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承前启后快转型-继往开来谱新篇.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39856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前启后快转型-继往开来谱新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承前启后快转型-继往开来谱新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承前启后快转型-继往开来谱新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承前启后快转型-继往开来谱新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承前启后快转型-继往开来谱新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承前启后快转型 继往开来谱新篇 作者: 日期:2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承前启后快转型 继往开来谱新篇 -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范燕青 (2012年1月9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正当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满怀豪情、昂首阔步,奋力推进“第二个率先”新征程之际,我们迎来了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中共常州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常州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 回首2011,全市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了难能可贵、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负面影响严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交织叠加。面

2、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团结依靠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企业家,迎难而上、争先发展,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在转型中提高,在竞争中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市GDP超过3600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50.9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300亿元,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增长25。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常州位居科学发展综合排名第5位。 经济转型加强加快,发展方式更加科学 我们集中精力,集聚智慧,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狠抓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坚持以深入开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为

3、主线,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巩固提升常州在苏南第一方阵的地位和优势.有效投入加快提升.加大重点项目督查力度,以优势项目、优质增量提升有效投入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285亿元,增长19%。投入结构更加合理,技改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超40亿元,列全省第三。“一核八园建设加速。突出新兴高端、培育优势的导向,落实支持资金4。4亿元。创新之核效应初显,科教城累计入驻机构520家,聚集研发人才1万余名,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450项;园区产业规模壮大,全年“八园”完成营业收入682亿元,涌现超亿元企业63家,超10亿元企业5家。产业结构持续

4、优化。巩固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力度,五大产业全年实现产值5620。9亿元,超额完成三年“振兴行动计划总量翻番目标。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上上电缆等4家,累计达11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新增6家,累计达32家。民营经济良性发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12。2,对GDP增长贡献率超40。高新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5家,总数达618家,列全省第三。高新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实现高新产业产值300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6。2。 牢固确立集聚整合资源的理念,加快汇聚各类紧缺要素。

5、千方百计抢抓政策资源,用足用好财税、土地等支持政策,向国家、省争取各类资金30多亿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3万多亩。千方百计抢抓创新资源,全年达成合作协议或项目近400项;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50个;累计争取国家、省级项目267项。千方百计抢抓外资项目,积极改进招商方式,充实招商力量,全年实际到账外资30。5亿美元,增长14.2%;外资结构明显优化,制造业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增长14.9,占全市到账外资的60。7;新兴产业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占制造业利用外资的58。4。千方百计抢抓央企资源,成功举办常州-央企合作洽谈会,签订6个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国网电气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进

6、展良好.千方百计抢抓金融创新,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1家,上市企业总数达32家;在全省首发“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4家企业融资8.5亿元;首家外资银行落户我市。 实践证明,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符合常州自身实际,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常州更好的发展前景对境内外各类要素充满吸引力,实现“第二个率先”的基础、后劲不断巩固,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城乡建设提速提效,承载能力更加强大 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硬件建设和软实力提升,实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大推进、城乡环境面貌大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大提升,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在新世纪以来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基础

7、上,继续大力完善提升各类设施,京沪高铁常州客运中心投入运营,民航机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城市防洪节点、三线航道网整治等交通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五大特色绿化工程深入实施。东大门建设日益加速,南北新城更加彰显现代都市形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功赢得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水稻单产实现全省“九连冠”;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合作经济和农业旅游蓬勃发展,“三农”工作

8、走在全省前列. 我们坚持通过建设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两个广阔平台和有效载体,动员、鼓励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力争做到硬件更好、软件更佳、管理更严、服务更优,以实际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道德讲堂”建设经验走向全国,大批志愿者上街义务宣传文明风尚,全市人民积极努力共建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惠民实事办理落实到位,多项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人们明显感受到了常州的变化,并为之欣喜,为之鼓舞,为之自豪。年中,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年底,成功晋身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统

9、筹发展、协调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更新、更好的成果,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建设惠民、管理为民、服务利民,就一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共同珍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社会局面和谐和睦,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重要根本、安全是首要责任、稳定是坚实基础、和谐是关键保障的理念,在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加快创新步伐中,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广泛听取民意,充分尊重民情,切实满足民需,努力使常州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抓好创业就业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去年人均分别达29710元和14920元.加大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仅教

