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40269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教案课堂实录关雎是“周南”的第一首诗,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抒情意味、意境呈现和比兴叠韵,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关雎描写了一位君子爱上了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像之中,这也许就是“单相思”。总之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败了,但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积极健康的,是令人感动的。你看,虽然为想那位河边的“窈窕淑女”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但他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文明之举去努力打动吸引姑娘,这位小伙子不

2、愧是真正的“君子”。难怪古人用诗歌来教育感化人称之为“诗教”,它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有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有说它是“刺康王晏起”,这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礼教的涂饰,是一种歪曲。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咫尺天涯,漫漫行程,令人无限惆怅!抒情主人公的左右求索、执著坚定,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涵义有异曲同工之妙。蒹葭的主题今天来看,有着深沉而丰富的多义性。它可能是以描绘的方式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人生。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望而

3、不可及的,爱情、事业、学习生活,在理想憧憬中更是常有。诗经两首,充满了细致、隽永的抒情意味,弥散着忧伤的情感。关雎从全诗结构和内在脉络上看,分做三章较宜。首章见物起兴,激起主人公的爱情,一片情思,无限向往。次章写他的寤寐不忘,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了追慕之心,姑娘劳作的窈窕身影,使他日思夜想,须臾不能忘怀。绵绵的忧思,两个字“优”“游”,表露出难耐的相思之苦。三章写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情到极处必生幻,弹琴奏瑟的热闹场面,让抒情主人公简直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又细微,又止所当止,情感率直、淳朴、真挚、健康

4、。秦风蒹葭已达到纯情的高度,秋水伊人的咏吟,为爱情诗之旷古绝唱。主人公追寻所爱不得,而出现了“宛在水中央”的幻影,所表达的情感是“哀而不伤”。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的变换,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试想,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萧索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诗经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都是关于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关雎的意境简约,具有日常性。全诗以展现滩头水畔的形影不离的雎鸠鸟开头,看这美好的和谐之景,听它们

5、一唱一和,自然引起岸边的青年的无限情思。“窈窕淑女”,她在参差的荇菜之间,在潺潺河流之上,形象不断叠加,勾勒出一幅翡翠兰苕的画卷。蒹葭意境空灵虚泛。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缥缈,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他徘徊往复。此情此景,情调凄婉,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会的架构,显示出幽邃繁富的色彩。诗经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

6、术效果。“赋”和“比”都是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进一步,“兴”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它是虚灵微妙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

7、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知识与能力: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起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的表现手法。“关关”,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或者是作者的眼前所见,在全诗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教学中说法不必拘泥,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模拟形象,描写景物,无不活泼逼真,这种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延伸出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蒹葭在秦风中独标

8、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作品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换了个别的字,但却有种美丽之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耐人寻味。他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尽了情致。富有音韵的四字一句,回章叠句,形成一唱三叹,也渲染着一种渺远虚惘的气氛。、过程与方法:“读诗使人灵秀”,诗歌是文学的骄子,诗歌教学,应体现“诗教”。用联读的方法认识诗经的相关知识;用范读、跟读培养读诗兴趣;用对比诵读涵咏,提高美读意识;用唤醒审美经验,提高读诗水平;用整体感受意境,体味诗歌的语言;用白话扩读、图读或配歌曲读

9、,提高想像联想能力,激发鉴赏兴趣;用对照品析字词,丰富语言,提高鉴赏能力;训练快读快背,提高背诵优秀诗作的能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信息量,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雎像一首牧歌,也可以说是一首“民俗歌谣”,因为它反映了爱情。爱情题材常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教材中大胆地编入了诗经两首描写爱情的古代优秀诗歌作品,这两首诗歌给语文课增添了青春活力。通过对关雎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之性情、纯洁爱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能理解诗中反映及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爱情观,即我国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

10、,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通过对蒹葭的意境感受和意绪的讨论学习,理解朦胧含蓄的美,理解抒情主人公心灵的追求;通过感知抒情人物的不确定,和它的感情追寻,从而理解诗中境界的象征意味,唤起学生更广泛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以生为本,教师引导调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是策划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课堂的时间要尽可能还给学生,让他们朗读、品析、感悟、讨论,在学习中找到主人的感觉,收获学习的快乐。、以读为本,能力梯级提升。能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能根据意思和音节,有节奏地朗读;能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感情;能根据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从而能正确把握感情基调,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多角度感受古

