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时学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3866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时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课时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课时学案 2.1一元二次方程 【目标导航】 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ax2+bx+c= 0(a≠0),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项"和“系数"等概念;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下列方程:(1)x2—1=0; (2)4 x2+y2=0; (3)(x—1)(x—3)=0; (4)xy+1=3. (5)其中,一元二次方程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元二次方程(x+1)(3x-2)=10的一般形式是 ,二次项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10,求这两个数. 5、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3(x+1)2= 2(x+1) B. C.ax2+bx+c= 0 D。x2+2x= x2—1 6、把下列方程化成ax2+bx+c= 0的形式,写出a、b、c的值: (1)3x2= 7x—2 (2)3(x—1)2 = 2(4—3x) 7、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m—2)x2—mx+2=m—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8、若关于的方程(a—5)x∣a∣—3+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a的值?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1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10、一块面积为6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厘米,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11、判断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2(x2-1)=3y; (2); (3)(x-3)2=(x+5)2; (4)mx2+3x-2=0; (5)(a2+1)x2+(2a-1)x+5―a =0. 1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1)(2x+3)=4; (2)(x+1)(x-2)=-2。 13、关于x的方程(2m2+m-3)xm+1—5x+2=13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了解形如x2=a(a≥0)或(x+h)2= k(k≥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直接开平方法 2、理解直接开平方法与平方根的定义的关系,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3的平方根是 ;0的平方根是 ;—4的平方根 . 2、一元二次方程x2=4的解是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方程的解为( ) A、0 B、1 C、2 D、以上均不对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有解,则必须( ) A、n=0 B、n=0或m,n异号 C、n是m的整数倍 D、m,n同号 5、方程(1)x2=2的解是 ; (2)x2=0的解是 。 6、解下列方程: (1)4x2-1=0 ; (2)3x2+3=0 ; (3)(x—1)2 =0 ; (4)(x+4)2 = 9; 7、解下列方程: (1)81(x-2)2=16 ; (2)(2x+1)2=25; 8、解方程: (1) 4(2x+1)2-36=0 ; (2)。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x+h)2=k ,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k≥o B.h≥o C.hk>o D.k<o 10、方程(1—x)2=2的根是( ) A。—1、3 B。1、-3 C。1—、1+ D。—1、+1 11、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1)x2=—2,解方程,得x=± (2)(x-2)2=4,解方程,得x-2=2,x=4 (3)4(x-1)2=9,解方程,得4(x-1)= ±3, x1=;x2= (4)(2x+3)2=25,解方程,得2x+3=±5, x1= 1;x2=—4 12、方程 (3x-1)2=-5的解是 。 