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中文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作为反映经济活动主要情况的会计信息,其失真的问题很自然受到社会的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程度不仅关乎一家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并且会影响到国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成效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建设,甚至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表现、危害,并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原因,对策Abstract With accelerat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2、 world economy gradually integrated. Reflect the situation as the main economic activiti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its distortion of the problem is naturally society. The level of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ot only about the extent a company and its stakeholders,and will affect the nationa
3、l results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and even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
4、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performance,hazards,and described its causes. Finall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is issu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Reason,Strategy11 1.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会计信息失真本身作为一个具有国际性的问题,一直以来,它都是各国会计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各国政府部门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5、,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会计信息失真这个国际性问题应如何解决。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出现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如美国的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及房利美、房地美、雷曼等会计造假事件;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也时有发生,如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等造假案 李双霞.对会计信息失真若干问题的思考J ,学理论2010年第23期.。这严重导致投资者普遍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产生质疑,引发公司股票价格剧烈的跌宕起伏,某些公司价值受到相关影响而贬值,众多的股民、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更可谓惨不忍睹,严重打击了他们对投资的信心。这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引发的危机,也充分肯定地说明了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是关系着会
6、计行业能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关键一环。如何可以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的同时,又极大限度地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本人开始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表现、危害入手。1.1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及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与否,将是如何评价会计这一个信息系统的质量程度的重要标准,而会计信息失真则是指提供者对会计
7、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不当,给其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不利的一种现象。1.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1)资产不实 对资产计量、确认随意性大,未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去处理经济活动;有些企业任意违规处理资产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等指标造成企业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严重出入、不实。(2)负债不实 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未能按照规定手续办理,手续不合法,三角债关系错综复杂,人为地增加企业之间的债务纠纷,以及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及时,导致出现大量的呆账坏账。有的企业甚至将不属往来性质的款项也长期列入应付款项以减少收入,逃避纳税或用于其他非法项目。(3
8、)盈亏不实 有些企业不及时确认收入,在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等科目中挂账,以收据在往来账户中结转,以隐瞒、转移收入,甚至伪造票据,虚列收入。其次,有些企业多列或少列成本、费用人为调节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4)资本不实 一些企业在申办注册时,注册资本巨大,为了应付注册会计师的验资,借入资金,验收后再归还,导致注册资本虚假、不实,实际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随意抽调资本,还有些企业虚盈实亏、无利分红、蚕食资本金、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等等。(5)税金不实 一些企业少计漏提,侵占国家税款,逃避纳税。表现于企业在增值税上,多列进项,扩大抵扣项目,通过关联交易任意降低计税价格,隐匿收入,违规
9、冲抵消等手段逃避税收;在企业所得税上,任意挤占、违规摊销成本费用,收入挂账甚至不入账,不按责权发生制原则结转成本、费用和收入;在消费税和营业税上,弄虚作假少计漏报应税收入。(6)资金不实 与银行没有按期的对账,与业务往来的单位没有及时核对应收、应付账款,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7)财务分析指标不实 在选用会计资料作综合性分析时,时点数据和时期资料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不比性,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8) 披露信息不实 夸大企业的业绩,回避存在的忧患,误导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人。(9)会计核算不规范 比如滥用和乱设会计科目,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令人明白,以至失真;企业内部财务管
10、理中有章不循的这种低劣会计环境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会计信息状况。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会全部一一列出,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2.1扰乱了经济秩序 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传递的错误信息误导了经济行为,会引起投资决策失误、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和资本市场的无序发展,进而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扰乱经济秩序。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帐期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
11、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帐猖獗,连真帐也很少有人去相信了,假帐蔓延的结果必然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干扰与损害。2.2影响了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的企业帐面盈亏不实,通过造假帐、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帐面亏损,逃避国家税收,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最终将会导致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整个社会很可能陷进严重经济危机之中,损
12、害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与调控,使经济秩序不能按照平常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2.3诱发了经济犯罪 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行使以权谋私的助力,通过制造假帐,使某些违反法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这都是因为不真实的会计信息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温床,败坏了社会风气,弱化了国家相关法规的权威性,才会导致这些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3.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 高敏
13、燕.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28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决策者所提出的决策,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则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与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十分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会干扰经济秩序和决策,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经济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存在着故意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等现象。本人将其产生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14、。3.1内在原因3.1.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一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贫乏,对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胜任能力较差,这会导致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账表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他们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甚至对于专业知识也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其业务素质低,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或是不自觉地违反了国家政策、法规;或是对经济业务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帐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或是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马马虎虎,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或是对上司唯命是从,丧失自身原则。无论是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都与会计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要求存
