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0031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1 卷第6 期2023年1 1 月中国林业教育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6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李晓玲石金娥杨文陈美伴(梧州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广西梧州5430 0 2)摘要:近年来微生物与茶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满足新型茶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内部分高校茶学专业相继开设了“微生物学”基础课或“茶微生物学”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应用复合型茶学专业人才。由于“茶微生物学”课程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繁杂抽象、微生物学理论与茶学专业知识融合不够深入、课程

2、内容与行业实践脱节、产教分离等问题。为此,梧州学院课程组依据广西茶产业发展趋势和茶学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突出“校地紧密结合,农理工、产教等多维度融合”的办学特色,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及考核体系的改进等方面对“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有效提高了茶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情怀,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推进茶学专业相关课程建设和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新型复合茶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关键词:新农科;茶微生物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溪广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

3、式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新农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满足“面向新农业、面向新乡村、面向新农民、面向新生态”所需要的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复合型农林人才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然而,传统的农林人才培养存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4、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深入以及产教融合效果不佳等 51 问题,无法满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健康理念的提出,发酵茶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同时,微生物与发酵茶产品的品质及其安全性也日益受到

4、关注。茶学作为农学类的一门学科,在新形势下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微生物学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茶学复合型人才。因此,为了满足新型茶学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一)教材内容有欠缺,微生物学与茶学知识缺深度融合目前,各高校茶学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尚不够成熟,与茶产业发展相契合的微生物学教材也较为稀缺。虽然在售的微生物学教材版本有很多,但大多数是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其他农科相关专业编写的普通微生物学教材。这些教材主要关注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而缺乏与茶学专业的紧密融合。此外,在各大农学类院校中,针对

5、“茶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6-7 。课程多由生物学教研室或基础教研室的教师授课,所选用的教材基本上是通用的生物学相关专业微生物学教材。这些教材更侧重于普通微生物学理论的讲解,难以突显茶学专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微生物学知识与茶学专业的深度融合。(二)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茶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大健康理念的关注,茶产品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黑茶产品、红茶菌产品、金花菌茶产品、酸茶产品、茶酒产品、茶醋产品、灵芝菌茶产品、虫草茶产品、乳酸菌茶产品和其他茶叶微生物产品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茶叶微生物产品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喜

6、爱的产品。微生物与茶产业的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茶产业中,微生物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茶园土壤改良、茶树品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园农药降解、茶产品加工、保鲜以及茶叶废弃物的合理利用等,本刊网址:http:/ 0 1 7 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为了更好地助力广西六堡茶产业升级发展,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复合型本刊网址:http:/ 8 ,同时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第2版)9以及针对普通高等教育茶学专业教材、黄友谊主编的茶叶微生物产品学1 0 1 作为参考书籍。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适时引入最新的茶微生物学研究文献,促进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与茶学专业的自然融合,从而

7、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李晓玲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一以梧州学院为例景下茶学专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在充分了解学生茶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茶学专业培养目标,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优化(见表1)。教学内容以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其在茶产业中的应用等内容为重点,适当增加了“发酵茶产品与微生物”“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相关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应用能力。例如,将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第2版)中“微生物的纯培养分离和显微技术”纳人课堂教学,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文献,讲授从茶原料或产品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种类等内容 1-

8、1 3,以及在酸茶、红茶菌和黑茶加工中微生物的应用,并引导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积极讨论。这些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微生物学在茶学教学章节第1 章绪论第2 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结构第4章微生物的生理第5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6 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第7 章微生物生态学3.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此外,学院已与1 0 多家龙头或品牌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设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六堡茶加工综合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实施,将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工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探索解决茶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效

9、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5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应用能力。同时,课程组时刻关注茶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跟踪最新文献的研究内容,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包括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组学技术研究六堡茶等黑茶样品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与黑茶品质形成关系等 1 3-1 6,力求将当前茶学相关微生物学研究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成果及时引入课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深人思考,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并大胆创新。2 0 1 9 级学生的毕业论文立题情况显示,有近35%的学生选择以茶微生物相关的研究作为其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这表明学生们越来越认识到微生物在茶产业中的重要性,并能够

