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制: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小组 审核: 同意:公布日期:-07-15 实施日期:-07-20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页码1施工质量管理制度SGJT-M3-01E/02施工质量检验制度SGJT-M3-02E/03试验、检测管理制度SGJT-M3-03E/04质量问题处理制度SGJT-M3-04E/05质量管理自查和评价制度SGJT-M3-05E/06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善制度SGJT-M3-06E/07目标管理制度SGJT-M3-07E/08文件管理制度SGJT-M3-08E/09统计管理制度SGJT-M3-09E/010人力资源管理制度SGJT-
2、M3-10E/011职员绩效考评管理制度SGJT-M3-11E/012施工机具管理制度SGJT-M3-12E/013工程投标管理制度SGJT-M3-13E/014工程协议管理制度SGJT-M3-14E/015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SGJT-M3-15E/016分包管理制度SGJT-M3-16E/017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SGJT-M3-17E/0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目标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各项目部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相关文件3.1文件控制程序3.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4.定义:5.职责5.1责任领导本制度责任领导是生产总监,其职责为
3、: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实施,负责实施文件审批。5.2责任部门本制度责任部门为工程科,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检验。5.3实施层本制度实施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相关管理要求。6.工作程序6.1工程科会同项目部在工程开始施工前负责编制工程施工质量策划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反应以下方面要求或引用相关文件给予说明:1 质量目标和要求;2 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3 施工管理依据文件;4 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需求和配置;5 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计划;6 影响施工质量原因分析及其控制方法;7 进度控制方法;8 施工质量检验、
4、验收及其相关标准;9 突发事件应急方法;10 对违规事件汇报和处理;11应搜集信息及其传输要求;12 和工程建设相关方沟通方法;13 施工管理应形成统计;14 质量管理和技术方法;15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其它要求6.2、编制完成后,应报企业生产副经理审批,审批合格后报甲方代表或总监理工程师同意,同意后做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策划文件给予实施。6.2、施工准备: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策划文件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含策划建立项目管理机构、文件准备、材料物资准备、工具设备准备、人力资源入场准备、施工临时用建筑物搭建等。施工准备完成后,施工企业应按要求向监理方或发包方进行报审、报验。施工企业应确定项目施工已含有
5、开工条件,按要求提出开工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开工。6.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6.4.1、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1 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适用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2 调配符合要求操作人员;3 按要求配置、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4 按要求施工并立即检验、监测;5 依据现场管理相关要求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6 依据相关要求采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对应策划和控制;7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8 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方法并监督实施;9 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10 对分包方施工过程实施监控6.
6、4.2 应依据需要,事先对施工过程(焊接、大致积混凝土、地下室防水等)进行确定,包含:1 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判定;2 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3 定时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改变时,重新进行确定6.4.3 应建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统计。施工统计应符合相关要求要求。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统计应包含: 1 施工日志和专题施工统计;2 交底统计;3 上岗培训统计和岗位资格证实;4 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管理统计;5 图纸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相关统计;6 监督检验和整改、复查统计;7 质量管理相关文件;8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要求其它统计6.4.4应