11、代优秀的诗歌。、以诗的特点为本,提高读诗能力。诗歌的教与学,不离文本特色。教师要从诗的语言描述出发,理解清新隽永的语言美,理解意象即形象性事物排列的组合美,理解意境蕴藉的情感美。理解诗经两首的四字句,双声叠韵,比兴等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传统诗歌的淳朴音乐美。、以文本为本,提高鉴赏能力。教师要透彻地把握文本,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内容,意境与意象,景语与情语,联想与想像,比喻与象征,叠加反复,重章叠句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感知与分析,对文本语言的品悟始终是语文课的特色。、广泛运用联想与想像,有创意地训练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内引外联,扩展语言,对比体验,用声音用动作再现情景,都能很好地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形象思

12、维能力。、运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朗读的体验,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对意境的把握,对抒情形象的认识,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去学习,可以调动多种教学工具去学习,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去延展学习。多管齐下,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当注意,方式因学情而异,不可过分求全。导入方式应当根据学情和教师个性来定,总体要求简洁有趣有吸引力。、复习导入,即用已经学过的诗经诗句来接对导入,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设疑导入,即由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诗句“稍逊风骚”,“风骚”的引申义本义导入。、调动多种感官大信息量导入,即制作多媒体,简介传统文化的瑰宝诗经。、主题导入,即

13、以青春时代的细微的恋爱心理导入探寻我国古代的淑女君子的爱情心理。导入之后,带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完成初次朗读。、感受范读。可用多媒体配画范读;可配乐,老师范读;可放录音磁带范读。、采取多种读的形式,如:学生自由读,摇头晃脑地读,对比读,动作再现读等,在读中理解关键词的含义,理解比兴,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概括故事的主要意思。培养有选择的、简明的语言表达。、借助提示与注释,自主揣摩的学习方式理清诗歌的三个层次或情感线索。过程中关注学法指导,注重赏识与肯定,不拘泥步骤。、以读的方式贯穿整个环节,读出诗的节奏韵味,读出层次内容,悟出诗歌的意象美。理解本诗形象的日常性、生活性;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培养正确的

14、人生观,为背诵全诗作准备。、思维与语言的训练点。学会发现瞬间,捕捉瞬间,培养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采荇女的美好姿态,在诗中反复叠加出现,表现出强烈的抒情特色。在感受率真、淳朴、真挚的情感的同时完成诗性语言的训练,和对抒情形象的认识。教学中不刻意意象、顶针、连绵词等知识的对号入座,不搞面面俱到。可与木瓜比较阅读,延伸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可练笔,写一段美丽的瞬间,或选一点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以聆听交响曲在水一方导入;可以由蒹葭在爱情诗中别具一格,堪称“绝唱”导入;或由探究关雎与蒹葭的不同导入;或由“朦胧是一种独特的美”的讨论导入。以读为主线,用自疑、他疑的方法朗读学习,扫除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诗歌的字词

15、意思,进而理解大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蒹葭没有明确的故事,有着清虚旷远的境界,有着浓郁的抒情特色。通过品读语言,研析诗句的细微变化,和对循章叠句的玩味,体会诗歌语言回环往复与变化多姿相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特色。再通过概括意境,描述意境,提高语言的领悟力、鉴赏力。尊重主体阅读,归纳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主人公形象,培养多角度解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让语文服务于生活。在感受在水一方的MTV后,进行扩写,或改编成歌词;也可按原词唱曲;还可写一段鉴赏文字。具体实施,视学情而定。【课堂实录】师:读诗歌,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先请同学们再回顾归纳一下读好诗歌的方法或窍门。生:吐

16、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生:要注意语调节奏,读出感情,抑扬顿挫。师:不错。你们的意思是读要读得字字清晰,读要读出轻重缓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师:同学们的朗读节奏把握得很好,两字一顿,但在感情上却表达不明朗?下面边听录音,边思考诗歌的内容,试用一句话概括。生:写一位君子喜欢上一位淑女。生:写一个青年思念一个采荇菜的淑女。师:一个说是“喜欢”,一位说“思念”,看来主人公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请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怎样的波动?生:在河洲上有雎鸠鸟在鸣叫,君子看了之后就想到了他心中的淑女。这时的感情是高兴的。后来就是思念,连睡觉都想着那个女子,最后就是兴奋得在那儿弹琴敲鼓了。师:好,你理解

