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5346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 年第 1 期(总第 187 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1,2024(Sum,187)文史教育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思想方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儒家关于“天人性一”“物我唯一”“尊万物为师”等天人关系论具有丰富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蕴,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关键词:“天人性一”;“物我唯一”;“尊万物为师”;人与自然

2、生命共同体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24)01-0094-05收稿日期:2023-11-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21VSZ02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ZX015)作者简介:杨建坡(1979),男,河南西华人,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康旋子(1999),男,河南商水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杨建坡,康旋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

3、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这为解决人类生态危机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路径指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儒家关于“天人性一”“物我唯一”“尊万物为师”等天人关系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一、“天人性一”天人关系,是 礼记 关注的重点,其最高理想是“天人合一”,其实现基础是“天人性一”。中庸认为,人性是由天赋予的,它与天性一脉相承,二者是同一的。对此,中庸 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的哲学命题。中庸 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 19-20。关于 中庸这段阐述天人关系的论断,朱熹曰:“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2 20天地、万物、人,三者本是一体,这就意味着三者同质同构。虽然朱熹的基本出发点是在借此论述“理气”关系,但其中蕴含的“天人性一”的天人关系思想不可忽视。“命”,为自然的目的。关于“命”,朱熹注曰:“命,犹令也。”2 19命,就是天的命令。需要指出的是,自孔子

5、始,人格神式之“天”逐渐由物质与自然之天代替。“命”从天的命令演就变成自然的目的。“解 命 字为目的性比解 命 字为必然性更符合中国哲学的精神”3。自然的目的是“善”,天之生物,就是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即善。“天”命“善”于人,而作为德性主体的人,应承担起保护万物生命的责任,同时应有辅助自然生物的义务。“性”,是天对人性形式结构的规定,它指向的是心性修养。郑玄引 孝经 注:“性者,生之质命,人所禀受度也。”4 1625性,由天命之,人循之,即是人性,它秉承天性而来。天命,“是一独立自存的道德律令,其性质即为德性。依据此种概念,人在世或逝世后的命运,并不依赖生前死后的灵魂,也不依赖神灵的力量

6、,而纯是依靠自己的善言善行”5 1。94性,为人性的形式结构,由天规定。天性,其性质为德性。据天所命,人秉承了天性,内在表现为心性的修养,外在表现为努力保存、扩充德性,“道德地对待自然”,以仁爱之心待物。最重要的是,人担负起自然以善为目的的使命,积极地参与自然的“创生”过程。这就是 中庸 篇所说的“继善成性”。“道”,开通性命之方,是一种性命之学。关于“道”,孔颖达疏,道者,开通性命,犹如道路开通于人,犹善道须臾离弃则身有患害而生也4 1625。“道”由道家首创,但较之于儒家,道家的“道”更倾向于如何实现天人二者的亲密无间,而儒家的“道”则主要指人的德性修养。在儒家哲学中,“道”是一种身心之学

7、,或者是作为性命之学而存在的。既然人由天生,性由天命,禀赋的是“天地之秀气”,因而是宇宙中最灵、最贵的。因此,人就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特质。人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道”,就是实现这些可能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杜维明所说:“儒家的道暗示着作为群体行为的、无止境的自我转化过程。”6 63论语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2 156中庸 亦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4 1627这就意味着,虽然天至高无上,但它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也有其自身限制。因此,“道”,就需要个体的主观努力,通过性命之学实现德性自身的转化。这也表明,人作为自然的同伴,自然赋予了人的价值,人

8、若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与天保持密切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道”就是天之创生不息的媒介。人应认识、把握、遵循天性,以保持人性与天性的一致。“人与天性一”,人应本之于“中”,以致“庸”。“中”,“是中心之中;庸 则意指普遍的与和谐的。前者指向了人性,后者则表示人性与宇宙的关系。合并而论,此意味着人性是和谐的,而且此和谐不只使我们成为道德的存有,它还贯穿了整个宇宙。一言以蔽之,人与宇宙成为一体”5 106。这就是说,“庸”即“和”。在 礼记 看来,人性未发,是“中”;人性已发,本之于中,是“和”。未发已发皆本之于“中”,这是人对天性的虔诚信仰,本“中”以致“庸”“和”,说明人唯有置身于自然这个

9、整体之中,才能使得充分实现人性的努力成为可能。否则,“命”“性”“道”,这一系列实践过程是无法进行的。在 中庸 中,人性的实现,就是“与天地参”。人与天和谐共生,融为一体,就是天下之达道。个体达至“庸”与“和”,不仅体现了人获得了人性修养,而且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物我唯一”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同一的,二者皆由共同的物质性与生命性兼备的“气”所构成。这是人与天能够契合无间的必要因素,但这对于尤其注重个体与自然内外和谐的 礼记 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 礼记 中,个体对自然的凝视和自然对个体的映射是统一的,且是双向互动的,个体对自然的凝视能够延伸到自然中,以使个体对自然拥有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