7、按企业要求要求进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防护。防护内容包含成品保护、标识保护等。服务应包含:1 保修,在协议约定范围内进行,确保达成甲方要求; 2 非保修范围内维修,由工程科负责组织实施,酌情报价,主动进行,确保达成甲方满意;3 协议约定其它服务。按协议要求组织实施。施工质量检验制度1.目标对施工质量检验工作进行控制,确保施工检验有效实施。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各项目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3.相关文件3.1文件控制程序3.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4.定义:5.职责5.1责任领导本制度责任领导是生产总监,其职责为: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实施,负责实施文件审批。5.2责任部门本制度责任部门为工程
8、科,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检验。5.3实施层本制度实施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按此制度要求落实施工质量检验工作6、工作程序分定时检验和日常检验:定时检验:针对施工中微弱步骤和质量通病,找出影响工程质量关键原因,采取有力方法,立即整改,做好统计。日常检验:质量检验人员对日常施工质量情况随时进行检验和指导,并按要求做好统计,检验范围,工序检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检验。6.1工程科每三个月对所属项目部进行1次定时质量大检验,由企业组织检验小组,检验前进行策划并下发通知,检验过程中做好统计,检验后下发通报。项目部依据需要能够开展不定时检验及季节性检验。6.2项目部每个月进行2-3次定时质量大检
9、验,由项目经理、技术责任人组织检验小组,检验过程中做好统计,检验后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统计。6.3项目经理天天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验,并形成检验统计。6.4 项目质检员及其它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开展适时巡查,立即纠偏,确保过程能力,并形成检验统计。6.5班组之间在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组织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相关手续,确保工序质量。6.6项目部定时检验时,对工程实物质量、工程资料、管理资料等进行全方面检验。不定时检验、季节性检验视专题确定检验内容。6.7项目部日常检验时,关键对工程实物质量、施工组织、工艺步骤、工序质量等进行检验。6.8 项目部组织各类检验以实测为主,
10、目测为辅,并检验资料立即性、完整性、正确性。6.10班组之间自检、互检、交接检为全数实测。6.11检验过程中发觉通常性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时,检验组(人)开具整改通知单,并要求受检人定人、定时间、定方法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检验人进行验证。6.12检验过程中发觉重大质量隐患时,检验组(人)有权开具停工整改单,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对被检验单位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对应处罚。6.13 凡在检验过程中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检验时,检验组(人)有权对被检验单位责任人进行对应处罚。试验、检测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1.适适用于企业承揽工程检验试验管理;二、相关文件1.管理手册2.物资进货验收程序三、实施职责1.本制度
11、由工程科负责管理;2.工程科负责进货检验试验管理,各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3.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工作,由项目部技术责任人负责具体实施;4.建筑材料检验试验管理由项目部技术责任人外委试验;5.最终检验试验由企业工程科门负责组织检验;四、工作步骤4.1进货检验和试验4.1.1全部进厂物资均应按要求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具体见物资进货验收程序要求;4.1.2未经检验或试验合格物资,(包含原材料、外购件、外委加工配制件等)不准投入使用或加工(4.1.4紧急放行情况除外);4.1.3用户提供物资,开箱时也应做好开箱验证统计和签证;4.1.4如因工程急需,来不及检验或试验而放行时,需有可靠追回程序,并应对
12、该物资做唯一性标识,方便一旦发觉不符合要求要求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习惯称为紧急放行)。紧急放行授权人为项目部经理或技术责任人;4.1.5进货检验和试验,关键包含:供方质量文件物资外观检验有要求时抽样检验和试验。4.1.6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均应办理检验验收签证;4.1.7全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和安装。4.2过程检验和试验4.2.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负责编制质量检验相关要求(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反应),其中相关用户、监理方面内容,应取得用户或其代理人认可同意。4.2.2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工作,由项目部技术责任人负责实施;4.2.3建筑材料检验和试验由项目
