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1、玲玲的画(第1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由表达。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一、 组织教学:
1、 学习生字。
2、 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
(2) 、全班齐读。
(3) 、小组读。
(4)
1、 组内交流学习.
2、 小组汇报。
3、 学生个人展示读。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让同学当评委,朗读课文。(及时反馈朗读情况)
2.学生练习生字,比赛谁最棒。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组内学习,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1、玲玲的画(第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这课的生字,也朗读了课文,小朋友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希望你们这节课继续努力,力争表现的更好,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倾听.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学习)
2、 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组内学习)
3、 你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到什么?(组内交流)
4、 朗读课文.
1、 学生组内交流学习,之后在班内汇报。
2、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在第2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
2。延伸: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1、玲玲的画(第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3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本课重点句子和词汇.
2、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拓展的练习。
重、难点
培养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1、抄写本课的词语。
----————--—-——-—— —-—-—-—-——--——-———- ——-—-————-————--- -——-———---————-—— ------——---—-—---
2、抄写本课的近反义词。
3、朗读课文。
学生动手做作业。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 通过学习,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蜜蜂引路(第1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由表达。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二、 组织教学:
3、 学习生字。
4、 朗读课文:
(5) 、教师范读.
(6) 、全班齐读。
(7) 、小组读。
(8)
4、 组内交流学习.
5、 小组汇报。
6、 学生个人展示读。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让同学当评委,朗读课文。(及时反馈朗读情况)
2.学生练习生字,比赛谁最棒。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组内学习,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蜜蜂引路(第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描写列宁的动词,体会列宁的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能复述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
2、认读生字:莫、斯、附、派、谈、讶;理解:附近、向导;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常常、往常、果然。并能用“果然”说一句话。”。
重、难点
1.能抓住描写列宁的动词,复述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这课的生字,也朗读了课文,小朋友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希望你们这节课继续努力,力争表现的更好,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倾听.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5、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学习)
6、 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组内学习)
7、 你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到什么?(组内交流)
8、 朗读课文。
3、 学生组内交流学习,之后在班内汇报。
4、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读了课文,你认为真的是蜜蜂给列宁引路吗?为什么?。
(不是真的蜜蜂给列宁引路,而是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分析、思考,从中发现线索,才找到养蜂人。)
(2)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蜜蜂引路(第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3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本课重点句子和词汇。
2、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拓展的练习。
重、难点
培养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1。用上“果然”说一句话,并写下来。
2。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3.指导写字
导:上部是“巳"不是“己”。
引:左右两部分要摆匀称.笔顺是:引。
敲: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
派:注意右边容易写错.(教师讲解笔顺)
学生动手做作业.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读了课文,你认为真的是蜜蜂给列宁引路吗?为什么?。
(不是真的蜜蜂给列宁引路,而是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分析、思考,从中发现线索,才找到养蜂人。)
(2)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寓言二则(第1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
学习目标
1。 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由表达.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三、 组织教学:
5、 学习生字。
6、 朗读课文:
(9) 、教师范读.
(10) 、全班齐读。
(11) 、小组读。
(12)
7、 组内交流学习。
8、 小组汇报.
9、 学生个人展示读。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让同学当评委,朗读课文。(及时反馈朗读情况)
2.学生练习生字,比赛谁最棒。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组内学习,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寓言二则(第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2
学习目标
1. 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这课的生字,也朗读了课文,小朋友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希望你们这节课继续努力,力争表现的更好,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倾听。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学习)
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组内学习)
你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到什么?(组内交流)
朗读课文。
5、 学生组内交流学习,之后在班内汇报.
6、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如果你就是他的孩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田里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结: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了,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希望我们大家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来.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寓言二则(第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3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本课重点句子和词汇.
2、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拓展的练习。
重、难点
培养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引导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差异:
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
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是怎样地转来转去不具体,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都在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在树桩旁等,等了多长时间就不清楚了。
学生动手做作业。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2、 通过学习,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丑小鸭(第1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
学习目标
1。学习“堆、等、钻、剩、特、瘦、除、咬、越”9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把握其基本意思.
