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教育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4159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教育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教育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教育数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教育数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和“观察物体”。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期末复习”单元。“表内乘法”单元是在一年级不相同加数连加的基础上,以相同加数连加为生长点先为认识乘法做准备,再进而学习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列乘法算式往往比加法算式

2、简便。在乘法算式中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相乘的两个数都称乘数,一道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可以列两个乘法算式,这两个乘法算式里的乘数交换了位置。乘法算式不再有两种读法,乘号读作“乘”。学习认识乘法更重要的意义是拓宽了学生计算的领域。“表内乘法”从现实情境入手,在几个相同数相加的过程中,逐步将所列的乘法算式有序地整理成1至6的乘法口诀,然后再用学到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单元教学的总线索。其中2和3的乘法口诀,依托情境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逐步得出,4至6的乘法口诀则在解决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中得出。通过学习1至6的乘法口诀不仅为学习7至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还进一步促进了对乘法含义的认识。“认

3、识图形” 从摸长方形、正方形地砖的边,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数多边形的边,来初步认识多边形。又从搭、折、剪、分多边形等操作活动,来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体验边的存在到初步认识多边围成的图形,从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到领悟多边形的变换,将学生从感性认识引入初步理解;从简单判断引入综合变化。“表内除法”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平均分作为除法的物化形式,在整个单元中都显得十分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教材让学生在分和比较的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在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将解决平均问题的数学方法加以提炼,形成除法算式,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的含义,初步认识除法。“表内除法” 遵循数学

4、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材从小朋友打乒乓球分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又利于学生操作、理解、学习有关数学知识。通过本单元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有些除法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而且还可以在想乘法口诀算除法的过程中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厘米和米” 通过实际操作,突出线段的特点;通过对比不同测量方法,体会“用尺来量更好些”;通过参照物,形成1厘米、1米有多长的表象。完成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5、” 考虑到学生已有2至6的乘法口诀基础,教学7、8、9的乘法口诀时,留给学生大量自主学习的空间,直接让学生自主探索编出口诀,并要求学生编出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填写口诀表。同时教材还以乘除法竖式计算、乘法口诀总表的整理以及连乘和连除,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观察物体” 以观察为基础,通过提供的场景照片,判断拍摄者的位置;通过提供的视图画面,判断观察者的方位;通过提供的实物模型,判断观察结果的可能性。感受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情形,获得不同的图形。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想象判断和推测判断,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除了在各单元中注意加强实践活动和综合运

6、用知识外,还单独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上的“尺”。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巩固有关数学知识技能,拓宽思路发展思维,另一方面能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同时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二、教材重点、难点: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 “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

7、、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在熟练的基础上正确计算。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2、数学思考方面: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

8、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3、解决问题方面: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9、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经验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2、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多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问题,逐步引导理性思维的养成。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4、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趣。5、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6、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认真书写作业等。四、班级情况分析:二(1)班18人,在经过了两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

10、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五、课时安排: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6课时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三表内乘法(一) 13课时四表内除法(一) 9课时五厘米

11、和米 4课时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4课时七观察物体 2课时八期末复习 4课时序号:001课题:连加连减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前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1、竖式计算。 47+17 8059 2、口算下面各题。

12、(用卡片出示)2+4+3= 30+40+20 = 2+30+5=703020= 1775= 1492=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4、 揭示课题:连加、连减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复习与新课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回顾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以及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有利于促进他们自觉实现知识迁移,为下一环节学生主动探索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笔算打好基础。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的挂图,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幅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船,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9+27+26。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

13、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你能列式计算出结果吗?讲解:由于第二个竖式中的第一个数就是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因此,在用竖式计算时,可以把这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边板书边介绍)提问:这样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和原来把两个竖式分开写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写法比较简便?2、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教师巡视。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交流:(1) 指计算错误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并相机提示学生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2) 指计算正确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