13、部委托外部试验室负责实施;4.2.4外委检验、试验时由项目部技术责任人负责外委委托,并负责将试验结果送达相关验证单位;4.2.6在所要求分项或分段工程检验和试验工作未完成之前,或必需试验汇报未收到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2.7如应施工急需来不及在检验试验汇报完成前就要转入下道工序,则必需有可靠追回程序(习惯称例外放行),并应在对应产品上做出明确唯一标识,做好统计;4.2.8例外放行,需经项目部经理同意。4.3最终检验和试验最终检验和试验由企业工程科门、项目部依据用户安排和监理、设计单位等配合完成;工程资料形成应和工程进度同时。工程科应按要求立即向相关方移交对应资料。4.4检验试验人员从事
14、检验和试验人员,应含有对应资质,并取得认可证书。4.5检验试验统计4.5.1检验和试验统计是证实采购物资、在建工程、在制产品和最终产品(或工程)质量满足要求要求客观证据,全部检验和试验均应做好检验和试验统计或签证;4.5.2过程检验试验统计按工程行业要求验收统计表格实施;4.5.3最终检验和试验统计(即分部验收统计、单位工程验收统计)由企业工程科负责统计;4.5.4检验试验统计内容应完整,且真实可靠,并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4.5.5检验试验应有书面统计和专员用合格书写材料亲笔签字,不得代签字或使用打印机打印。4.6不合格检验和试验中发觉不合格品,按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要求处理。4.7监督检验,检验
15、和试验控制,由工程科负责监督检验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目标对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给予有效控制和处理,确保不流入下工序。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承建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控制。3.相关文件3.1工程物资采购控制程序3.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3.3统计控制程序4.定义4.1质量问题不满足协议要求及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工程产品。5.职责5.1责任领导本制度责任领导为生产总监,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指导;组织严重质量问题调查评审,对处理方案进行审批。5.2责任部门本制度责任部门为工程科,其职责为:负责质量问题控制工作监督管理;参与严重质量问题调查评审并对处理
16、结果进行验证。5.3实施层本制度实施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5.3.1项目经理:参与本项目发生严重质量问题调查评审,负责处理方案具体实施;组织通常质量问题评审,审批处理方案,组织实施处理;组织对质量问题整改。5.3.2项目专职质检员:参与通常质量问题评审,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对质量问题发觉后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5.3.3项目施工员:参与通常质量问题评审,制订处理方案;负责制订质量问题处理方案。5.3.4项目材料员:参与物资质量问题评审,负责实施处理方法。6.工作程序6.1质量问题判定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不符合国家质量验评标准。6.2工程质量问题控制程序6.2.1严重质量问题发
17、生后,项目经理应立即上报企业总经理、生产副经理,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书面汇报,汇报以下;6.2.1.1发生时间、地点、工程名称、不合格范围、数量等。6.2.1.2简明经过,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量及原因初步判定。6.2.1.3发生后采取方法及现场控制情况。6.2.2对严重质量问题,项目部应派专员监护,保护好现场。6.2.3严重质量问题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工程科、项目经理进行评审,工程科制订处理方案,生产副经理同意后,项目部实施并做好统计,工程科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6.2.4通常质量问题发生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及施工班组长进行评审,施工员制订处理方案,项目经理同意后实施并统计。6.2.5轻微
18、质量问题由专职质检员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施工员制订整改方案,项目经理同意后组织实施,质检员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并保留相关统计。6.2.6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方法经过下列一个或多个路径: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此种必需经业主许可)、报废等。6.4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通常质量问题及频繁发生质量问题,实施本制度同时,还应实施纠正方法控制管理程序。6.5当在交付给业主使用后,发觉质量问题时,工程科应采取和不合格影响或潜在影响程度相适应方法。制订处理方案(如采取返工返修、赔偿、道歉等方法),以达成业主满意。6.6工程质量问题等级划分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达不到合格标准必需返工、返修、加
19、固或报废。6.6.1严重质量问题:指造成重伤2人以上(含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以上者及单位工程验收为不合格。6.6.2通常质量问题: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上(500元),3000元以下(不含3000元)者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为不合格。6.6.3轻微质量问题: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下质量缺点质量管理自查和评价制度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适用于企业对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自查和审核评价工作管理。二、相关文件1、管理手册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3、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管理程序三、实施职责1.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管理;2.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自查工作,工程科负责配合进行工程质量
