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 年 4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政治素养提升研究钟倩(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问题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的治理水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情况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农民政治素养高低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如果农民政治素养缺失,广大农村地区的治理难度系数会急剧上升。学界对于乡村振兴领域高度关注,理论研究成果也较多。目前,关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理论研究汗牛充栋,但是把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和
2、农民政治素养提升相结合研究和讨论缺少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本文结合理论和现实重点从农村地区的现状深入探究,呈现现状和问题,立足农民政治素养,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助力。1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政治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从乡村振兴推进的整体状况来看,不少农村地区得到了发展,但就农民政治素养方面,由于诸多现实因素交织,农村地区农民的基本政治素养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1.1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缺乏农民的政治参与既是农民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素养的表现之一。驱动政治参与的直接诱因是与之相关的利益关系,影响农民政治参与,需要农民具备政治参与意识。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不同类型的农村主体在该战略中
3、的重要地位不同。农民作为农村地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表述过农民的主人地位。但是,几千年来农民在“臣民意识”的历史文化影响下,在基层治理扮演的是服从命令的角色,参政意识并不强烈。孙中山指出,清朝时期,人民与皇帝的关系非常简单,即纳粮关系。人民只要按规定纳粮,政府就不会找麻烦。在农民的意识中,政府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农民是配角,主要就是配合、支持1。所以无论执政者是谁,对人民的影响并不大。放眼作者简介:钟倩(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摘要: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升农民政治素养意义重大,农民政治素养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
4、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同时有利于农民政治能力提升。针对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缺乏、基层组织号召力弱等问题,基于农村地区的现有态势,该文给出农民政治素养提升的对策,即夯实农村地区的物质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全民学习型农村氛围等举措,提升农民政治素养,以期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政治素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院D422.6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9902渊2024冤04-0189-04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farmers political literacy from the pers
5、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eimprovement of farmers political literacy is not only the only way to revitalize rural areas,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at the same time,it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political ability.In view of the lacko
6、f awareness of farmer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weak appeal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based on the existing situation inrural area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farmers political literacy;that is,tamping the materialfoundation of rural areas,strengthening the cons
7、truction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creating a learning rural atmosphere and othermeasuresandimprovingfarmerspoliticalliteracy,inordertobetterpromotetheimplementationofthestrategyofruralrevitalization.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farmers;political literacy;problems;countermeasuresDOI:10.20028/j.z
8、hnydk.2024.04.044189-2024 年 4 期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当下,即便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农民可以从中获益,但由于大多农民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谋划,仅仅看到短期利益,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政治参与的意愿低,平等、责任、法治意识淡漠,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淡薄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让他们在基层事务中缺乏理性思考。例如,选举村干部中选举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人当选,推举给予自己小恩小惠的熟人,完全不看推选的人是否具备了履职能力。1.2基层组织号召力弱“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应该对人民负责。
9、我们做得不好的不对的,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修正错误,改进工作”。这番话理顺了干群关系,那么,农民和干部都应当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自觉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能通过村民自治章程和法律法规规范自身和村民干部的行为。把视野投向现实状况中,事实却并非如此。一方面,农民无法深刻理解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干部无法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面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赋予的各种职责形同虚设。首先,基层组织机构不完善。工人联合会、妇女委员会等一些基本的党政机关没有完全建立,即便在组织机构完善的地区,设置机构的相关人员长期缺位。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或者拖延处理,实际上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干部成了乡村振兴工作宣传的主
10、要负责人,领头农村建设。其次,基层农村干部自身存在问题,领导力不足。干部在面对村内事务时认识出现偏差。例如,一些老干部认为只要处理好具体事项保证不出“意外”就可以万事大吉。不注重与村民的沟通交流。公众号推文,横幅标语、网站推广等宣传停留在“完成”,不追求实效,这样一来,加大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强行灌输,其教育动员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并不能引起群众共鸣和认同,使得工作无法正常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碍于上级考核压力,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为完成任务,把工作形式化,机械地完成政治指标。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政治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2.1农村地区物质基础薄弱经济基