14、完成教科书第一页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填空。学生尝试计算在小组里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例题的教学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分两步列出竖式,再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并通过比较发现两种写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将两个竖式连写比较简便。“试一试”的教学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启发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探索用竖式计算连减式题的方法,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再次体会竖式的简便写法。这样,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同时,特别关注计算方便的比较、总结与提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反馈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计算的过程,同时纠正其

15、他同学中出现的错误。3、做“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4、 做“想想做做”第4题。(1)出示场景图和第(1)题,(2)出示第(2)题,提问:可以根据哪两个条件求还剩多少个西瓜?追问: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怎么办呢?提问:请大家再看一看这道题,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再问: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并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个别板演。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并列式解答,核对答案。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晰,形式

16、多样,各有侧重。第1题重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第2题让学生独立地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利于学生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第3、4题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张初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在计算连减的算式时,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计算过程比较简便。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板书设计19+27+26= 教学后记序号:002课题:加减混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7、 2、 教学重点: 3、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一)填空。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 ) ,先从个位加减。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 。(二)竖式计算。36+28+17= 652521学生独立完成二、新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会折纸船吗?课件出示例2。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说说图的意思。强调写答写单位。 提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组织学生对两个竖式和写一个竖式进行比较。小组交流。个别

18、回答。 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尝试计算。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2、3题想想做做第4题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然后说说错在哪里,如何改。(1)让学生默读题目,指名说说题目的要求。(2)独立计算填写。(3)全班核对计算结果。学生读题,理解、分析题意。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四、课堂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板书设计3

19、8+42-33=试一试60-38+40教学后记序号:003课题:练习一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

20、。P5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5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P5练习一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

21、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四、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页板书设计练习一教学后记序号:004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2、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材分析:例题呈现儿童做花的情境,其中小英做了11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呈现出的情境学生乐意接受、能够接受。教材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教学时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新课出示例3课件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法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3、,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反馈交流三种摆法(1)增加法 (2)减少法 (3)移多补少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巩固练习1、 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2、 提高练习课件出示第2题。提问:(1)这一题中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补少?引导孩子比较得出结论:多的双数可以移多补少,单数不能。课件出示第3 4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师巡查,反馈。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中每一问摆小棒,填空反馈 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就要把多出来的怎样移多补少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意填空反馈 讨论

24、: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比较(1)和(2)独立思考,在书上做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四、课堂作业。数补第4页。板书设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后记序号:005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数学书第810页的例4题,“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

25、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比一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谈话: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二、新课1、 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

26、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小英做了11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2、 解决第1个问题。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3、 解决第2个问题。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

27、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让学生动手“排一排”, 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让学生动手“排一排”, 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集体交流求比一数多几(少)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操作,分解摆画片的过程,把隐藏的数量关系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

28、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确定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3题。3、“想想做做”第4题。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完成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

29、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五、课堂作业。数补第5页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后记序号:006课题:练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P1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2.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算法,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能表述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斯文能力。3.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乐趣;能积极参与数学练习,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30、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计算练习1.揭示课题。我们这学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还有加减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练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2.练习计算(1)出示85-27-39 45+29-36(2)思考练习二第1题要求:请小朋友看第1题里三小题,每一步都要用竖式吗?每题哪里可以不用竖式?指出: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如果遇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就可以补用竖式笔算,直接可算得数。(3)做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出示题目),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明确分别是:每次加9,连加5个9;每次减7,连

31、减5个7.追问:第一小题,18本身是几个9相加得到的?加上1个9就有了几个9,得多少?再加1个9,4个9是-(36)5个9是看第二小题,42连续减几个7得7?想想看42里一共有几个7?出示第三小题,让学生观察思考:最后35是怎样得到的?里的数要怎样算?学生计算并指名板演,然后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学生交流哪些可以不用竖式笔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列竖式算。要求学生口算得数,每次填在里。交流得数,教师板书。同桌讨论讨论。交流:怎样算出里的数?(引导学生交流,明白可以先想最后一个里是多少,再想倒数第二个明白可以“反过来”想的方法算结果。)学生计算填写,然后校对结果。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整理思路。出示

