(9):1 2 2 7-1 2 3 0.9 曹梅娟,魏国芳,周其刚,等.基于P R E C E D E-P R O C E E D模式的护理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 0 2 0,2 6(1 0):1 2 8 1-1 2 8 5.1
27、 0 程岚,张玉宝,沙亚莉,等.P R E C E D E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 0 2 0,4 1(5):5 8 0-5 8 5.1 1 张鸿敏,张红丽,孟祥丽.P R E C E D E模式联合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 0 2 0,2 6(2 4):3 3 1 1-3 3 1 5.1 2 方晓霞,朱智玲,张会敏,等.P R E C E D E-P R O C E E D模式在社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 0 1 9,2 5(1 1):1 3 8 1-1
28、 3 8 4.1 3 李灵,唐湘铧.P R E C E D E模式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 应用效果J.中华现 代 护 理 杂 志,2 0 1 8,2 4(1 3):1 5 6 3-1 5 6 7.1 4 C HR I S T E N S E N H,HUN I C HEL,T I T L E S T A DI.I n v o l v e m e n to f p a t i e n t s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n t r e a t m e n t w i t h 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29、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aq u a l i t a t i v es t u d y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2 0 1 8,2 7:e 6 1-e 6 9.1 5 E V E R A E R T S S,L A G R OU K,V E RME E R S C H K,e t a l.A s p e r g i l l u s f u m i g a t
30、 u sd e t e c t i o n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b r o n c h i e c t a s i s o v e r l a p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M o l e c u l a rS c i e n c e s,2 0 1 8,1 9(2):5 2 3.(收稿日期:2 0 2 3-0 3-2 6;修回日期:2 0 2 4-0 3-1 5)(本文编辑 薛佳)0821C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NUR S I N GA p r i l,2 0 2 4V o l.1 0N 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