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5331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吉首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湘西州为例 分类号 密 级 公 开 U D C 单位代码 吉首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中文题名英文题名研究生姓名 指 导 教 师 学 科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 究 方 向 产 业 经 济 提交论文日期 年 月 日 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二00 八 年 六 月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2、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图 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导 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1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2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3、3第四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础理论10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17第二章 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19第一节 湘西州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19第二节 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19第三节 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21第三章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启示25第一节 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25第二节 国内典型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借鉴29第四章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3第一节 促进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33第二节 促进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35结 束 语39致 谢40参考文献41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4表

4、目 录表1-1湘西州主要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年收入15表1-2湘西州二元经济结构状况17表2-1乡村从业人员性别分类状况19表2-2乡村人员文化程度19目录图 目 录图1-1城乡收入差距16图1-2 研究思路18ABSTRACT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湘西州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素质相对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本文以湘西州为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

5、部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简单论述了国内外关于本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第二部分,从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现状以及转移特点三方面对当前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第三部分,对国内外地区成功转移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出经验、启示;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主题词: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湘西州ABSTRACT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is the major strategic issue in present econo

6、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s a key to reach the comparatively well-off society, to fulfill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asant, agriculture and village” efficiently, which not only concern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macro economy, but also influe

7、nces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society. There are abundant rural labors and more surplus rural labors in XiangXi with a great population.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by taking X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falls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8、 chapter defines the relevant concept of surplus rural labor and simply elaborates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ies about this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situation of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ning up reform in XiangXi and analyses the present of t

9、his proble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ural labor resources, the current state of employ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er. puts forward the major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in transfer process of surplus rural labor in XiangXi. The third chapter study transfer pattern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

10、ign area and obtains experience. The forth chapter makes suggestion s on the main approach and concret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in XiangXi.Key Words: Countryside Labor,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XiangXi Province第 ii 页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一章 导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

11、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湘西州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是影响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研究背景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意味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使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保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

12、源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劳动力就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且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以及在新的贸易格局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湘西州农业出现了富余劳动力。2006年全州有农业劳动力126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8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5%。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从1995年的36.1%下降到2006年的19.4%,下降了16.7个百分点,农业劳

13、动力的比重同时期下降18个百分点。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就业速度缓慢,劳动力边际效益递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积聚,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湘西州与全国其他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样,出现了“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兼业式转移”。但是由于湘西州的土地资源相对来说贫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在某种程度不同于其他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异地转移就地转移”为主,“就地转移”为辅。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等转移方式。因此针对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性,选择正确的与区域经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转移模式,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

14、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包含着许多极其重要的政策信息,只有通过解析转移过程中这些信息的内涵,我们才能够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特点,并从中发现矛盾和问题,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政策提供依据。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湘西州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适合湘西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县级政府在劳动力安置、转移过程中行为提出了一些对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研究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由多种复

15、杂因素决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毫无疑问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改变了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湘西州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按照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积计算,存在着相对剩余(季节性剩余)和绝对剩余农业劳动力,从理论与经验上来说,不论存在哪一种剩余劳动力,都会阻碍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实现。因此对于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湘西州有85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67.5%左右,

16、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寻找适合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将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基础。2、有助于推进湘西州经济结构的调整一般来说,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湘西州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006年为例,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为19.4%,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为59.8%,两者相差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7%,劳动力比重为11.6%,二者相差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劳动力比重28.6%,两者相差13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17、严重偏差,不仅说明不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表明农业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自由转移还存在障碍,尤其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变更为严重。因此设计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有助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湘西州经济结构的最优化。3、有助于湘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湘西州开发总体规划的近期目标主要有:1、经济增长。GDP年均增长10%,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由2003年的56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00 亿元左右,人均GDP由2003年的4200元,增加到2008年的6600 元。2、财政增收。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9.5 %,2003年34.0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

18、50亿元左右,多数县财政收入增加30005000万元。3、城乡居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5%以上,城镇居民收入每年增长8%左右。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3年GDP达到1450亿元,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前五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在产业扩张、经济发展、自身造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湘西奠定坚实基础。在5年内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实现的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正确合理的就业模式,才能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建设小康的目标。4、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