32、两道实际问题:(1)学校运动队有25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多少人?(2)学校运动队友30名男生,女生比男生少5人,女生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读题,说说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提问:第(1)题谁的人数多,谁的人数少?求男生人数可以怎样想第(2)题呢追问:这两题都是男生多,女生少,求男生人数用什么放大?求女生人数呢?指出:这里都是男生多,女生少,也就是男生人数这个数量大,女生人数这个数量小。求大的数量,用加法把25人和5人合起来;求小的数量,要用减法从30人里去掉少的5人。2.做练习二第3题提问:哪种旗最多,哪种旗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问:求红旗多少面和绿旗多少面为什么算法不一样?(红旗多,黄旗

33、少,求红旗面数要把30面和多的26面合起来,用加法;绿旗少,黄旗多,求绿旗面数要从30面里面去掉少的14面,用减法。)3.做练习二的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再交流明确:小芳拍了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少。引导:你认为谁拍的最多,谁拍的最少?小朋友讨论一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他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多拍了多少下呢?再想想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交流: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你是怎样想的?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你又是怎样想的?4.思考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条件。引导: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互相讨论讨论,等会交流。学生列式解答,再交流算式和得数。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

34、明确这里有两个问题:求多少面红旗,还要求有多少面绿旗)学生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检查交流板演题,明确算法。小朋友讨论一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他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多拍了多少下呢?再想想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交流: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你是怎样想的?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你又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问题,说说怎样算,教师适当板书求和、求相差数的问题。说明:用其中的两个条件,可以提求一共多少人的问题,还可以提谁比谁多多少人或少多少人,也就是相差多少人的问题。第(1)题男生多,女生少,求男生人数要把25人添上比女生多的5人,也就是把25人和5人合起来,用加法算;第(2)题也是男生多,女生少,求女生人数要从30

35、人里面去掉比男生少5人,用减法算。三、课堂小结。提问:我们练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你对它的计算过程有哪些认识?你对知道了比一个数多(少)几,求大的或小的那个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哪些体会?四、课堂作业。数补第6页板书设计练习二教学后记序号:007课题: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

36、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板1个,四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把。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1回顾已知图形。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图形)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 2说明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

37、数来认识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认识新的图形吗?学生回答问题二、新课教学例1。 1观察图案。 出示例1的窗格图案。 让学生说说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再观察窗格七有些什么形状,说说对这样的窗格有什么感觉。 指出:这是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经常能见到的窗格图案,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这是图形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你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聪明、多有智慧!直到现在,还经常用它来装饰门窗和建筑呢。(如有条件,可以呈现一些类似的门窗图案让学生看一看)2.分类认识。 (1)找图形。 要求:你能从例1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自己找一找,把你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

38、。 引导:请小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2)认识四边形。 提问: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有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三角形相应位置板书:三角形),这是我们认识过的图形。 引导:(指着四边彤)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在四边形相应位置板书:四边形。再集体说一说: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你能画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 小结:我们在窗格图案中找到的和画的这些图

39、形,虽然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条边围成的,所以都是四边形。(3)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 指出:只有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叫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六边形),由七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七边形):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一一几边形。交流:谁来指一指,你找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交流:

40、你认为这两类图形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例题中的窗格图案常见于我国古代建筑中,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课前谈话寥寥数语,既点明了窗格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从图案中找图形上来。进而诱发认识图形的学习动机。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明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名一人板演围图形,其余学生分别围一围并交流围出的不同图形。结合交流说说围成的是几边形。 强调:围成的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2搭一搭、围一围。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图形,看看搭出这些

41、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边形。 提问:围一个四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要求:增加小棒变成五边形,看谁动作快。 提问:最少用几根小棒就能围一个五边形?想一想:围六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先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4出示机器人图案。 请仔细观察机器人,看看有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图形,按今天的学习内容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 学生交流,指一指图里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5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指出: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剪法,都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 (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追问:从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剪法?剪下一个三角形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