2。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等词句的意思。积累“暖烘烘”等带有叠词的词语和短语,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由表达.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四、 组织教学:
7、 学习生字。
8、 朗读课文:
(13) 、教师范读.
(14) 、全班齐读。
(15) 、小组读.
(16)
10、 组内交流学习。
11、 小组汇报。
12、 学生个人展示读.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让同学当评委,朗读课文。(及时反馈朗读情况)
2.学生练习生字,比赛谁最棒。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组内学习,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丑小鸭(第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2
学习目标
1、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能复述这个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积累其中优美的语句。
重、难点
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能复述这个故事。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这课的生字,也朗读了课文,小朋友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希望你们这节课继续努力,力争表现的更好,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倾听.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9、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学习)
10、 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组内学习)
11、 你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到什么?(组内交流)
12、 朗读课文.
7、 学生组内交流学习,之后在班内汇报。
8、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丑小鸭。你们喜欢这只丑小鸭吗?喜欢他的什么呢?
2《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写《丑小鸭》,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幸。如果我们都能像丑小鸭那样勇敢地去面对,我们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3除了《丑小鸭》以外,安徒生还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大家想看吗?可以去看一看《安徒生童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懂得更多的。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丑小鸭(第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3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本课重点句子和词汇。
2、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拓展的练习。
重、难点
培养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是呀,不管丑小鸭受到了怎样的欺负,遇到了怎样的不幸,丑小鸭都坚持了下来。(边说边出示图片)新 课标第 一网
也许有一天,当哥哥姐姐和公鸡都欺负他的时候,他—-
也许有一天,当猎狗张开大嘴,凶狠地追赶他的时候,他——
也许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丑小鸭独自一人在树林里寻找食物的时候,—-
也许,丑小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危险和不幸。面对这些,丑小鸭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他在这样的时候是怎样为自己鼓劲,是怎样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活下去的呢?
示范:我在想,有一天,哥哥姐姐欺负他的时候,丑小鸭一定会一边用软软的翅膀护住自己的身体,躲到旁边,一边对哥哥姐姐说:“哥哥,姐姐,你们不要咬我,长得丑并不是我的错呀!我真的很想和你们在一起快乐地玩呀!”
请拿起你的笔,发挥你的想象,把丑小鸭在这些情况下还会怎么做、怎么想的,选其中的一个写一写吧。
出示:
一天,哥哥姐姐又一起欺负丑小鸭,丑小鸭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以致猎狗凶猛地追赶丑小鸭,丑小鸭黑怕极了,她_________.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丑小鸭出来寻找食物,她_________________。
一天,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丑小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思考、
汇报。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3、 通过学习,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3
学习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初步培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重、难点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初步培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我的发现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联想,练说句子。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一对对朋友,再想想,怎样把你的发现说得更明白、具体。
(2)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争取说给全班同学听。
(3)同学交流时,比比谁听得好,敢大胆说自己的意见。
3、谁还能发现,我们学过的课文和日常生活中什么像什么,请在小组交流。
二、日积月累
(1)游戏激趣。
①组成“读读认认”自学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认得准,互相检查。
②小组商量怎样抢答汇报学习结果.
(2)当众汇报小组学习结果,鼓励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3)做快乐传达游戏。
1.比较观察,发现朋友。
2.想具体、明白。
3.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争取说给全班同学听。
4.同学交流,比比谁说得好,谁听得好。
5、组成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赛。
6、小组商量。
7、.当众汇报学习结果。
8、做快乐传达游戏。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读读背背: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音节多读几遍。
(2)将诗句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有味道.(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验眼前仿佛看见什么景色,入情入境地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等。)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春光的诗句。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音节多读几遍。
2、.将诗句读给同桌听
3、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春光的诗句,或即兴写诗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我会填:同学们积累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会用学过的词赞美春天的景物吗?