20、管理自查和评价工作;四、工作步骤:自查和评价内容包含: 质量管理制度符合性; 各项活动和质量管理制度符合性;质量管理活动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效性。4.1质量管理制度符合性自查:对于质量管理制度符合性自查,质量管理制度编制由工程科负责起草,工程科组织企业各部门及项目部对起草制度进行评审,形成初稿,会签经过后,将初稿报企业生产副经理审核,审核经过后,总经理审批后方能形成最终稿。终稿公布后应进行宣传动员,召开文件实施公布会,然后给予落实实施。4.2 各项活动和质量管理制度符合性: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活动和制度符合性,由工程科负责监督落实实施,对以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工程科要认真学习落实,并将管理工作
21、和制度要求进行结合,在落实日常管理工作时要以质量管理制度为依据,紧紧围绕制度要求,在工作中逐步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深入到工程每个管理步骤,从而使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增强制度实施意识。工程科应将管理制度实施符合性形成工作汇报,每十二个月报管理评审会议给予讨论,从而汇总实施效果,修订制度,愈加好发挥制度管理作用。4.3、质量管理活动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效性:质量管理活动实现质量方针合目标有效性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并将实施实施情况汇报报企业管理评审会议进行讨论、自查,从而形成方法和决议,来确保质量管理活动效果。4.4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验是确定质量管理活动是否根据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能否达成质量
22、目标关键手段。实施监督检验依据包含: 1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支持性文件; 3 工程承包协议; 4 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文件4.5 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验,由工程科负责,工程科应按4.4要求依据逐步落实监督检验工作,对监督检验过程中发觉问题,立即上报企业管理者代表,就是进行纠正。响应并对企业文件进行修订,确保策划文件完整性。4.6 内审工作,内审工作做为对管理体系工作全方面审核和检验,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各部门进行配合,每十二个月举行一次。具体实施程序和要求,实施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程序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善制度一、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质量信息管理、传输和沟通及质量管
23、理工作改善。 二、相关文件1. 管理手册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管理程序3. 内审控制程序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三、实施职责1. 本程序由质安科负责管理;2. 外部信息搜集、内部信息公布由工程科部负责;3. 项目部按要求内容负责信息上报。四、工作步骤4.1信息分类4.1.1外部质量信息国家、地方相关质量方面法律法规;国家、行业、地方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管理制度;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质量方面要求;用户投诉、用户满意度信息。4.1.2内部质量信息1、 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2、 年度工程质量总结3、 考评实施情况4、 不合格品汇总5、 工程质量信息4.2信息搜集和传输4.2.1外部信息搜集和传输4.
24、2.1.1外部信息搜集经过各级政府网站、上级主管部门来文、协作单位来文等渠道获取。4.2.1.2 对搜集到外部信息由本部门责任人确定后,视信息内容按文件资料控制要求立即传达成相关单位。4.2.2内部信息传输4.2.2.1工程科对外报送报表需经企业主管经理审批后进行报送;4.2.2.2项目部上报质量信息要立即传输给企业主管经理;4.2.2.3工程科需公布质量信息以文件、通知及视频会议形式立即传达成各项目部。4.3内部各项信息报送要求:4.3.1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a. 报送时间:在工程开工半个月内。b. 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4.3.2质量检验计划a. 报送时间:在各专业(单项)开工半个月内
25、。b. 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c. 假如在施工过程中,因图纸晚到或其它原因需补充或变更,经监理审批后,立即报送。4.3.3年度工程质量总结a. 报送时间:在本年度12月20日前报送b. 编制要求:围绕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验收、监督检验情况、质量管理工作创新和对企业质量管理有何意见和提议等各方面进行总结。4.3.4项目考评实施情况 a. 报送时间: 25日b. 报送内容及报送方法:依据项目部制订考评措施,实施考评,并留有考评统计。报送可在工程质量信息中表现。4.3.5不合格品报表a. 报送时间:轻微不合格、通常不合格、监理下发整改通知单和反馈单每个月25日前报;发生质量事故后12小时内报
