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次产业理念下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以江苏省J镇辣椒育种产业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5224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次产业理念下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以江苏省J镇辣椒育种产业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次产业理念下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以江苏省J镇辣椒育种产业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次产业理念下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以江苏省J镇辣椒育种产业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 8 期农业经济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六次产业理念下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以江苏省 J 镇辣椒育种产业为例陈思雨(江苏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特色产业不能单一化和割裂式地发展,而是需要通过产业融合来延伸产业链和推进全链条升级,在推进农业多功能化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大多数乡村产业尚且处于种植养殖的初级阶段,产业融合程度不足,区域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尚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六

2、次产业理论作为产业融合的代表理论,它在指导实践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于产业融合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还比较薄弱,尚不能形成有效的经验总结和发展模式。苏北地区 J 镇在传统产业低迷的情况下,由乡村精英带头大刀阔斧开辟辣椒育种产业,为本地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成功走出了颇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实现了乡村繁荣发展。本文从六次产业视角切入,剖析 J 镇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过程,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地区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特色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1六次产业理论的核心主张及驱动机理1.1六次产业理论的提出及其本土化发展1994 年,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了

3、“六次产业”概念,他认为农业并不仅仅包含农产品的生产,还应当与加工、运输、零售等环节相结合,即第一产业要与第二、第三产业相互联结,并呈现出加法形态(1垣2垣3越6)。之后,今村奈良臣在此基础上对六次产业理论又作了进一步阐释,将原本的简单相加关系更改为乘法关系(1伊2伊3越6)。虽然这 2 种表达式数学运算的结果相同,但其性质、模式甚至内涵都大不相同。3 种产业的简单相加仅能表达出其相互联系,是一种产业的叠加,而产业之间相乘更能表达出它们相互融合,甚至可以产生新兴行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我国产业融合速度加快。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

4、条件,而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8BZZ11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2_2759)作者简介:陈思雨(199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摘要:六次产业理论强调通过产业深度融合,来解决产业链条分割、要素分散和价值低下等问题,进而推动产业组织水平、管理水平和价值水平提升。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具有将三大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进而形成六次产业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在深入解析 J 镇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壮大经营主体、引入数字技术、拓展农旅项目、培育复合人才等角度,提出深化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产

5、业;产业融合;六次产业理论;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院F124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9902渊2024冤08-0114-06Abstract:The Theory of Six Industries emphasize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industrial chainsegmentation,factor dispersion,and low value,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lev

6、el,management level,and value level.As an important lever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specialty industries hav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unique advantagesfor deeply integrating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nd forming six secondary industries.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asicprocess and successf

7、ul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J towns specialty industry,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prospe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engthening businessentities,introducing digital technology,expanding agricultural and

8、 tourism projects,and cultivating composite talents.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specialty industry;Industrial integration;Theory of Six Industries;industrial upgradingDOI:10.20028/j.zhnydk.2024.08.028114-2024 年 8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农业经济“六次产业”理论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启发。反过来,“六次产业”理论也在乡村产业融合的

9、丰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六次产业划分理论,其实质就是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1。新时代语境下的“六次产业”理论,不仅强调农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并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将“互联网+”、文创产业等为特征的第四、第五产业也纳入研究范畴,共同构成完整的六次产业体系。六次产业划分的本质及其重要理论观点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即这个第六产业不是简单地将三大产业相加,也不是将 3 种产业随意混合。如果仅仅是三大产业简单相加或者相乘巧合等于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六产业。六次产业不仅是要在“三产”的基础上产生额外的利润,而且其新利润甚至要高出三大产业原有的利

10、润之和。经过中国学者创造性发展的六次产业理论契合国家顶层设计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要求,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1.2六次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六次产业本质上就是以农业为中心,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通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实现标准化种植养殖和精细化加工,从而实现一、二产业的良性互动;通过研发创新与营销服务,可以密切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系;通过体验式消费和发展文旅项目,可以打通一、二、三产业2。六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市场需求和公共政策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首先,市场需求是基本导向。任何一个产业的出现都是因为消费者有了新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仅仅考虑吃穿住行问

