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2.00分)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3(PO4)2BCO(NH2)2CK2CO3DNH4H2PO43(2.00分)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间距B分子大小C分子数量D原子大小4(2.00分)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葡萄干B白砂糖C鲜鸡蛋D植物油5(2.00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盐酸易挥发B金属具有导电性C酒精易溶于水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6(2.00
2、分)小明从如图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表示阴离子B核电荷数为12C有两个电子层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7(2.00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分类A石油、煤、氢气化石燃料BC60、He、水银单质C纯碱、烧碱、Ba(OH)2碱DCH4、Fe3O4、醋酸有机物AABBCCDD8(2.00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同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9(2.
3、00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3+H2BZnO+H2SO4ZnSO4+H2OCCO2+CCODCuSO4+NaOHCu(OH)2+Na2SO410(2.00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11(2.00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
4、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12(2.00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1分)13(5.00分)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
5、变? (选镇“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选填“分子”或“原子”)。(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 写化学式)。(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5.00分)(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用字母作答)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C用pH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pH=12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网题均作答。按甲计分。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配制1
6、00g 5%的氯化钠溶液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填字母)。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停止加热。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用 (填一个字母)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把配制好的氯化钠得液装入 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中可供选择的仪器:A试管 B烧杯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E胶头滴管F漏斗 G玻璃棒15(5.0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开始收集。(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7、(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16(5.00分)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置的一种原料是由NaC1、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I溶质为:NaC1、NaOH、Ca(OH)2;II溶质为:NaC1、NaOH;III
8、溶质为: 。【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I正确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若猜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 。17(5.00分)某兴题小组用铝简制备A12O3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的化学式为 。(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Al(OH)3与
9、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A自然冷却至室温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C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 。18(6.00分)取15.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B氧气C
10、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解答】解:A、氮气约占78%,故A错误;B、氧气约占21%,故B正确;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C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00分)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3(PO4)2BCO(NH2)
11、2CK2CO3DNH4H2PO4【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D、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3(2.00分)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间距B分
12、子大小C分子数量D原子大小【分析】根据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分析判断;【解答】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质量、分子的大小、种类,分子的运动和间隔一定发生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4(2.00分)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葡萄干B白砂糖C鲜鸡蛋D植物油【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葡萄干中富含维生素、糖类,故选项错误。B、白砂糖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C、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
13、: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2.00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盐酸易挥发B金属具有导电性C酒精易溶于水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盐酸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14、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盐酸、金属、酒精和氮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2.00分)小明从如图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表示阴离子B核电荷数为12C有两个电子层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为阳离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解答】解: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
15、为阳离子,故错误;B、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质子数为12,故正确;C、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两个电子层,故正确;D、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2.00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分类A石油、煤、氢气化石燃料BC60、He、水银单质C纯碱、烧碱、Ba(OH)2碱DCH4、Fe3O4、醋酸有机物AABBCCDD【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概念进行分析。B、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C、根据碱的概念进行分析。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A、
16、氢气不是化石燃料,故不正确。B、C60、He、水银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属于碱,故错误。D、四氧化三铁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物质的分类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00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同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根据已有的碳以及其氧化物的性
17、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正确;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的固体升华能吸热,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料,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正确;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00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3+H2BZnO+H2SO4ZnSO4+H2OCCO2+CCODCuSO4+NaOH
18、Cu(OH)2+Na2SO4【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2CO。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
19、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2.00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则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
20、氢强,甲、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乙H甲、丙;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即丙甲。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乙丙甲。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2.00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说明上层是饱和溶液,正确;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说明该温度下
22、乙的溶解度小于甲,故乙表示的是硝酸钾,甲表示的是氯化钾,正确;C、等量的水中烧杯甲中全部溶解,乙中没有全部溶解,故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D、将温度由T1开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溶解,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2.00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
23、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根据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即可,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解答】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故错误;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能
