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初步设计.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50758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初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xx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初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陵源天子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初步设计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及设计基础资料: 1 张家界市规划管理局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用地红线图; 2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有关批文; 4 建设方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 设计合同。 1.1.2 主要技术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标准--总体环境设计; 国家颁布的现行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条文; 1.1.3 气象资料及工程地质条件 1.1.3.1 气象条件 1) 自然条件 张家界市所属的建筑气候区划为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雨量充足,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夏秋多旱。由于东西地形复杂的影响,且森林植被覆盖程度不一,因而气候差异大,垂直立体气候变化明显。张家界市地处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复杂多变,且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市境风向随着季节转换较明显,秋、冬、春季多为偏北风,夏季盛行东风、东北风。 全市年均气温16°C左右,一年之中,1月最冷,均温3.5—4.3°C,7月最热,均温26.3—28°C。 市境受日照在全省属中等,且各区县分布不太均匀。降雨量较为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400mm,多集中于4—6月,且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的不均,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2)湿度 最热月相对湿度 75 % 最冷月相对湿度 81 %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 3)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394.5 mm 4) 风向、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年均风速1.2m/s 1.1.3.2 工程地质条件 1) 业主提供的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现状整个场地十分平整,施工条件良好。 2) 抗震设防烈度6度。 1.2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1. 设计面积 天子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项目,为原校区改建项目。根据甲方使用需求,将原校区的宿舍楼拆除新建一栋教师公租房,将校区原破损的幼儿园拆除重建幼儿园。教师公租房(底层为学生宿舍)层数三层,建筑面积1163.4平方米;幼儿园层数为二层,建筑面积760.6平方米。根据建设需求,和用地现状对局部室外工程进行了设计。 2.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合同,设计范围包括建筑设计、绿化道路设计、给排水、电气及消防设计,范围内的室外工程设计,但不包括人防工程及燃气管道工程设计。 1.3 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10012.9平方米,约15亩; 2、总建筑面积:3491.06平方米; 其中:原有教学楼:793.1平方米, 原有食堂综合楼:554.37平方米, 原有门卫房:29.59平方米, 拟建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1163.4平方米, 拟建幼儿园:760.6平方米, 3、建筑总占地面积:1472.69平方米; 其中:原有教学楼:411平方米, 原有食堂综合楼:264平方米, 原有门卫房:29.59平方米, 拟建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387.8平方米, 拟建幼儿园:380.3平方米, 4、绿地面积:3980.08平方米; 5、绿地率:40.58%; 6、建筑密度:14.7%; 7、容积率:0.348。 8、拆建比:0.52:1。 1.4 设计特点及指导思想 1.4.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1. 体现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天子山镇是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集镇,自然环境优美,是通往武陵源核心景区的重要通道,天子山镇中心学校位于天子山集镇西端,因此在设计中应结合当本土建筑特点与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相融合,使之与周边建筑群风格相协调。 2.本次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创建具有人性化生产生活空间为目的。充分发挥湘西特有的文化底蕴,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湘西的地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积极引入现代规划理念、建筑设计理念与环境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序上访的空间和良好办公环境。 