17、的故事是完整的。高兴思念兴奋。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我认为第一行是写爱慕之情,第二、三行是念念不忘的相思忧愁,最后两行是写在一起的欢乐。师:很好,语言概括准确。下面请两个同学把诗歌读一遍。注意刚才播音员朗读时的语调,注意读出情感和意境。师:具体说说刚才那位同学的优点。生:他两句一换气,声音先扬后抑,读得很婉转。“关关”是鸟叫声,他似乎读出了清脆欢跃的鸟叫声。师:“关关雎鸠”,很可爱的一群鸟,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具体的形象或事物呢?生:荇菜、水、淑女、还有睡不着觉的人。师:如果说眼前有一幅画,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谁?对一位美丽女子。她在随风飘荡的荇菜丛中采摘,文中含采摘意思的有哪几个字?生:流、采、芼。

18、师:大家能作出几个采摘的动作吗?这些动作用准确的现代汉语怎么说?生:捞、采、掐。生:摘、拣、扯。师:看来大家有了相当的劳动经验,理解蛮清楚的。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在忙碌着,没曾想到有一双眼睛正看着她了。有这么一段故事,请听:“我永远无法忘怀第一次见面,对我而言,清晰得恍如昨日。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那年的雨季特别长,那年的杜鹃花开得也特别早。小院子里的篱笆边,已开遍了杜鹃花。雨点从早到晚淅淅沥沥地打在花瓣上,没把花儿打残了,反而把花瓣染艳了。”大家能否像这样,想像出诗中君子第一次见到采荇女的情景?生:我不能忘记,那天我从河边走过,美丽的你,正在采摘荇菜。河面上一群雎鸠在嘎嘎地叫着,风儿吹动了你黑亮的长

19、发。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阳春三月的傍晚,阳光铺洒在寂静的湖面,湖边的荇菜清幽幽的,夕阳给它镶上了金边。这时,一位美丽的少女走进了我的视线,她左手提着篮子,不时地弯下腰,右手轻快地采摘着荇菜。师:左手提篮右手采摘,你大概见过采荇女吧?情景描绘得历历在目,他很聪明地抓住了瞬间。傍晚的色彩,少女的动作,仅仅一刹那,却让它变成永久的记忆。同学们有过这样一刹那的所见吗?生活中,或电影上,一个瞬间的美丽,你捕捉到了吗?大家不好说,瞬间美丽,我们不一定说男女之间的印象,其他人的也可以呀。生:朱自清写他的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生:记得徐志摩有这样一首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20、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写的就是瞬间的美。师:对,瞬间就是细节,细节是美丽的。在有心人眼里,无论是低头,还是采荇,都那么有情致。让我们来看,采荇菜的女子优雅的姿态,让君子怎样了?生:他魂不守舍。生:他睡不着觉。诗中说“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生:他想得到采荇女的爱,但却没有得到。于是那位男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了。师:这位君子是什么心情呢?生:苦闷、痛苦、无助。师:这位女孩子,值得他苦闷、痛苦吗?生:值得,她长得漂亮。生:这位采荇菜的女子,不仅姿态美,还很勤劳。师:我看是这样。“窈窕淑女”,她没有舞风弄月,也没有独倚高楼,她在不停地采摘着、劳

21、动着,就像民歌里唱的“一来溜溜的看上人材溜溜的好哟,二来溜溜的看上会当溜溜的家哟”,看人千万别只看外表。所以诗歌里的男子没得到勤劳的淑女的爱就痛苦地失眠了。请读前三节,要读出单相思的难耐,要注意延长字音,如:求之不得,优哉游哉大声地背诵。师:背的时候有的人摇晃着脑袋,还有人皱着眉头,确实读出了意境,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那么,君子如愿以偿了吗?说出理由。生:如愿以偿了。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君子会弹琴又会打鼓,很有才华,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了,真是“才子配佳人”呀。生:没有。因为中间一句已经写了“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女孩子没答应,他只是单相思,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生:对,他们只是在梦里相见