13、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4x2=9; (2)(x+2)2=16 (3)(2x—1)2=3; (4)3(2x+1)2=12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第二课时 【目标导航】 1、经历探究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转化为(x+h)2= k(n≥0)形式的过程,进一步理解配方法的意义;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填空: (1)x2+6x+ =(x+ )2;(2)x2-2x+ =(x— )2; (3)x2-5x+ =(x— )2;(4)x2+x+ =(x+ )2; (5)x2+px+ =(x+ )2; 2、将方程x2+2x-3=0化为(x+h)2=k的形式为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2=0时,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第三步是 ,解是 。 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变形为( ) A。(x-4)2=9 B.(x+4)2=9 C.(x—8)2=16 D.(x+8)2=57 5、已知方程x2-5x+q=0可以配方成(x- )2=的形式,则q的值为( ) A。 B. C。 D。 - 6、已知方程x2-6x+q=0可以配方成(x—p )2=7的形式,那么q的值是( ) A.9 B。7 C.2 D.—2 7、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5; (2)x2—100x—101=0; (3)x2+8x+9=0; (4)y2+2y—4=0; 8、试用配方法证明:代数式x2+3x—的值不小于—。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完成下列配方过程: (1)x2+8x+ =(x+ )2 (2)x2—x+ =(x— )2 (3)x2+ +4=(x+ )2 (4)x2— + =(x— )2 10、若x2-mx+ =(x+ )2,则m的值为( ). A。 B。- C。 D。 — 11、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正确的解法是( )。 A.(x- )2= ,x= ± B.(x— )2=—,方程无解 C.(x- )2= ,x= D。(x- )2=1, x1=;x2=- 1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6x—16=0; (2)x2+3x—2=0; (3)x2+2x—4=0; (4)x2—x-=0。 1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a、b、b,且两直角边a、b满足等式(a2+b2)2—2(a2+b2)—15=0,求斜边c的值。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第三课时 【目标导航】 1、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体会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填空: (1)x2—x+ =(x— )2, (2)2x2-3x+ =2(x- )2.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5x—8=0的步骤中第一步是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2x2-6x+3=2(x- )2- ;x2+mx+n=(x+ )2+ . 4、方程2(x+4)2-10=0的根是 。 5、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3=0,配方正确的是( ) A.2x2—4x+4=3+4 B。 2x2-4x+4=-3+4 C.x2—2x+1=+1 D. x2—2x+1=-+1 6、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配方错误的是( ) A。x2+2x-99=0化为(x+1)2=100 B.t2-7t-4=0化为(t—)2= C.x2+8x+9=0化为(x+4)2=25 D.3x2—4x-2=0化为(x—)2= 7、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3); (4)2x2-4x+1=0。 8、试用配方法证明:2x2-x+3的值不小于。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用配方法解方程2y2—y=1时,方程的两边都应加上( ) A。 B。 C. D。 10、a2+b2+2a—4b+5=(a+ )2+(b— )2 1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2+1=3x; (2)3y2-y—2=0; (3)3x2-4x+1=0; (4)2x2=3—7x. 12、已知(a+b)2=17,ab=3。求(a—b)2的值。 13、解方程: (x-2)2—4(x-2)-5=0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第四课时 【目标导航】 1、体验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明确运用公式求根的前提条件是b2-4ac≥0 2、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把方程4—x2=3x化为ax2+bx+c=0(a≠0)形式为 ,b2—4ac= 。 2、方程x2+x-1=0的根是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用公式法解方程x2+4x=2,其中求的b2-4ac的值是( ) A.16 B. 4 C。 D。64 4、用公式法解方程x2=-8x-15,其中b2—4ac= ,方程的根是 .。 5、用公式法解方程3x2+4=12x,下列代入公式正确的是( ) A。x1.2= B. x1.2= C。 x1.2= D。 x1。