11、题,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衍生出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需求,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无法满足这一需要,由此使得乡村旅游、农家乐、家庭农场等产业融合成果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蓬勃发展的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可以保障六次产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让六次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的稳定长久发展。以“订单式”服务为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合同,农户根据“订单”进行种植、生产、加工等,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供需失衡,还可以保障农户的稳定收益,形成健康的产业融合体系,促进六次产业长效发展。其次,产业升级是内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

12、化、绿色化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六次产业得以成型的基础,传统的一、二、三产业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不断革新产业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技术创新为农业、加工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如大型农业器械和精密加工仪器的使用;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监测市场动态。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控制、产品标识和网络诊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线上线下相结合。除技术创新外,还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由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化,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化。产业结构的优

13、化提升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前者表现为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占优势地位过渡为3 种产业分布均衡的发展布局;后者则体现为通过产业向纵深发展,从而实现技术集约化和生产效率提高的目标。最后,公共政策是根本保障。公共政策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国家宏观政策在六次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影响,三大产业之间存在厚重壁垒,产业融合难度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从政府为主转变为市场为主,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将原有的产业壁垒逐渐消除,从而使得产业融合成为可能,并为六次产业理论的应用、发

14、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作为重点,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升级推动形成的六次产业是补齐发展短板、巩固经济薄弱点、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切入点。2J镇辣椒育种产业野六次产业化冶过程江苏 P 县 J 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素有“百里大集”之称。J 镇是全国最大、最集中、品种最多且质量最稳定的辣椒种子

15、生产基地,先后获得“江苏省辣椒科创小镇”“国家区域良性繁种基地”等荣誉称号,年产辣椒种子 40 万 kg,市场占有率达115-2024 年 8 期农业经济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45%以上。近年来,J 镇“龙头企业选种、标准化基地育种、农户批量种植、电商平台销售”的产业链初具规模。通过实地调研和对辣椒育种企业的访谈,结合六次产业理论可以将 J 镇辣椒育种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归纳为以下 3 个方面。2.1立足优势资源袁锚定市场需求六次产业的基础是农业,核心是要发掘农业的多重价值和多种功能3。因此,找到合适的农产品是后续产业发展的前提。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产品

16、的生产环节,这是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余各环节存在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二次产业主要指农产品深加工、流通和销售,通过这个环节让产品属性转化为商品。为保证此链条的畅通,高效的物流、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质的市场服务缺一不可。J 镇传统农业产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但经济效益一直不好。首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价格低廉,使得农民的收入难以增加。同时,J 镇的农产品加工业也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较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品牌,这导致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较低。其次,该镇地理位置偏远,距离市区较远,公路和铁路交通不太便利,导致当地农产品和特色产品难以向外流通,进入城市

17、市场,这同时也给 J 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缺乏推广和宣传也是导致其经济效益较低的原因之一,J 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没有树立品牌形象,无法发掘更多潜在消费者。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导致 J 镇的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落后。面临困局,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时任 J 镇农技推广站站长的 LBX 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前往全国各地调研,期间逐渐对辣椒杂交育种产生浓厚兴趣。J 镇所在的 X 市属于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之一,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农

18、业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对辣椒等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 J 镇发展辣椒产业的自然禀赋,辣椒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作物,不需要太多灌溉和施肥,同时还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因此,种植辣椒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此外,辣椒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高竞争力,特别是在川菜、湘菜等地方菜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瞄准市场需求,明确将辣椒作为特色农业后,J 镇的乡村精英开始研发杂交辣椒,培育出了 2 个辣椒杂交新品种“沛椒 1 号”和“沛椒 2 号”,其后代的抗病性、果型、产量都较以往品种有大幅提高。育种当年便大获成功,每亩收益近万元。在那个年代,一个“万元

