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S308福泉牛场至道坪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
三江口大桥便道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地下空间
S308福泉牛场至道坪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
12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2
1.1 编制说明 2
1.2 编制依据 2
1.3 适用范围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概况 2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
3.1 前期准备 3
3.2 测量放线 3
第四章 机械设备、材料、人员配置及进度计划 3
4.1 机械、设备表 3
4.2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 3
4.3 劳动力配置情况 4
4.4 施工进度计划 4
第五章 便道施工方案 4
5.1 便道计划标准 4
5.2 便道工程量 5
5.3 便道施工方法 6
第六章 质量确保方法 9
6.1 质量确保方法 9
第七章 安全确保方法 9
7.1 安全生产方法 9
第八章 环境保护方法、水保方法 10
8.1 环境保护、水保方法 10
第九章 雨季及日常维护、便道保通方法 11
9.1 雨季及日常维护、便道保通方法 11
三江口大桥便道(便桥)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说明
施工便道(便桥)作为三江口大桥建设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步骤,其服务功效匹配度和完备性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中多种生产要素输入和输出流畅程度。便道(便桥)施工是我部有效控制安全、进度、成本、施工组织关键步骤,同时彰显出本企业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1.2 编制依据
1 工程承包施工协议文件、招标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及补充设计图纸等。
2 国家现行路基、桥涵等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指南、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等。
3 施工现场踏勘所取得相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和当地自然环境、水土资源情况等调查资料;
4 企业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机械设备、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多年来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积累施工经验。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适用于S308福泉市牛场至道坪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内三江口大桥便道(便桥)工程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三江口大桥位处于新线段,为跨越卡龙河而设。起迄桩号K1+529.00~K1+741.00。采取5×4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桥长212.0米,桥宽:净11.5m(行车道)+2×1.75(人行道及护栏)=15.0米。上部结构:5×4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柱式墩、空心薄壁墩,桩基础、群桩基础。经过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发觉该桥处于地势较为陡峭段落,桥梁起终点前后均为高填深挖,且桥梁净高达50余米,前后无可利用便道,且场内纵向便道亦无法抵达河谷,故仅可利用右侧现有乡村道路抵达桥梁右侧约100米左右位置,接该条道路再新建2条施工便道。分别至河道内2、3#桥墩及山坡上4#墩、5#桥台进行桥梁施工。而该桥0#桥台及1#桥墩需等候起点侧场内便道贯通方可施工,则需1工区(路基作业队伍)对该场内便道优先安排施工。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1 前期准备
本项目三江口大桥红线范围内征地工作已基础处理,估计于2月上旬日开始施工。
3.2 测量放线
1 采取GPS放样出三江口大桥桥梁桩基、墩台位置;
2 依据桥梁墩台、桩基位置测设出便道线形;
3 结合现场地形及通行要求对便道平纵横线形进行优化;
4 纸上定线。
第四章 机械设备、材料、人员配置及进度计划
4.1 机械、设备表
表4.1-1 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机械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320
台
1
带破碎锤
2
装载机
LW280
台
1
3
压路机
SD220
台
1
4
推土机
/
台
1
5
自卸车
25~28方
辆
4
6
汽车吊
25t
辆
1
4.2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
表4.2-1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
姓名
拟在本项目中担任职务
技术职称
邱燕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南帅
项目总工
工程师
肖飞
生产经理
工程师
高丰斌
工程部经理
工程师
刘方
技术部经理
助理工程师
张兴桥
安全主管
助理工程师
邹凯
商务部经理
助理工程师
肖波
质检部经理
工程师
彭鑫
测量主管
助理工程师
4.3 劳动力配置情况
三江口大桥新建1号、2号施工便道施工由我部现场管理人员及四工区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具体劳动力投入见表4.3-1 人员配置表。
表4.3-1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1
2
技术人员
1
3
机械手
8
4
圬工
6
5
杂工
4
累计
20
4.4 施工进度计划
工期计划2月13日-3月4日,累计20天。
第五章 便道施工方案
5.1 便道计划标准
1 充足利用有利地形,线路尽可能顺直,少占或不占良田好土。尽可能避免和公路交叉;
2 施工主干道尽可能地靠近各关键工点,以降低引入线长度。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标准,避免材料二次倒运;
