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专题之十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亟待处理问题及对策四川省宜宾市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物。短短几年实践,政务服务中心从无到有,显示出了旺盛生命力,在全国范围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据统计,到,全国已建立各类政务服务中心13919个,其中综合型政务服务中心2035个,各类专业型政务服务中心11884个。实践证实,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切实方便了群众办事,有利于培育、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利于加紧推进政府职能根本性转变,为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
2、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起到了主动作用。 不过,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一个自下而上改革模式,要使其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停深化,已经面临着很多体制性障碍。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迫切需要自上而下统一指导规范,其定位和发展思绪迫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需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置于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构架中,自上而下进行全方面协调、统筹规范、整体推进,改变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单打独进局面。只有这么,才能在实际运行和建设发展中突破旧有行政管理思维模式和体制性障碍阻力,才能使政务服务中心充满生机和活力,不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行政许可设定应从法律层面上给予规范
3、 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需要相关行政法律体系设定合理、上下一致,相互之间衔接有序,并行不悖。不过,绝大部分设定行政许可法律、法规产生于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前,其设定并不完全规范合理,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兼顾,有甚至相互重合和矛盾。行政许可法出台以后,根据“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标准,相关设定行政许可法律、法规应该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立即调整、补充乃至废止。不过,对行政许可设定法律层面规范却迟迟未能有序推进,造成了在行政许可实施中很多问题: (一)单个许可法律规范问题。一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前法律法规设定行政许可,大全部未按“设定行政许可,应该要求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要求设定,
4、造成实施中法定条件缺位;二是部分行政许可审批条件及提交材料设定要求“一刀切”,和西部不发达地域实际情况脱节。如仅在内河航道进行航运服务水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服务企业,其办理开业许可时仍须提供船舶国籍证书;三是大部分行政许可审批时限设定过于宽松,如外商独资项目章程审批项目,法定时限竟为90天,显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二)各项许可之间法律规范问题。一是存在多个部门对同一许可事项同一内容全部有审批权情况。如发展计划委和水利局地方水电建设审批事项、质监局和安监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发证事项等;二是行政许可设定缺乏统筹考虑,有行政许可互为前置条件。比如,企业注册登记和基础建设项目审批包含若干部门,
5、从程序上先到哪个部门办理、后到哪个部门办理缺乏规范统一;三是各级部门之间职权设定并非上下完全对应,造成行政许可法第22条“行政许可由含有行政许可权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落实困难。 法律、法规是依法行政依据,法律、法规缺点肯定会影响法治实施。所以,要确保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许可,必需从法律层面对行政许可设定给予规范。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对每一项设定行政许可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要求内容立即进行调整、补充乃至废止。相关立法部门应统筹兼顾、合理协调不一样行政许可项目之间法律、法规冲突,科学厘定行政许可项目标实施权限,处理许可权限重合、许可之间互为前置、相关许可条件和程序缺
6、位问题。 二、行政许可项目尚需立即清理规范 行政许可项目标清理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键内容,是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基础。国务院各部门前后共取消、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实现了大幅度降低行政审批事项目标。各地方政府也根据要求,普遍开展了行政许可项目标清理和细化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留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清理、公布。不过取消项目,基础上是部分没有法律依据设定行政审批项目,各地仍然保留了一定数量临时性行政许可项目和待定行政许可项目,且因为各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度、深度不一样,在行政许可认定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 各省之间和省、市、县之间保留行政许可项目数量不一样、名称不一、内容差异、上下难以对应;对于
7、这些保留行政许可项目,各地许可部门即使也公布了对应办事指南,但这些办事指南在各地内容并不一致,甚至对同一个许可项目,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这些办事指南并非规范性文件,严格说不含有法律效力。这些问题存在,造成各地行政许可项目难以统一规范,减弱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严厉性,影响了根据法制统一标准,依法监管和向社会提供规范政务服务。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及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迫切要求深入加大清理规范行政许可项目标力度。提议一:由国务院(或其部门)清理规范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市、县地方政府实施行政许可项目,尤其是临时性行政许可项目和待定行政许可项目,该保