10、积极运用所学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来研究解决茶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表1“茶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2)微生物的类群与特点(3)微生物与茶学(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2)显微镜和显微技术(3)广西六堡茶样品真菌的分离(1)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2)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3)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4)茶原料及产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各类微生物在茶产业中的应用与展望(1)微生物营养(2)微生物的代谢和控制(3)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4)基于微生物安全与品质控制的六堡茶现代发酵技术(1)基因突变及修复(2)微生物基因转移和重组(3)菌种的保藏(1)微生物的分

11、类单位与命名(2)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和鉴定方法(3)广西六堡茶“金花”的分离与分子鉴定(1)自然界中的微生物(2)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3)茶产业中典型的微生物间关系(4)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本刊网址:http:/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6个环节,强调教学的互动与实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根据“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组注重将微生物学知识与茶学专业紧密融合。首先,授课教师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的制作与设计,精选一些茶叶微生物产品教学章节第1 章1.如何理解微生物是茶产业中的一把“双刃剑2.讨论微生物与梧州六堡茶品质形

12、成的关系第2 章1.结合课堂学习、相关文献和目前实验室实际条件,以某一品牌六堡茶为材料,设计一研究技术路线分离该产品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并论证其可行性第3章1.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并写出已报道六堡茶发酵和陈化过程中的典型微生物及其特征第4章1.六堡茶为什么是发酵茶?分析微生物在六堡茶产业中的应用途径2.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分析六堡茶发酵过程中的相关微生物生理学知识第5章1.设想从某发酵茶样品中分离出一株优秀菌株,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应如何保存该菌株2.讨论茶学微生物优良菌种选育研究进展概况及前景第6 章1.以某一发酵茶样品为材料,写出分离并鉴定其中的某一优势微生物的主要研究过程第7 章1.分析六

13、堡茶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间可能的生态学关系此外,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有利于新农科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针对当前六堡茶产业急需解决的微生物学相关问题,可以借鉴美国ACT(A m e r ic a n C o lle g e T e s t)科学课程的教学思路,引人ACT科学课程中关于研究概括和观点冲突的内容,尤其是与微生物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和考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对汽蒸后发酵过程中人工翻堆等现象进行描述,给出发酵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否影响六堡茶品质等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找出观点一致点和分歧点,再根据已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判断几种观点结论的科学性,并根

14、据已有观点,对其他现象开篇描述知识整合文档结构观点1观点陈述观点2思维训练图1“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培养科学推理能力的训练流程本刊网址:http:/ 0 1 9 级和2 0 2 0 级茶学专业本科班课堂广泛应用,获得了学生们的积极反馈。课堂上95%以上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教学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其次,授课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法和文献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并在每章节教学完成后设置1 2 道思维拓展题(见表2),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思考题做出初步判断(如图1 所示)。若所有观点均存在疑问,则根据自已的推理过程和已有文献报道给出如何设

15、计下一步实验来排除疑问,从而得出更明确、更科学的结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四)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怀根据课程思政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首先课程组精心整理了包括巴斯德、科赫、莱德伯格等相关微生物学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的思政案例,将其作为“茶微生物学”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并在授课过程中自然而有效地融人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刻领悟科学家在探索科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借鉴和学习。其次,针对以往人们广泛关注的“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社会事件,引导学生利用微生科学推理物学专业知识深入分析事件的起因、过程

16、及解决方法,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鼓励学生以爱茶、强茶和兴茶为已任,为把广西茶产业做大做强而努力学习。通过李晓玲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一以梧州学院为例引导学生深人学习微生物在消除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开发茶园微生物肥料和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绿色茶产业的热情,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最后,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引人我国科学家汤飞凡等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家国

17、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加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们爱茶、强茶和兴茶,帮助学生们树立推动广西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课程考核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课程组不断加强“茶微生物学”课程与茶学专业的契合度,使该课程教学在“校地紧密结合,农理工、产教等多维度融合”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广西千亿茶产业对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和应用型茶学人才的需求。首先,基于本科生和专升本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授课过程中,课程组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

18、生参与“微生物与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等研讨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理、工、农等多角度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坚定了学生“以茶兴业”的信心。其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间针对茶产业发展中相关微生物学问题的互动交流,甚至有部分学生流露出想要继续开展茶微生物学研究的意向。此外,从学生提交的文献综述大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论文中都能够将微生物学知识与茶学专业和茶企实践紧密结合,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格式规范,并能够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提升了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专业素质。最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课堂互动氛围,极大地点燃了

