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补助收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填报“政府补助”在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多张表中体现,一部分在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反映,一部分在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反映,还有可能在资本折旧摊销调整表(A105080)出现。且这几种表中的纳税调整信息都要关联到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中并最终反映到主表。因此,为了避免被重复调整,在对政府补贴的填表中要进行分类,属于享受不征收收入的政府补贴填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属于应征税的政府补助填入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政府补助专项用于企业
2、资本性支出且该项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填入资本折旧摊销调整表(A105080)。案例1,某公司2014年从政府获得300万元政府补助,专项用于补助2013年企业所发生的科研费用支出。企业会计做账:借:银行存款300万元贷:营业外收入300万元这种情形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会计上作为营业外收入,会计和税收没有差异,无需单独填报。案例2,某公司2014年3月从政府获得500万元政府补助,专项用于补助未来企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该项补助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企业会计做账:借:银行存款500万贷:递延收益500万企业填报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纳税调整表(A105020)第10行纳税调增500万
3、元。为此,凡是会计上作为递延收益,而又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均在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纳税调整表(A105020)中填报。案例3,某公司2013年4月从政府获得800万元政府补助,专项用于补助未来企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该项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假设2014年该企业花费300元用于政府指定用途。企业会计做账:收到政府补助时:借:银行存款800万贷:递延收益800万支出时:借:管理费用300万贷:银行存款300万借:递延收益300万贷:营业外收入300万由于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因此要在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表(A105040)填报。在该表格的第5行第4列(其
4、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填报300万,同时做纳税调减处理;在第5行第11列(费用化支出金额)填报300万,同时做纳税调增处理。为此,凡是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一律在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表(A105040)中填报,在第4行调减,在第11行调增,如果不涉及到60个月内未全部用于指定用途的情形,最后结果不会有差异。案例4,某公司2013年2月从政府获得1000万元政府补助,专项用于补助未来企业的资本性支出,该项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假设2013年全部将资金用于指定用途,用于构建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从2013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折旧年限10年,不保留残值。企业会计做账:收到政府补助
5、时:借:银行存款1000万贷:递延收益1000万计提折旧时:借:管理费用100万贷:累计折旧100万借:递延收益100万贷:营业外收入100万此时除了填报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表(A105040)外,还需要填报资本折旧摊销调整表(A105080)。首先填报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表(A105040)第5行4列填报100万元,并作纳税调减处理,但累计折旧的调整则要在资本折旧摊销调整表(A105080)第5列按税收一般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中剔除100万元,从而达到纳税调增的目的。即调减在5040表,调增在5080表。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