8、留保留、该取消取消,能下放下放,杜绝变相审批,并将清理结果给予公布。从理论上讲,这一层面行政许可项目应该是全国一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清理规范省人大、省政府设定由省、市、县地方政府实施行政许可项目,这一层面上行政许可项目也应该是全省一致。经过清理公布后,除此之外,一律不得实施其它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以此降低行政审批项目数量,统一法制。提议二:要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加强政府本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会议上要求,对行政许可项目制订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布。对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应由国务院(或其部门)制订对应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布。省人大、省政府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应由各省政府
9、(或其部门)制订对应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布。操作规程内容应包含项目名称、审批项目依据、申请受理机关、决定机关、许可数量及方法、许可条件、申请材料、申请表格、许可程序、办理时限、许可证件及使用期、许可法律效力、收费及标准、年审年检、监管方法等内容。,宜宾市已在四川省率先对每一个保留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制订了类似于操作规程实施措施,运行良好,效果显著。 三、部门应加强对行政许可法、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落实落实,做到条块一致,从上到下处理条块矛盾 中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定条块分割现象,造成部门权力强化,政令不畅。即使行政许可法、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四
10、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对行政许可、依法行政、政务服务作了具体要求和要求,但因为包含到部门利益调整和部门权力规范和约束,在落实实施中轻易引发相关部门不了解,阻力较大。如部分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和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和行政许可法、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不一致,尤其是有些文件、要求已显著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部分部门出于维护本身利益考虑,总是拿这些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作为“护身符”,和政务服务中心讨价还价,不愿改善政务服务工作;如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对政务服务中心机构性质作了明确要求,但相关部门却以多种理由推脱,没有立即落实落实。 要将行政许可法、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
11、要、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落实落实到实处,必需克服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弊端,尤其应强调从条条往下落实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应以身作则,主动支持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加强对下级部门政务服务工作监督指导,做到条块结合、条块一致,从上到下处理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中碰到问题。 四、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构 行政许可是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一项关键职能。在现在行政管理机构体系中,还未确定法定机构负担政府本身管理、协调、监督、检验行政许可职能。而实施行政许可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包含面广,工作量大,关系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任务繁重,客观实际要求有一个专
12、门政府机构来推行这方面职责。因为没有建立健全专门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构,致使政府对行政许可实际运行情况监督管理缺位,不能有效地对全国政务服务工作加强统一规范和业务指导,不利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深化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 提议国务院应设置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关,其职能是对全国行政许可项目具体实施进行宏观管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国务院设置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关关键抓好各部委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大厅)工作,和行政许可设定和项目规范工作。以后,如建立全国统一行政许可审批服务网络体系(拟称“金审网”),也应由国务院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关进行统一指导建设和监管。 对应地,省、市、县也应设置
13、行政许可监督管理局,和政务服务中心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对内监督管理当地行政许可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对外仍使用政务服务中心名称,集中各部门行政许可项目为社会提供良好政务服务。即对内关键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对外关键行使服务职能。对社会层面监管仍应由各行政许可具体实施机关负责较为妥当。 五、统一政务服务中心模式 行政许可法即使有“统一办理、联合办理和集中办理”要求,但相关政务服务中心一系列问题并未提及。从全国来看,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即使快速,但因为没有统一规范,多是单打独进,差异较大,发展很不平衡。在名称上,有叫政务服务中心,有叫行政服务中心,还有叫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大厅等等