19、授课教师的授课热情,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和亲密,切实达到了教学相长。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67(五)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茶微生物学”课程知识点较为繁杂且相对零散,学生很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课程组对原有课程考核内容进行了优化,通过加强平时的过程性考核、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总成绩(见表3),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而致力于对新农科背景下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表3“茶微生物学”课程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与权重考勤(5%)阶段性测验(30%)文献综述大作业(7.5%)课堂专

20、题讨论(7.5%)笔试(50%)本刊网址:http:/ 0 2 1 年的2 6.3%提高到40.6%。同时,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两广地区多家茶企对茶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肯定。诚然,梧州学院“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起步较晚,尚缺乏完整成熟的教学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考虑将茶产品生产实践与茶微生物学实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等新型茶学人才。资助项目:2 0 2 1 年广西教育厅新农科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六堡茶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项目编号XNK2022016;梧州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述选项目“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编号Wykcsz2022Y011;梧州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编号Wyjg2019A058;2 0 2 3年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一新农科背景下茶学专业“微生物学”创新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Wyjg2023A054。参考文献1周亚星,余忠浩,罗巍,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 0 2 3,51(7):2 6 5-2 6 7.2丛晓红.“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教材的时代性.新闻研究导刊,2 0 2 1,1 2(5

22、):2 38-2 40.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68会上的报告EB/OL.(2 0 2 2-1 0-2 5)2 0 2 3-0 6-1 8 .h t t p:/ 0 2 3,3(7):43-46.5王有宁,张天凡,刘华波,等,新农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农业与技术,2 0 2 3,43(7):159-161.6秦利军,茶学专业开设农业微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 0 2 0,7(3):6 0-6 2.7瞿娇娇,曹威,邹晓,等.茶微生物学教学课程设计探索 J。微生物学

23、通报,2 0 2 0,47(4):1 1 1 0-1 1 1 6.8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9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 0 黄友谊.茶叶微生物产品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李晓玲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一以梧州学院为例离与鉴定 J.食品科学,2 0 2 2,43(1 6):1 7 7-1 8 5.13杨娟,陈欣怡,丁子元,等.六堡茶真菌多样性分析和优势真菌的分离筛选 J.茶叶通讯,2 0 2 2,49(3):353-36 2.14高贵锋,褚海燕.微生物组学的技术和

24、方法及其应用 J.植物生态学报,2 0 2 0,44(4):396-40 8.15温志杰,石荣强,何勇强,等.六堡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 0 1 2,40(2):1 0 0 9-1 0 1 1.16杨雅焯,汪迎,李辉,等.广西六堡茶和重庆沱茶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J.茶叶学报,2 0 1 9,6 0(3):93-98.(责任编辑王莉莉)2017:7.11毛彦,黄丽,韦保耀,等.广西六堡茶“金花”的分离与分子鉴定J.茶叶科学,2 0 1 3,33(6):556-56 1.12黄紫衡,陈欢,黄丽,等.六堡茶堆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精品图书推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

25、三五”规划教材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内容提要科研方法的运用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基本功。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周新年著)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于2 0 1 2 年3月出版第1 版(9 7 8-7-0 3-0 338 2 2-8),于2 0 1 9 年1 月出版第2 版(9 7 8-7-0 3-0 6 0 2 2 3-7),并于2 0 2 2 年7 月第2 6 次印刷。该书屡次修撰付印,总印刷数已达7 40 0 0 册。全书共8 章,主要包括科学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信息检索与

26、利用、学术论文特点与流程、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学术论文示例等内容。该书侧重于阐述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选题途径与技巧,强调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文献综述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规范与写作技巧的结合,并收人了综述论文和学术研究论文的6 类不同范文,以便于读者学习应用。特别是作者对第1 版图书进行了全面认真的修改,加强了图文表达,更新了范文,增加了新近案例以及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步骤等内容。读者对象该书可供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使用,如作为“科研方法与学术论文”“科研方法与科学论文”“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科研方法与文献综述”“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材

27、;同时,可供学生在科研实训和撰写毕业论文时参考,也可供科研人员、准备晋升职称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时参考。作者简介周新年,二级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改项目6 9 项,主持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8 项,国家专利2 3项;主持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 项、二等奖1 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 98 篇,有6 9篇论文获省级以上一、二等奖;编著出版图书1 9部,其中专著8部。先后获得“第二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突出贡献的农业科学家”“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本刊网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