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V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_王嘉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34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V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_王嘉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V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_王嘉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V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_王嘉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04 月Apr.,2023第 2 期No.2“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50“V 下下”的概念的概念结构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及其隐喻拓展路径径王嘉天(大连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V 下”用来表达汉语最基础的位移运动事件,其空间概念结构映射到其他认知域中,形成复杂的语义范畴。本文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探究汉语运动事件“V 下”的概念结构,通过分析空间隐喻拓展路径的特征,从而构建隐喻网络模型,梳理汉语运动事件“V 下”的概念隐喻加工机制。关键词位移运动事件;“V 下”概念隐喻;语义拓展路径中图分类号 H14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2、03-7365(2023)02-0050-10零、引言“V 下”短语位于汉语心智词库的最底层,概念结构从空间域投射到其他认知域,拓展出大量复杂的语义结构。有关“V 下”空间隐喻过程中的拓展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比如刘月华(1998)、王国栓(2005)、王宜广(2017)、李卫芳(2021)等,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描述了“V 下”的语义概念拓展路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1)结果义、趋向义很难区分,缺少判断的标准,部分短语兼有两种语义;(2)划分出来的三个义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否呈现为线性并列关系还有待探究。现有“V 下”隐喻研究多基于 Lakoff&Johnson 的经典隐喻理论

3、(CMT),随着研究的深入,Kvecses(2020)在经典概念隐喻理论(CMT)基础上提出了拓展概念隐喻理论(ECMT),相比于 CMT,ECMT 不仅继承了 CMT 的核心理论内涵,还有所补充和创新。本文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理论研究新范式,在构建运动事件“V 下”概念隐喻网络模型基础上分析汉语运动事件概念结构的隐喻特征。一、“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1.1 原型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V 下”原型概念是表达主体在“V”的作用下发生了物理性位移,短语在语义层面一般不发生明显的语义磨损、消亡或者转变,内在概念空间中也没有发生概念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短语概念结构是组成成分概念的简单组合

4、,语义透明,没形成凝固概念结构。在其意象图式中,主体原本处在初始位置射体 Tr1,受到无实在方向动词“V”的影响,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语隐喻性语言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YY073)资助。2023 年 04 月汉语学习Apr.,2023第 2 期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No.251主体发生了向下的位置移动,最终到达了终点位置射体 Tr2。说话者关注主体位移动作的全过程,“下”表达的是主体位移的客观动态方向。如图 1 所示:图 1“V 下”原型概念结构在原型概念语义结构中,短语内“V”和“下”语义地位相当,若去掉“下”,短语语义不自足,

5、或语义结构发生改变。例如:车上的鬼子乱纷纷跳下,趴到对面河堤上。(莫言红高粱家族)秋玲被从几尺高的石台上推下,摔得鼻青面肿。(刘玉民骚动之秋)例“跳下”和例“推下”的动词“跳”和“推”分别表达主体主动或者是被动发生的客观实在的位移义,不具有方向义,“下”补充说明主体位移的方向,去掉“下”句子语义结构不自足。位移运动事件具有四个基本概念要素:位移主体、位移起点、位移路径和位移终点。原型概念结构多以运动主体为参照,较为客观判断运动的具体方向。说话者基于不同概念要素为参照系,短语便被赋予了不同的附加概念元素,产生了不同的引申概念结构,将概念特征相近的引申概念划分到同一语类中,便形成了不同原型拓展概念

6、类聚。当说话者以主体位移的起点位置为参照,短语表达主体发生了远离参照系的向下移动,随着位移发生,主体距离参照系越来越远,短语除了表达“位移义”,还侧重于“脱离义”,这便产生了脱离原型拓展概念类聚。如图 2 所示:图 2“V 下”脱离原型拓展概念类聚该引申义与典型概念结构所描写的运动进程相近,不同的是说话者并没有观察到完整的位移过程,只侧重于位移主体离开初始位置射体 Tr1,并逐渐远离,忽略了位移的终点和中间位移路径。在实际表达中,位移的起点同时也是参照系的位置。例如:他跳下床,在那破碎的方砖上顿一脚,像踏着了火砖似的,脚立刻缩起来。(矛盾有志者)或者把她拖上梁顶,推下山崖,再好不过了。(陈忠实