14、;在机构设置上,有是行政机构,有是机关,有是管理委员会;在职能上,有限定为集中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多种中介服务功效,有侧重于招商引资,有尽可能将群众生产、生活关系亲密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项目一并进入;在监管权限上,有含有对部门作风考评、目标考评权限和对工作人员年度考评权限甚至对工作人员任用提拔推荐权限,有则缺乏对应管理手段;在运行机制上,有已进入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有还处于初创阶段;在办公场地面积、标识上,各地也并未统一。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实践迫切需要统一模式,提议应出台一部法律或国务院纲领性文件,将政务服务中心纳入各级政府行政序列,确定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名
15、称、机构性质、职能职责、服务范围、监督管理,明确那一级政府能够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明确政务服务中心和进驻部门之间职权划分,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面积和标识,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对政务服务中心性质、职责、政务服务、监督管理等进行了统一规范,促进了四川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跨越式发展。 六、提出电子政务建设时间表 发展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法创新关键内容,优异政务服务离不开电子政务支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应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化信息服务和实现横向、纵向信息共享。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化建设,应该根据统筹计划、整合
16、资源、分布实施要求,确定电子化建设时间表:要充足利用现有政府信息化资源平台,实施各级政府网络平台和政务服务中心及部门局域网联网,各部委政务大厅和省、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应立即形成规范统一、上下联动电子政务审批网络体系。经过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政务服务办公系统,实现行政审批项目数字化管理,使政务服务中心愈加好地发挥协调监督作用,深入方便群众办事。 但因为现有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许可运行方法、技术条件、社会诚信等原因限制,对实现申请人经过非现场方法进行申请、审批仍存在很多困难,如难以对申请人身份进行认证、难以对申请材料真伪进行确定,难以实现在网上进行颁发证件(假如申请人仍需到现
17、场取件,还不如经过精简程序,确定为即办件,申请人可当场申请、办结取件,从而提升行政许可效能)等,极难满足这一要求。提议在短期内慎提申请人经过非现场方法申请办理行政许可。但能够先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同各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务服务中心之间远程审批,经过网络将申报材料、初审意见、多种批件在政务服务中心之间进行网上审批;能够对部分常常办件、信誉良好申请人,对一些符合条件行政许可项目进行非现场方法申请办理行政许可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七、推行行政许可工作人员资格审查制度 政务服务中心要真正实现窗口式办件,切实做到高效、便民,避免沦为“收发室”,就必需对窗口充足授权,深入下放审批权力,确保行政许
18、可事项在窗口能够实现现场受理、审查、办结,真正成为办件中心。不过,现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派驻随意性较大,现有公务员,又有事业人员,还有临时聘用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经过严格行政许可资格审查,没有进行统一规范岗位培训,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不适应审批权力深入下放要求。 提议借鉴行政执法人员须经过法制部门资格审查做法,对行政许可工作人员由法制部门实施统一考评、资格审查。经考评符合条件,颁发行政许可资格证,有权从事行政许可相关工作;对考评不合格,不准从事行政许可相关工作,已领取许可资格证件,不予年检,暂停其行政许可资格。经补考仍未合格,取消其行政许可资格,并提议所在单位将其调离行政许
19、可岗位。现在,工商部门率先对行政许可工作人员进行资格审核,相关人员必需取得工商登记审查员、核准员资格,才能从事工商登记许可工作。推行“一审一核”制度后,工商部门深入将审批权限下放到窗口,使工商登记在窗口实现了当场办结,提升了工商登记审批办事效率,切实方便了群众办事。 八、在现有法制框架、体制框架、技术框架内,政务服务中心应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停规范行政许可,提升行政效能,提供优质服务 即使,在现有法制框架、体制框架、技术框架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碰到了部分阻碍,但政务服务中心应该坚定信心,树立“依法行政、高效行政、为民行政”理念,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
20、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积量改变以促成质飞跃。 (一)不停规范行政许可。继续加强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清理,把本级各部门保留面向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全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要进行全程公开。要深入加大后续监管力度。 (二)提升行政效能。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根据高效、便民标准,该降低步骤减下来,该废除程序废除掉,能够联合审批事项联合起来,优化审批步骤,缩短办理时限,改善政府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减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 (三)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队伍建设,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素质。要不停加