22、。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见仁见智,理性一点,他是在做梦;浪漫一点,他是美梦成真。从字面来看,是在做梦。但我认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我想知道你们喜不喜欢这首诗?请说出理由。生:很押韵。如“洲”和“逑”后面一连用了四个“之”。生:语言很精练。生:重复的句子读起来有韵律感。师:一起读一遍,体会韵律感。师: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诗歌的开头为何要写“雎鸠”?生:先写景,再写人。师:这也是诗经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手法,叫比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延伸阅读与创作作业:写一个美丽的瞬间情景。摘录一首你喜欢的爱情诗。师:这是一首温婉动人的交响曲,它仿佛把我们的思绪带到有着绿色的山,青翠的树,

23、潺潺流水这样一个澄清的境界,非常美。你喜欢吗?用最形象的语言说说你的感受。生:喜欢。这支曲子悠扬动听,它有时像弯弯曲曲的小溪,有时又像开阔奔涌的江河。师:比喻很贴切。生:我感觉自己在蓝天碧水之间,远处有一叶小舟在飘荡。生:这是一首曲子叫“在水一方”,我听我妈妈唱过。我觉得眼前像有一幅画,一大片的水,迷迷茫茫,好悠远,好深邃。师:形象具体,色彩明晰,想像的画面是历历在目。在水一方本是一首歌。它的歌词是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写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都是她的作品。琼瑶的文学素养极大一部分来自于古典诗词。在水一方就是她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水一方的原版。学完后,相信你也会写歌。请大家

24、自读一遍,给不认识的字落实字音。师:刚才那位同学说诗里写的是“一个人在苦苦追寻佳人”,“苦苦”这个词用得很好。但我还不太清楚这个“苦苦”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生:“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生:“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生:“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师:我想听大家读出苦苦的味道来。用声音的高低和延长来读出“苦苦追寻”的感情。师:下面给音乐,请推荐两个人来朗读。大家琢磨他们什么地方读得好?生:她读的节奏很好,较缓慢的语速把朦胧美的味道读出来了。师:对,她把“苍苍”“为霜”的声音延长后,就显得高远、渺茫,这是什么季节呢?对,秋天,秋天早上的朦

25、胧美。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生:第二位同学读得有点快,读出了起伏。一个人在艰难跋涉,读出了惆怅。师:你很善于发现总结。请大家说说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师:请听播音员的朗读,请大家思考用几个词来描述形容这首诗的意境。生:渺远、渺茫、清幽的境界。生:朦胧飘渺。生:河上瑟瑟秋风,苇丛起伏,雾霭迷蒙。师:对,“河上”,不是挑水“和尚”。请大家跟着音乐与画面齐读一遍,感受美好的意境。师:请大家任意在诗中挑选一句,或一个词,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生:阳光照在轻柔的湖面上,湖面升腾起一层雾气。师生活动专家点评生:秋天的早晨,凉风阵阵袭来,雾气蒙蒙,弯弯的河道看不见尽头,我要到哪里去寻找我心上的佳人?生:

26、好一幅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的河上秋色图啊!师:这首诗的意境真是妙不可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寥寥数语,把水乡泽国的朦胧美写到极至。鉴赏感悟师:这首诗的美你还有哪些发现?请找出自认为最有价值的美点,分小组讨论。可以参考手头的资料。写一段符合诗歌意境的文字,或挑战琼瑶的歌词,把蒹葭改写成新的歌词,配上相宜的曲子。、美文要美教。诗经像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千百年来,感染打动着人心。感情都是那样诚挚淳朴健康,如孔子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教学中应体现“诗教”“美教”。、美在朗读。高水平的范读和流畅明确的朗读要求,让课堂中洋溢着琅琅的读书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

27、中思考,在读中质疑,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领悟。形式、方法不拘一格,努力建设有读书声的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诗歌的形象美和情感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诗情画意,只有情感调动起来了,教师的教学才能由“技术”走向“艺术”。而诗歌更是一种感性重于理性的文学形式,抒情色彩浓厚。鉴于此,激活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美在创新。用模拟动作表情朗读,依曲填词学习,用音乐营造情景等新的方法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创新是一个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培养学生正确用语、合理用语、最佳用语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之一。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精细地安排,所谓“美在细节”。、感受诗歌的跳跃美。诗歌的思维是跳跃的。诗经两首过多讲解是失败的,仅仅有泛读又是平庸的,读与讲要有机结合,不宜偏废。、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赖以实现的前提,赏识教学是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基础。作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迎来自我人生的“尽开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