19、户”的示范作用比任何动员效果都好,辣椒育种随后在 J 镇 T 村推广开来,大棚辣椒育种也由此在 J 镇落地生根。J 镇的辣椒产业发展至今已有 50 多年历史,以 H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不断创新升级,已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在全国相关领域中名列前茅。H 公司之所以能从一个家庭作坊做到行业领头羊,就在于把握住了产品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在颜色、发芽率、消毒杀菌等主要指标和管理举措方面,都参照甚至超过国际标准。为了有效管控产品质量,公司制定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制度。在激励机制方面,为了激励合作的农户提高质量,H 公司制定了梯次奖励制度。公司以 98%的发芽率作为最低要求,发芽率超过这个标准则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奖

20、励,从而激励农户提升种子质量。在约束机制方面,对于提供不合格种子的农户,采取没收劣质种子并进行处罚的双重惩罚措施,以防止劣质种子流入市场而祸及更多终端种植户。正是在这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种子种植合作户的质量、意识不断得到提升、强化,从而也让公司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2.2创新发展模式袁优化产业服务三次产业指的是提供与产品有关的配套服务环节。通过组织协调、资源配置、标准制定等多元手段规划好产业发展的体系,从而促进三次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以优质的服务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目标。随着种植辣椒致富的群众越来越多,J 镇党委带领群众先后创办了“LQ 蔬菜协会”“徐州 HL 辣椒育种专业合作社”“农业高科

21、技示范园”和“千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从育苗到种植,从开花授粉到种子收获,村民们参与到每一个生产和销售环节,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辣椒种子的产品附加值。每个大棚仅辣椒种子单项收入就达20 000 多元,大棚里第二茬还可以种植萝卜、白菜等,又增收 4 000 多元。J 镇党委带领村民通过土地集中流转、自建大棚、分户经营等管理模式,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通过“公司+支部+农户”模式,扩大了产业发展规模,畅通了营销途径,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带动了群众就业与增收,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同时,J 镇政府充分利用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立了116-2024 年 8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

22、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农业经济以 T 村辣椒育种基地为核心,辐射周边村落的辣椒育种示范区。由当地乡村精英带头,J 镇辣椒育种业从散户经营走上了产业化之路。2010 年 H 公司在 J 镇创立,该公司集辣椒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推广于一体,并运用市场机制把产供销环节打通。与传统育种模式相比,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辣椒育种行业从栽培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发生巨大变化(表 1),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们投资打造了自己的实验基地,并在此种植研发出新品种,从新品种上收获的种子送到实验室进行质量检验,质量好的再送给合作的客商试种,客商试种的效果好才会考虑投入市场,效果

23、不好的品种则直接报废处理。正是这样精细化的服务让 H 公司稳坐辣椒育种产业龙头位置。同样由当地乡村精英创办的 Z 公司带来了 2 182 份辣椒优质资源,先后选育200 多个辣椒品种。其中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12 个,通过国家鉴定一个,申请国家辣椒新品种权保护 18 个,申报国家新品种登记 99 个,申请授权专利 32 项,商标注册 21 个,“苏恒润”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品牌,“辣天下”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表 1J 镇辣椒育种模式创新2.3融合多种产业袁辐射周边省市J 镇依托第一产业的优势资源,在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聚变下,进而延伸出与辣椒育种相关的四次产业和五次产业。四次产业是指基于互联

24、网和物联网的信息服务业,它不但能够在原料采购、生产要素配置、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之间进行互联,而且能够促进产业链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产业之间的系统发展。五次产业指的是文创及相关产业,通过加强对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品牌塑造,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产业链的延长和升级,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H 公司与工程院院士合作,在 J 镇打造了辣椒科创馆。辣椒科创馆介绍了辣椒的起源地、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和种植面积,并通过仿真模型展示了十多种品种的辣椒。此外,科创馆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辣椒种植、授粉、取籽以及如何延伸产业链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在以 H 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