21、强作风建设,改善服务方法、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周到服务设施,最大程度方便企业、群众和基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又是处理改革和发展问题切入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不是偶然现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现在碰到困难,只是发展中困难,前进中困难。只要我们根据建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要求,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和法治建设相结合,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情况从现在“自下而上”为主转变到“自上而下”、“上下联动”为主上来,政务服务中心这种“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一站式”新型行政运行
22、方法就会日臻完善,从而加紧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真正转变。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专题之十二 “一站式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索 四川省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 近5年来,行政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全国已建立1800多家,仅四川省就建立了123家。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遏制了腐败现象,降低了办事成本,增强了行政公开性和透明度。处理了投资者和群众“路难找,门难进,脸难看”问题。不过,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并未从根本上处理“事难办”问题。从现在情况看,行政服务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处理。 一、关键问题 (一)部门对窗口授权不
23、充足,大部分窗口是“前店后厂” 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通常由20-40个部门所设窗口组成。窗口办件分为即办件和承诺件。大部份部门承诺件不能直接在中心内办结,还得拿回本部门办理。如绵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内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许可事项共383项,其中71项为即办件。承诺件能在中心直接办结只有160项,占42%。 (二)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配合不够协调 在中心设置窗口部门,有将审批权下放到中心,有仍然留在原职能部门,有分散在部门内部多个科室,这些全部影响了行政效率提升。 中心办件中承诺件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事项进行以下处理:1、需要现场勘察;2、需要检验、检测、检疫、判定;3、需要组织教授论证;4
24、、需要组织培训考试;5、需要领导集体研究;6、需要组织听证;7、需要经过招投标、拍卖;8、需要相关部门联合会审决定等。假如包含单位和人员拖延或卡壳,全部会影响办事效率。 (三)中心窗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部门在选派人员时,并不是根据要求选派业务骨干到中心,而是抱着“应差”想法,把中心窗口工作当成“守摊子”,将不符合中心工作要求人员派驻到中心工作。部分人职员作态度消极,得过且过,对工作没有主动性;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无法直接办理业务工作,致使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四)中心监管功效“先天不足” 行政服务中心是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地方,审批权力仍属于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人事关系、工资福利仍在本部门
25、。即“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在这种体制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每前深入,全部会遭遇巨大阻力。中心对行政许可事项和窗口人员管理、对中心以外办事协调,全部有很大难度。 二、原因分析 (一)部门“官本位”思想不愿放权 长久以来,法律法规给予部门行政审批权为部门带来了种种可见和不可见利益,部门各自为政,含有自已独立利益。将审批项目和权力进入中心实施阳光操作,和之对应部门权力也随之公开。在部门内部,还包含到上级对下级放权问题。这些对于中国习惯于“官本位”思想部分公务员来说,思想观念尚需深入转换。 (二)现行管理体制制约着行政服务中心功效发挥 中国现行政府组
26、织是严格根据分权、分工和分层标准建立起来。政府各部门审批像一道流水线,依严格前后次序串联起来。在部门内部科室之间,也是根据前后次序串联审批。而行政服务中心这种“一站式服务”要求打破这些标准,因为串联运作方法大大增加了审批过程所费时间。行政服务中心对于投资者和群众来说,只接收原料,最终提供成品,而不是让投资者和群众拿着半成品东跑西跑。这就是本质上对现行管理体制提出了质疑。 (三)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行使行政审批权力具体个体,是被投资者和群众有所求人,是高高在上一个姿态。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要求机关工作人员要为投资者和群众服务。在这种转型时期,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陈
27、旧,还守着过去那种官本位思想。直接表现出来就是对投资者和群众冷漠、生硬、应付了事。 (四)法律法规落实实施不到位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等有了明确要求。但行政服务中心作为监督主体监督措施有限,在实际工作中推行职能仍有很大困难。如部门及部门之间就行政审批方面相关情况和中心发生意见分歧时,中心提出协调意见极难得到实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心往往只能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争取政府领导支持才能实现。但这么费时费力,增大了协调成本。 三、对策探索 (一)对投资项目实施“一章对外”办理服务 将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在本级权限行政审批,实施“一处对外受理和送达、一章对外
28、承诺、一网共享材料、同时审批、限时办结”办理制度。将分散受理、回复咨询改为集中受理和回复咨询,将前置审批改为同时审批、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将分散承诺改为一个承诺,将分散送达改为统一送达。有效地提升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因为是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人员亲自接件、协调办理,有效增强了中心各窗口之间配合。 绵阳市行政服务中心率先从1月4日实施了“一章对外”制度。由中心管委会派驻三名人员和包含投资办企业和基础建设项目共10个审批部门窗口人员在同一大厅办公。至今办理了512件,受到投资者高度评价,效果良好。 (二)督促部门授权,增强中心审批功效 行政服务中心应对政府纳入中心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许可事项进行