(1)读词:春光、天空、枝条、绿叶、阳光、小溪。
(2)请同学们讨论填空。
(3)交流欣赏,画图,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写。齐读词语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4
学习目标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难点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2、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3、想象:小丁从门上往外看,他会看到什么呢?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会想些什么?你能用比较具体的语言说一说吗?
观察、思考、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3、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展示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3、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7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语文园地七(第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5
学习目标
学生动手习作。
重、难点
标点、用词遣句,写通、写顺.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课堂练习
1、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8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数星星的孩子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7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识记8个生字,会写9个字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导入
你见过星星吗?你见到的星星是什么样的?
(生相互讨论)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星星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师巡回指导。)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述说:星星的样子
1、 学生边听边思考。
2、 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
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1、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
里的位置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1、师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2、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小组评同桌评)
学生练习,把字写规
范、美观。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8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数星星的孩子(第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集体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重、难点
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巩固字词
出示词语:撒满、无数、数不清、仰起头、张衡、碧玉盘、汉朝
刻苦钻研
齐读两次.
二、品读“祖孙三人议星星”.
1、品读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1、①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②先自己练习。
③指名读。
2、生发言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
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师巡回指导
1、回答问题.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
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自由读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8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数星星的孩子(第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8
学习目标
掌握本课字词,会正确理解文意和运用课文知识。
重、难点
对本课知识的正确运用。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看拼音写词语。
wǎ yī ɡǔ quán shuǐ
( )罐 ( )
jié ɡuǒ ɡàn cuì tiān rán( ) ( ) ( )
shuǐ tǎ dù juān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流进山腰的_________,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_________.泉水流过山间的_________,火红的杜鹃花_________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流到山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穿过_________的山谷,画眉鸟在_________地歌唱。最后泉水流入_________。
2、山上有一( )天然水塔,说明了泉水( )的特点;泉水像一( )大镜子,说明了泉水( )的特点;果树喝了泉水能结出( )的果子,说明泉水( )的特点;泉水的琴声很美很美,可以为画眉鸟( )的歌声伴奏,说明泉水( )的特点。
(师巡走、指导)
生按课文内容做练习题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大家评,师总结。特别是有些学生不怎么发言的,也调起了他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参加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抽生读本课后“我会读”.(师生共评)
2、实践活动:
实地观察泉水的美丽和它的流向。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8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爱迪生救妈妈(1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19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1出示爱迪生照片,介绍爱迪生事迹.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爱迪生的故事?
3谈谈你对爱迪生有什么印象?
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爱迪生救妈妈》。
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一、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二、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出示雷、需:
(1)第一笔横要短;
(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1、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指名读课文。
.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学生练写
3、把字写规范、美观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2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爱迪生救妈妈(2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20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背诵课文.
重、难点
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爱迪生救妈妈》。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谈一谈通过昨天回家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读议课文悟情:
1把你对爱迪生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爱迪生怎么救妈妈?
3你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题的回答吗?
4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6读读最后一节: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复习上节课生字.
说说课外收集的有关雷锋的资料
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学生读书画句子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
比一比
学生畅谈:要点是雷锋叔叔在我们心了,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展 示 案(三展一追)
一、 指导朗读
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反 馈 案(三练一升)
1调查一下在同学中以及你的亲戚中都有哪些像爱迪生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3由各小组发出倡议,写倡议书.
.
发 动 机(想法激励)
第 2 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班级
二(1)
学生人数
56
课 题
爱迪生救妈妈(3课时)
执教教师
肖万民
续编课时
21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汇
2、对本课课文的能熟练运用
重、难点
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案
(三学一控)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ào xiǎn léi fēnɡ xū yào ( ) ( ) ( )
mài bù mí lù zú jì
( ) ( ) ( )
shū shū hàn dī sǎ shuǐ
(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