7、窝囊)例“跳下床”和例“推下山崖”,动词“跳”和“推”分别表达主体主动或被动发生的客观实在的位移义,未发生明显的语义磨损、语义消亡、语义转变或者语义补充等现象。因此,该拓展概念类聚仍位于原型语义范畴中,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短语概念结构除了表达位移外还表达主体离开初始位置,即“床”和“山崖”。相比于原始概念结构,更侧重2023 年 04 月Apr.,2023第 2 期No.2“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52于说话者的主观感受,这一主观义由说话者认知参考系与语境共同作用而来。此时,短语有向“结果语义范畴”发展的趋势,但是仍不具有任何结果语义概念特征。当说话者以主体位移终点作为判断位移运动

8、方向的参照系,侧重于主体位移到终点的进程,便形成了“V 下”原型语义范畴中到达原型拓展概念类聚,如图 3 所示:图 3“V 下”到达原型拓展概念类聚作为原型语义范畴下位拓展概念聚类,主体实际位移运动客观方向以终点位置射体 Tr2为参照系,说话者只关注于主体在位移过程和参照系之间位置的距离关系,忽略了位移的初始位置射体Tr1和位移路径。有时用于判断语义方向的参照系同时也是位移终点的位置宾语,位于短语之后。例如:一个一个地扔下海,引得“水鬼”一个个“扑通”“扑通”跳下海。(王火战争和人)踌躇为难的船工,才开始动手把快爬上船去的孩子推下水。(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例“跳下海”和例“推下水”同样与原型语

9、义范畴的概念结构相同,动词和“下”都具有实义,语义结构较为独立,未发生语义磨损、语义消亡等情况。因此,该概念类聚也位于原型语义范畴中,也同样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情态。但是不同于前者,该语义类聚除了表达客观位移外,也侧重运动到达的最终位置,即“海”和“水”。而这一主观义也由说话者认知参考系与语境共同作用而来。对比原型语义范畴内部的两个下位拓展概念类聚可以发现:(1)二者均属于原型语义范畴下位概念结构类聚,都满足原型语义范畴概念结构的特征,但相比于典型概念结构,它们都位于原型语义范畴的边缘地带,受语境的影响,产生了表达情态的特殊概念结构。(2)二者都是概念类聚而非概念范畴,因为这两个下位概念聚类的结构

10、并不稳定,受不同认知语境的影响,产生的概念结构也不相同。此外,这两个概念结构从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由于说话者以不同元素为参照,产生了不同的主观附加概念,因此它们并不具备独立的概念结构。(3)类聚中宾语拓展出新的主观义项。在“脱离原型拓展概念类聚”中,“位置宾语”为位移过程的起点;而在“到达原型拓展概念类聚”中,“位置宾语”为位移过程的终点。综上,在“V 下”原型概念结构中语义并不单一,在表达基本位移义以外,还产生了大量拓展概念类聚,随着隐喻、转喻等语义加工过程的深入,概念结构之间差异会越来越大,产生越来越多的语义类型,这就是“V 下”短语概念结构类型繁多、各语义类型之间差异大的根本原因。1.

11、2 位移义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位移义概念结构是“V 下”基础语义范畴,其以原型概念结构为中心引申发展而来的。位移语义范畴中的概念结构是基于原型语义范畴内部典型概念结构进一步演变而来,二者之间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2023 年 04 月汉语学习Apr.,2023第 2 期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No.2531.2.1 典型位移义概念结构在“V 下”典型位移语义结构中,动词为实义动词具有显性位移语义特征,短语中“下”的语义地位逐渐被动词内含的“方向义”所取代,实义逐渐衰弱,向标记性成分发展,逐渐转变为拓展概念结构储存在认知空间中。在认知空间中,“下”与“V”的概念发生了

12、融合,产生了新的拓展概念结构,如图 4 所示:图 4“V 下”典型位移义概念结构位移主体受到向下方向“V”的影响由初始位置 Tr1 位移到终止位置 Tr2。这一过程中,说话者以 Tr1 作为判断主体位移方向的参照系。由于短语中“V”内含方向,“下”的位移义概念逐渐虚化,不再表示主体由 Tr1 向 Tr2 的动态位移路径,而只强调主体位移运动的结果状态,短语具有的“结果义”程度加强,“下”也向“结果义”标记发展。例如:她看见窗外滚动着金黄的落叶,闪闪地耀眼,一层层掀起,又落下。(巴金秋)我一点儿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萧红生死场)他强制自己压下一腔怒火,喝令左右把那汉子叉出帐外去。(徐兴