3 施工现场道路必需保持通畅,并和现场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
4 施工便道要充足利用原有乡间道路改扩建或依据设计施工,并尽可能做到永临结合。合理布局,尽可能使便道和地方交通运输道路形成网络;
5 施工便道设计荷载按机械、车辆满载最大重量计算;
6 施工便道在危险地段要设置防撞墙或护栏,在急转弯、S形地段、大坡度、靠近居民区地段要设置警示标志;
7 为了排除路面积水,确保多种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输,道路路面应高出自然地面0.2-0.3m,雨量较大地域,应高出0.5m以上,直线地段做成2%横坡,曲线地段依据曲线半径设计外侧超高,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必需地段采取浆砌水沟;
8 通往各工点岔道口处,应设置醒目规范指示标识,并注明相距距离。便道路口应设置限速标志,视线不良地段应设置明示标志,跨越(临近)道路施工应设置警告标志,道路危险段设置“危险地段,注意安全”等警告标牌,并视现场实际需要派专员指挥、疏导交通;
9 施工便道应派专员进行检验、维修和养护,确保安全、通畅、平顺和无扬尘。
5.2 便道工程量
新建1#便道:起于xx路,路线在红线内向xx延伸,止于xx,共xxKm。关键负担三江口大桥2#、3#桥墩砼、钢筋、机械设备及作业人员进出场任务,见图5.2-1 1#便道平面部署图。
新建2#便道:起于xx,路线在红线内向xx,止于4#墩、5#桥台,共xxKm。关键负担4#桥墩、5#桥台砼、钢筋、机械设备及作业人员进出场任务,见图5.2-2 2#便道平面部署图。
经过现场调查及土石方调配计算:2#便道挖方段土石方满足2#便道、1#便道(便桥)填方段施工;碎石垫层、砌筑挡墙用片石、级配碎石均需就近外购。
便道关键工程数量见表5.2-1 便道关键工程数量表
序号
名称及内容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一
路基土石方
1
填方
m³
2
挖方
m³
二
便桥
1
碎石垫层
m³
2
10cm厚C15砼垫层
m³
3
三级钢筋混凝土管
m
4
15cmx15cm钢筋网片
㎡
5
C20混凝土
m³
三
挡墙
1
M7.5浆砌片石挡土墙
m³
5.3 便道施工方法
5.3.1 修建要求
结合地方道路情况,利用地方道路,施工便道从现有道路接入,新修便道要满足施工车辆行车速度、压实度、载重量等要求、满足车辆运行要求;地面坡度较陡地段,新修便道采取半挖半填方法经过;在下坡侧及靠河侧修建路肩墙,降低填数量、预防河水冲刷路堤;便道做到排水通畅,路面无软土(淤泥)、无积水。
5.3.2 技术指标
1 路面路基宽度:便道路面宽3.5m,路基宽4.5m;
2 设计时速
1) 1#便道:20KM/h;
2) 2#便道:xKM/h;
3 错车道设置:新建便道或现有道路加宽结合地形条件,选择有利地形设置错车道。标准上每200~300m设一处错车道,因为本工程部分道路通视情况较差,依据实际情况可调整为每100m设置1处错车道,错车道路面宽度加宽3m,错车长度20m;
4 纵坡坡度
1) 1#便道最大纵坡9.995%;
2) 2#便道最大纵坡:
5 平面曲线
1) 1#便道通常最小曲线半径为120m;
2) 2#便道通常最小曲线半径为xm ;
6 路基或路堑:便道填筑前,应清除地表腐殖土及含水量较大素土后用于填筑便道,压实度大于90%,;挖方路堑便道应依据地质情况确定路堑边坡坡度,清除边坡危石,路堑两侧依据需要设置排水边沟;
7 排水:路面排水设置2%横向排水坡;便道两侧设置0.2×0.3排水沟,沟底纵坡大于0.1%,确保排水通畅;
8 路面:路面采取50cm级配碎石垫层;跨河便桥路面采取30cm厚C20砼做硬化处理;
5.3.3 施工方法
1 测量放线:采取GPS正确定出道路两侧边线,撒石灰标识;
2 便道施工前,先采取推土机或挖掘机清除地表附着物,地基有松软土先挖除换填片石,采取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
3 填筑区段根据网格化卸料,用推土机摊铺,使填筑层在纵向和横向大致平整,以确保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础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成最好碾压效果;
4 推土机摊铺平整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确保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5 采取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碾压次序按先便道路基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出4km/h。各区段交接处,相互重合压实,纵向搭接长度大于2m,沿线路纵向行和行之间压实重合大于40cm;
6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同路基;
7 便道施工完成后,人工挖水沟,水沟底设置2%排水坡,将路基水就近引至卡龙河。
5.3.3.1 1#便道(便桥)施工关键点
1 跨河便桥
综合考虑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原因,结合现场调研实际情况,制订出1#便道跨越河道部分采取埋设钢筋混凝土管引排河水跨河便桥方法经过,要求在卡龙河枯水季节完成便桥施工任务。具体施工关键点以下:
1) 采取碎石土填筑至水面50cm后整平、碾压,再在其上进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涵施工;
2) 三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规格:壁厚15厘米,直径1500毫米,单根长度2米。
3) 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取15cm厚C15砼浇筑;
4) 钢筋混凝土管采取单层部署:沿水流方向布设2节、沿便道长度方向根据10cm间距部署10根;
5)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顶面铺设15cmX15cm钢筋网片后再在其上关模浇筑30cm厚C20混凝土。
表5.3.3.1-1 钢筋混凝土管涵质量标准
6) 钢筋混凝土管涵施工质量标准见表5.3.3.1-1 钢筋混凝土管涵质量标准。
项目
要求值或许可偏差
轴线偏位(mm)
50
流水面高程(mm)
±20
涵管长度(mm)
+100,-50
项目
要求值或许可偏差
管座或垫层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管座或垫层宽度(mm)
大于设计值
相邻管节底面错台(mm)
管径≤1m
3
管径≥1m
5
2 浆砌片石侧挡土墙
为降低填筑方量、预防河水冲刷路堤,临河一侧采取M7.5砂浆砌筑M30片石挡土墙。施工其施工关键点以下:
1) 用于砌筑挡墙、护面墙片石、砂、水泥,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施工队测量放样后经过我部测量人员复核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确保线形、高程、断面尺寸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砌筑砂浆要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搅拌采取搅拌机拌和,按要求做好试块,送试验室检测。
