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知道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2)能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等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成功、感受创新的乐趣,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学习重点: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三、学习难点:学生探
2、索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过程以及对其意义的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的“说理”也是难点之一。四、学习设计:(一)预习准备(1)预习书38、39页(2)回顾:什么是直角?什么是平角?(3)预习作业: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已知136,254,那么1+2_已知1144,236,那么1+2_(二)学习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纸板,用剪刀把直角从顶点剪开,问: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再拿出平角纸板并用剪刀把平角从顶点剪开,问: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分别给这两个角命名引入课题2、展示新知:在一副三角尺中
3、,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o,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90o 。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o (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 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o (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符号语言:若1+2= 90o , 那么1与2互余。211 3与42若3+4=180o , 那么3与4互补。434343、注:(1)“互为”这个词语,与“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等词语中的含义有联系,均表示成对出现; (2)互为余角以及互为补角的角,主要反映了角的数量关系,而不是角的位置关系,可以
4、把剪下的 1、2 、3、4摆放出各种不同位置。 3412(3)区分互为补角和互为余角,区别在于两角的和是180还是90。4、应用新知体验成功若1与2互余,则1+2=_若1= 90o2,则1+2=_60O32的补角是_,余角是_(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的补角小吗?)30O角的余角的补角是_填表:一个角30O70O这个角的余角90o-这个角的补角180o-若一个角是它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变式训练:(1)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求这个角。(1) 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5、探讨余角与补角的性质例1 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2134已
5、知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余角与补角的性质:_。D2EFA1BC巩固练习(7)如图,EDC=CDF=90,1=2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 ADC与BD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DF与BD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FADEB(8)如图,C是AB上的一点,CD是ACB的平分线,则 图中互余的角是_ 互补的角是_,相等的角是_在图中再添一条射线CF,使FCE=Rt,则图中FCD余角是_ ACF的余角是_,FCB的补角是_,理由是_(9)已知:如图AOB =COD= Rt,问:图中有几对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COABD对顶角的概念_对顶角相等的性质_。六、课堂
6、练习:1已知A=40,则A的余角等于_2已知: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点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3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E=90,若COE=55,求BOD的度数4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AOC=120。求BOD,AOE的度数拓展训练:1(一题多解题)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F=3FOB,AOC=90,求EOC的度数2(科内交叉题)一个角的补角与这个角的余角的和比平角少10,求这个角3(课外交叉题)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
7、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1=42,2=28,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度4(实际应用题)如图所示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4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4个入球袋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假设用足够的力气击出,使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落入哪个球袋?在图上画出被击的球所走路程七、小结:互余互补对顶角数量关系对应图形关系211 3与42434性质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3、掌握平行线公理及平行线的传递性。4、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
8、能解决一些问题二、学习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三、学习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四、学习设计:(一)课前准备(1)预习书44-48页(2) 思考什么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特征?(3)预习作业如图所示,是 角;它们是由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的;是 角;它们是由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的;是 角;它们是由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的。(二)学习过程1、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可形成的角有 ,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简称“三线八角”)如下表: 基本图形角的名称位置特征 图形结
9、构特征例1如图是同位角关系的两角是 ,是互补关系的两角是 ,是对顶角的是 。2、平行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 ,那么这两直线 。简称: (公理)如图,可表述为: ( ) ( )例2 如图(1) (垂直的定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用一句精炼的话总结(1)所包含的规律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1、(已知) ( )2、(已知) ( )例3、如图,已知,直线BC与DF平行吗?为什么?变式训练:如图,已知,试问a与b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1、 平行线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 平行线的传递性:几何语言:拓展:如图,已知,问再添加什么条件可使ABCD?试说
10、明理由。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3、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二、学习重点: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三、学习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四、学习设计(一)预习准备(1)预习书47-48页(2)回顾:什么是同位角?什么是内错角?什么是同旁内角?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预习作业:如