19、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湘西州也不例外。据统计,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农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统计,目前湘西州大概有110万乡村人口(占湘西州总人口的50%)需要转移到城镇中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要想达到发达地区水平,湘西州需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设计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对于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顺利转移显得尤为重要。5、为决策机构和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咨询依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事关湘西州农业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将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实施宏观管理指导的资料和对策建议。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一、国内研究动态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

20、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变革,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更加突出,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逐步开展起来。不少研究人员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或探讨,并且见仁见智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主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途径模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现就国内有关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当前,许多文献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大多数人都承认: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和就业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

21、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环境;但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同时,近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的收入差、本地农村人均收入于全国农村平均收入差距,以及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还有其它研究者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李培林1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在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杜鹰2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缺乏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赵耀辉3发现正规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只有很小

22、的影响,结果出乎我们意料,但是教育对于个人从农业工作转到非农业工作有显著的正影响,很多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居民更喜欢从事本地非农业工作,而不是迁移后找到的工作。张林秀4研究发现,教育不仅决定农村劳动力能否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而且决定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在经济萧条时期,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较好地避免被解雇的风险。朱力5通过农民工个体行为研究,认为当农民进入城市后,要融入城市,必然要经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适应过程。他认为只有农民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情感上找到了归宿,才意味着农民工己从心理层面上适应了城市,真正融入了城市。蔡昉6专门对中

23、国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和缺乏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的主要推动力;劳动力是否流动以及流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劳动力及其家庭对流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物质成本)和收益的评价。Hare7研究发现,年龄与迁移概率的关系是倒U型的,发现16-25岁和26-35岁两个年龄阶段的人最有可能转移;同时白南生、周其仁8,9认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决定他们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对于外出打工的态度不同,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体农村劳动者的平均水平。蔡昉10的另一项研究证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持续动力,

24、但不是唯一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农户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促使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学者侯风云11,张征12也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因素、户籍制度、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模式国内学者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打工,形成强大的“民工潮”,并对城市经济和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科研成果很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大多倾向于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流入

25、地、流出地以及整个国家经济是有利的,农民工的进入不仅填补了城市急需的劳动力短缺空间,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一社会现象还突破了传统城乡分割,促进了城市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转移工作十分艰巨,任何单一政策都难以奏效,应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点,学术界已达成共识。问题是哪一种渠道应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各家观点不尽一致,笔者在参阅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种观点作了一个大致的归纳。(1)“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

26、式不是像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二元”模式,而是形成了一种“三元”模式。这种模式下,学者们主要是提倡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认为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农业产业化是转移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其实质主要不是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而是各地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数量不同,非农产业发展的规模不同,即乡镇企业规模的不同。因此,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工作,从事非农产业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就成为提高农业比较收益,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城市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吸收能力减弱,应在农业内部转移

27、或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既能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过度城市化而产生的问题13-18。(2)小城镇模式该理论主张在城乡二元结构之间,建立大批小城镇。认为现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第一步是要把小城镇建设起来,吸引广大农民到小城镇来办企业,务工经商,转变为城镇居民。通过改革和规划把小城镇发展起来,把1.52亿农民转移到城镇上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仅此一项,就能使留在农村的农民的收入增加2030%。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远远超过大中城市的承受能力,发展小城镇是符合实际的选择,而且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费用较少,因此发展小城镇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

28、题的根本出路19-23。(3)“离土离乡”模式即城市化转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者们普遍认为通过直接迁移到大中城市或边疆荒地或国外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异地迁移方式即“离土离乡”迁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根本上的转移,它符合产业发展演化的规律和现代世界的城市化潮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模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城市化过程中,大中城市都是优先发展的,还没有一个国家城市化是从发展小城镇取得成功的,没有大中城市的优先发展,就没有现代工业产生的扩散效应,小城镇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同时这些学者也认识到目前实施这种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随着城市产业技术的提高,吸收一个劳动力所需的资金也在提

