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11-22作者简介:吴璇,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刘衍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8页。摘要:马克思系统梳理了以往哲学有关人的主体存在问题,深刻阐明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主体存在之基,从而奠定了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石。马克思通过对宗教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批判和清算,摒弃了唯心史观将历史进程抽象把握为精神意识和英雄“个体”的自我实现,科学阐释了人民主体思想生成的逻辑进路,将历史发展的主体确立为人民。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以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为价值所指,以人民是共享发展的利益主体为价
2、值导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归宿,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马克思;人民主体;历史出场;现实旨归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X(2023)01-0083-06吴璇刘衍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出场与现实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的含义从“人”的概念中衍生,与“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关系密不可分。那么什么是主体以及人又是怎样从群氓演进成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主体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深刻把握“人”作为主体的深层价值和科学定位,回到马克思文本中重勘“人民”
3、概念的历史出场,才能全面揭示和理解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价值旨归。一、“主体”从何而来:从“逻各斯”到“绝对精神”的局限主体问题莫衷一是原因在于不同的存在论视角有不同的主体观。思想的流变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无论是普罗泰戈拉所认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还是中世纪人们对上帝的追问人唯有信仰上帝终生赎罪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所有这些偏颇扭曲的神学宣言都将人剥离出自我意识的外壳,成为上帝这个绝对精神的异化。随着文艺复兴冲破神学的藩篱,笛卡尔的“我思The New OrientNo.1,2023General No.2602023 年第 1 期总第 260 期83新东方 2023 年第 1 期故我在”标志着“主
4、体的觉醒”,开始将人视为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从而出走了中世纪“上帝视角”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幻象。然而,这种“我思”只是一种抽象的先验主体通过意识控制外部世界,这里的“人”并不是以个体的实体形式存在,而是仰仗抽象的先验主体。若谈及外部世界而抛开个人现实生活,那么这个“人”只能是宗教神论里的那种抽象的人,即“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在康德看来,思维证存在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如果说以往对人的存在问题是静态追问,那么在康德看来“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物是手段,人是目的;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在实际生活中常把自己或他人视为工具,而从理想状态上看,人应该把自己或他人,即每一个理性
5、的存在者视为目的”。也就是说,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不再囿于抽象主体而是成为一切理性认识行为的参与者和实践认知的主导者。然而,这种强制性的主体逻辑过于理想主义,忽视现实中物的主体化和人的客体化,抛开现实抽象地谈论主客体关系注定只能是一种幻念。这种空泛而抽象的理论慰藉到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顶峰,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自我意识)视作自然的实体与作为人的象征即自我意识的统一,并居于主宰地位。费尔巴哈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理解人的存在,将人的对象性活动理解为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对这种外化的克服,仍然停留在抽象的、思维头脑中的“人”,脱离社会生产方式的本原,没有从现实的社会联系、人与人的关系中探讨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不可能从现
6、实性的角度认识主体存在。不论是“逻各斯”“上帝”还是“自我意识”和“绝对精神”,这些曾被奉为“主体”的共同缺陷在于抛开人的对象性活动而妄谈主客体之分。在马克思之前,主体仅停留在“被动群氓”的位置,从而导致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只注重直观顺应,有悖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批判的武器”对社会现实毫无批判力量。二、人民主体存在之基:社会生产方式的表征“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这个历史任务就是要从谬误百出的意识形态掩盖中揭示现实社会进行物质生产的主体。而“主体”之所以为主体,就在于它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这是主体与非主体的基本区别。这种能动性将人从对未知自然的
7、崇拜和克服自然力量对物质生产生活的威胁中剥离,在劳动和物质生活实践中生产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他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说明物质生产生活的活动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动物区别的主要方面,而人又非一般意义的自然存在物。虽然人和动物都要获取自身生活资料,但对动物而言这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动物只是按其所属的种的需要和限度来构造,而人的活动是具有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劳动作为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然而,并非所有的劳动都能导
8、致人的自我实现,只有在自由地塑造自然以及自身的创造性劳动之中,人才能实现本质的全部占有。黑格尔把自我意识看做人的本质,这是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3页。俞吾金:如何理解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观念,哲学动态2011年第5期。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7页。8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4页。抽象形式下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自我意识的自我对象化和异化,又扬弃异化回到主体,这一过程中使主体得到确证和发展,实际上是描绘人的自我产生和劳动的本质。人正是通过劳动对象化和异化,并不断克服劳动异化而使主体(人)自身得到发展的。只要把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换成人,把黑格尔的自我设置、自我扬弃的抽象行动变成人的实际劳动,把自我意识的异化和扬弃异化换成劳动的异化和扬弃异化,那么一切都会颠倒过来,我们得到的将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自我产生的实际过程。对此,马克
10、思指出,黑格尔是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由于他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因此这个过程“仅仅是形式的,因为它是抽象的,因为人的本质本身仅仅被看做抽象的、思维着的本质,即自我意识”。马克思的卓越之处就在于能够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外壳中看到合理的内核,看到他以自我意识的异化和异化扬弃的思辨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通过劳动而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从而对黑格尔的思想作了进一步改造。当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本质的全面复归还需要满足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属性,即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也是“社会存在物”,物质生产活动并不是神秘力量支配的自然进程,而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展开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必
11、然会产生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众所周知,人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必然隶属于某一个群体,因为不管是人的日常生活或是精神世界都是通过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生成的,这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基础,更是社会存在的“原动力”。同样,社会也不是作为给定的、现成的结构强加于人的生存的,而是人从生产活动结成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指向就是人。三、人民主体思想出场:对宗教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清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是人作为主体形成交互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呈现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物质关系不断采取新形式的实际过程。马克思在对唯心史观
12、的清算中完成了“人民主体”的出场。马克思认为宗教是颠倒的现实的产物,他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一文中明确了人创造宗教不是宗教创造了人的观点。“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对宗教的批判必须回到现实世界,回到现实生活和政治制度中来。虽然这里马克思并未与唯心主义划清界线,但已经意识到对宗教的批判并不能跨越批判本身,批判的批判必须要引向“尘世人间”,回到现实的社会,回到现存的制度中。在对宗教和神展开批判的同时,马克思对“谁是主体”做出了回答:人是主体,宗教是人的反映,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将劳动作为现实的人的主体的途径
13、,认为劳动不仅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是维系肉体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而且是人按照自身“内在尺度”自我对象化、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明确了在生产劳动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为在 神圣家族中展开对鲍威尔英雄史观的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鲍威尔等人自恃以他为代表的“有教养的”资产阶级是历史的编篡者,而视群众为消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出场与现实旨归85新东方 2023 年第 1 期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42页。极的群氓,这样一来历史仅是资产阶级理性活动的结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的创造者,群氓之族的人民大众沦为其创造历史的工具。针对鲍威尔等人的唯心主义
