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47608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中学生物真题2015年 (总分:120.02,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子叶提供营养  B。胚根发育成根  C。胚乳发育成叶 √  D。胚芽发育成芽 解析: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具有胚乳结构,提供营养,C项错误。 2.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是______。  A。世代交替  B.传粉  C.形成种子  D。双受精 √ 解析: 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双受精.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  A。将濒临物种迁出原地  B.建立濒临物种种质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 √  D。鼓励市民认养动物 解析: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4.按照生物分类等级顺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犬科—狼种 √  B.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犬科-食肉目—哺乳纲—狼种—犬属  C.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犬科—犬属—食肉目—狼种  D.狼种—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解析: 生物分类阶元从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A符合题意。 5.下列动物中,具有双重呼吸的是______。  A。乌龟  B。壁虎  C.家鸽 √  D.家兔 解析: 只有鸟类可以通过气囊和肺进行呼吸,称为双重呼吸,家鸽属于鸟类,故选C。 6。C 4 途径中,CO 2 的受体是______。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C.天冬氨酸  D。二磷酸核酮糖 解析: 在C 4 植物中,光合作用与C 3 植物相比多了一个步骤,就是首先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作用下,CO 2 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反应生成草酰乙酸;然后经过一系列途径又释放CO 2 ,再转入C 3 途经。 7.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______.  A。吞噬  B.易化扩散  C。同向协同转运 √  D.逆向协同转运 解析: 同向协同转运指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如动物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就是伴随着Na + 的进入,细胞内的Na + 离子又被钠钾泵泵出细胞外,细胞内始终保持较低的钠离子浓度,形成电化学梯度。 8。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具有______。  A。群落结构层次简单  B。抗干扰能力强 √  C。矿物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网(链)简单 解析: 顶级群落的特征是群落结构层次、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接近完全封闭,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强。 9。2011年5月我国开始执行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方法,其正确处理程序是______。 ①开放气道 ②人工呼吸 ③脑外心脏按压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 解析: 心肺复苏(CPR)是指一系列改善心脏骤停后存活机会的救命措施。整个CPR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基本步骤为CABD,即C:胸外按压;A:气道开放;B:人工呼吸;D:除颤。第二阶段是进一步生命支持(ALS),主要是在BLS基础上应用器械和药物,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识别及控制心律失常,直流电非同步除颤,目的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治疗原发疾病.第三阶段是脑复苏。故选D. 10。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小鼠肝细胞有高尔基体  B。酵母菌有叶绿体 √  C.水稻叶肉细胞有线粒体  D。大肠杆菌有核糖体 解析: 酵母菌是真菌,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兼性异养型,无叶绿体. 11.下图为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甲中存在四分体  B.丙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乙为有丝分裂后期  D。丙中着丝点已断裂 √ 解析: 甲为有丝分裂中期,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有丝分裂中没有四分体现象,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故选D。 12.在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______。  A。转录  B.逆转录 √  C.DNA复制  D.蛋白质合成 解析: 逆转录发生在RNA病毒中,并且具有逆转录酶.故选B. 1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 √  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  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  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 解析: 细胞的癌变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并不是由于细胞衰老产生的;衰老细胞会发生萎缩;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结果,对个体发育有利,在该过程中有特异性蛋白的产生.故选A。 14。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①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②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③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  A.③为实验组  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  C.NaCl为因变量  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 √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NaCl和茉莉酸,因变量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③为对照组,由表数据可知茉莉酸有抑制质壁分离的作用。故选D。 15.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造成这两种细胞上述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  C。核糖体成份不同  D.同种氨基酸密码子不同 解析: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mRNA碱基序列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与排列顺序也不同.故选B. 16.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细胞中,不能发生①,能发生②和③的是______。  A.浆细胞 √  B.记忆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成熟红细胞 解析: 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③是翻译。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也就是不能发生DNA复制,能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即抗体;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记忆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故选A。 17.注射成熟个体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同种淡水鱼排卵.这主要是因为垂体含有______.  A.甲状腺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 解析: 垂体分泌的激素有多种促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功能是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故选D。 18。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内流,经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受刺激后______。  A.静息电位升高  B.静息电位降低  C。动作电位升高  D。不产生动作电位 √ 解析: 河豚毒素可完全暂时性中断钠离子流入细胞膜,然而稳定状态的钾离子外流则完全不受影响。受刺激后,Na + 不能内流,神经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膜两侧的电位表没有发生变化。 19。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三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③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B。①表示胰岛素作用肝细胞  C。②可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 √  D。