26、出。b. 报送格式要求:轻微不合格、通常不合格品: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要求。监理下发整改通知单和其反馈单:按其整改通知单和反馈单统计格式,以电子邮件、复印件或传真件报送。4.3.6工程质量信息(年报)a. 报送时间:管理评审前一周b. 编制要求:关键编制内容有:重大工序质量检验验收情况、工程质量闪光点、质量验收情况、监督(质检)检验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需企业协调问题等。4.4 工程质量信息处理及改善:对于信息反应问题及处理及改善方法,实施不符合纠正预防方法管理控制程序及质量问题处理控制程序相关要求。目标管理制度1、目 :为了强化和完善各部门综合管理体系工作,促进和加强
27、综合管理体系工作各个步骤,连续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工作。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各个部门及项目部。3、责任领导:管理者代表,负责各部门管理目标审批。4、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目标实现5、相关部门:为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检验本部门管理目标实现。6、实施措施:6.1 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类型:6.1.1 第一类型:企业年度管理目标6.1.2 第二类型:工程项目部管理目标6.1.3 第三类型: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管理目标6.2 相关企业管理目标:企业管理目标是企业整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方向和落脚点,企业每十二个月年底管理评审会议上要对本年度管理目标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要包含到各个部
28、门相关综合管理体系工作,找出影响管理目标实现关键原因,依据分析情况对相关文件进行修改,对相关步骤关键点控制,管理评审汇报上要具体表现。由总经理主持依据本年度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各部门讲话,出具合理化提议,制订下年度企业管理目标。企业管理目标由总经理同意后,做为文件,由办公室控制进行下发,在企业内部实施。6.2 相关工程项目部管理目标工程项目部管理目标依据建设单位要求,企业领导层经过,总经理同意,在工程项目协议中表现。工程科应对各个工程项目部管理目标进行控制,每六个月检验一次,将检验结果和项目部进行沟通,找出影响分项分部合格验收关键影响原因,制订纠正和纠正方法。办公室年底应有企业整年度工程管理目标
29、实现情况分析汇报,递交管理评审。6.4 相关各职能部门管理目标6.4.1 各职能部门每十二个月年底对本部门管理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制订下年度管理目标,由管理者代表同意后实施。6.4.2 管理者代表每六个月监督检验各部门管理目标实施工作。文件管理制度1.目标对和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要求相关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并在使用处可取得相关版本适用文件。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相关文件控制。3.相关文件3.1统计控制程序4.定义5.责任领导5.1责任领导本制度责任领导是综合办主任,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
30、督指导。5.2本制度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检验,建立受控文件总清单。5.3相关部门本制度相关部门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负责本部门文件使用和管理;建立本部门受控文件清单;负责要求文件编制、发放管理。5.4实施层本制度实施层是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本项目部文件使用和管理,建立本部门受控文件清单;负责要求文件编制。6.工作程序6.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中使用文件类型:6.1.1第一类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相关综合管理体系一致信息文件。6.1.2第二类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表述综合
31、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和怎样实现和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协议文件。6.1.3第三类型:规范:说明要求文件。6.1.4第四类型:指南性文件:这类文件说明推荐方法或提议。6.1.5第五类型:形成文件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这类文件提供怎样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信息。6.1.6第六类型:管理统计:这类文件为完成活动或达成结果提供客观证据。6.2文件编号、统计编号详见文件控制程序6.2文件受控状态6.2.1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受控文件加盖唯一分发号进行标识并标明其版序号。如:E/0版、B/0版等。6.2.2全部受控文件应分类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并对受控文件实施动态管理,立即取得本行业最新标准规范,和本单位
32、编制或更新文件,并有效控制作废文件,以确保文件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6.4文件和资料编制和审批6.4.1综合管理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同意。6.4.2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按章节内容分别编制,组织会审后,由主管副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6.4.3其它需编制文件由各需要部门/项目部编制,依据文件性质由企业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其它文件有特殊要求审批权限者,实施对应文件)。6.4.4对于外来文件适用性,应由各业务主管领导进行审批。6.5文件发放6.5.1对综合管理体系要求文件在公布前应由要求人员对文件充足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批,审批后方可进行发放。6.5.2文件经