13、业金瓯缺)例概念结构靠近位移语义范畴,概念结构具有的位移语义特征更明显;例概念结构位于位移语义范畴和结果语义范畴的交叉位置,概念结构同时具有两个语义范畴的语义特征;例概念结构更靠近结果语义范畴,具有明显的结果语义特征,不侧重表达位移事件。1.2.2 脱离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该下位拓展概念结构源于原型语义范畴中的脱离原型拓展概念类聚。相比于后者,语义范畴中的概念结构更加稳定,摆脱了宾语对概念结构的影响,在语义表征中呈现为一个语义结构闭环。在原有概念结构基础上更强调主体脱离原本的初始位置,突出主体位移的初始状态,更加忽略主体位移的其他元素,特别是忽略了主体位移的终点。该语义范畴短语中,“V”为实义动

14、词,位移义项可以是动词语义的“核心义项”,表达“显性位移”事件;也可以是“边缘义项”,表达“隐性位移”事件。短语中“下”实义衰弱,向着标记成分发展。受此影响,在空间概念结构中既可以朝纵向方向移动,也可以朝横向方向移动,如图 5 所示:图 5“V 下”脱离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位移主体本来位于“初始位置射体”Tr1,与界标 LM 接触,受到无方向“V”的影响,与界标 LM 脱离。这一脱离在空间中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这一过程中,说话者2023 年 04 月Apr.,2023第 2 期No.2“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54以与 Tr1 接触的 LM 作为参照,观察物体从 Tr1 位置

15、逐步脱离,这一过程中,说话者并不关注完整的位移发展过程,忽略了位移路径和 Tr2。相比于典型位移义概念结构,该语义概念结构更靠近结果语义范畴,语义范畴内短语概念结构差异也较大。例如:一语方了,只听那剪子吱咯吱咯几声,已经把一绺发丝剪下。(张恨水金粉世家)11要从高一点的果树上摘下果子,还必须想办法上树去。(人民日报1959 年)12我不能甩下你们不管。这家不能分!(路遥平凡的世界)例12中的“剪下”“摘下”“甩下”都属于该概念结构。其中,例“剪下”处于位移语义范畴和结果语义范畴的交叉语义范畴中,短语概念结构同时具有两种上位语义范畴的概念特征;例11“摘下”的结果语义概念特征超过了位移语义概念特

16、征;例12“甩下”只具有结果语义概念结构特征。1.2.3 到达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该下位拓展概念结构源于原型语义范畴中的到达原型拓展概念类聚。该概念结构稳定,语境对概念结构的影响逐渐恒定,在语义表征中呈现为一个语义结构闭环。此外,在原有概念结构的基础上强调主体到达终点位置,凸显主体位移过程的结果以及动作结果状态的持续,忽略位移运动中的其他元素。该语义范畴的短语动词虽保持实义,但位移义项语义地位下降到边缘位置。该范畴的大部分短语不具备明显的“位移义”,多体现为隐性的“位移义”,或者根本不具备“位移义”。因此,相比于脱离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到达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更处于位移语义范畴的边缘位置,更接近结

17、果语义范畴。短语中“下”逐渐成为一个标记性成分,除了作为语法标记外,还具有情态功能,突出说话者主观性,如图 6 所示:图 6“V 下”到达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位移主体在初始位置 Tr1 受到“V”影响,向终止位置 Tr2 运动,最终与界标 LM 接触。在这一过程中,说话者以与 Tr2 相连的实在界标 LM 作为参照,观察物体从距离较远的 Tr1逐步接近参照系,并最终到达终点与参照系接触的过程,忽略了 Tr1 和位移过程的运动轨迹。该概念结构同时具有两种语义范畴概念结构特征,更加靠近结果语义范畴。例如:13牛书记轻手轻脚地在青石板上一走路,也踩下一串坑、留下一串脚印儿。(阎连科受活)14林尚沃当即

18、研起墨来,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死”字,贴在墙上。(崔仁浩商道)例13、例14中的“踩下”“写下”都属于该概念结构,这两个短语中动词都明显具有实义,但是位移义不再是核心义,下降为边缘义,短语更加强调动作的完成。短语中“下”方向概念模糊,虚化为标记性成分,体现动作的完成,因此相比于位移语义范畴,它们更靠近结果语义范畴。因此,该概念结构还处于从位移语义范畴向结果语义范畴拓展的过程中。1.2.4 位移义概念结构的隐喻拓展路径2023 年 04 月汉语学习Apr.,2023第 2 期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No.255位移语义范畴与原型语义范畴之间语义关系紧密,原型概念结构处