25、+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在 J 镇得到了充分的推广。J 镇瞄准时机把握机遇,趁着发展势头良好推出了“辣椒科技小镇”这一重大农业产业项目,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辣椒育种行业的信用体系,积极为有志从事辣椒育种工作的农户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引领全行业推动辣椒育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于 J 镇地处四省交界区域,J 镇的辣椒育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向周边省市的农村扩散,解决了周边上万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脱贫致富。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 J 镇为核心、以全县为辐射点、以黄河故道为辐射区域的辣椒育种完整产业体系,“龙头企业选种、标准化基地育种、农户批量种植、电商平台销售”的产业链逐渐成型。同时

26、,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专业研究机构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共享研究成果,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了我国辣椒种质资源的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生产。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还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发挥联动效应培育了种植、机耕、农机维修、加工和贸易五大专业农民。随着辣椒产业的不断发展,J 镇农民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化的分工。部分已经掌握成熟技术的农民,也建立了自己的代种公司,抑或是实行订单制,面向外地企业承接辣椒种子生产订单。J 镇依托辣椒育种特色产业,围绕重大农业项目,以诚信为本,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发展系统,将不起眼的辣椒种子转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种子”。3推进J镇特色产业进一步六次

27、产业化的发展策略J 镇辣椒育种特色产业虽然在大体上是符合六次产业化发展过程的,但是其产业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结合六次产业要求和 J 镇特色资源禀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J 镇特色产业深度融合。3.1发展壮大多元化的经营主体相关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有效提升经营绩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交易效率4。反过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推动特色产业六次产业化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农户、家庭农场等多元主体的独特作用。首先是注重小农户的发展。六次产业理论的发源地日本十分注重小农户利益,制定了 综合事业计划 农工商合作促进法等规章鼓励农林渔业者通过利用自己的资源发展 对

28、比指标 过去 现在 栽培设施 竹木结构简易大棚 标准 8 m50 m 镀锌钢架大棚 育种计划 农户自主育苗、生产 公司订单制,统一育苗生产 技术管理 农户松散的技术管理 公司统一育种技术培训、管理 取种技术 手工取种 机器取种 销售管理 无序生产、收购和销售 公司订单生产、收购和销售 117-2024 年 8 期农业经济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二、三产业,或者自己寻求和公司合作。自我国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公司+合作社+农户”也是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的农工商合作模式。J 镇在特色产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平台”产业发展模

29、式中,农户的作用不容小觑。他们活跃在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保障其利益和鼓励其发展,有利于保证整条产业链衔接有效、流通顺畅。其次是发挥家庭农场的示范作用。家庭农场是规范化、规模化的经营主体,是小农户个体的有限延伸。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向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提升其经营效益,发挥其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基础性、主体性作用,对其他经营主体起到带动示范作用。最后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早在 2015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后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文件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小农户和大市

30、场的重要组织载体,J 镇在辣椒育种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成立了“LQ 蔬菜协会”“HL 辣椒育种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J 镇政府要继续鼓励其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更新服务内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功能。3.2促进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六次产业化理论强调互联网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运用,通过数字技术可以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在传统农业产业中可运用的范围很广泛,就 J 镇辣椒育种产业而言,在培育辣椒杂交种子过程中,授粉、筛选、标记等环节都可通过精细化操作的机器来完成,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全覆盖,保障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从而使农产品物流、包装、冷库保鲜等新兴服务业

31、也得到了发展。数字技术还可应用于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显示不同农产品的供需情况,从而避免农户盲目追求生产数量而导致农产品过剩。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营养与安全领域,通过对包括色香味在内的特质、多样化的农产品形态、品牌与文化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从而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战略,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因此,J 镇特色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红利,继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相应的数字化应用平台,打通供应链、价值链等各环节之间的数字壁垒,发挥好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数字资产和数字生态的作用,推动特色产业的数字化融合。3.3加强向农旅