①②③中靶细胞受体相同 解析: ①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②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③表示神经元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不经过血液循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可促进或抑制肝糖原分解,C正确。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可以用①表示,三种方式的受体结构相似,但有特异性。 20。培养马铃薯脱毒幼苗的步骤,一般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芽→生根→移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消毒可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  B.①表示脱分化过程  C。②表示细胞再分化过程  D。取材一般需要选择成熟叶 √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取材一般选取幼嫩的组织和器官。 21。基因B是控制矮牵牛蓝色花色素合成的基因,其碱基序列已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从蓝色矮牵牛细胞获得基因  B.连接基因B与质粒的酶为限制酶 √  C。用普通玫瑰细胞作受体细胞  D.培养过程需要运用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 连接基因B与质粒的酶是DNA连接酶,限制酶用于切割基因。 22.下图为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及早期胚胎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促性腺激素能刺激卵原细胞的形成 √  B.Ⅰ和Ⅱ染色体数目相同  C。早期胚胎发育可在试管中完成  D。Ⅲ经受精形成Ⅳ 解析: Ⅰ是卵原细胞,Ⅱ是初级卵母细胞,Ⅲ是次级卵母细胞。根据图中促性腺激素作用的位置,可判断其作用是促进卵细胞的形成,A错误.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但数目没有改变,B正确。早期胚胎发育可在试管中完成,例如试管动物的培育,C正确。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和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促进卵细胞的形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Ⅳ,D正确。 23。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界定,下列行为动词用于表述技能目标的是______。  A。运用 √  B。说出  C。排列  D.简述 解析: 运用属于技能目标动同,独立操作水平。说出、排列、简述是知识目标动词. 24.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包括______。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  D。倡导探究性学习 解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5.高中生物学有3个选修模块,其中不包括______。  A。生物技术实践  B.生态坏境的保护 √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解析: 高中生物学包括3个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技术专题》).B不属于高中生物模块课程。 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 26.《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内容应重视对学生的______进行评价,重视对学生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重视检测学生______的达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 27.中学生物学的基本教学技能,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强化技能 下图为三种植物激素对豌豆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分数:5。01) (1)。比较曲线2与4,通常代表对照组的是______。(2或4)(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4[解析] 对照组一般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故4是对照组。 (2)。比较曲线1与3,可知______(激素)能解除______(激素)的抑制作用,促进侧芽继续生长.(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解析] 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 (3)。赤霉素通常产生于植物的______组织,比较曲线4和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分生;侧芽的生长[解析] 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顶芽的分生组织细胞.通过比较曲线4与5,可知在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其观测指标是侧芽的平均长度,结果是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生长的平均长度大于没有涂抹赤霉素的一组,由此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生长。 下表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测量结果(单位是J/hm 2 ·a),其中食物链仅为:植物→田鼠→鼬。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 11 1。05×10 9 7.50×10 8 7.15×10 8 2.44×10 7 2。25×10 7 2。18×10 7 据表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_J/hm 2 ·a。(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2。45×10 11 [解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太阳能。 (2).从田鼠到鼬的能力传递效率为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3% [解析] 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2。25×10 7 ÷7。50×10 8 ×100%=3%。 (3).田鼠获得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值为______J/hm 2 ·a,其余能量主要以______形式散失.(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3.5×10 7 ;热能 [解析] 田鼠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量=7.50×10 8 -7.15×10 8 =3。5×10 7 (J/hm 2 ·a);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在1hm 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50只田鼠,标记放回;第二次捕获40只,其中有标记的20只,该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 2 。(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00 [解析] 理论公式为N=M×n/m,其中标记个体为M,捕捉数量为n,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为m. 知识补充: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下图为某一水体四种藻类光合作用效率的研究结果(纵坐标表示光合速率的相对值)。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栅藻、水绵、菹草[解析] 栅藻、水绵、菹草均属于真核生物,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但是颤藻不含叶绿体。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______;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菹草;颤藻[解析] 图中可看出,菹草在15℃时出现生长高峰,而其他生物出现生长高峰所需的温度均比较高,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颤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其他均低于此温度。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解析] 题干中提出,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并且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主要原因是栅藻之间相互遮挡阳光,而每个栅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分数: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藻类夜间呼吸耗氧;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解析]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并且藻类死亡会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因此常常导致水体缺氧,最终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为研究裂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将裂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这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有两种可能:(分数:5。