2= 6、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的长是方程3x2-10x-8=0的根,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7、如果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 。 8、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3 y2—y-2 = 0 (2) 2 x2+1 =3x (3)4x2—3x—1=x—2 (4)3x(x-3)=2(x—1)(x+1)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把方程(2x-1)(x+3)=x2+1化为ax2 + bx + c = 0的形式,b2-4ac= ,方程的根是 . 10、方程(x-1)(x—3)=2的根是( ) A。 x1=1,x2=3 B。x=22 C。x=2 D。x=-22 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的一个根是-2,则m=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12、若最简二次根式和是同类二次根式,则的值为( ) A。9或—1 B.—1 C.1 D。9 1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2x—8=0; (2)x2+2x-4=0; (3)2x2—3x—2=0; (4)3x(3x—2)+1=0。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第五课时 【目标导航】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代数式b2-4ac对根的情况的判断作用 2、能用b2-4ac的值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方程3x2+2=4x的判别式b2—4ac= ,所以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2、一元二次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不能确定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方程式( ) A。x2=9 B.4x2=3(4x-1) C。x(x+1)=1 D.2y2+6y+7=0 4、方程ax2+bx+c=0(a≠0)有实数根,那么总成立的式子是( ) A。b2—4ac>0 B. b2—4ac<0 C. b2—4ac≤0 D. b2—4ac≥0 5、如果方程9x2—(k+6)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 6、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2x2+3x+4=0; (2)2x2—5=6x; (3)4x(x-1)-3=0; (4)x2+5=2x。 7、试说明关于x的方程x2+(2k+1)x+k—1=0必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2)2x2+(2m+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方程(2x+1)(9x+8)=1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不能确定 10、关于x的方程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 A.k>—1 B.k≥-1 C.k>1 D.k≥0 11、已知方程x2-mx+n=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符合条件的一组m,n的值可以是m= ,n= 。 12、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 3x2-x+1 = 3x (2)5(x2+1)= 7x (3)3x2-4x =-4 13、当k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kx2-(2k+1)x+k+3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第六课时 【目标导航】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方法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一元二次方程(x-1)(x-2)=0可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为 和 ,方程的根是 。 2、方程3x2=0的根是 ,方程(y—2)2=0的根是 ,方程(x+1)2=4(x+1)的根是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已知方程4x2-3x=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根x= B.只有一个根x=0 C.有两个根x1=0,x2= D.有两个根x1=0,x2=— 4、如果(x—1)(x+2)=0,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x=1或x=-2 B.必须x=1 C.x=2或x=—1 D。必须x=1且x=-2 5、方程(x+1)2=x+1的正确解法是( ) A。化为x+1=1 B。化为(x+1)(x+1—1)=0 C。化为x2+3x+2=0 D.化为x+1=0 6、解方程x(x+1)=2时,要先把方程化为 ;再选择适当的方法求解,得方程的两根为x1= ,x2= . 