29、高,约需1.5万元;由于城市现有劳动力过剩,90年代后期城镇新增劳动力过剩程度己达15%以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因人多而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西方的“城市病”,使城市无力大量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24,25。(4)“离乡不离土”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于土地关系的存在,农民一般进城打工不是永久的而是短暂的。学者通过对当前就地转移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实证研究发现,有91.53%的劳动力都明确表示,若向城市迁移需放弃土地,他们是不会做出迁移决策的。在一些地方,虽然种田比较利益低,但是,那些在非农产业获得高收入的农民仍然不愿放弃农地承包权:一方面,这是因为农地预期收益的吸引。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人们预期到在未来

30、时期土地的价格将会不断上涨,因而保留一份土地就相当于保留一份无需投入就会不断自动增值的财富;另一方面,这也是出于退路的考虑,有的农民虽然在城市非农产业中获得了较高的收入,但是,他们也知道从事非农产业是有风险的,一旦政策有变,自己还是要返回农村,因而他们不愿放弃农地承包权,大多选择进城但不定居的方式26。(5)“不离土不离乡”模式该模式认为要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需启动农业内部转移,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综合因素,全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断增强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27,28。还有其他学者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转移

31、论,劳务输出转移模式、中间技术发展模式、私营经济发展模式、农田集中经营模式、深分工模式、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模式、内外部转移模式、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等等各具特色的转移模式29-32。我国学者李玉江33从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吸纳-内转型,外推-转出型,推拉-综合型三种区域类型,并详细分析了这三种类型的分布区域。吸纳-内转型指在大的吸纳力的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原居住地内部进行的产业转移,即在农村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与吸纳-内转型相对的是外推-转出型,这种类型强调农村内部推力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这种类型的区域中,农村劳

32、动力的转出量大于转入量,异地转移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第三种类型推拉一综合型强调农村推力与其自身拉力处于相对均衡状态的一种介于一二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种类型区域的转移方式较前两种更加多样。3、关于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研究对于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未来走势,主要有如下二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农业劳动力迁移规模将呈稳定趋势。农业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规模将保持一个常数,在这个常数下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出和流回农村。90年代后期,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引起一些研究人员的关注。张林秀34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来了解个人和农户在经济繁荣和萧条期间反应是如何的。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回流有助于缓解

33、经济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回流可以为城镇下岗职工让出就业空间,但农民再次返回农业部门,可能引起农民收入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白南生35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发现异地就业困难以及家庭负担(包括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等)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越高,技术能力越强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越高,在外面工作的时间越久。可以看出劳动者的素质高低、技能水平是决定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关键因素。第二种意见认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强度将会持续增大。由于国家实施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解决工业产业和产品两个“同构”问题,引起了乡镇企业的压缩和调整,部分农民就会被乡镇企

34、业精简出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出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入“民工潮”迁移的现象。以上是国内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但是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问题上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少数学者从定量研究。而且定量研究中都未对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大多基于全国来说没有考虑到不同省份的差异性。另外,在实证分析中,我国目前有关南方地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调查和研究多,而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和研究比较少;对农民流动的城市影响研究较多,而农民流出后对农村、

35、农业、及未流出农民的影响研究的比较少。二、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较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刘易斯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式、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推力-拉力”理论等36-44。1、刘易斯的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式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体系中,并存着两大经济部门,即传统的人口过剩的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以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为特点和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从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退出的劳动力可以逐渐转入这个部门。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通过增加新的资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依次循环

36、,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随着经济活动不断从传统农村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转移,就发生了经济结构的转变。刘易斯的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式是有一些假定为前提条件:认为在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力,而在城市里则是充分就业的,很显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符合这个条件。同时他认为现代部门存在一个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出到被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完全吸收看成是一种毫无障碍的过程。而实际上,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户籍制度等障碍,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2、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美籍华人学者费景汉创立的。在刘易斯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基础上,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存在两个

37、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重要前提条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农村边际生产率等于零阶段。工业部门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产量也不减。他们认为,这一阶段,从农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变为大于零、但仍然低于不变的制度工资阶段。在此阶段中,显性的劳动力失业不复存在,但隐性的劳动力失业仍然存在。劳动力继续流向城镇工业部门,由于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正数,因此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