19、于位移语义范畴的中心位置,是位移语义范畴产生的基础。而位移义概念结构在原型概念结构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下位概念结构,由此我们归纳位移义概念结构的隐喻拓展路径,如图 7 所示:图 7“V 下”位移义概念结构的隐喻拓展路径原型概念结构 C1 在位移语义范畴中可拓展为典型位移义概念结构 C2;原型语义范畴中脱离原型引申语义类聚,在位移语义范畴中拓展为脱离位移义概念结构 C3;原型语义范畴中到达原型拓展语义类聚拓展为到达位移义概念结构 C4。C2、C3、C4 虽然都源于原型概念结构,但是它们在位移语义范畴中的位置有较大差异,典型位移义概念结构 C2 具有更加明显的位移语义特征,更靠近原型语义范畴。到达

20、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 C4 明显具有结果语义特征,更靠近结果语义范畴,脱离拓展位移义概念结构处于二者之间。1.3 结果义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在“V 下”结果语义范畴中“V”不具有任何位移义,“下”完全语法化为一个结果标记性成分,表达动作的完成。“下”甚至与“V”发生了概念的融合,失去了自身概念结构。为了区分结果语义的认知凸显性,基于 V 表达的动作是否直接作用于主体,将结果义概念结构短语划分为实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和虚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1.3.1 实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该语义范畴短语中“V”作用于主体,使得主体状态发生了变化,动词不含有任何位移义项。说话者只关注于动作完结的状态,忽略动作

21、发生的初始阶段和中间过程。短语中“下”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高度语法化。但在实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中,“下”保留了部分的空间概念,在认知语境中与动词概念融合,转为表达说话者主观情态,如图 8 所示:图 8“V 下”实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主体受到动词“V”的影响,由初始状态 Tr1 发展为终止状态 Tr2。在这一过程中,说话者侧重于观察主体由 Tr1 向 Tr2 状态演变,并保持 Tr2 状态的发展过程。当说话者以整个状态过程为参照系,短语侧重表达主体状态与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当说话者以结果状态Tr2 为参照系,短语侧重表达主体在“V”的作用下,由初始状态向新状态转变。可见,在该语义范畴概念结构中

22、,“V”与“下”概念结构发生了融合,但受到语境的影响,不同短语概念结构融合的程度不同,使该语义范畴内部的语义情况复杂。例如:2023 年 04 月Apr.,2023第 2 期No.2“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5615大的穿脚上不觉得松,小的也可以穿下。(人民日报1964 年)16我一外省人在五月花和那起小查某混在一块儿,这些年能够攒下一笔钱。(白先勇台北人)例15“穿下”和例16“攒下”都属于该语义范畴。其中,例15“穿下”以状态发展的过程为参照系,侧重表达主体状态的变化,并表达说话者主观情态;例16“攒下”以终止状态为参照系,侧重表达主体状态改变之后产生的新影响。1.3.2 虚义动

23、词结果义概念结构不同于“实义动词”直接对物体产生具体实在的作用或影响,“虚义动词”更多发生在思维空间中,是人对某一物体或事情的反应和理解,不直接对物体产生作用或影响。相比于“实义动词”,“虚义动词”语义更加丰富,在表达结果语义同时,还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意愿,产生一定的情态义;其次,短语语义结构中结果语义地位下降,短语向着结果语义范畴的边缘方向发展,“下”在抽象为无实义的结果标记后,向情态标记成分发展,在认知空间中虽保留自身的概念结构,但与“V”发生了概念融合,语法功能逐渐衰弱,如图 9 所示:图 9“V 下”虚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主体受到虚义动词“V”的影响,“初始状态射体”Tr1 并没有发生实

24、在的变化,但说话者主观认知状态转变为 Tr2,Tr2 只作为主观的心理结果状态,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意愿。在这一过程中,说话者以认知空间中的结果状态射体 Tr2 作为参照。只关注主体在说话者主观认知中的状态转变,而忽略主体在实际中的状态。短语概念结构逐渐脱离结果语义范畴,向情态语义概念结构发展。例如:17他有时候也能交下一两位朋友,可是交过了三个月的少。(老舍赶集)18须知这些几天前还是锦衣玉食的家庭都已被查抄,家产财物荡然无存,而且到流放地之后做什么也早已定下。(余秋雨山居笔记)例17“交下”和例18“定下”都属于该语义范畴,其中动词“交”“定”都为非动作动词,不对主体产生客观物理性的状态变化,