7、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16x=0 (2)5x2—10x=-5 (3)x(x—3)+x-3=0 (4)2(x—3)2=9—x2 8、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x-2)=(4x+1)(x—2) (2) 4x2—20x+25=7 (3)3x2—4x—1=0 (4)x2+2x-4=0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5(x+3)—2x(x+3)=0,可把其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 求解。 10、如果方程x2-3x+c=0有一个根为1,那么c= ,该方程的另一根为 , 该方程可化为(x-1)(x )=0 11、方程x2=x的根为( ) A。x=0 B. x1=0,x2=1 C. x1=0,x2=-1 D. x1=0,x2=2 1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2=3x+6; (2)(3x+2)2-4x2=0; (3)5(2x—1)=(1-2x)(x+3); (4)2(x—3)2+(3x-x2)=0。 13、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2=1; (2)2(x+1)2=x2-1; (3)(2x—1)2+2(2x—1)=3; (4)(y+3)(1—3y)=1+2y2. 答案 第一节 4.1 1、B 点拨:判定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看它是否符合3个条件(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最高次数为2.(2)、(4)含有两个未知数,(5)是分式方程。 2、3x2+x-12=0,3x2,3,x,1,—12。 点拨:注意项与项的系数的区别,并注意系数的符号。 3、解:设宽为xm,列方程得 x(x+10)=900 4、解:设另一个数为x,列方程得 x(x+3)=10 5、A 点拨:B是分式方程,C的二次项系数a值为确定,D的二次项抵消为0。 6、(1)3x2-7x=2=0,a=3,b=—7,c=2;(2)3x2—5=0,a=3,b=0,c=—5。 点拨 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中除a不能为0外,b、c可以为0。 7、解:整理得:(m—1)x2—mx+2—m=0,当m—1≠0即m≠1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点拨:判定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把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后再作判定。 8、解;由题意得:∣a∣—3=2且a-5≠0 ∴a=-5 点拨:注意a≠0. 9、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列方程得:2x2=15。 10、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列方程得:x(x+10)=600 11、解: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5);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1)、(2)、(3)、(4). 点拨:判定的方法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2、解:(1)6x2+7x—7=0,a=6,b=7,c=—7;(2)x2—x=0 13、解:由题意得 由m+1=2 得m=1,当m=1时,2m2+m-3=0,∴原方程不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节 4.2 第一课时 1、,0,没有平方根.点拨:运用平方根的性质. 2、x=±2。 3、D 点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方程有两解。 4、B 点拨:形如x2=a的方程有根的条件是a≥0。 5、x=,x1=x2=0. 点拨: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写法。 6、解:(1) 4x2=1,x2=,∴x1=,x2=-。 (2)3x2=—3,x2=-1<0,∴原方程无解. (3)x1=x2=1. (4)x+4=±3,∴x1=-1,x2=-7。 7、解:(1) (x—2)2=,∴x—2=,∴x1=,x2=. (2)2x+1=±5,∴x1=2,x2=—3。 8、解:(1)4(2x+1)2=36,∴(2x+1)2=9,∴2x+1=±3,∴x1=1,x2=—2。 (2)(x—2)=±(2x+3),∴x—2=2x+3或x-2=-(2x+3)∴x1=-5,x2=—。 点拨:解形如a(x+b)2=c的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情况下,总是把方程转化为(x+h)=k的形式。解(2)时把(2x+3)2当作常数。 9、A 点拨: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h)=k的方程,k≥0。 10、C 点拨:k>0时方程两解。 11、(4) 12、方程无解。 13、解:(1) x2=,∴x1=,x2=—. (2)x+2=±4,∴x1=2,x2=-6. (3)2x—1=,∴x1=,x2=。 (4)(2x+1)2=4,∴x1=,x2=—。 4。2 第二课时 1、(1)9,3;(2)1,1;(3) ,;(4) , ;(5) ,。 点拨: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所配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x+1)2=4. 