1.4.2 设计目标及理念 1 建筑风格清新、简洁,既有现代特点又富有地方特色。 2 注重整个区域的大环境资源,使建筑与城市空间、用地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1.5 设计审批时需要确定和解决的问题 施工图设计前,给排水、供配电等接口及使用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请开发商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向设计方提供详细的设计条件。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1 张家界市规划管理局提供的1:500规划用地红线图; 2 现状地形图及规划定点通知; 3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 4 已批准通过的方案设计及批复意见; 5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意见; 6 建设方对该项目规划设计的要求; 7 本公司相关专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2.2 场地概述 天子山镇中心学校位于天子山集镇西端,校区北面为自然山体,东、南、西面均临乡镇道路;学校主入口位于校区的东侧,次入口位于校区的西南角,均与乡镇道路连接。校区内有一条溪流穿过,将学校的用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本次设计新建的教师公租房位于校区西面用地的西南角(原有两栋两层的宿舍楼,现计划拆除);新建的幼儿园位于校区东部用地的最东侧(原有一栋一层办公楼及一栋一层幼儿园,计划拆除)。 本次设计以不破坏原有建设为原则。现状小区内场地十分平整,建设公租房区域场地标高在546.7米~547.4米之间,建设幼儿园区域场地标高在544.9米~545.3米之间。 2.3 总平面布置 2.3.1设计原则 1)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城市规划、消防、交通、卫生、环保等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 2)教师公租房和幼儿园的总平面布局,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和校园内的现状,将新建建筑和校区原有建筑有机契合,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良好、有序的校园环境。 2.3.2 总平面布置 1)统一设计: 将学校西侧二栋老宿舍楼拆除,新建教师公租房。考虑到不破坏校区原有的规划布局,拟建公租房延用原宿舍楼的总平面布置方式坐西朝东,建筑平面呈倒“T”字型,但建筑层数由原来的两层改为3层。拆除用地东侧一栋二层的办公楼和一栋一层幼儿园,新建幼儿园,新建幼儿园地块呈三角形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同时营造幼儿园活泼的空间效果,新建幼儿园沿东侧的用地红线展开布置建筑平面呈137度钝角。西侧三角区域的用地及建筑与东侧围墙围合起来的另一个地块,一起作为幼儿的室外活动场地。 2)交通组织: 校区三面临乡道,且内部道路已形成。拟建教师公租房紧邻学校次入口;新建幼儿园紧邻学校主入口。考虑到校区的安全性,校区内没有布置机动车位,所有车辆均停在校区外,校区内部的车行道只在紧急情况下供消防车使用。学生和接送学生的家长主要通过用地东侧的主入口进入校区,用地西南角的次入口则作为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辅助出入口,分担校区内的人流。 拟建教师公租房平面构成和布局形式均按照原宿舍楼进行布置,人流均通过东边的校内广场直接出入建筑,流线简单清晰。新建幼儿园平面呈137度钝角,通过一条3米宽的道路与校区内部道路连接,建筑出入口位于建筑中间,建筑内部通过入口门厅分导人流。 3)日照、通风 场地地势平坦,周围建筑均为低层建筑,开阔的楼间距保证了教师公租房和幼儿园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满足国家相关标规范对日照要求的规定。 2.4 竖向设计 由于校区内部道路和用地外围道路标高已定,拟建地块标高也相邻内部道路标高基本齐平。新建教师公租房室外地坪标高设计为547.00米与校区广场标高基本齐平,建筑内室内地坪标高设计为547.60米,室内外高差0.60米。新建幼儿园室外地坪标高为547.10米,室内地坪标高设计为547.25米,有0.15米的室内外高差。 道路横向坡度和广场排水坡度为0.2%。场地雨水由雨水口收集经雨水管系统有组织排入市政府大院雨水管网,再接市政管网。 2.5 绿化景观设计 做到绿化系统、有特色、生态化。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绿色生活环境。拟建宿舍区域的绿化景观布置保持原有设计不做更改。幼儿园部分充分利用用地西与校区侧的空地设置分班活动场地、跑道、沙坑、种植园地。景观设计考虑与用地南面整个校区的绿化活动场地相呼应的前提下,强化幼儿园景观的创造,建立明确的空间构架,形成层次丰富、相互呼应的景观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活力。 2.6 消防设计 校区内部消防车道已形成,且地块三面临乡道均能做为消防扑救道路,能够满足消防扑救的需求。拟建建筑与校区已经建筑和周边建筑的退距均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3.1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 (10)《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 (11)《张家界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JGJ/T 235-2011 (12)《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 196:2006 (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4)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5)其它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规范、标准和规定 3.2 设计概述 新建教师公租房为三层,建筑高度为12.90米,总建筑面积为1163.4平方米;新建幼儿园为二层,建筑高度7.95米,总建筑面积760.6平方米。