10、;对自然的凝视可以照进内心,以增进个体与自然的生命融通。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与自然皆可圆满完成自身。这就是“物我为一”,其建立在人对自然同情的基础之上。移情,是个体将感情转移至客体或对象中去,使它们犹如有了主体的情感以彰显主体的意志,从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契合。简言之,所谓移情,就是把自身同自然界里的某个或者某些事物相类比。同情,是一个人同时也是一个动物和一个客体。这一认识会引导他看到他自己与世界及其世界中的每一事物都是紧密相连的,他会因此而获得普遍同情7161。“可能最无私的感情就是同情”7162。移情与同情皆以消除主客的对立,实现主客的融通与统一为目的。移情,主体移情于物,人为主导。同情

11、,情与物同,心物交感,而最终物我同感。所谓同感,就是“那种强烈地感受到把一切生命都统一在一个惟一的有机体里的同一性,或者说是亲族关系的束缚能力”8。前者是自然的人化,而后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就是中国哲学中的同情,这在“庄周梦蝶”中得到了诠释。“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9 112。以物化为情感的指引,庄子最终获得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9 79的人与自然圆融无碍的、愉悦的生命体验。道家是在取消事物区别的基础上进入与自然的同情,而儒家则以物我有别的前提下对自然的凝神观照。

12、道家对自然的同情,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超脱尘世束缚,实现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而儒家同情自然是超越自身限制,以实现个体与自然的无95间契合为终极关怀,在这个过程中人应主动“以己去合天”。礼记 认为,同情基于人的仁人之心。这表现在主体以恻隐之心与自然交融,“霜露即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怅之心”4 1592“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4 1592。礼记 祭义 此说,是在展现君子感时念亲之孝心。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这反映了个体与自然的同情。礼记 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与自然同情,从本体论上讲,是因为人被赋予了天地的“仁心”。孟子认为,这种“仁心”,就是“恻隐之心”,即对他人与万物的切身如己的同情,

13、与痛侧心扉的怜悯,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在情感、心理、道德上的归同与共鸣。只有基于恻隐之心的个体,才能促使其观察自然,体认生命,从而使个体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能够与自然保持一致。对于自然来说,人们之所以能够将同情扩展到自然中去,是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10。礼记 认为,同情自然,主体的审美心胸必不可少,这需要通过主观努力来获取。从美学角度讲,对自然的同情,就需要主体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容纳自然的审美心胸。所谓审美心胸,就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如前文提及的物化、超脱、超越等。在 礼记 中,审美心胸表述为“万物一体、

14、群居和一、与天地参”等方式。审美心胸的培养,于道家,需要涤除一切私心杂念,“心斋坐忘”“虚壹而静”,即心灵达至绝对纯净状态;于儒家,要求个体不断地进行自我德性的修养,努力转化自我。“对于自然和人的互通性和亲切性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的结果。尽管我们有优越的智力,但我们对 太和 并不拥有特权。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的存有,我们永远不能把自己撇在一边,而从所谓旁观者的中立立场研究自然”6 42。因此,人与自然同情,维护自然内部各生命元素之间的和谐共生状态,就必须持续地进行自我修养,“除非我们能首先使我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谐起来,否则,我们就不能与自然取得和谐,更不用说 独与天地精神往

15、来 了。我们确与自然同源,但作为人,我们必须使自己与这样一种关系相称”6 42。三、“尊万物为师”古时,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人类活动以自然的时节、气候、物候等为参照,从中总结出规律,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政策,以此来安排人类活动。因此,中国古代人们在与自然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这在 礼记 中,尤其是月令 篇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月令 规约人们每个月的行为,以求得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于时节、气候、物候。时节,即“时”与“节”。“时”指的不是时间、时候,而是“四时”,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节”就是节气,是指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据太阳运行和四时变换制定而成的,用

16、来指导人们进行农事生产活动的依据。一般而言,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地点漫长时期的大气状况,是短时间内构成天气的那些大气因子及其变化的长期概括。物候,是指万物随着季节更替而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变化。“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簇,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4 1352-1355。孟春之时,太阳运行在定星附近,黄昏之时参星在南天的正中,拂晓之时尾星位于南天的正中。孔颖达疏:“凡记昏明中星者,为人君南面而听天下,视时候授民事。”4 1353此时,动物以鳞类为主,声音是角音,对应的是十二律中的

17、大簇。数目为八,味道为酸,气味为膻,祭祀要祭户神,祭品应以脾脏为尊。在这个月里,冰面开始解冻,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活动,潜在水底的鱼也开始游动,水獭开始捉鱼,并将捉来的鱼摆放在岸边,犹如祭祀,鸿雁随着天气的转暖从南方飞来了。在立春之月,天子要进行斋戒,并亲自率领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到“东郊”去举行盛大的迎春之礼。“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4 1356。天子命令太史谨守天文典籍,奉行观测天文之法,负责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在这个月,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天子发布农事之令,布置春耕之事,并命令田畯(古代掌管农业的官吏)住在“东郊”,考察各种土地以种植各类农作物,同