25、表达说话者主观的内心状态。短语表达虚义动作完成的同时,也体现出说话者的一定主观情态。在该语义范畴中,各语义类型之间的差异较大,语义联系也较为微弱,与实义动词结果义概念结构相比更靠近情态语义范畴。也有部分学者将这类动词划分为状态义,但实际上,主体的状态必然是受到动作影响后结果的延伸,因此从本质上说,状态义是结果义的表现形式,而非独立的语义结构,状态义与结果义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1.4 情态义概念结构情态义概念结构是“V 下”短语概念结构演化程度最高的语义范畴。该概念结构中,动词既可以是实义动词,也可以是虚义动词。动词中可以含有位移义,也可以不包含位移义。短语中“下”虚化为

26、情态标记成分,语义地位下降成为动词的依附成分,在认知语境中与动词概念结构发生了概念融合。例如:2023 年 04 月汉语学习Apr.,2023第 2 期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No.25719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莫言会唱歌的墙)20他们每人都赚下一百多元山西票,虽说一元只能顶五毛。(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21有时我马上首肯,有时商榷,有时难免争执不下。(陈华昌一个老人,两个车间)在情态义概念结构中,短语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影响,产生特殊的概念结构来表达说话者主观情态,此时概念结构主要表现以下三个特征:(1)“下

27、”的概念结构随着语义的虚化而消失,在短语中只作情态标记,如例19“挤下”;(2)“下”虽保有一定的空间概念,但空间概念与“V”的概念融合,已不具备明显的语义或语法功能,如例20“赚下”;(3)该概念结构受认知语境影响较大,产生了大量的语境构式,如例21“争执不下”。二、“V 下”概念隐喻网络模型及其特征分析2.1“V 下”概念隐喻网络模型“V 下”短语语义类型错综复杂,概念结构之间的隐喻拓展路径形成了复杂的隐喻网络系统。该隐喻网络中,下位概念结构都源于特定的上位概念结构,各语义范畴的概念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V 下”语义范畴拓展路径是“面”与“面”相交的二维性语义模型。在两种

28、语义范畴交叉区域产生了过渡语义带,该语义带概念结构同时具有两种语义范畴特征,但是又都不明显。原型概念结构是“V 下”短语的基础概念结构,没有发生较为明显的概念融合,该概念结构也是所有其他下位概念结构发展的初始。随着概念结构的发展,概念融合愈发严重,发展到情态义概念结构时,其结构最为模糊,对应短语语义独立性不强,受到句子和上下文语境的影响也更大。图 10“V 下”概念隐喻网络模型2.2“V 下”概念隐喻拓展特征分析我们以 Kvecses(2020)拓展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在构建“V 下”语义网络过程中,发现“V 下”拓展概念空间隐喻具有以下特征:2023 年 04 月Apr.,2023第 2 期

29、No.2“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58(1)“V 下”在空间中发生了概念融合。在传统研究范式中,大都将“V”和“下”割裂开来,通过“下”的虚实程度来判断短语的语义结构。随着“V 下”短语从位移语义范畴发展到结果语义范畴再到情态语义范畴,“V”和“下”之间概念结构关系愈发紧密,到了情态语义范畴则完全融合为一个概念结构。例如:22上届世锦赛 13 个项目中,中国队拿下 10 枚金牌。(人民日报2017 年)23可是一个人决不能完全放下“过去”,也无法不考虑“将来”。(沈从文新摘星录)例22“拿下”和例23“放下”动词与“下”的概念结构已经发生融合,形成了新的概念结构,短语语义不是组成成分

30、简单的叠加,产生了组成成分都不具有的新语义。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在注重组成成分概念结构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概念结构整体发生的变化。(2)“V 下”概念结构在拓展过程中,原始概念与拓展概念相辅相成。在“V 下”概念结构演变初期,拓展概念源于原始概念,此时概念结构中原始概念占据核心位置,拓展概念处于边缘位置。随着拓展程度的加深,拓展概念在概念结构中地位增强,原始概念不断边缘化,但拓展概念结构内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原始概念,只不过影响逐渐衰弱。例如:24回到府来已经很晚,他便没有再过我闻室来,就近在匪斋歇下了。(刘斯奋白门柳)25享乐主义者也找到了他的凉亭,但是那里没有给世上的忙人准备下地方。(冰心冰心全集