15、在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因为我国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对某些经济活动尤其是复杂的经济活动难以量化或精确地计算。另外,个别会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处理业务的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同时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不够重视,在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有着即使来到听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缺乏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也就无法谈及什么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导致到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缓慢,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而实际的在职学习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信息失真负有直接的责任。3.1.2会计政策的
16、选择 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提供了代理人的会计选择权利。选择的效率性必然会导致代理人在行使会计权时,利用契约的不完备,安排有利于私人的契约成本,从而产生机会主义。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机会主义行为会受到代理人选择权的保护,人为操作会计政策现象便可能发生。政策由会计选择的自由度,在政簧弹性和由此产生的机会主义倾向的共同作用下被放大。会计信息的虚假由非法变成现实的“合理”的客观存在。3.1.3绩效考核及用人制度 现行的企业绩效考核不再是单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而更多地赋予了政治的成份。出于政治目的需要,部分企业负责人乃至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会计信息数量上的意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是对这种现
17、象的贴切反映,又是对现行考核方式和用人制度滋生了会计虚假信息的诠释。政绩考核多是以上交国家财政收入为主,很多干部出于个人利益动机,就给企业下达利税指标,若企业完成有困难,就暗示甚至鼓励企业在会计报表上作假,其结果是国家和企业利益受损,而个人得益。这就是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问题。3.1.4企业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的非法干预 企业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达到控制、占有或骗取国家及企业、出资人资产的目的,出现贪污腐改、群体犯罪等行为,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虽然会计人员本身对于做假帐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但大多数假帐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于会计人员本身
18、,而在于有权支配这些会计人员的人,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等。无论怎么说,会计人员是受命、受制、从属于单位领导的,领导要求怎么做,会计人员不敢不从。如果胆敢抗命,那会计人员就只有下岗的份。虽然会计也可以以会计法为武器在一段时间内使领导的违法指令受到抵制,但这种情形断难长久。领导岂是吃素的,会长期容忍一个敢于和他作对的小小会计人员?3.1.5财经法规执行不严 政府监督由于受人力、财力的限制,只能把审计的重点放在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上,通常对企业的审计仅限于对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和分析。 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
19、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搞交情、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客户作弊,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新会计制度执行以来,财经法规已基本建立和健全,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也有了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3.2外在原因3.2.1法制不健全、法制观念淡化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相继颁布的等等一系列具体准则共同上台,把现状搞到有点混乱。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但现行的这部法规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如会计期间假设
20、,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须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在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重要性原则,是将重要的事项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事项合并反映等。 新的会计法虽然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对违规行为作了相应的量化处罚的规定。但在以往的较长时间内,因经济领域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由此造成了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不够严谨;另外,在我国目前状况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甚至存在着权钱交易,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3.2.2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会计人
21、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对企业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又要求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行使管理职能。使会计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原因在于会计法及有关条例赋予了一定权利,但缺乏操作性, 标准较高,很难实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的配备,不但资格条件达不到要求,而且岗位分工不够明确,岗位牵制遭受弱化,重要经济业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经营者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内部失控。内部审计受单位领导控制,很难发挥其作用。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部分事务所因自身利益的驱使,执业态度的不端正,风
22、险意识的淡薄,审计过程中与别人作交易、走过场,违反职业道德为出具假报告,使会计信息失真泛滥起来。3.2.3监督不力 尽管财政部和证监会一再强调要求监督者秉公执法,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制度作保证,监督者往往出于现实考虑,顾虑重重。执法部门对企业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总是顾及人情关系,避重就轻或视而不见,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以罚代法,使得作假付出代价远远小于产生的利益,对有关责任人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致使一些经营者和单位领导胆大妄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主管部门实施,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权衡本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的下属
23、单位,监督弱化;税务机关以税收征管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略了其他会计核算的监督;审计机关重点是对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审计,不可能对所有企业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3.2.4源头造假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会计人员非法取得或填制、伪造或编造原始凭证以骗取收入,中饱私囊,并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结果导致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4.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些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同时也埋下严重的经济隐患。如何治理会计
24、信息失真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呢?对于由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四个途径入手使之相辅相成,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4.1建立健全会计准则体系、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适应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针对具体情况,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准则,而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为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准则中的定义、释义的分析、解释要精确,不能给准则使用者造成任何形式的误导。 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可以根据我国状况,在会计准则的实施应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针对上市