33、审批后,由编制部门依据审批发放范围填写文件发放记录表,确保文件发至所需要各个场所,确保在使用处可取得相关版本适用文件。6.5.3当对原文件有新需求时,可填写文件复制(领用)申请表,经同意后领用文件或复印件。6.6文件更改在综合管理体系活动中必需时对文件重新进行评审和更新,对更新文件再次同意。6.6.1当文件内容、形式需要更改时,由申请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由原文件审批人签发,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由现任领导审批,但必需取得原审批文件前景资料。6.6.2文件更改审批后,应通知使用有效文件各场所,按审批内容更改,保持文件有效状态。6.6.2当文件经过数次修改或发生大幅度变动时,由原编制部门提出申请,
34、换版发行,同时收回全部旧版文件,以防误用。6.6.4对于作废文件,由原编制部门回收并统计,办理销毁手续进行销毁。出于积累知识或其它正当理由而保留作废文件,必需加盖“作废”标识,由原编制部门登记。6.7应确保文件保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乱写乱画,并易于识别文件有效性。 6.8外来文件包含政府颁布外部标准、规范、法规和用户图纸等,为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应根据文件控制要求进行受控和发放。统计管理制度1.目标对企业管理体系统计进行有效控制,客观、真实、正确地反应体系运行有效性,用来证实符合综合管理标准要求。2.范围适适用于企业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统计控制。3.相关文件3.1文件控制程序4.定义5.职责5
35、.1责任领导本制度责任领导为综合办主任,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指导。5.2责任部门本制度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检验,负责建立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统计总清单,实施动态管理。5.3相关部门本制度相关部门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建立本部门综合管理统计清单,本部门工作统计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统计编制、标识、贮存、保管。5.4实施层本制度实施层是项目部,其职责为:建立本项目综合管理统计清单,本项目各相关工作统计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统计编制、标识、贮存、保管。6.工作程序6.1统计分类和范围统计分为三类:环境原因识别评价统计;危险源识别和重大危
36、险源评价统计;法律法规获取识别统计;目标、指标统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统计;培训统计;产品实现统计;和产品相关要求统计;采购控制统计;过程确定统计;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统计;不合格品控制统计;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统计;内外信息交流、协商产生多种统计;文件控制统计;运行控制所需多种统计;应急准备和响应统计;监视测量统计;事小说件调查处理统计;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统计;统计管理统计;内审、管理评审统计等。6.2统计媒介形式统计媒介形式为纸上表格和文字形式,也可用其它形式,如采取磁带、磁盘、照片、胶片等。6.2统计标识和编目6.2.1为便于统计检索和管理,每一个统计应有唯一编号。6.2.1.1对于
37、和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统计,其编号格式为:详见文件控制程序同时为满足统计标识唯一性标准,统计上还应注明:统计编制部门、编制日期、发生同类统计次数及本统计总页数和目前页号(发生同类统计次数编号在统计表格NO:处填写)。6.2.1.2对于上级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相关统计,仍沿用原统一表式编号。6.2.2编目统计保管部门应将统计分类保留,进行编目,方便存取和检索。6.4统计填写统计应做到保持清楚、数据真实,并按要求正确填写,且不应涂改,文字表示正确、简练、内容要完整,签证手续要齐全。6.5统计搜集、贮存、保护、保留期限、移交和归档控制。6.5.1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统计,由对应部门保留,保留期限为三
38、年。6.5.2工程完工后,由项目部编制完工技术资料,交工程科审核后,移交使用单位。,由企业工程科负责归档。完工技术资料应长久保留。6.5.3对于统计保护,项目部应做到装袋或装盒,防污、防潮、防火;档案保管应满足档案管理环境条件,利于检索和贮存,并注意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鼠咬、防潮等工作。6.5.4采取其它媒介形式统计,也应有对应储存条件,如软盘应注意防潮、防压、防光、防磁,以避免储存内容丢失,必需时可复制备份。6.6统计查阅、借阅因工作需要查阅归档后统计,查阅人员需填写文件查阅、借阅、销毁申请表,经保管部门责任人同意后方可查阅或借阅。6.7统计处理控制6.7.1各部门保管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统计
39、超出保管期时,由本部门填写文件查阅、借阅、销毁申请表,经部门责任人同意后销毁。6.7.2归档统计,根据企业档案管理措施相关要求进行销毁。6.8办公室每三个月对各部门和项目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统计控制情况进行一次检验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目标基于合适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从事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人员应是能够胜任。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企业从事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符合性工作人员控制。3.相关文件3.1统计控制管理程序4.定义5.职责5.1责任领导本制度责任领导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指导,负责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审批。5.2责任部门本制度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