29、清理调查。对能够在中心办结项目,由部门授权给窗口责任人,逐步改变中心“前店后厂”局面,提升直接在中心办结事项百分比。对包含投资者和方便群众事项,尽可能在中心就地办结。 (三)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服务意识 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要建立“行政就是服务,公众就是用户”服务意识。政府应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主动、服务质量高、公众评价好工作人员晋升提拔时给予优先要求督促落实。这对于激发部门派往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将产生很大吸引力。 (四)加大制订、落实实施法律法规力度 含有立法权各省、市,为深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强化“一站式服务”功效,能够制订规章,对行政服务中心职责、部门职责等给予明确要求
30、。 现在,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已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四川省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来说,有了明确法规依据。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措施实施工作督查,使其真正落到实处,不停推进本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专题之三十七 打造行政服务品牌 争创全国一流中心 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 李国根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紧,南昌作为产业型、开放型城市日趋显著,南昌和其它城市竞争将愈加猛烈。目前,各地客观条件差距越来越小,新一轮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竞争,是效率和服务水平竞争。哪里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
31、能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赢得发展主动权。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第一窗口,工作效率快不快,管理方法强不强,服务水平高不高,直接影响到南昌投资吸引力。建设全国一流行政服务中心是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塑造诚信创业南昌关键举措,是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有效载体,是提升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关键步骤。 一、市行政服务中心六年探索为争创全国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行政效率,9月28日,本市正式组建了市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办证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办理审批办证事项集中受理和办理。依据江西省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暂行措施要求,2月16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市投资和建设项目
32、审批办证服务中心更名为市行政服务中心,8月搬入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大楼办公,中心实施集中式办公、一站式许可、一条龙服务和一窗式收费。六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主动探索,勇于创新,不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和服务方法,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南昌投资创业环境发挥了五个方面关键作用: 一是提升了行政效率。市行政服务中心创新了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实施了窗口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对包含2 个以上部门审批事项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对简单审批事项实施一审一核制,全部审批事项实施限时办结制,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将法定时间缩短至通常5个工作日,显著提升了行政效率。
33、二是提升了服务水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实施窗口式办公、柜台式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通知制、服务承诺制,提倡微笑服务,制订服务质量标准,经过“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开放、便捷公共服务,树立了良好政府形象; 三是规范了许可行为。市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政务阳光工程,经过中心网站、电子显示器、办事指南等多个媒体,公开服务事项、办理依据、办事程序、办结期限、收费依据和标准、需提交全部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窗口服务和投诉电话,增加行政许可过程透明度,规范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办理和收费等工作步骤,避免随意性,缩小了“自由裁量”空间,推进了依法行政; 四是促进了廉政建
34、设。市行政服务中心经过集中和企业和公众亲密相关许可事项,建立健全了以中心管委会现场监督、行政监察及法制机构专门监督、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为主体外部监督体系和机制,使滥用公权和公权私用可能性大为降低; 五是转化了政府职能。市行政服务中心坚持“以客商为本、以服务为中心”宗旨,围绕“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利企便民”服务理念,规范行政审批,优化办事步骤,精简办事步骤,推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督,经过中心建立新型运作机制,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行政服务中心是方便企业和公众取得相关许可政府服务平台,是表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准关键窗口。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并不是简单“事项集中”、“政务迁居”,而是努力实现政府管理模