新建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3.3 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 3.3.1平面布置 新建教师公租房平面为外走廊单面布房,一层是带独立卫生间的学生宿舍共11套,每个宿舍按8人标准进行布置。二层为套间教师周转房,共11套。三层布置6套教师周转房之外还布置了科技室、劳技室、舞蹈 室等教学用房。考虑到安全疏散的需要,在建筑的两端分别布置一部疏散楼梯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合理的平面布局保证位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之间的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不超过4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不超过22米的要求。 新建幼儿园为了营造灵活的空间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建筑采用不规整的折线型布局形式。主入口位于建筑中部,一楼通过入口门厅来组织交通,门厅一端为晨检、办公、医务室、厨房等供应、服务空间,另一端布置一个幼儿班级的活动单元。同时为了满足幼儿园安全疏散的相关要求,在建筑转折处入口门厅的两侧分别布置一部疏散楼梯。建筑二层则通过一个转折的平台来组织内部交通,平台两端分别布置一个幼儿班级的活动单元。整个建筑按3个班级的规模进行设计。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交通组织流线清晰,满足幼儿园的使用需求。 3.3.2 立面造型与环境营造 建筑立面旨在体现武陵源城市风貌规划的设计思想原则,将现代技术与武陵源浓厚的民族风情等地方文化有机结合。在公租房设计以张家界民族特色建筑为基调,建筑立面运用本地传统民居的色彩技巧,重视黑、白、灰、点、线、面的有机构成,以白色墙面为主基调,将青灰色屋面、檐口七字挑、穿枋、挂落融入立面设计,使整个建筑有机地整合成具有宜人尺度,细而不繁的统一体。 幼儿园在立面设计中,局部沿用当地传统的民族建筑元素和色彩。外墙采用白色外墙漆、青灰色青石板,体现色彩鲜明的视觉效果,坡屋顶采用檐口翘脚,表现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为符合幼儿心理,在局部使用几何元素在墙体开洞,使用颜色活泼亮丽的颜色,结合出一幅幅抽象的笑脸、趣味拼图和植物形象,充分创造出儿童在玩耍中成长学习、快乐生活的氛围,体现了幼儿园的特点。  3.3.3 剖面设计 新建教师公租房室外地坪标高设计为547.00米与校区广场标高基本齐平,建筑内室内地坪标高设计为547.60米,室内外高差0.60米。宿舍楼一层均为上下铺布置层高设计为3.9米,二、三层层高均为3.6米,建筑高度为12.9米。 新建幼儿园室外地坪标高为547.10米,室内地坪标高为547.25米,有0.15米的室内外高差。幼儿园一、二层层高均为3.6米,建筑高度为7.95米。 3.4 竖向交通设计 本工程竖向交通主要以楼梯为主。 3.5建筑防火设计 新建教师公租房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共设置了两部疏散楼梯,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未超过22米。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均大于1.1米。劳技室、科技室、舞蹈室等公共活动空间的疏散门宽度均≥1.1m,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 幼儿园同样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为满足幼儿园安全疏散的需求设置了两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均大于1.1米。 3.6 无障碍设计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在入口、竖向交通都做了相应的无障碍措施。 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采用同时设置台阶和轮椅坡道的出入口,轮椅坡度为1:12,入口平台宽度≥1.5米。 3.7 建筑用料 建筑外墙裙采用浅灰色氟碳漆,墙面则以白色氟碳漆为主。窗为浅蓝色中空玻璃铝合金窗,全瓷地板砖。 3.8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工程项目名称 武陵源天子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 工程编号 建筑性质 公共建筑 建筑等级 三级 建筑防火级别 建筑物耐火等级 二级 人防工程等级 无 人防平时功能 无 主要结构型式 主体建筑 框架结构 基础 独立基础 建筑层数 地上 (公租房)三层 (幼儿园)二层 地上 / 建筑高度 (公租房)12.90米 (幼儿园)7.95米 层高 公租房层高均为3.6米; 幼儿园层高均为3.6米。 新建建筑面积 (公租房)1163.4平方米 (幼儿园)760.6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公租房)387.8平方米 (幼儿园)380.3平方米 建筑构造及装修 外墙材料、厚度 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200 承重内墙材料厚度 钢筋混凝土200 外门窗材料、型式 断桥铝合金 地面 地砖 屋面 防水等级为Ⅱ级, 设一道防水 楼面 地砖      第四章 消防设计专篇 4.1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50140—2005;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4.2 项目概况 (1)天子山镇中心学校位于天子山集镇西端,校区北面为自然山体,东、南、西面均临乡镇道路;学校主入口位于校区的东侧,次入口位于校区的西南角,均与乡镇道路连接。校区内有一条溪流穿过,将学校的用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本次设计新建的教师公租房位于校区西面用地的西南角(原有两栋两层的宿舍楼,现计划拆除);新建的幼儿园位于校区东部用地的最东侧(原有一栋一层办公楼及一栋一层幼儿园,计划拆除)。 (2)建筑物的分类和防火等级:本次设计工程为低层建筑,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3)项目规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534.0平方米。 (4)建筑使用性质: 教师公租房为教师提供住宿便利,并提供部分学生宿舍。中心学校幼儿园。 4.3总平面布局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6)相关条文,采用二级耐火等级。 1、建筑四周均满足红线退让距离及建筑防火间距和消防安全距离的要求。 2、建筑满足消防扑救要求。 4.4 防火防烟分区 1、设计公租房和幼儿园单体建筑均为一个防火分区。 2、根据防火规范,均设有两座疏散楼梯;两个安全出口。 3、 管道井:管道井待管线安装完毕后,在每层楼板处用耐火材料或水泥砂浆填封作防火分隔。 4、 本工程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外墙为200厚烧结多孔页岩砖,耐火极限大于2h;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柱、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耐火极限大于3.5h,梁保护层厚度为30mm,耐火极限为2.3h,楼板、疏散楼梯、屋顶均采用100厚现浇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为1.5h。凡窗槛高度小于0.80mm的窗户,均在楼板处设置120mm厚、高度为900mm的墙体。 4.5消防给水系统及灭火设备 4.5.1消防水源:消防水源为市政自来水。 4.5.2建筑分类:该建筑层数为5层,高度为20.20m,建筑体积为13378.5m3,按规范规定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标准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2h,消防用水量见4.2中的用水量计算表。 4.5.3消火栓给水系统 4.5.4 室外消火栓系统:大院室外现有消火栓管道为环状,该建筑从环网上接出两根DN100的管并设室外消火栓。 4.5.5 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建筑层数和体积,规范规定可不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4.5.6消防用水的保证措施: 按照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该建筑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保证。 4.5.7灭火器配置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轻危险级。 灭火器的选择及配置:选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层室内走道内设置两组灭火器。 4.6电气专业消防设计 4.6.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6.2、本工程无需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建筑内走道及楼梯间设置火灾应照明。 4.6.3、应急照明线路采用耐火铜芯塑料绝缘电线,穿金属管暗敷。 4.6.4、消防供电 应急照明等负荷的供电,采用市电一路专用电源,火灾事故停电时,由自带蓄电池放电;消防应急照明的配电线路主要采用耐火铜芯电缆及电线。备用电源由自带蓄电池供给。 应急照明灯具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30min);走道、楼梯间按消防照度要求设置疏散照明。 建筑内的所有疏散口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楼梯及疏散路线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疏散照明选用自带镉镍电池的安全出口标志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要求应急时间大于30min。 应急照明照度要求如下: □ 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 □ 人员密集场所、楼梯间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4.6.5、电力、照明配电接地采用TN-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均与PE保护接地线连接;在本建筑物总电源进线处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选用经国家消防机关鉴定合格的消防设备及材料。 第五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12 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8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场地《岩石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张家界市天子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幼儿园项目,教师公租房(底层为学生宿舍)层数三层,建筑高度12.90米,总建筑面积为1163.4平方米;新建幼儿园为二层,建筑高度7.95米,总建筑面积760.6平方米。 三、抗震设防及设计等级要求: 1、抗震设防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划分图》及《建筑设防分类标准》,本工程为乙类建筑物,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措施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场地的设计特征周期,tg=0.35秒。 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从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本工程的勘察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四、荷载取值: 1、 风荷载: 张家界市基本风压值W0=0.30kN/m²(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按B类,体型系数1.3。 