24、量变化,故正确。D、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1分)13(5.00分)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否 (选镇“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 ( 选填“分子”或“原子”)。(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N2 ( 写化学式)。(4)该反应的化
25、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分析】根据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单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是一种单质,单质为氮气,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1)由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2)丙是二氧化碳,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3)丁是一种单质,单质为氮气,化学式为:N2;(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答案:(1)否;分子;(2)+4; (3)N2
26、;(4)2CO+2NO2CO2+N2【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4(5.00分)(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E (多选,用字母作答)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C用pH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pH=12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网题均作答。按甲计分。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粗盐的溶解过
27、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BFG ( 填字母)。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用D(填一个字母)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把配制好的氯化钠得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中可供选择的仪器:A试管 B烧杯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E胶头滴管F漏斗 G玻璃棒【分析】(1)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B、根据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可以燃烧进行分析;C、根据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pH值等于7进行分析;D、根据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
28、混合,搅拌静置,形成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E、根据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进行分析;(2)甲:根据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进行分析;根据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进行分析;根据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进行分析;乙:根据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进行分析;根据量筒可以量取液体的体积进行分析;根据配制溶液时,需要进行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进行分析。【解答】解:(1)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可以燃烧,故B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pH值等于
29、7,故C错误;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故D错误;E、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所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故E正确;故选:BE;(2)甲: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选:BFG;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乙: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所以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量筒可以量取液体的体积,所以用D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配制溶液时,需要进行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所以把配制好的氯化钠得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
30、贴上标签。故答案为:(1)BE;(2)甲 搅拌,加速溶解;BFG;出现较多固体时;乙 左盘;D;试剂瓶。【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5(5.0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锥形瓶。(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1O32KCl+3O2。(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填字母序号)。(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分
31、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3)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5)根据装置的特点及其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1)仪器a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1O32KCl+3O2;(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集气瓶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填:连续均匀冒出;(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实验室中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填:D;(5)用装置B来制取气体时,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的下端逸出,所以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
32、以下;故填:伸入液面以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并熟练书写反应的方程式。16(5.00分)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置的一种原料是由NaC1、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CO3
33、=CaCO3+2NaOH。【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I溶质为:NaC1、NaOH、Ca(OH)2;II溶质为:NaC1、NaOH;III溶质为:NaC1、NaOH、Na2CO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I正确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HCl溶液。(填化学式)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若猜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28:53。【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4、【解答】解:固体溶解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过量时溶质为:NaC1、NaOH、Ca(OH)2;II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NaC1、NaOH;III碳酸钠过量时溶质为:NaC1、NaOH、Na2CO3。故填:NaC1、NaOH、Na2CO3。【设计方案】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35、,向其中滴加足量的HCl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I正确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HCl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交流反思】若猜想II正确,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由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可知,CaONa2CO3,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56:106=28:53。故填:28:5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
36、5.00分)某兴题小组用铝简制备A12O3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的化学式为NaHCO3。(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写出Al(OH)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1(OH)3+3H2SO4=A12(SO4)3+6H2O。(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CBA。A自然冷却至室温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C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净水
37、剂。【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解答】解:(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X,根据反应前Na 为1;Al为1,O为6,C为1;H为4反应后 Al为1,O为3,H为3反应后缺少Na 为1,O为3,C为1;H1,所以X的化学式为 NaHCO3。(2)步骤III是氢氧化铝分解为氧化铝和水,为一变多,符合分解反应特征,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Al(OH)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A1 (OH)3+3H2SO4=A12(SO4)3+6H2O。(
38、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自然冷却至室温,所以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CBA。 (5)明矾的一种用途净水剂。故答案为:(1)NaHCO3;(2)分解反应;(3)2A1 (OH)3+3H2SO4=A12(S04)3+6H2O;(4)CBA;(5)净水剂;【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18(6.00分)取1
39、5.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9.6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分析】根据图可以看出剩余杂质的质量为5.4g,所以减少的质量就是消耗的氧化铁的质量,根据氧化铁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氧化铁的质量为15.0g5.4g=9.6g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Fe2O3+6HCl2FeCl3+3H2O160 2199.6g 200gx=x=6.57%答:(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9.6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57%【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