35、式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市行政服务中心变过去“分散、封闭、串联”传统行政审批模式为“集中、开放、并联”现代行政许可模式,以集中窗口式办公、一条龙一站式办理、公开服务承诺、规范办事程序和社会公众监督反馈等特色区分于原来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管理变得规范化和人性化,表现了“执政为民”、“勤政便民”根本要求。 二、市行政服务中心搬迁新大楼为争创全国一流发明了有利条件 市行政服务中心搬入新大楼办公后,服务大厅办公场地面积扩大了3倍,达成6000平方米;配置了足量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器,首开了残疾人卫生间,设置了咨询导引台、申办人填单台、休息等候区,配置了
36、手机充电器、擦鞋机、饮水机等便民设施,硬件设施大为改善,服务大厅宽大明亮,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效齐全,为客商和公众提供了温馨美化、舒适便利办事环境;中心实施了办证排队叫号、服务满意评价、大厅电子监控,营造了公开透明、秩序优良服务环境;设置了中介服务区,为客商和公众引入工商咨询、公章刊刻、环境保护评定、工程咨询、商务中心、银行、电信等配套机构服务,中心服务功效更为完善;进驻部门从28个增加到48个,其中含有行政许可职能部门38个,占全市含有行政许可职能部门总数80.9%;进驻窗口工作人员从100多人增加到170多人,进驻许可事项从181项增加到428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77项,非行政许可及公
37、共服务事项51项,包含收费事项105个,进驻行政许可事项占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总数82.3%,行政许可服务集中度和工作效率大为提升;统一了中心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服务仪表,提升了对外服务形象。新市行政服务中心展示了南昌形象,表现了南昌风采,提升了南昌效率,优化了南昌环境。 经过六年来坚持不懈努力,本市行政服务中心政务越来越透明、程序越来越简化、服务越来越靠前、管理越来越规范、机制越来越创新、监督越来越有力,为广大客商和公众提供了优质便捷许可办证服务,为推进南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主动贡献。六年来,行政服务中心共收到客商感谢信件500余封,锦旗400余面。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单位”、招商引资
38、服务奖,真正做到了“客商满意,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上级满意”。据统计,以来,前后有成城市、武汉市、大连市、济南市、郑州市、合肥市等40余批考察团(共400余人次)来本市行政服务中心考察交流工作经验。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产生了广泛主动影响,已成为南昌市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一个服务品牌,一张形象名片。 行政服务中心是一项新生事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需要不停总结、创新和改善。从我们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调查摸底和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本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效率、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和天津、深圳、成全部、大连、顺德等全国一流行政服务中心相比,和省市领导、广大客商和社会公众要求期望相比还有差距,关键表
39、现在:一是尽管行政许可部门和事项进驻率均达成80%以上,还有一部分许可办证及相关便民服务事项未能进驻中心,有些部门行政许可事项还未实现全部集中进驻,影响到为客商和公众服务效率。二是有部门对窗口首席代表行政委托授权还不够充足,窗口职能还没有得到充足发挥,工作效率打了折扣。三是窗口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深入提升。四是立即、全方面、正确地把握窗口许可办证动态仍然不够,许可办证网上受理和网上监控等电子政务建设有待深入加强。 三、加强本市行政服务中心“四个一流”建设 六年来,本市行政服务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组建创业、建章立制,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搬迁新址、提升功效成长历程,现已进入打
40、造服务品牌、争创全国一流发展阶段。我们要不停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以“打造一流服务平台、发明一流工作效率、营造一流服务环境、铸造一流干部队伍”为工作关键,努力实现“打造行政服务品牌、争创全国一流中心”奋斗目标,为优化南昌投资软环境、加紧南昌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坚持机制创新,提升行政许可服务集中度,打造一流服务平台 牢靠树立“环境是第一品牌、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思想观念,完善“以民为本,以客为尊”行政服务模式,主动创新运作机制,探索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有效路径,拓宽服务领域,使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成为行政许可、证照办理关键场所,而且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公共服
41、务高效平台和便民中心。 1、坚持“应进必进”标准,在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方面清理基础上,深入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凡保留行政许可事项,标准上全部要进驻服务中心实施集中受理和办理。因进驻场地限制等原因暂不能进驻中心,须报政府同意,并按要求设置专业性服务大厅。依据工作实际,行政许可办件量少部门,可联合设置“综合窗口”。凡经政府审定已进入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各部门不得在中心之外另行受理。 2、坚持“利企便民”标准,集中部分非行政许可事项。把方便客商、企业和广大群众办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逐步把部分和行政许可事项相关联非行政许可事项和便民服务项目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和办理,使服务对象由单一投资商扩大到社