4) 基础缩缝和墙体缩缝对齐。砌体抹面平整、压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表5.3.3.1-2 浆砌片石挡土墙质量标准表
5) 浆砌片石挡土墙施工质量见表5.3.3.1-2 浆砌片石挡土墙质量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要求值或许可偏差
检验方法或频率
1
砂浆强度(Mpa)
大于设计强度
每台班2组试件
2
平面位置(mm)
50
每20米检验墙顶外边线5点
3
顶面高程(mm)
±20
每20米检验2点
4
垂直度或坡度(%)
0.5
每20米检验4点
5
断面尺寸
大于设计值
每20米检验4个断面
6
底面高程
±50
每20米检验2点
7
表面平整度(mm)
30
每20米检验5处,每处检验竖直和墙长2个方向
第六章 质量确保方法
6.1 质量确保方法
1 排水沟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确保立即排除路面给水,预防雨水冲刷路基;
2 在有软土(淤泥)地段填筑便道时,将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和不宜材料清除出便道铺设地面以外,采取毛石进行进行填筑和压实。
3 对于抵达卡龙河中便道部分,应根据施工关键点中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在洪水季节排水通畅,避免便道水毁。
第七章 安全确保方法
7.1 安全生产方法
1 施工前对全部参与施工人员进行专题岗前教育;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确保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 加强职员安全生产教育,提升职员安全意识,牢靠“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方针;
4 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需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上岗证》方准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需经地方劳动局等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5 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方法。建立以各类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遵照操作规程条款严格实施;
6 常常检验和保养施工机具,确保安全装置灵敏可靠,防护罩完好无损;
7 施工便道在危险地段设置防撞墙或护栏,在急转变、S型地段、大坡度、靠近居民区地段设置警示标志;
8 施工便道派专员进行检验、维护和养护,确保安全、通畅、平顺和无扬尘。通往各工点岔道口处,设置醒目规范指示标识,并注明对应距离,关键交通路口必需时设标志、标线,并视现场实际需要派专员指挥、疏导交通;
9 在易塌方地段设路堑浆砌挡护,在小半径急弯和路基松软陡坡区段,进行硬化处理。
第八章 环境保护方法、水保方法
8.1 环境保护、水保方法
施工中为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特采取以下保护方法:
1 施工便道选线选址尽可能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协议要求施工界限外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立即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2 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要求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多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标准就近设置,充足利用荒山、荒坡、线路周围现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3 做到临时施工场地部署优化,加强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基底清理、土地平整,并复耕或恢复植被,要做好施工便道路基边坡挡护、护坡、排水防护,加强施工过程中临时防护方法,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基底整改和道路两侧绿化方法;
4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时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对产生尘埃运输车辆和石灰等挥发性材料堆场加以覆盖,降低对空气污染;
5 施工噪声关键包含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噪声。为降低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成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尤其注意夜间施工噪音影响,尽可能采取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200m以内工程,则应依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需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施工应先通知周围居民,以取得周围居民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方法;
6 做好当地水系、植被保护工作,在施工时对路基边坡立即进行防护和植被绿化,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以免碾坏植被、庄稼、乡村道路等。
第九章 雨季及日常维护、便道保通方法
9.1 雨季及日常维护、便道保通方法
雨季时期便道两边排水沟进行不定时检修,预防积水造成便道基础松垮。对日常因车辆碾压造成局部破坏立即进行修补,对便道进行修补时,应尽可能保持原来纵坡和横坡,方便利于排水。
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假如便道不能通行,机械、材料、人员就无法进场开展工作,同时还会打乱施工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现场保通方法以下:
1 便道通行能力和承载标准要和施工规模及机械经过量匹配。加强养护,使便道一直处于完好状态;
2 便道和现有道路交界处设置交通标识牌,且由专员指挥交通,避免交通事故,降低堵车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