2、 雪荷载: 基本雪压值:0.35kN/m²(50年一遇) 3、 楼、屋面使用活荷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用,主要荷载取值如下: 活动室 2.5 kN/m² 会议室 2.0 kN/m² 休息室 2.0 kN/m² 寝室 2.0 kN/m² 卫生间 ,阳台 2.5 kN/m² 走道,大厅,平台 3.5 kN/m² 疏散楼梯 3.5 kN/m² 舞蹈室 4.0 kN/m² 科技室, 劳技室 3.0 kN/m² 屋面(不上人屋面) 0.5 kN/m² 4 、恒载取值: 容重×几何体积计取。 五、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及布置说明 根据建筑物功能要求及建筑平面布置,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主要柱网7.2米x7.2米,7.5米x6.0米等; 六、地基基础设计: 1、本工程根据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 提供场地《岩石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进行设计,场地内无大的地质构造,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无其它不利埋藏物,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场地地基土由上至下各层土概述如下: (1)杂填土① 杂填土 杂色,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卵粒、漂粒,含30%粘性土。顶部主要为碎砖块和砼地坪,部分地段有基础砌石,本层结构不均匀,回填时间约10年,已基本完成自重固结,具中等压缩性,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粉土② 黄褐色,含云母片,很湿,松散。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3)卵石③ 杂色,中密状,局部呈稍密状.大于20mm颗粒占全重的50-60%,其中大于5cm的颗粒占全重的20-30%,约含10%漂粒,2-5cm颗粒占全重的30-40%,分布不均匀.卵粒主要成分为砂岩,坚硬,未风化,排列无序,充填砂砾和粘性土,本层厚度2.10m-3.70m,平均厚度3.59m,分布于整个场地,本层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4)强风化页岩④1 为志留系强风化淡黄色页岩,质地软弱,易软化崩解。岩芯多呈粉末状,无完整岩芯,用手可捏碎。岩芯采取率较低。 (5)中风化页岩④2 为志留系中风化灰绿色页岩,薄层状,较软岩,泥质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质矿物,具软化崩解性,水浸后可软化,易崩解,岩芯暴露地表数天后开裂。岩体较破碎,节理较发育,结构面呈闭合状,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 3、岩土层主要工程特性指标推荐值 各主要岩土参数 地层名称 杂填土 粉土 卵石 强风化页岩 中风化页岩   ① ② ③ ④1 ④2 指标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fak或fa(Kpa) / / 240 260 1200 天然容重ρ(KN/m3) / ★17.0 ★22.5 ★24.5 ★26.0 压缩模量Es(MPa) / ★2.5 ★15.0 / / (变形模量E0) 土对圬工的基底摩擦系数μ / / 0.35 0.4 0.5 抗剪 内摩擦角Φ(度) / ★30(综合内摩察角) ★35 ★40 ★50 强度 凝聚力c(kpa) / / ★5 ★800 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kPa) / / 100 140 200 渗透系数K(cm/s) / 4.0×10-4 1.0×10-2 / / 临时放坡坡率(高宽比) / 1:1.25 1:1.25 / / 说明:带★的为经验取值,参照张家界地区其它相同条件的经验数据取值。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类型特点,以卵石层③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独立柱浅基础形式。 七、 主要结构材料 1 钢筋:a:基础、柱子、梁、板:主筋—HRB400;箍筋- HPB300; 2 墙体:外隔墙均采用100厚或200厚烧结多孔页岩砖(孔隙率大于30%,容重13KN/m³)。 3 混凝土: 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顶----屋顶,梁板柱C25. 4 型材及焊条: 1)、型钢、钢板:Q235B钢 2)、焊条:HPB300钢筋、Q235B钢焊接:E43系列。 八、结构计算机分析: 1、计算程序:本工程结构计算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PKPM—2010版SATWE”结构软件(用户号11757)进行整体结构计算,计算中考虑楼梯对结构影响。 2、计算参数:设计主要结构特征参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5;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值取0.05;地面粗糙度:B类;风载体型系数:1.3;单向扭转:5%偶然偏心;周期折减系数:0.80;计算振型个数:9个。 九、提请在设计审批时确定的问题: 1)本初步设计的构件截面尺寸在施工图设计时,可按实际情况调整。 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大院内西南角,南庄路东北侧,建筑占地面积为682.8㎡,总建筑面积为3534.0㎡。建筑层数为五层,建筑高度为20.20m,一层为门厅、候访大厅、综合接访窗口及公积金办事大厅,二至五层为档案、办公室、会议室等。 2、设计依据 2.1 现行规范、规程: 2.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2.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年版) 2.1.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1.6 其它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2.1.7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 2.2 业主提供的基地市政条件资料。 3、设计范围 该建筑室内外生活给水、排水及消防给水系统。 4、给水设计 4.1 水源:本工程的供水水源采用市政水源。从南庄路和市政府大院内给水管道引入给水管,市政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约0.35Mpa。 