40、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检验,负责编制企业年度培训计划,负责监督企业各部门培训工作,建立职称、学历、技能、岗位证书登记控制工作实施。5.3相关部门本制度相关部门为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确定本系统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负责培训工作实施。建立本部门岗位证书登记。5.4实施层本制度实施层是各项目部,其职责;依据本单位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参与企业组织相关培训,负责本单位培训计划实施。负责项目部岗位证书、工人技能情况登记控制工作。6.工作程序6.1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应确定本部门人员和质量、环境、安全必需能力,如能力不足时,应提供培训或参与学习,以满足工作要求。6.1.2每十二个月初,各职能部门、项目
41、部,搜集、确定本系统、本单位培训需求,和特定专业学习要求,上报办公室6.1.3办公室依据各职能部门培训计划及搜集培训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经同意后,按文件控制管理程序发放。6.1.4因工作需要制订临时培训计划由生产副经理同意,报办公室立案,对应部门组织实施培训,办公室监督检验6.2培训对象和内容6.2.1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及企业文化、方针、目标培训;法律、法规培训。6.2.2对各类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环境原因及危险源培训。6.2.3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应包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控制程序利用,质量、环境
42、检验方法,统计技术及有技术规范、标准要求。6.2.4对操作工人培训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教育;本岗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方法和应知应会基础技能;新进场、上岗、转岗工人进行质量、环境意识,安全生产教育;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特殊操作技能岗位培训。6.2.5经过培训应提升职员质量、环境、安全意识,和从本职员作提升水平来确保自己工作目标实现,从而确保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6.2.2应对照职员工作情况来评价培训结果是否有效。6.2资格认可6.2.1对从事和产品质量、工作环境、职业健康等有直接影响管理、实施和验证人员必需进行严格培训,经考试综合评定后,进行资
43、格认可,持证上岗。如: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取样、送样员等。6.2.2特殊工种参与劳动部门专业岗位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取得本工种操作证再按要求进行资格复审。如: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等。6.2.3对本企业职员进行参与教育统计、学历、职称、操作人员技能、经验分别进行登记控制,并保留相关统计。6.4档案管理6.4.1各部门对于本部门负责实施培训班工作,负责搜集相关培训统计,整理教学档案,内容包含:培训计划表;教学纲领;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记录表;资格认可证书及教育、技能和经历登记。6.4.2全部教学档案控制实施统计控制管理程序。6.5办公室对本制度实
44、施情况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验。6.6对于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培训,可采取多个多样方法,以取得良好培训效果为宜。无须拘泥培训形式,但应做好统计。职员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绩效考评(以下简称“考评”)是指用系统方法、原理,评定、测量职员在职务上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一、考评目标和用途 1、考评最终目标是改善职员工作表现,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并提升职员满意程度和未来成就感。 2、考评结果关键用于工作反馈、酬劳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善。二、考评标准 1、一致性:在一段连续时间之内,考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改变,最少应保持1年之内考评方法含有一致性; 2、客观性:考评要客观反应职员实际情况,避免因为光环效应、新近性、偏
45、见等带来误差; 3、公平性:对于同一岗位职员使用相同考评标准; 4、公开性:职员要知道自己具体考评结果。三、考评内容和分值 1、考评内容分以下三部分: (1)、关键任务:本季度内完成关键工作,考评工作不超出3个,由任务部署者进行考评; (2)、岗位工作:岗位职责中描述工作内容,由直接上级进行考评; (3)、工作态度:指本职员作内协作精神、主动态度等。由部门内部同事或被服务者进行考评。 2、分值计算 标准上,总分满分180分,关键任务满分90分,岗位工作、工作态度分别为45分。对于没有“关键任务”项岗位,标准上其它两项分数乘以200%为总分。四、考评通常程序 1、职员直接上级为该职员考评责任人,具体实施考评程序; 2、职员对“岗位工作”和“工作态度”部分进行自评,自评不计入总分; 3、直接上级通常为该职员考评责任人; 4、考评结束时,考评责任人必需和该职员单独进行考评沟通; 5、具体考评步骤在各岗位考评实施细则中具体要求。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