25、公司对会计人员需求迫切,监管要求比较高的现实情况,绝大多数会计准则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即使在上市公司,也要在一定期间区别境内上市公司和境外上市公司,较好地解决企业机制转换有快慢、信息需求有差异的现实。同时,针对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并存的实际情况,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且需要规范的会计核算问题,必须及时作出反映,形成制度,保证会计核算制度与经济改革发展同步;并要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性,使目前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向不分行业的综合性会计制度过渡。对原有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中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部分加以改进,使会计准则和
26、会计制度之间相互协调一致。4.2严肃财经法纪、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罚力度 会计法当中明确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了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需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重申了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负责。并规定了企业对外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罪,轻者判五年,重者判五年至十年,并处罚金 沈永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初探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表面上刑法对违反上述条例的企业法人、会计人员
27、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非常严厉,但被真正被绳之于法者,至今寥寥可数,绝大多数处罚还停留在撤职、罚款、停止从业资格的层面上。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这无疑助长了投机冒险的风气。因此,必须严肃财经法纪,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人的惩罚力度。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人,不管他是单位领导、会计人员还是出具失真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责任人员,应依法办事。构成犯罪的应将责任人员移送司法机关按司法程序进行审查。通过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处以刑罚、才能把法律条文落实,真正体现法律法规的威慑和惩罚作用,令那些蔑视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得到应有的处罚,令其他的会计人员望而止步,不敢重蹈覆辙。4.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实
28、行综合治理 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单位负责人、财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内部牵制制度,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并经规范的会计技术处理提供出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并逐步建立内审对会计报表的审签制度。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把会计信息失真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企业的年报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能报出,企业发生注册资本变更,要经过注册会计师验证,社会中介机构还可以接受国家行政机关对企业单项审计的委托等,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搞好注册会计师的队伍,树立注册会计师良好的行业风
29、气,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再审计制度,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对那些不能公正执法,出具虚假审计结论的机构,一经查实坚决依法严肃处理,该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吊销其营业执照,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惩处。促其切实履行职责,强化自律机制,提高执业质量,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一些国家监督部门应依法行政,各司其职,消除门户之见,相互信任搞好配合,通力合作,杜绝执法尺度不一、重复查账的情况,避免在监督中形成的盲点。监督检查部门对被查单位检查要严格,并应作出全面、准确、公允能深刻揭示被查单位的真实情况和问题的检查结论,并对违法违纪的问题处罚到位。同时加强日常监督,银行通
30、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监督检查企事业单位是否多头开户、套取现金等;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严格发票的日常管理,铲除造成经济犯罪的假发票、假收据,从而达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4.4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目前,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企业的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会计确认、计量、计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会汁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会计人员充实和更新会计知识。首先需要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检查与考核制度;其次财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1、,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新政策、新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对制度理解的偏差和业务技能的不精所带来失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假账的出现。 在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和选择,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较高的素质,就难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应挑选一些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过硬、专业对口的骨干力量从事财会工作。首先,把好会计人员的入门关卡,严格选定条件,加强管理,并对以前未经考试就领取的会计资格证进行重新清理,将不具备条件而获取会计证的那部分人员坚决清除。以保证会计队伍的质量。同时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快,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还要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积极推行会计人员终身教
32、育,定期安排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扩充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的需要。最后,应着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守则,强化会计道德教育及集中支付制度,树立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对国家、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5.结论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运动状态的经济信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非常必要
33、的。 本论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开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但由于本人研究能力及专业知识方面的限制,本论文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希望本论文能得到老师的肯定。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3一、项目情况说明3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一、项目建设背景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7一、项目区生猪养殖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17二、禽畜粪污产量、沼气及沼肥产量调查与分析18三、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20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21一、养殖场概况21二、资产状况21三、经营状况21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34、23一、选址原则23二、项目选点23三、项目区建设条件24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27一、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27二、处理工艺的选择29三、项目工艺流程31四、主要技术参数35五、主要设备选型39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40一、项目建设目标40二、项目建设规模40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42一、建安工程42二、仪器设备46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8一、投资估算的范围48二、投资估算的依据48三、投资估算49四、资金使用计划54五、资金筹措54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55一、项目建设期限55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5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57一、土地与规划57二、环境保护57三、安全防护60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63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63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66三、项目运行费用67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69一、经济效益分析69二、项目风险评价72三、生态效益75四、社会效益76五、附表77第十四章招标方案78一、编制依据78二、招标范围78三、招标方式78四、招标组织形式79有关证明材料及附件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