11、图所示:(1)如果,那么 理由是 (2)如果,那么 理由是 (3)如果,那么 理由是 (4)如果,那么 理由是 (二)新课学习:平行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直线 。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 )平行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直线 。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 )例1、如右图,12 ,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180 , ACFG,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ABBC于点B,BCCD于点C,1=2,那么EBCF吗?为什么?例2、如图,已知,那么ABCD成立吗?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若1+2=180
12、,1=3,EF与GH平行吗? 解:为1+2=180( ) 所以AB_( ) 又因为1=3( ) 所以2+_=180( )所以EFGH( )拓展:1、如图所示,BE是ABD的平分线,DE是BDC的平分线,且1+2=90,那么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解:ABCD 理由如下:BE是ABD的平分线,DE是BDC的平分线( )1= ,2 ( )1+2=90( )ABD+CDB 180。CDAB( )2.如图所示,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1)ABD=CDB;(2)CBA+BAD=180;(3)CADACB。当堂测评:1如图1所示,若BEF+_=180,则ABCD2(
13、2008,齐齐哈尔市)如图2所示,请你写一个适当的条件_, 使ADBC 图2 图3 图43如图3所示,若1=30,2=80,3=30,4=70,若AB_5如图5所示AEB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 BA=CBD CBDE+DEA=180 D3=4 图5 图6 图7 6如图6所示,能说明ABDE的有( ) 1=D; CFB+D=180; B=D; BFD=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如图7所示,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BCAD的是( ) A3=4 BA+ADC=180 C1=2 DA=5 2.3 平行线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
14、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二、学习重点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三、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准备(1)预习书50-53页(2)回顾:平行线有哪些判定方法?(3)预习作业1、如图,已知BE是AB的延长线,并且ADBC,ABDC,若,则 度, 度。2、如图,当 时,;当 时,;(二)学习过程例1 如图,已知ADBE,ACDE,可推出(1);(2)ABCD。填出推理理由。证明:(1)ADBE( )( )又ACDE( )( )( )(2)ADBE( )( )又( )( )ABCD(
15、 )变式训练:如图,下列推理所注理由正确的是( )A、DE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E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DE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例2 如图,已知ABCD,求的度数。变式训练:如图,已知ABCD,试说明拓展:1、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试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EFAB,CDAB,试说明DGBC。回顾小结:1、说说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什么?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判定:角的关系 平行关系性质:平行关系 角的关系3、证平行,用判定;知平行,
16、用性质。2.4用尺规作角一、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二、学习重点: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作角的和、差、倍数等。三、学习难点:作角的和、差、倍。四、学习设计(一)预习准备(1)预习课本55-56页(2)思考什么叫尺规作图?直尺的功能?圆规的功能?(3)预习作业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1) 延长线段BA至C,使AC=2AB(2) 延长线段EF至G,使EG=3EF(3) 反向延长MN至P,使MP=2MN(二)学习过程1、(1)只用没有 的直尺和 作图成为尺规作图。(2)尺规作图时,直尺的功能是(1) ,(2) 圆规的功能是(1) ,(2)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17、直线l上取线段AB=a B、做 C、延长射线OA D、反向延长射线OB例2 作图(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求作:AOB,使AOB=(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倍数: 已知:1求作:MON,使MON=21 (3)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 已知:1、2、求作:AOB,使AOB=1+2 (4)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差:已知:1、2、求作:AOB,使AOB=21 回顾小结:常见作图语言:(1)作XXX=XXX。 (2)作XX(射线)平分XXX。 (3)过点X作XXXX,垂足为点X。第二章 回顾与思考全章知识回顾1、概念:相交线、平行线、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垂直、同
18、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平行线。2、公理:平行公理、垂直公理3、性质:(1)对顶角的性质 ;(2)互余两角的性质 ;互补两角的性质 ;(3)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可得出 ; ; 平行线的判定: 或 或 都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3、 垂线段定理:4、 点到直线的距离:7、辨认图形的方法(1)看“F”型找同位角;(2)看“Z”字型找内错角;(3)看“U”型找同旁内角;8、学好本章内容的要求(1)会表达:能正确叙述概念的内容;(2)会识图:能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概念所反映的部分图形;(3)会翻译:能结合图形吧概念的定义翻译成符号语言;(4)会画图:能画出概念所反映的几何图形及变式图形,会在图形上标注
19、字母和符号;(5)会运用:能应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计算。例1 已知,如图ABCD,直线EF分别截AB,CD于M、N,MG、NH分别是的平分线。试说明MGNH。例2 已知,如图例3 已知,如图ABEF,,试判断BC和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同位角 B、是同位角C、是同旁内角 D、是内错角2、已知:如图,ADBC,求证:ABDC。证:ADBC(已知) ( )又(已知)( )ABDC( )几何书写训练1、已知:如图,ABCD,直线EF分别截AB、CD于M、N,MG、NH分别是的平分线。求证:MGNH。证明:ABCD(已知) = ( )MG平分(已知)
20、= = ( )NH平分(已知) = = ( ) = ( ) = ( )2、已知:如图,证明:AF与DB相交(已知) = ( )(已知) = ( ) = ( ) =( )(已知) = ( ) = ( ) = ( )3、已知:如图,ABEF,.求证:BCDE证明:连接BE,交CD于点OABEF(已知) = ( )(已知) = ( ) = ( ) ( )4、已知:如图,CDAB,垂足为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EFAB,垂足为E,且,求的度数。解:CDAB,EFAB(已知) ( ) = ( )(已知) = ( ) ( ) = ( )(已知) ( )5、如图,已知。推理过程:( )(已知)(等量代换)
21、 ( )( ) 又( )( ) ( )6、已知ABCD,EG平分,FH平分,试说明EGFH。推理过程:ABCD(已知) = ( ) EG平分,FH平分( ) , ( ) ( ) EGFH( )7、如图,已知ABBC,BCCD,试说明BECF。推理过程:ABBC,BCCD( ) ( )又( )( ) BE ( )8、如图,BECD,试说明推理过程: BECD( ) ( )(已知) ( )BC ( )( )9、如图,DEAO于E,BOAO,FCAB于C,试说明ODAB。推理过程: DEAO,BOAO(已知)DE ( ) ( )( ) ( )CF ( ) ( )FCAB(已知) ( ) ( ) ODAB( )10、如图,BE平分,DE平分,DG平分,且,试说明BEDG.推理过程:BE平分,DE平分( ) , ( )(已知) =180 ( ) ( )DG平分(已知) ( )( ) BEDG( )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