14、英雄史观,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自恃者”的狂妄和无知,认为鲍威尔将自己及其一众人包装成社会进步的力量,其实质只是与以往无异同的“自我意识”脱离了现实的理论慰藉,是脱离现实的精神废品。创造历史的主体既不是“离群索居”孤立的人,也不是“有教养”的资产阶级,更不是爱尔维修所谓的“天才人物”,而是指构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事物质劳动生产的人民大众。同样,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并非来源于宗教和个人英雄的自我意识,而是基于社会劳动生产。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通过分析社会分工和所有制对应关系的变化,认为经验和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跟生产联系,而不应带有神秘色彩。由此可见,马克思已经看到了生产劳动对社
15、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将劳动看成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这样一来,劳动主体就成为社会前进的主体,而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民则是劳动生产中的能动主体,全部现实生活显示出只有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的人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现代社会的劳动主体则主要是以工人即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者,由此马克思进一步拓展了“人民大众”的阶级外延,指出了人民由无产者、小农和城市贫民构成。人民的本质在于做自己的主体,而不是锁链在被笼罩在某种异化力量下或者附属在某个自我意识构建的“天意”主体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和承担者。社会生活所需的资料无论是物质财富资料还是精神生活资料,都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
16、来实现的。不仅如此,人民还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切社会的变革运动最终需要通过人民的实践来完成。马克思以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将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社会发展的落脚点,高度重视人民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充分肯定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对人民主体的历史地位的认识问题。四、人民主体思想现实旨归:从被动的群氓到历史的主体“人民主体”实际上就是“真正的人民”的集体意志与联合行动,是代表人类历史前进方向的联合力量。马克思在他的思想著作中始终贯彻着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在历史发展的宏大视野中看到了人民主体片面的发展状态。特别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中探索出人民
17、主体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论断,形成了关于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其宗旨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彻底的解放。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最大最根本的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人民主体思想以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为价值所指,以人民是共享发展的利益主体为价值导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历史活动的实践主体是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所指实践主体指的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
18、世界中,实践和认识的发动者、行为者和承担者。马8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50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8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克思从对这种有目的有意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象性活动的理解中推导出实践与发展的力量都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从而形成人民主体这一历史范畴。把“人民”作为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主体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现。
1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彰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意蕴,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一大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所在。邓小平曾说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顺应了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时代特征发生变化,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甚至难题必须且只能依靠人民的实践力量,充分激发人民活力,发挥人民创造力。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人民主体思想更清晰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性
20、、延续性和先进性。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主体是人民,只有确立人民主体地位和坚持人民立场,才能把握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二)共享发展的利益主体是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导向“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马克思认为利益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出比以往一切世代都更巨大的财富,但它满足的是资本家私有的利益需求,所以导致人的异化和劳动异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从
21、人民利益出发而非少数人利益出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使人民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主要矛盾及应对其他挑战,我们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坚持人民是利益的主体,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主体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依靠人民再创历史伟业,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而赢得民心民意,进而增进人民共享的共同利益,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2、和道路的认同感,巩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归宿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通过实践活动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还给人本身,重塑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历史活动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所占有,异化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工人的劳动成为维持自身肉体生存的手段,具有自由意识的人变成了和自己本质相异化的人,原本自主的劳动异化为限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出场与现实旨归87新东方 2023 年第 1 期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制人自
23、由全面发展的枷锁。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真面目,号召每个人都自觉地消灭异化劳动,只有扬弃种种异化实现人类的解放,全面地占有物质生产及社会交往关系总和,把一切精神文明创造的成果内化为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满足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状态。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摆脱社会不合理和自我内在束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社会。理想不能息止于现实的荒野,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提供了钥匙。随着对人民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力这一科学论断的不断深入,价值旨归进
24、一步凸显出来,并为人类寻找自由解放的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消除贫困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在建党 100 周年之际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而,我们在看到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为根本价值指引,矢志不渝地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目标视为改造社会现实的价值归宿。一方面要推动国家
25、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最大可能地满足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激活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掘和释放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促进全体人民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五、结语马克思在对人作为主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逐步深化了对人作为感性活动主体的认识,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人民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具有根本性和主导性力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始终坚持人民主体思想不动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的巨大优势,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又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人民主体地位提供制度保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维护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更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