11、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农民政治素养的提升成正相关。尽管乡村振兴的春风早已拂在了农村地区,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由人民共享,农村贫困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有些农民的收入并不高,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地区分化情况明显。据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分为沿海已经实现乡村工业化的地区、中西部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和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的农村地区这 3 种类型。不同地区的农业实现产业兴旺的举措大有不同,沿海地区农村例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依托沿海优势早已实现乡村工业化,一些具备天然地理优势的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致富。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占据我国农
12、村的大部分。中西部面积广、区位条件不佳,实现乡村振兴难度大。农村建设的主要群体为留守在农村中的老人群体和进城失败的青壮年群体。部分老人由于与子女在城市生活中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不愿意继续在城市生活而返回农村养老,这部分人收入可观。另一类是无法进城的老人,他们以扩大农业规模增加收入,但是单一的收入渠道并不能使家庭实现收入稳定。这样一来,导致农民的贫富差距悬殊。经济的滞后也会给农村地区其他事业的开展带来阻碍,进而农民还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无暇顾及精神层面的培养,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2.2经济建设与农民政治素养培养错位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不仅包含经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把眼光向农村地区延伸。由于乡村建设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行进,传统的乡村文化被消解,削弱了农村主体的精神文化。实际上我国已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艰难的战役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却导致了精神文明相对滞后2。娱乐设施缺乏,基础建设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文化活动单一。此外,农村的封建迷信并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封建势力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根深蒂固,严重的甚至阻碍基层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社会矛盾已经转变,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物质层面富足的同时面临的精神层面的提升难题。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下,农民生活富足,生
14、态宜居。走进农村地区,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的各种正能量宣传标语。农村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再也不是曾经用破旧、衰败等词可以描绘的场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改善农业生活生产,增加文娱活动设备。例如,建立乡村活动广场,村社图书室,开展“厕所革命”、设立统一垃圾站点、重修老式公路等。但是,硬件设备的设立和农民自身的素质不能完全相匹190-2024 年 4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乡村振兴配,大多成了摆设。大多数的农民把自身置于这些设备之外,这些设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究其根本在于,基层建设与农民精神文明提升脱节3。农民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
15、并不能在短期迅速提升,严重滞后于乡村建设的硬件设施。2.3政治素养提升的氛围尚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素养密切相关。通常而言,政治教育水平越有效,受众主体的政治觉悟越高,政治素养越高。但是,政治素养的培养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是不受重视的,家庭、社会把改变物质条件作为第一位,功利化趋势明显。农民政治素养提升意味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具备政治知识,自觉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但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精神世界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基层政府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不到位,农村中政治素养提升的氛围并不浓厚,缺少了解国家政策方针的必备知识和渠道,造成农民政治素养不高的问题。2.3.1多元价值冲击农民精神世界
16、农民精神世界的富足有利于乡村振兴精神层面的培育,有利于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虽然我国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推进不遗余力,普及面广,力度也非常大。但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依然较为低迷,无论是年龄较大的农民还是青年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容易被多元的价值取向影响。多元文化容易在农村地区盛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广泛覆盖在这些地方,在信息多元的冲击下,农民集体意识被淡化,加上封建迷信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农民的精神世界4。农民的娱乐活动比较单一,局限于打麻将、在茶馆喝茶聊天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不够深刻,还停留在表面,一些低俗的、僵化的、粗陋的观念侵入
17、精神层面,导致他们迷失在鱼龙混杂的世界中。2.3.2人才储备不足削弱科普有效性本土人才危机严重造成基层组织的人员选举可选择范围小。又由于城乡二元制体制的建立,人才由农村流入城市,由内陆流向沿海,但是在农村培养的学生成才后很少回到农村地区建设家乡。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当多引流人才回村的政策,例如,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但这些政策规定的服务期一旦到期,大多人才仍然选择离开,对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非常有限,缺乏长效作用。因此,基层组织队伍构成大多是从农民之中聘任,他们受教育程度和治理能力远低于外流的人员。基层干部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培训方式单一,常采用
18、填鸭式的培训方式,课堂上忽略了农民的实际水平和有效互动,培训结束后培育内容立刻抛之脑后,有效性并不高。3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政治素养提升的对策3.1夯实农村地区的物质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提升农民政治素养是乡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十九大提出的总目标也是总要求,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乡村振兴要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只有农民的物质根基得以保障,农民才能有效提升政治素养。要夯实农村地区物质基础,需多渠道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健全利益联动机制。农民政治素养提升能为乡村振兴助力,为乡村振兴的要求提供了发展素材。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的胜利,乡村发展更要着眼