4.2 用水量计算,见下表。 用水量计算表 序号 用 水 名 称 用 水 定 额 使 用 人 数 使 用 时 间 时变 系数 最高日 用水量 最大时 用水量 1 办公 50 L/人.班 116人 8h 1.5 5.80m3/d 1.09m3/h 2 信访 20L/人.次 150 8h 1.5 3.00m3/d 0.56m3/h 3 浇洒道路及广场 2.0L/m2.d 1269m2 2h 2.54m3/d 1.27m3/h 4 未预见及管网流失量 10% 1.13m3/d 0.29m3/h 小 计 12.47m3/d 3.21m3/h 5 室内消火栓系统 15L/s 2h 108 m3/次 54m3/h 6 室外消火栓系统 20L/s 2h 144m3/次 72m3/h 小 计 252m3/次 126m3/h 7 正 常 时 12.47m3/d 3.21m3/h 8 消 防 时 264.47m3/d 129.21m3/h 4.3 给水系统 4.3.1 室外给水系统 市政府大院内室外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管道的给水系统,大院内已经有DN150环状给水管,该建筑从大院内的给水管引水。按规范规定该建筑室外消防管网需布置成环状,从南庄路引入一根给水管与建筑室外环网相接,室外环网上设两座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在给水引入管上设有计量用的水表,在室外的适当位置设供浇洒绿化和道路的洒水龙头。 4.3.2 室内给水系统 室内采用大院内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管道布置方式为下行上给式。在各个用水点布置给水立管,在每层布置配水支管。 4.3.3 给水计量   室内给水管与底层环网相连的给水引入管上设置水表计量。 4.3.4 热水系统 在需要热水的房间预留热水器冷水接口,由业主自行安装热水器提供热水。 5、排水设计 5.1 现有排水条件简介 市政府大院内已经建有完善的雨污水管道系统,可作为该项目雨、污水的排放出口。 5.2 排水体制 室外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系统,室内采用洗涤废水和粪便污水合流制系统。 5.3 排水量 5.3.1 生活污水量按相应生活用水量的95%计约11.85m³/d。 5.3.2 雨水采用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设计重现期P:屋面P=5年,室外P=3年;综合径流系数:屋面Ψ=0.95,地面Ψ=0.60。 5.3.3 化粪池的有效容积:经计算约9.20m3,采用可过汽车有覆土的成品化粪池(有效容积10m3)。 5.4 室外排水 根据场地地势条件和坡度排除雨、污水。室外设雨水口、雨水管和雨水检查井等雨水排水设施,排入大院内雨水管或南庄路雨水管。从室内排出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大院内污水管道。室外雨、污水井采用塑料检查井,车行道上的检查井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圈井盖,不过汽车处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圈井盖。 5.5 室内排水 5.5.1 生活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系统;卫生间采用特殊配件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卫生间均采用同层排水。 5.5.2 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形式,由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地下雨水管道,最后排入大院内雨水管网。 5.5.3 空调冷凝水排水 在设有空调机的外墙处(尽量隐蔽)设排水立管,收集空调冷凝水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6、消防系统 6.1 消防水源:消防水源为市政自来水。 6.2 建筑分类:该建筑层数为5层,高度为20.20m,建筑体积为13378.5m3,按规范规定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标准分别为15L/s 、20L/s,火灾延续时间2h,消防用水量见4.2中的用水量计算表。 6.3 消火栓给水系统 6.3.1 室外消火栓系统:大院室外现有消火栓管道为环状,按规定该建筑室外需布置成环状管网,该环网从政府室外环网上和南庄路配水管分别接一根DN100的管与建筑室外环网相连,并在环网上设两座室外消火栓。 6.3.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建筑的任何部位布置室内消火栓,设两根消防立管,两根立管在五层顶和一层底部相连组成竖向管网,在一层底部用两根管道与政府大楼的室内消火栓管网相连。 6.4 消防用水的保证措施: 按照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该建筑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保证。室内消防用水由政府大楼的室内消防设施保证。 6.6 灭火器配置 6.6.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轻危险级。 6.6.2 灭火器的选择及配置:选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层室内走道的消火栓处设置两组灭火器。 7、节水、节能措施 7.1 充分利用市政水压供水,达到节能效果。 7.2 卫生器具及其配件均应选用节水型,并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标准,卫生间采用下沉式。 7.3 在建筑外及绿化引水管上设置水表,做到用水有量。 8、管材选用 8.1 冷水管材:室外给水管采用PE管,热熔连接;室内给水立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热熔连接;室内水平管采用聚丙烯(PP -R)塑料给水管,热熔连接。 8.2 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管,热熔连接;室内排水立管采用螺旋消音管,橡胶圈连接,排水横管采用排水塑料管,粘接。 9、 主要设备选型(附主要设备表) 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室外消火栓 SS100/65 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