01)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 1 中的裂翅的基因型为______.(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aa;Aa [解析] 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符合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果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为Aa×aa,父本基因型为aa。F 1 裂翅基因型为Aa。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于X染色体上,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 1 中裂翅的基因型为______.(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X A X a ;X A X a 、X A Y [解析] 若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 、X a Y,其杂交后代符合题意1:1:1:1的情况。 (3)。上述两种情况下,亲本一定为杂合子的是______(父本/母本)。(分数:1。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母本[解析] 由第一、二小题可知母本一定是杂合子。 三、材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 研究人员调查某家族遗传病,绘制出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甲病用A、a表示,乙病用B、b表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Ⅱ代的3和4患病,而Ⅲ-9不患病,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__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Ⅱ—8不患病,而Ⅲ-13患病,说明乙病属于伴X__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显性;隐性[解析] Ⅱ代的3和4患病,而Ⅲ—9不患病,“有中生无为显性",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8不患病,而Ⅲ-13患病,说明乙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与亲代中的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aaX B Y;Ⅱ—8 [解析] 由Ⅱ-4,Ⅱ-7可知Ⅰ—1基因型为aaX B X b ,Ⅰ—2基因型为AaX B Y,Ⅱ—6为正常男孩,故基因型为aaX B Y。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亲代中的Ⅱ—8。 (3)。Ⅱ-4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______,Ⅲ-10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0;2/3 [解析] Ⅰ-1基因型为aaX B X b ,Ⅰ-2基因型为AaX B Y,后代无AA基因型.Ⅱ代的3和4患病,后代有正常情况,说明Ⅱ代的3和4基因型均为Aa,已知Ⅲ—10患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 (4).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2/3;1/12 [解析] 由Ⅱ—3的AaX B Y,Ⅱ—4的AaX B X B 或者AaX B X b 可知Ⅲ-10基因型为AAX B X B 或AAX B X b ,AaX B X B 或AaX B X b 。Ⅲ—13基因型为aaX b Y,我们把两对基因拆开计算,Ⅲ-10:2/3AA,1/3Aa,所以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3+2/3×1/2=2/3;同理,3/4X B X B ,1/4X B X b 与Ⅲ-10结婚,则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1/2=1/8,两病兼患的概率为2/3×1/8=1/12. 图1为反射弧,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D结构与C相似)。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C结构名称是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神经中枢[解析] C结构名称为神经中枢。A为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E是效应器。 (2).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的现象称为______,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称为______,神经纤维B的末梢在A中形成的特殊结构叫做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反射;反射弧;感觉神经末梢[解析] 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由于B为传入神经,因此A为感受器,A中的细小分枝叫作感觉神经末梢。 (3).如果刺激A的同时,在D结构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酯酶,②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将______(增大/减小),原因是间隙处的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减小;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被酶水解,不能使突触后膜兴奋[解析]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至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作用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如在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酯酶,则间隙中的乙酰胆碱会被水解,从而不能传递兴奋,故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将减小。 (4)。针刺能引起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分数: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大脑皮层[解析] 针刺的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 四、教学设计题(总题数:1,分数:20.00) 请根据下列《有氧呼吸》一节内容,回答问题,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部分). 有氧呼吸 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体的基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很多种与有氧呼吸的有关的酶, 一般地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肌细胞内的肌质体就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概括地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氧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对比,有氧呼吸具有不同的特点。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状态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的,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将存在ATP中。 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应用有氧呼吸原理的例子.(分数:20.00) (1).教学目标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识记有氧呼吸的场所;②说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③比较有氧呼吸和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的时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在学习有氧呼吸场所的时候,回忆线粒体结构,提问:之前学习过线粒体,线粒体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 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后,提问:线粒体是否固定不动呢?机体活动旺盛的部位线粒体的数量会怎么变化呢? 在学习有氧呼吸过程时,按照“分步板图→有氧呼吸的过程→总反应式→有氧呼吸的概念”的流程学习。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到底发生什么反应呢?什么是有氧呼吸呢? 有氧呼吸释放能量,燃烧也能放能,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引出有氧呼吸和燃烧的比较环节. 在学习有氧呼吸过程后,提问: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供给我们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有氧呼吸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相应的体现吗? (3)。列出两个有氧呼吸的实例,并说出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水果和蔬菜保鲜中低温可以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保存水果蔬菜. 贮藏粮油种子时必须使种子风干,降低含水量,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教学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有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的场所—-线粒体 二、有氧呼吸概念 三、比较有氧呼吸和燃烧 四、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