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义小学“净化校园、净化班级、净化自我”实施方案
10月14日
为了落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已就开展“净城、净天行动”工作布署,依据《涿州市净村活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在全校小学生中深入树立“讲卫生、爱清洁、树新风”文明新风尚,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展三净化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制订方案以下: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围绕“净化校园”工作,开展“净化班级”活动,经过“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来创设良好学习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气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班风和学风,打造温暖友好、活泼愉快、主动向上漂亮校园。
二、“净化校园”关键工作安排
1.第七周搞卫生大扫除,以后每两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2、学校聘用专职卫生保洁员齐振安,天天打扫学校前后操场和教学楼内卫生,校园内不得焚烧垃圾。
3、 增加制订值周老师和值周学生晨读检验标准:①书声琅琅;②有组织,秩序好;③有内容;④班主任到位。目标明确,督查落实,细化规范,使师生目标明确,学生良好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4、(1)细化任务分配,明确到各班。东楼梯和后操场卫生保持六年级各班每班一周,瓷砖每两个年级一层;中楼梯和前操场卫生保持三年级各班每班一周,瓷砖11块宽度;西楼梯卫生保持二年级各班每班一周,西楼梯瓷砖每班12块宽度。教学楼正门明柱六年级每班一根保持洁净整齐;校园内垃圾桶十二个月级每班一个,保持垃圾桶表面卫生。
(2)大力培养和使用班级卫生委员,天天早晨组织卫生委员就组织值日生工作、卫生清扫、清扫重难点、检验等进行现场培训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激励表彰,在提升小干部能力同时提升她们责任意识,同时也经过黑板报、广播、口头和班主任表彰等多个形式,把小事做大,使每个人全部有了一个神圣使命感。
(3)严格量化。天天早八点,值周生根据规范方法开始检验评选,并把结果立即反馈给班主任老师。同时,天天把检验结果公告,激发学生们做好这件事情欲望。
(4)贵在保持。德育处、值周班增加检验力度,不停地对好班级进行表彰,对不好班级提出批评。要求班级一样把任务细化,分配到人,使“人人参与,维护环境整齐”意识成为三义师生共识。
5、要求学生做到
(1)不随地吐痰, 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来,保持教室、校园清洁;
(2)珍惜花草树木,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朵、不摇摆树木,珍惜校园中一切公用设施;
(3)不在墙壁、桌椅、校服上乱涂乱画;
(4)做好绿色宣传员,看见不文明现象立即出面阻止或劝阻,用我们实际行动影响周围人,不停改良我们周围生存环境。
6、外聘保洁。每学期外聘保洁,把学校玻璃擦拭一遍,以保持教室、办公室整齐透明。
7、每两年粉刷教学楼一次,以保持校园整齐。
8、 深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本身优势和特点,逐步形成校园文化特色项目来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三、“净化班级”关键工作
(一)发明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齐、美观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外在表现。
1、“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污渍,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天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珍惜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思想。
2、“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具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教室内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杂乱现象。
3、“绿化”,即提升班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如要求班级垃圾分类袋装处理、创建班级“绿色角”,其目标是让学生经过亲身体验,感受绿色带来勃勃生机,养成护花爱草良好习惯,增强珍惜公物、保护环境卫生意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环境保护”一次教育。
(二)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气氛。
要努力使教室墙壁也会说话,教室墙壁应尽可能表现出主动精神和理想,学生优异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四壁。这么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1、建立班级“图书角”,要求班级学生定时到学校图书室借览图书,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乐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教室文化一角。
2、建立班级“卫生角”, 张贴卫生工作安排、卫生条例等内容,向学生们宣传卫生常识,立即进行温情提醒,预防多种疾病。使得学生拥有愈加持久健康。
3、建立班级“学习园地”,以评选形式展现出来,展出方法应该含有一定创意,愈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竞争发展。
(三)创友好校园,营造温馨教室,成为漂亮班级。
创友好校园应该从基础做起,从建立一个温馨教室,成为一个漂亮班级开始。“温馨教室”是指一个民主,温馨,友好,高端特点育人环境,不仅仅是温馨,舒适硬环境(班级部署)建设,更关键是温馨,友好软环境(师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目标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成长,老师生涯发展发明一个友好气氛,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精神家园。
1、重视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关键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依据班级实际,表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是针对全班学生,要确保规章制度公开、公平、公正。
2、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关键形式、路径和方法。名班要以校园“四节”(即合唱节、运动会、艺术节和广播操比赛)为依靠,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收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品德、在活动中塑造班级文化。
3、确立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优异班级建设关键内容,包含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体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各班在“净化班级”活动中,要结合学校要求定时开展专题班会、家校互访、班级活动等,要提升这些活动反应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文化,要把开展活动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效路径,要确立班级争先创优目标和班级条约。
四、“小手拉大手 净化自我”安排
(一)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经过思想品德课、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不停修正不良行为,完善自我。加强文明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好身边环境卫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提升文明素养,做文明表率。
(二)利用各类载体开展活动。开展一次专题班队教育活动,征集一句文明格言、组织一次文明事迹征集活动、组织一支文明小分队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把“小手拉大手,净化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三)开展“小手拉大手”建设文明卫生家庭系列活动。一是学校印发《“小手拉大手,净化城市”活动——给家长倡议书》,由学生带回家,将文明友好理念传输到家庭、小区,倡议家长学习文明守则,更正不良习惯;二是开好“少先队员向家长捎句话”文明行动专题班队会,引导、组织我校少先队员和家长一起学习文明条约,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和家长“手拉手”共建文明家庭;三是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为净城行动做贡献亲子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共同走上街道、小区捡拾白色垃圾,打扫公共卫生,处理“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随手涂画”等问题,以学生行为影响家长,将学校教育逐步延伸到小区、家庭,实现共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目标。
(四)组织成立“卫生小卫士行动队”,设置文明监督岗,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小区、深入楼院,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并主动组织开展各类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关键监督学生家长、群众八种不文明行为:一是随地吐痰,影响公共场所卫生;二是随意乱扔果皮、塑料袋、瓜子皮等垃圾;三是语言粗鲁,公共场所吵架、围观事故现场;四是不重视本身形象,衣着不整赤膊上街、酒后失态、随意便溺;五是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不珍惜公物;六是不重视邻里关系,乱堆乱放、从楼上扔垃圾、噪声大影响邻居休息;七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翻越交通护栏;八是制造城市“牛皮癣”,乱贴乱画、乱发广告等不良行为
五、加强领导
为统筹学校“净化校园、净化班级、净化自我”,特成立三义小学净化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以下:
组 长:徐海清
副组长:韩立生 张 付
成 员:孙洪领 遆立新 吴常利 李建军 赵凤玲 杜惠玲
刘丽娜 陈西月 王建新 耿 宇 张广明 李 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