31、)例24“歇下”和例25“准备下”分别属于结果语义范畴和情态语义范畴。短语中“下”失去自身实在语义,分别拓展为结果标记成分和情态标记成分。其抽象的概念结构对短语整体概念结构产生了影响,“下”原本以位移终点为参照系,却引申出到达位移拓展语义范畴,侧重突出说话者对动作完成状态的主观感受。(3)“V 下”概念结构受隐喻语境影响较大。Kvecses(2020)指出短语在发生隐喻时的语境包括认知语境和具身语境。具身语境是隐喻产生的背景因素,在塑造概念时具有示意性和长期性,不受上下文语境的影响;认知语境则是说话者基于自身的具身认知对语篇和情景进行的视角拓展,因此在隐喻拓展过程中,受到其他语境的共同作用和影

32、响。例如:26台下响起掌声,乐队又开始演奏,两位演讲者走下讲台。(林语堂朱门)27不少知识分子看来,这是学术走下神坛走出象牙塔的积极举措。(戴从容 知识分子都到哪去了)例26、27都用了“走下”,但由于隐喻语境及其宾语不同,使二者差异较大。例26“走下讲台”位于“V 下”原型语义范畴中,客观表达位移事件,短语概念结构是组成成分概念结构的简单组合;例27“走下神坛”位于情态语义范畴中,表达主体地位下降,侧重于说话者主观情态,短语概念结构不再是组成成分的简单叠加。(4)“V 下”概念隐喻与语篇关系紧密。Kvecses(2020)指出短语在语篇中发生概念喻过程中会产生语篇在线隐喻、语篇离线隐喻和语篇

33、混合隐喻三种隐喻阶段。语篇在线隐喻指隐喻只发生在特定的语篇中,这是隐喻产生的初始阶段;隐喻离线隐喻指的是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隐喻逐渐稳定,离开特定语篇后,隐喻仍然成立,这是隐喻的最终阶段;语篇混合隐喻,则介于这两种语篇隐喻阶段之间。例如:28现时正淡季鸡蛋卖到五个一块,盘里至少炒下四五个鸡蛋,一块钱没有了。(冰心桥)29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又一宗浙江企业吃下“烂尾楼”的经营事例。(都市快讯2003年)30两人推来推去,一直相持不下。到付账的时候,叔惠说没带钱。(张爱玲半生缘)例28“炒下四五个蛋”为语篇在线隐喻,该隐喻概念结构局限于固定动词短语和特定语2023 年 04 月汉语学习Apr.,20

34、23第 2 期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No.259篇中;例29“吃下”为语篇混合隐喻,该拓展概念结构局限于特定动词短语中,但并不固定在特定语篇中;例30“相持不下”为语篇离线隐喻,动词与语义结构都不固定于特定语篇中。三、结语“V下”产生初期表义单一,后来其表义向复杂化发展。这主要在于人们描述运动事件时,遵循语言经济的原则,使用隐喻、转喻手段,让“V 下”承担了更多的语义类型,因此“V 下”成为汉语中语义类型、概念结构最为复杂的短语结构之一。陆俭明(2003)认为“在语法研究中之所以要注重对语义研究,是因为一定的范畴意义对句法会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基于Kvecses

35、(2020)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及其研究范式对汉语运动事件“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构建“V 下”隐喻扩展网络模型,进而归纳“V 下”概念结构拓展隐喻特征,对位移运动事件“V下”语义隐喻拓展路径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参考文献:1李卫芳.再谈 V 上和 V 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1).2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任鹰,于康.从“V 上”和“V 下”的对立和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汉语学习,2007,(4).5于康.“V 下”的语义拓展机制及结果义A

36、.日本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选(张黎主编)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6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王宜广.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8Kvecses,Z.Extended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0.9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0Lee,S.W.S.,&Schw

37、arz,N.Bidirectionality,Mediation,and Moderation of Metaphorical Effects:TheEmbodiment of Social Suspicion and Fishy Smel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On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andMetaphoricalExtensionPathof“VXia”WANG Ji-ti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Dalian University

38、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basic motion event structures in Chinese,the spatial conceptstructure is mapped to other cognitive domains to produce complex semantic categories.Basedon the dynamic path image diagram of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movement eventfra

39、mework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xtended conceptual metaphor,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mantic features,semantic categories and evolution paths of the Chinese movement event“Vxia”,builds a metaphor expansion network model,analyzes its spatial metaphor features,andsorts out the concept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movement event“V xia”.Keywords:displacement event;“V xia(下)”;conceptual metaphor;semantic extension pa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