3、把-2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4;配成完全平方,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x1=—2+,x2=-2-。 4、B 5、C 6、C 点拨:方程x2—6x+q=0配方后是x2-6x+9=-q+9,∴-q+9=7,∴q=2。 7、解:(1) x2—4x+4=5+4,∴(x—2)2=9,∴x-2=±3,∴x1=5,x2=-1. (2)x2-100x=101,x2-100x+2500=2601,∴x—50=±51,∴x1=101,x2=—1. (3)x2+8x+16=7,∴(x+4)2=7,∴x—4=±,∴x1=-4+,x2=—4-. (4)y2+2y+2=6,∴(x+)2=6,∴x+=±,∴x1=-+,x2=—-. 8、解:x2+3x—=x2+3x+-=(x+)2—, ∵(x+)2≥0,∴(x+)2—≥— 9、(1)16,4; (2) , ;(3) ±4x,±2;(4) ±3x,±. 点拨:完全平方式缺2ab这一项时,可填±2ab。 10、D 点拨:方程右边是已知的,∴—m=,∴m=—。 11、B 12、解:(1) x2—6x+9=25,(x—3)2 =25,∴x—3=±5,∴x1=8,x2=-2; (2)x2+3x+=,(x+)2= ,∴x+=±,∴x1=,x2=; (3)x2+2x+3=7,(x+)2=7,∴x+=±,∴x1=,x2=; (4)x2—x+=,(x-)2=,∴x—=±,∴x1=,x2=. 13、解:(a2+b2)2-2(a2+b2)+1=16,(a2+b2-1)2=16,∴a2+b2—1=±4, ∴a2+b2=5或a2+b2=—3,∵a2+b2≥0,∴a2+b2=5,又∵a2+b2=c2,∴c2=5,∴c=(负值已舍去). 4.2 第三课时 1、(1),;(2) ,。点拨:代数式的配方,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没有化为1,而是提到刮号的前面. 2、方程两边都除以2(即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 4、x1=,x2= 点拨:把刮号外的系数2化为1。 5、D 点拨: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先把系数化为1,再配方. 6、C 7、解:(1) t2-t-2=0,t2-t+=,∴(t—)2= ∴t—=±,∴t1=4,t2=—1; (2)x2—2x—=0,x2—2x+1= ∴(x—1)2= ∴x-1=±,∴x1=,x2=; (3)t2—t—1=0,t2-t+=,∴(t—)2= ∴t—=±,∴t1=,t2=; (4)x2—2x+=0,x2-2x+1=,∴(x—1)2= ∴x-1=±,∴x1=,x2=; 8、解:2x2—x+3=2(x2-x+)—+3=2(x—)2+, ∵2(x—)2≥0,∴2(x-)2+≥- 9、D 10 、1,2.点拨:a2+b2+2a-4b+5=(a2+2a+1)+(b2—4b+4) 11、解:(1) x2—x+=0,x2-x+ = , ∴(x-)2= ∴x—=±, ∴x1=,x2=; (2)y2-y—=0,y2-y+= ,∴(y-)2= ∴y-=±, ∴y1=,y2=; (3) x2—x+=0,x2—x+ = , ∴(x-)2= ∴x-=±, ∴x1=,x2=; (4)2x2+7x-3=0, x2+x+=,(x+)2=,∴x+=±, ∴x1=,x2=。 12、解:∵(a-b)2=a2—2ab+b2=a2+2ab+b2-4ab=(a+b)2—4ab ∴(a-b)2=17—4×3=5。 13、解析:把x—2看成一个整体 解:(x—2)2-4(x—2)+4=9 ∴(x—2—2)2=9 ∴x—4=±3 ∴x1=7,x2=—1 4.2 第四课时 1、 x2+3x—4=0,25. 2、 x1=,x2=。点拨:直接代入公式x= 3、 D 点拨:求的值,原方程须转化为的形式。 4、 4,。 5、 D 点拨:代入公式时原方程须化为一般式,并注意系数的符号。 6、 直角 点拨:方程的根是4、—,第三边为4。 7、 -2 点拨:由分式概念可知x2+x—2=0且x-1≠0,∴x=-2 8、 解:(1) ∵a=3,b=—1,c=-2,b2—4ac=(—1)2-4×3×(-2)=25>0,∴x== ∴x1=1,x2=—。 (2)移项,得2x2—3x+1=0. ∵a=2,b=—3,c=1,b2-4ac=(—3)2—4×2×1=1>0,∴x== ∴x1=1,x2=。 (3)整理,得 4x2—4x+1=0。 ∵a=4,b=-4,c=1,b2-4ac=(—4)2—4×4×1=0,∴x== ∴x1=x2=. (4) 整理,得x2—9x+2=0。 ∵a=1,b=-9,c=2,b2—4ac=(—9)2—4×1×2=73>0,∴x== ∴x1= ,x2=. 9、41,x1= ,x2=。 10、C 11、1,。点拨:把代入方程,()2+4()—m=0,∴m=1;再把m=1代入方程,利用公式求根. 12、D 点拨:由m2—7=8m+2,得m1=9,m2=—1。但m2-7≥0,∴m=9. 13、解:(1)∵a=1,b=-2,c=-8,b2—4ac=(-2)2—4×1×(—8)=36>0,∴x== ∴x1=4,x2=—2。 (2) ∵a=1,b=2,c=—4,b2—4ac=22-4×1×(—4)=20>0,∴x== ∴x1=,x2=。 (3) ∵a=2,b=-3,c=—2,b2—4ac=(—3)2—4×2×(—2)=25>0,∴x== ∴x1=2,x2=-. (4) 整理,得9x2-6x+1=0。 ∵a=9,b=—6,c=1,b2-4ac=(—6)2-4×9×1=0,∴x== ∴x1= x2=. 4。2 第五课时 1、—8,方程没有实数根。点拨: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B,点拨:b2—4ac=0。 3、D 点拨:计算各个方程的b2-4ac的值. 4、D 点拨:有实数根,包含两种情况:b2—4ac>0 和b2—4ac=0. 