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研究——以祠堂街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1391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研究——以祠堂街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研究——以祠堂街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研究——以祠堂街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规划与管理 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研究以祠堂街为例王桂如,陆璐(西南交通大学)【摘要】成都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近代建筑已经为数不多。许多价值较高的近代建筑由于地处市中心,随着地块升值、旧城改建、旅游开发等原因被拆除或过度改造,祠堂街是地处市中心且保留较好的近代建筑群的典型代表。文章以祠堂街近代建筑群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近代建筑保护及再生进行分析研究,为其他近代建筑保护与再生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关键词】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祠堂街中图分类号:TU984;TU-87 DOI:10.13655/ki.ibci.2024.03.019Research on Co

2、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Modern Buildings in ChengduA Case Study of Citang StreetWANG Gui-ru,LU Lu(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Abstract】Chengdu,a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leve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has only a few existing modern buildings.Many modern buildings with high value ar

3、e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nd have been demolished or over-transformed due to the land appreciation,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city,tourism development and other reasons.Citang Stree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a well preserved modern building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This pap

4、er takes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complex of Citang Street as an example,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modern buildings on the basis of field research,and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other modern buildings.【Keywords】Chengdu;modern buildi

5、ngs;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Citang Street1 祠堂街发展历程被誉为成都市2022年“最美金角银边”的祠堂街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百年老街,同时也被历史学者谭继和、袁庭栋誉为“天府文化现代化新起点”。祠堂街主要发展有以下三个阶段:1)辛亥革命前(1911年)祠堂街位于少城东南角的受福门内,清代为满城(少城)的喇嘛胡同,又名蒙古胡同。康熙57年,八川陕总督年羹尧在这里修建生祠,因此得名为祠堂街。2)川军混战期(1911年-1937年)民国初年(1912年)拆除满城后,祠堂街成为连接成都东西市区的重要街道,分别在1936年和1943年扩建,初具现

6、代街道规模1。祠堂街当时全长约300m,东至西御街,西至将军衙门街(现金河路),南边与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隔街相望。祠堂街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文化抗战为主要内容,是抗战时期成都文化抗战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中共地下革命重要据点。该期间各大书店、报刊、文艺社团云集于此,祠堂街因此也被誉为“新文化街、革命街。”3)抗战爆发后(1937年-至今)抗日战争后祠堂街曾更名为“胜利西路二段”,后因20世纪70年代蜀都大道的兴建,金河改为地下河,祠堂街也被截断后仅留其中一段2,直到蜀都大道建成以后,西段划为少城路,祠堂街一头缩短到了人民公园的大门口,全长也就变为原来的一半,但该街巷格局一直保留至今。202

7、2年城市更新改造后的祠堂街重新亮相,作为“天府文化公园”的核心地段,修旧如旧的祠堂街将重新成为一条文化艺术主题街区。2 祠堂街现状概况2.1 祠堂街区位概况祠堂街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街长约200m。该街地形是一块三角形的街区,东至东城根南街、半边桥67 规划与管理 与西御街交汇处,西至长顺街、小南街与金河街交汇处,祠堂街南向与人民公园隔街相望,北有通至东城根街的永兴巷和牌坊巷(见图1)。图1 区位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祠堂街源自清代,至今仍保留百年街巷格局。该片区共有13处建筑,其中有6处(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2处市级历史建筑)为近现代建筑遗存,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保留下来的

8、近代建筑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街区。整个祠堂街片区保留下来的近现代建筑遗存有:新华日报社、四川美术社砖楼、原聚兴城银行祠堂街办事处、乐器厂宿舍、金秋茶舍与12号民居(见图2)。图2 建筑概况(图片来源:网络)2.2 祠堂街特色分析历史街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街区天际线、整体形态特征、街道胡同肌理、街道对景以及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特定构筑物和建筑构件,以及古树名木水域等。本文所研究的祠堂街(见图2)片区街巷一直延续了清代以来的空间格局。祠堂街有近现代建筑遗存共6栋,建筑整体风格为中西合璧式。由于祠堂街建筑片状的存在且每栋建筑风格皆有所不同,祠堂街也因此成为成都市中心城区近现代建筑

9、群街区的典型代表。2.3 祠堂街现存问题分析历史建筑指的是经政府核定并公布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与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革命运动有关,能够反映传统建筑历史风貌与当地特色文化,以及留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具有纪念意义价值的建筑3。笔者在对祠堂街历史街区调研后发现,祠堂街在城市更新发展的热潮中更多注重的是“新生”,如何将快要废弃的百年老街焕然一新,使其吸引更多的人流量,却忽略了对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原则和“不改变原状”的原则4,而遗失了历史所留下来的真实的样貌。3 再生原则及策略3.1 再生原则3.1.1 最小必要干预原则最小必要干预原则建筑遗产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但并不意味着以损害遗产本体