32、文创产业的延伸拓展目前,J 镇的六次产业化程度仍然不够广泛,在国家和江苏省倡导“和美乡村”和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农业资源、本地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集休闲观光、文创旅游、阳光康养等为一体的多元特色综合体,是推进 J 镇四次产业和五次产业蓬勃发展的可行之路(表 2)。首先,发挥农业观光功能。依托 J 镇自然禀赋,规划观光园区,推动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成的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在观光景区放置辣椒、辣椒酱等供旅客品尝和购买,促进特色农产品就地生产、销售。其次,发挥农业体验功能。通过创办农家乐、农场等方式,围绕“耕、采、种、尝”等环节,

33、让旅客体验辣椒的种植、采摘以及烹饪、品尝,让他们亲自参与产品制作的全过程,促进体验式农业产业发展。最后,发挥农业文化功能。以 J 镇特色风俗文化为主线,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促进农业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别有韵味的特色乡村。建设集科技、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及养生等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综合体,丰富多种业态,形成产业集群和乡村旅游环线5。只有推动传统产业向农旅文创等新兴产业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融合,才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表 2J 镇农旅融合方案示例3.4大力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产业融合涉及到多维度、多领域、多层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育跨产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节约生产经营成

34、本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日本六次产业运作的经验来看,培养具有农业科技、商业运作、市场营销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关键举措。数十所农业大学及其附属农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为六次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支持。J 镇在辣椒育种产业发展中认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观光旅游 种植基地、手工作坊、山水风光 科普教育 学习体验农村(包括辣椒育种知识普及及其它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展销 展销馆(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展览、购买)餐饮美食 农家乐、家庭农场 商品购买 农产品教育市场 住宿度假 民宿、度假酒店、度假村 物流管理 仓库、停车场等场地管理 118-2024 年 8 期智慧农业导刊

35、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农业经济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制度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5。首先,积极探索制定全省集体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简化集体建设用地的办理流程。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积极落实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办理时限。其次,在集体用地上建立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具体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当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情况。最后,在确保耕地红线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具体的实际情况开展农用地适度规模经

36、营,优化农村产业链条向纵深方向发展,完善农村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政策制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河南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行的路径和建议。因此,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实现河南省乡村的共同富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但通过深入分析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及积极探索创新,相信能够找到适合河南省乡村的共同富裕路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河南省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参考文献院1 聂火云,万景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及改善路径:基于赣中大桥乡调查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7(10

37、):21-26.2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22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23-03-23.3 翁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以河南省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 版),2022(11):45-47.4 林斯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困境与对策J.当代县域经济,2023(3):69-7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识到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通过与专业高校开展合作以及引进院士级别的专业人才,培养了 1 000 余名具有专业技术的椒农,为 J 镇的辣椒育种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J 镇应当在此

38、基础上继续趁势而为,创办农业教育学校,优化拓展教学内容。除教授专业技术外,还应向加工、销售、营销和服务等领域全面延伸,逐步培养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此外,J 镇政府应当建立专业化的研修培训体系,聚焦数字农业、数字文旅、农村电商等新兴领域,注重培养村民的数字意识和数字应用能力,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6。总之,六次产业理论强调的是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多种产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化解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粗放、产业链条分割、产业要素分散和产业价值较低等难题,进而推动产业组织、管理和价值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产业

39、业态与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通过全面解析 J 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为其他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参考文献院1 张来武.产业融合背景下六次产业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8(5):1-5.2 郝华勇,杨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分析框架与路径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23(8):78-85.3 陈曦,欧晓明,韩江波.“第六产业”运作生态:逻辑机理与治理新思维日本案例与中国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8(3):153-159.4 赵雪,石宝峰,盖庆恩,等.以融合促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J.管理世界,2023(6):86-100.5 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 D 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0-39.6 庞丹,张晗.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产业融合驱动共同富裕:现实梗阻及纾解之策J.农村经济,2023(10):124-134.渊上接 113 页冤11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