5、0或24 点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2—4ac=0,即(k+6)2—4×9×(k+1)=0,解得k=0或24 6、解:(1) ∵a=2,b=3,c=4,b2-4ac=32-4×2×4=—23<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2)整理,得 2x2-6x—5=0 ∵a=2,b=—6,c=-5,b2-4ac=(—6)2—4×2×(-5)=76>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3) 整理,得 4x2-4x-3=0 ∵a=4,b=-4,c=—3,b2-4ac=(—4)2—4×4×(-3)=6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4) 整理,得 x2—2x+5=0 ∵a=1,b=—2,c=5,b2-4ac=(-2)2—4×1×5=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7、解析:只需说明b2—4ac>0 解:b2—4ac=(2k+1)2—4(k-1) =4k2+4k+1-4k+4 =4k2+5 ∵4k2≥0,∴4k2+5>0,即b2—4ac>0。 ∴原方程必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 解析:在运用根的判别式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时要考虑a≠0。 解:由题意得 (2m+1)2- 4(m-2)2>0且(m-2)2≠0, ∴4m2+4m+1-4m2+16m-16>0且m≠2, ∴m>且m≠2。 9、A 点拨:化为一般式后b2—4ac=121. 10、C 点拨:(2)2—4>0且k≥0,∴k>1. 11、2,1 点拨:答案不惟一,只需满足m2-4n=0即可. 12、解:(1) 整理,得 3x2-4x+1=0 ∵a=3,b=—4,c=1,b2-4ac=(-4)2—4×3×1=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整理,得 5x2-7x+5=0 ∵a=5,b=-7,c=5,b2-4ac=(—7)2-4×5×5=-51<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3) 整理,得 3x2—4x+4=0,∵a=3,b=—4,c=4,b2-4ac=(-4)2—4×3×4=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3、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1)2—4k(k+3)>0且k≠0 ∴-8k+1>0且k≠0 ∴k>且k≠0 4。2 第六课时 1、x-1=0,x-2=0 ,x1=,x2=2.点拨:ab=0,则a=0或b=0. 2、x1=x2=0,y1=y2=2,x1= -,x2=4 3、C 点拨:方程两边不能除以x,否则会漏根。 4、A 点拨:ab=0,a=0或b=0. 5、B 点拨:利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 6、x2+x—2=0,1,—2。点拨:x2+x-2=(x+2)(x—1). 7、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 x(x+16)=0, x=0或x+16=0. ∴x1= 0,x2=—16。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x2-2x+1=0, (x-1)2=0. ∴x1= x2=1. (3) 原方程可变形为 (x-3)(x+1)=0, x-3=0或x+1=0 ∴x1= 3,x2= —1. (4)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3)2+x2—9=0,(x—3)(2x-6+x+3)=0,即(x-3)(3x—3)=0。 x-3=0或3x-3=0。 ∴x1= 3,x2= 1 。 8、解:(1) 原方程可变形为 (x-2)(3x-1-4x—1)=0,即(x—2)(-x-2)=0. x-2=0或-x-2=0。 ∴x1= 2,x2= —2 .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2—10x+9=0,∵a=2,b=—10,c=9,b2—4ac=(-10)2-4×2×9=28>0,∴x== ∴x1=,x2=. (3)∵a=3,b=-4,c=-1,b2—4ac=(—4)2—4×3×(-1)=28>0,∴x== ∴x1=,x2=。 (4) 原方程可变形为 x2+2x=4,x2+2x+1=4+1,(x+1)2=5。 ∴x+1=,∴x1= —1,x2= —1。 9、 x+3=0,5-2x=0; 10、2,2,-2 点拨:把x=1代入得1-3+c=0,∴c=2,把c=2代入原方程求解. 11、B 点拨:方程两边不能都除以x。 12、(1)原方程可变形为 (x+2)(x+2—3)=0,即(x+2)(x-1)=0。 x+2=0或x-1=0。 ∴x1= -2,x2=1.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3x+2—2x)(3x+2+2x)=0,即(x+2)(5x+2)=0.x+2=0或5x+2=0.∴x1=-2, x2= -. (3)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1)(5+x+3)=0,即(2x-1)(x+8)=0. 2x-1=0或x+5=0 ∴x1=,x2= —8. (4)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3)2-x(x-3)=0,(x-3)(2x-6-x)=0,即(x—3)(x—6)=0. x-3=0或x-6=0。 ∴x1= 3,x2= 6 。 13、解:(1)直接开平方得:3x—1=±1,∴3x—1=1或3x—1=-1。 ∴x1=,x2=0。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1)2—(x+1)(x-1)=0, (x+1)(2x+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