19、于当地地区的特色产业,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小农经济的发展潜力上,还要挖掘更丰富的物质资源。由于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还不够,没有足够的政治洞察力无法充分利用该战略部署机制,当地特色资源无法被充分挖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的转变无法随着政策发展进行立刻衔接,农民被小农思想束缚,导致经济状况没有质的提升,地区第一产业在农村经济占主导地位5。具体来讲,夯实农村地区物质基础,政府要利用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既能得到政策红利,又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周末和节假日到乡村放松,农村地区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发展乡村旅游业。结合当地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现代化要素相
20、结合,不断激活乡土资源,延长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3.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民政治素养高低关系到主体是否可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参与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中。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紧抓农民主体力量作用,从各个方面突围才是治理之道。3.2.1牢记公仆责任,密切干群关系基层干部应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秉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首先,完善农村的区党政机关组织,各组织形成合力协同办公。其次,制定合理高效的工作清单,明确各个组织的职业范围,避免各单位相互推诿,职能范围不清的191-2024 年
21、4 期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6。3.2.2建立基层组织干部培养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的福利待遇,引进农村优秀青年回流,以新生力量带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创新培育方式如“老带新,新促老”一对一的学习模式。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熟知村级事务和工作模式,利用这一优势带领新生干部尽快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同时,新进人员可以为乡村振兴建设带来新的理念和创意,在新旧碰撞的过程中迸发出别样的火花。另外,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逐步获得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垣”的模式也可以应用到乡村治理之中
22、,实现政务公开,拓宽农民参政渠道,学习党的最新政策方针,从而提升整个地区农民政治素养以便从中挑选合适人才,充实干部后备力量。3.3营造全民学习型农村氛围费孝通曾经在 乡土中国 中提到,“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是这样一圈一圈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这种现象就叫涟漪效应,而这个中心就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7”。那么,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地区各个主体的政治素养提升需要这个地区成员观念的整体转变,需要从每一个可利用的主体出发。3.3.1基层干部加大政治素养培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干部政治素养的提升培训,具备强大的领导力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打造团结高效的领导团队,队伍结构一定要合
23、理。利用政府和企业多项融资,加大基础建设和人才补贴,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利用数字化技术培训。由于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有限,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以便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同时借鉴成功经验。再次,成立专门科普团队。明确职责,避免培训任务被多头管理,造成职责不清的状况。最后,创新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柔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提高其培训积极性自觉性,完善培训内容,深度调研农民的主要需求和政治素养的缺失内容。坚持分类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实效性。3.3.2重视农村新生代的政治素养教育基于乡村振兴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学生,把农村青年作为宣
24、传载体,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壮大宣传队伍。用一个生动简单的比喻来明确警示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8。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塑造学生的重要渠道。但是对于农村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有效引导,学校才是最主要的阵地。把学校中政治素养教育置于重要位置,加大学校中关于政治素养的宣传意义重大。例如,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政治素养提升的班会、文艺汇演等,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农村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有利于农村地区政治素养的整体提升。4结束语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民的政治素养高低关系战略实施的具体成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政治素养提升需要
25、多元主体协同工作,不断创新基层工作模式。无论是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基层组织领导力增强还是惠民政策落实成效,都需要不断实地调研和工作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农民物质和精神的双丰盈,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以集中力量提升农民政治素养。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切实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谋福利,定能攻克一切困难,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胜利。参考文献院1 刘娟,王惠.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基于农民视角的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2):150-155.2 傅才武,高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的指标体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24.
26、3 涂平荣,刘修发.乡村振兴与农民政治参与的内在机理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5):42-44.4 张亚强.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养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1(21):171-173.5 张世定.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精神富裕:价值、挑战与进路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3):38-47.6 张剑宇.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表达的递进式逻辑及其优化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3):65-70.7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