42、会公众、法人团体和其它组织,实现政务“专卖店”向政务“超市”转变。 3、实施“两个集中”机制。对于行政许可事项包含内部多个处室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职能,将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和审批人员进行整合,并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窗口,统一受理和办理本部门全部行政许可事项,使行政许可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向窗口转移,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4、集中办理年检事项,建立联合审验制。对于各部门依法实施书面审查企业年检、年度复核和年度审验事项,要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施集中受理和办理,并视条件逐步由串联审验改为并联审验,最大程度地方便、服务广大客商和社会公众。 (二)坚持制度创新,完善行政许可
43、运作机制,发明一流工作效率 依据行政许可法相关要求和要求,规范许可事项,简化许可程序,降低许可步骤,缩短办理时限,制订科学合理、便捷高效工作步骤,完善跨部门事项联合办理机制,深入提升工作效率。 1、对窗口充足行政委托授权。继续坚持和完善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各窗口单位要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充足授权,增强窗口实体性行政职能,使窗口既受又理,处理部分窗口存在“只挂号不看病”问题。 2、在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基础上,推广和完善一审一核制。对不需教授论证、现场勘察、听证拍卖、集体研究和上报审批通常性许可事项,由窗口人员受理审查,窗口首席代表审核同意,在行政服务中心现场办理回复,提升工作效率。
44、凡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齐全、符正当定形式、能当场作出决定,由窗口当场直接办理,提升行政许可申请现场办结率。 3、规范并联审批制。拓宽并联审批范围,凡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办理事项,全部要逐步实施“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并联审批方法。要发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优势,优化并联审批组织协调运作机制,努力提升并联审批办件量。要规范并联审批实施主体、操作程序,关键落实联审会议制度和集中会签制度,严格遵守联合审查办理时限,切实提升并联审批效率。 4、完善许可收费集中办理制。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许可事项,其所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随许可事项同时进驻中心,实施集中受理和办理。行政服务中心设
45、置票款分离收费专窗,收费直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各进驻部门窗口收费系统逐步和进驻银行、财政收费系统联网,使收费愈加透明、快捷、正确。 (三)坚持服务创新,改善行政许可服务模式,营造一流服务环境 树立“客商需求就是我们工作责任、客商满意就是我们工作标准、客商成功就是我们工作价值”服务理念,构建“服务至上”中心服务文化;推行电子政务,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方法,优化政务环境;建立服务标准,引入质量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为广大客商、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行政服务。 1、加紧电子政务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加大投入,统筹计划,集中开发,分步建设,逐步实现市、县区两级服务中心之间、中心管理机构和窗口之间、窗
46、口和窗口之间、窗口和本部门之间计算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完善网上公告、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理、网上投诉和网上监管功效,加强行政许可办证网上服务平台、网上监督平台和网上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信息网络化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2、完善服务方法,优化政务环境。对许可办证过程中推出首问负责制、一次性通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假日预约登记服务制度等要继续坚持和不停完善,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标行政许可事项,依据客商申请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和全程跟踪代理服务,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建良好投资创业环境。 3、推广行政服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服务行为。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深入在行政服务中心系
47、统深入开展ISO9001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组织培训,规范行政服务事项受理、办理、收费、出证等各个步骤工作步骤,构建窗口对外服务标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标准化。 (四)坚持管理创新,全方面提升工作人员素质,铸造一流干部队伍 强化“人人关系南昌形象、事事影响投资环境”服务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绩效考评,强化监督管理,不停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形成服务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集中许可办证管理体制。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窗口工作人员对内代表部门形象,对外代表政府形象。窗口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对政策业务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行政服务水平。督促要求各窗口单位选派优异中层干部到行政服务中心任窗口首席代表,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骨干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切实打造优化环境“第一窗口”形象。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考评机制,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