10、为代价。建筑遗产为适应当下功能需求的改建、加建,应限定在最小必要的干预。如果不谈必要性,只谈最小干预,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必须要阐述干预的必要性。3.1.2 新旧不撑破旧瓶新旧不撑破旧瓶康复性再生引发的改建、加建不应影响所有(尤其是立面风貌和主体结构上)有重要或核心遗产价值的元素。建筑遗产这个旧酒瓶,由于有限的肌体容量和强度,遗产本体和特征极易受损,它承载新的功能需求这种新酒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再多容纳一丁点新酒而撑破旧酒瓶,最终新旧两不利,是很不明智的。加建部分原则上不应溢出旧酒瓶。3.1.3 室内兼容性用途室内兼容性用途对于一般化的历史建筑,可以进行室内更新,局部改造建筑内部平面布局,使遗

11、产的实用功能康复性再生5;但有遗产价值的室内元素也应在再生中尽可能保留下去。建筑遗产可引入新的功能需求,但应让新的功能需求适应遗产为导向,而不是相反。3.1.4 加建可逆性原则加建可逆性原则为了在活化中长久、有效地保护遗产,所有加建部分都应具有尽可能高的可逆性。这意味着应该将加建部分设计成“可移动的”插入式“家具”,且与遗产的固定接触面尽可能小。应确保未来将加建部分拆除之后,不损害建筑遗产的基本形式与完整性。3.1.5 今不压古原则今不压古原则添加部分不应对建筑中令人感兴趣的部分起到68 规划与管理 喧宾夺主的效果(威尼斯宪章 第13条)。为此,要在美学上精细衡量,防止过度设计,加建部分应该把

12、色彩饱和度降下来,也更符合历史建筑的古旧气质。3.2 再生策略3.2.1 文化补偿措施文化补偿措施从建筑文化角度讲,一座城市的建筑历史应具有延续性与可读性6。遗产的利用往往意味着遗产的损耗,在使遗产的实用器功能康复性再生的同时,建议采取文化补偿措施,以增强该遗产基于本体性历史价值的种种精神价值,使普通民众更容易理解遗产对象,使遗产对象更易读、更可读。对于祠堂街地块遗产的精神价值,笔者认为应重点考虑以30-40年(一代人)内为时间范围,挖掘成都居民约定俗成、口耳相传的传统认识。这对于祠堂街文化核心区维持集体认同的“正宗地道性”,是至关重要的。祠堂街12号民居(见表1)建于1970年,现为三层红砖

13、楼。对于12号民居这座本体性历史价值不高的不可移动文物,但布局继承了成都民居“下店上宅”的传统格局,应紧密结合“下店上宅”采取文化补偿措施,充分增强它们的集体记忆。3.2.2 业态关联措施业态关联措施对于历史建筑的业态关联,笔者认为,首先考虑遗产原有的用途和功能。其次,如果需要转换遗产的用途,应采取业态关联措施,积极寻求与遗产原有用途的关联,也可考虑恢复最初用途的可能性,恢复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格局和空间特征。对于祠堂街12号民居,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点是居住用途,但其首层一直是商业用途。民国时期,其上下三层均为商业用途。因此,康复性再生后的建筑业态可考虑恢复建筑的商业用途,也可考虑与过去“下店上宅

14、”的业态关联,在不同楼层间呈现两种不同的业态。针对商业业态来说,过去曾经有书店、养生堂按摩店和拉面馆。在这当中,书店体现了较高的精神价值,后两者的业态较为低端,且对遗产本体有较多的损耗。因此建议康复性再生后的建筑业态从精神层面入手,从“读书与行路”、“读书与生活”等话题拓展到相关业态,注意控制功能容量。4 结语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是保障城市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现有的研究来审视成都近现代建筑,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推动了城市朝更多元的方向发展7。本研究通过对成都现有祠堂街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历史建筑再生5条原则:最小必要干预原则、新旧不撑破旧、室内兼容性用途、加建可逆性原则、今不压古

15、原则,提出了文化补偿措施与业态关联措施的再生策略。基于祠堂街更新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出一条适合近现代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方法。参考文献1 曹筝琪娜.民国时期成都祠堂街美术展览与近代艺术思潮在成都的传播J.当代美家,2022(4):25-31.2 袁庭栋.成都街巷志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3 柳红明,卞炜钊.再生建筑学理念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砖瓦,2022(12):65-67.4 徐宗武,杨昌鸣,王锦辉.“有机更新”与“动态保护”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理念研究J.建筑学报,2015(S1):242-244.5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 何兵,李磊.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J.规划师,2006(11):34-38.7 赵伯伦,侯菁蕙,冯顺.开埠影响下的济南近代建筑历史、现状与价值J.中外建筑,2021(1):204-208.8 万丰登.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表1 祠堂街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前后效果图(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建筑名称更新改造前更新改造后金秋茶舍乐器厂宿舍12号民居新华日报社美术社砖楼原聚兴城银行6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