18、时把种植农作物的方法传授给百姓。在春季打雷时,相关司职人员告诫人们谨言慎行,“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96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4 1362。仲春之时,桃树李树开始开花,黄鹂鸣叫,鹰变成了鸠。季春之月,桐树开花,田鼠变为鴽(一种鹌鹑之类的鸟),天空开始出现彩虹,浮萍也开始生长。此时,鼓励妇女们专心于养蚕之事。季春之月,“不可以内”4 1363,不能收纳财物和货物,只能往外散放。于此时,天子命令主管官吏打开国家的粮仓,赈济灾民,同时打开府库,周济天下黎民。在这个季节,人们不可砍伐树木,不可捕猎鸟兽,不可向野生动物投放

19、毒药,就连捕猎的器具之类也要收起来,不能随身携带,对此国家要进行严格监管。“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4 1364-1365。立夏之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前往“南郊”举行迎夏之礼。“还反,行赏,封诸侯”4 1365。天子礼毕返回,赏赐大臣,分封诸侯。对此,孙希旦曰:“孟春行庆施惠,而封诸侯则行庆之尤重者,故孟夏乃行之,以顺阳气之发宜。”11此时,天子才会在宗庙里举行饮酎礼。天子命令野虞(主管山林薮泽的官吏)到田间去慰问农民,并劝勉农民要依时耕作,

20、勿误农时农事。夏至之时,人们要斋戒,不可袒露身体,不可过于急躁,不可过度讲究口味,停止沉湎于声色之欲,节制嗜欲,平心静气,就连刑罚之类也不能动用。“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燥。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4 1370。仲夏之月,螳螂出现,百舌鸟开始鸣叫,听不到蛤蟆的叫声。季夏之月,温风吹来,蟋蟀躲进墙壁中,鹰开始飞翔,萤火虫从枯草中长出。此时,土地湿润,天气炎热,大雨不断,铲除杂草最为有利,因此,农民要抢抓农时在田间劳作。“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

21、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4 1372-1373。立秋之日,天子率领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前往“西郊”举行迎秋之礼。在此月,“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4 1373,不可进行分封诸侯、割地、出使、赐币等活动,因为秋天是收敛的季节,不可做此类散放之事。天子命令百官在这个月施行收敛的政策,修缮堤坝,检查水道是否堵塞,防止洪水泛滥成灾。仲秋之月,疾风刮起,鸿雁从北方飞来,燕子飞回到南方,群鸟储藏过冬食物。这时,可以修筑城墙、建造都邑、修理粮仓。主管农业的官吏催促农民储存收藏粮食,劝勉农民赶紧种麦,不要错过农时。季秋之月,鸿雁短暂停留,雀飞入海水中变成蛤蜊,菊花盛开,豺开始

22、捕杀野兽。在季秋寒气至、霜降之时,百工停止劳作,回家休养生息,相关官员督促农民将各种农作物收整备齐,教农民学习使用各种兵器。“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任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4 1380-1381。孟冬之月,是甲壳类动物活动的季节,水开始结冰,地面开始上冻,雉鸡潜入水中变成大蛤,彩虹不再出现。冬至之日,天子率领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到“北郊”举行迎冬之礼。在这个月里,“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之气隔绝不通,天子命令百官谨慎地做好覆盖收藏工作。如果发现在外面有堆积的农作

23、物,便让百姓们将其收进仓廪中,还要派工师检验工匠制作器皿的情况。此月,要让辛苦劳作的人们休息。仲冬之月,冰越结越厚,地面开始冻裂,鹖旦不再鸣叫。此时,百姓及官员不可随意在土地上建造房屋、宫室等,也不可打开房屋、宫室等建筑物的顶端。此时,百姓可进山取材,也可进行田猎活动,前提是要在掌管山林薮泽官吏的指导下取用。季冬之月,大雁飞回到北方,喜鹊开始筑巢,雉鸡鸣叫。天子命掌管农事之官吏,告知农民挑拣出五谷的种子,计划耦耕相关事宜,修理耒耜,准备好耕种用的各种农具。四、儒家天人关系论对于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价值人与自然是一体相通的生命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儒家天人

24、关系论对于理解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存的物质前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对自然心存敬畏,要像97敬畏人的生命一样敬畏自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因此,人类要心存敬畏,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要保护自然,建设美丽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顺天而作、因地而为”,强调了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新时代,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意识,按照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使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焕

25、发更为持久更为灿烂的生命之光。其次,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要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过程既是一个静态的互补关系和共生关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2。因此,一方面,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当前,要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6、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2。理解这一重要论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必须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关系入手,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的辩证关系统一到实践中,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互为支撑,辩证统一。最后,倡导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深入反思中确立人与自然的日常交往方式,在批判审思中走向美好生活。维持物质需求与自然

27、发展的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取用有节、行止有度的生活态度,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绿色生活理念,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参考文献: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55.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 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生态哲学生态观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4 阮元.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M.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5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M.杨儒宾,吴有能,朱荣贵,等译.南京:江苏教育

28、出版社,2006.6 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M.曹幼华,单丁,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3.7 金岳霖.道、自然与人 M.王路,等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8 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 M.侯文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8.9 郭庆藩.庄子集释 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10 宗白华.美与人生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21.11 孙希旦.礼记集解 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443.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17-10-28(1).责任编辑李孝敏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