38、,粮食短缺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上涨,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由于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而减慢。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即隐蔽失业者己吸收殆尽,农业劳动的工资已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定,而是由市场力量来形成,此时,农业己经完全商业化,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付出较高的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意义。该模型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他们指出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结构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学者们将经过费景汉和拉尼斯修正后的刘易斯模

39、型亦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3、M.P.托达罗的乡村-城市劳动力转移模型托达罗理论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20世纪初创立的。模型假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仅仅与城乡实际收入差别和获得这一工作的概率这两个因素有关。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它表明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不仅包括收益,而且还包括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托达罗认为以前的经济理论将农村劳动力向生产力较高的工业部门的转移视为一步到位,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是农业劳动力先到达城市加入城市传统部门的过程。没有考虑到那些缺乏技术的农村移民是否有可能真正在高报酬的城市工业部门中得到就业机会。4、推力-拉力理论模型20世纪

40、50年代唐纳德博格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他着眼于迁移原因的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推力”与“拉力”的作用。认为迁出地必有种种消极因素所形成的“推力”(技术替代、资金替代、农村人口过度增长、自然资源的减少、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把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推出土地生产,而迁入地必有种种积极因素所形成的“拉力”(较多的就业机会),把外地居民吸引进来,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过程。该理论还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可能是因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也可能因农村不利经济发展而产生。5、多林格尔和庇奥尔等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彼此不同的两个部

41、分: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再进一步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第一劳动力市场是正规部门和高技能劳动者光顾的市场,他们的工资较高、劳动条件好、工作岗位较有保障和职业前景较好;第二劳动力市场是非正规部门和低技能劳动者光顾的市场,他们的工资较低、劳动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上述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理论是分别根据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来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刘易斯经典模型揭示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是造成人口在城乡间流动的原因,如果存在着收入的差距,将促使

42、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但是刘易斯的人口流动经典模型是以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前提的,将劳动力的转移看成是一种毫无障碍的过程,而城乡市场分割以及客观存在的劳动力转移障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城乡市场分割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可分为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和社会结构的二元性,因此这些理论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是有限的。第四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础理论在传统二元经济向发达的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由乡村向城镇转移,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自20世纪50年代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湘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43、本章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避免论文在文字上产生争议。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内涵(一)相关概念界定1、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46农业劳动力,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即参加农业劳动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数量是指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质量一般表现为劳动者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它是指从事广义农业的劳动力,它包括狭义的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的劳动者。当然,副业中不包含村及村以下办工业。这与国家统计局在新的统计口径下的第一产业概念是一致的。在数量上,农业劳动力的数量相当于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不同于农

44、业劳动力。首先,农业劳动力,是按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划分的,与之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非农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是按照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地域划分的,其与之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城镇劳动力;其次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在量上也不相同。农村劳动力的数据范围更广一些,它既包括农业劳动力,也包括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2、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46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即使这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原有的有效劳动时间和产出量也不会减少,不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农业生

45、产力、生产资料、生产结构等条件的变化,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也将发生变动。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界定:一是绝对剩余。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使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效益为零时,农业中供大于求的那部分劳动力,通俗地讲,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我们称为绝对剩余。二是相对剩余。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使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时,农业中供大于求的那部分劳动力,通俗地讲,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我们称为相对剩余。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目前没有公认定义的概念,相对而言比农业剩余劳动力更加复杂。首先,农村

46、剩余劳动力包含的范围更广,既包括广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也包括农村二、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关系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由此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数量上大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在统计时也会更加复杂。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别属性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居于地域范畴,与城市剩余劳动力相对应;农业剩余劳动力属于产业范畴,与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相对应。现实研究中,多数人只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范围难以界定;其次,农业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广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因此在一

47、定时期内,可以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本论文中除非特别说明,对这两个概念不做严格区分。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性质46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转移,其实质是农业领域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最终目标实现农民身份、职业的非农化。劳动力转移的性质,可以从劳动力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劳动者的角度看,劳动者具有二重身份:一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二是作为所有权或利益主体的劳动力。劳动者这二重身份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在于:一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寻求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二是作为所有权或利益主体的劳动力寻求获得较高的收入;三是作为有着多种需要的人寻求得到满足和自我实现。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涉及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方面。从生产方面看,它是一个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从分配方面看,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