10、育、社保、卫生、住房、社区事务等支出的占比就超过51%。深入推进平安常州建设,大力实施和谐安民工程,加强基层基础,不断深化群防群治,社会环境总体安定,治安形势群众比较满意。 2011年是我市中共三级党委换届和市各民主党派集中换届之年,市委着力把换届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契机,作为锻炼考验干部的契机,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机,从长远出发促进常州转型升级、持续协调、跨越发展,探索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传递格局,选优配强三级领导班子的主心骨,常州县乡党委换届的经验做法受到上级高度评价。在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下,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市各民主党派的换届工作。 市委积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

1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人大、政府依法开展工作。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局面保持风清气正、和睦和畅.特别是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组织带领全体委员,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在推动转型发展上出实招、增动力。全体委员围绕现代服务业、经营城市、环太湖生态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等重点课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的建议提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常州加快转型升级贡献了自身力量。二是在促进民生改善上重关注、献良策。围绕民生实事、基层医疗改革、物价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及时反映民情、传达民意,在解民忧、顺民心、惠民

12、生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上造氛围、聚合力.通过开展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各党派、港澳和海外人士联谊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政协委员的良好风貌,全市积极向上、和谐进取的政治氛围进一步浓厚。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遇到了高开、平走、趋紧的波动性发展形势,但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凭着全市上下率先发展的胆识、勇创大业的气魄和奋发有为的热情,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企业家艰苦奋斗的结晶。在此,我向各位委员和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2012,困难非常明显,机遇也很诱人,关键就看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能不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各

13、种困难,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创新、转型、整合的机遇,抓住了、做好了,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市上下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创新驱动再加速,全力推动常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千钧重担大家挑。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创新驱动加速年,就是要巩固我市已有的创新基础,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各类新机制,全面系统、高速高效实施好创新驱动这个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园区建设,为今后几十年打下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基础。领导干部要冲在前。领导干部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决定常州的发展走势和力量,我们

14、必须思想再解放、理念再创新、重点再强化、资源再集中、力度再加大,不断增强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能力,在事关全局的大事上,看得准、干得成;不断增强狠抓落实、高效执行的能力,以“等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推不得”的责任感,确保把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能力,积极投身各项重点的火热实践中去,打破常规创业创新创优,改进方法争先领先率先。公务员要强素质。大力推进“阳光政务”,提高行政执法、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大力弘扬奋发进取、清正廉洁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氛围,争做率先发展的推动者、企业做强的服务员、群众办事的贴心人.以深化“三解三促”活动为载体,切实做到特事特办、

15、急事急办、难事巧办、事事快办,组织一批批干部深入一线,推进一个个难题迅速解决,确保一项项工作全面提速,不断提高公务员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企业家要敢争先。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面对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面对用工紧缺、各类成本增加,企业家的压力首当其冲,这些压力既是眼前的,又将是长期的.企业做强做大,成长出更多的百亿企业、百年企业,关键取决于企业家敢于争先。常州的企业家要在巩固信心、坚定决心上争先,要在科技、管理、机制创新上争先,要在各类直接融资领域,尤其是创造条件加快上市上争先,要在智能低碳、节能降耗、优质低成本上争先。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狠抓重点大突破。当前,必须把

16、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市委全会明确的重点工作上来,强化措施,狠抓突破,在新一轮发展中迅速占领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要突破科技创新,重点是提升“一核八园”。进一步做强科教城功能,深化产学研“五大机制”,完善“六大中心”定位,集聚更多科教资源,转化一大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科研成果。今年科教城入驻机构和孵化器超过600家,研发人才突破1.5万名,其中国家级人才35名,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超过200个,加速向”3211目标奋进。严格对照科技部12项考核指标,围绕产业集聚、企业壮大、科技投入等重点,推进“八园发展提速提效、做大做强,今年完成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新增上市企

17、业6家以上。要突破转型升级,重点是加快”510”行动计划。510”行动计划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五年投入1700亿元、产出7000亿元、税收400亿元的大目标,进一步集聚政策、集聚资源、集聚服务、集聚产业、集聚项目,以点带面、强力驱动。今年,要不断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利用外资稳中有升,结构更加优化,工业投入突破1500亿元;加快推进做强做大工业项目,打造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壮大现代服务业,确保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快我市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海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38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要加快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是壮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投入

18、相融合,加快推进环球恐龙城、环太湖艺术城等53个总投资600亿元的重大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速打造东经120创意文化、运河历史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等三大产业带,今年建成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促进文化与资本相融合,加快中华恐龙园、卡龙动漫等重点企业上市步伐。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争先进位加速跑。“勤学习、重诚信、勇创业、敢拼搏”的常州精神,集中展现了我们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根据实践发展和新的形势变化,我们还要不断总结提炼,体现时代性.要鼓足干劲,当好排头兵。近几年全市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外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干部群众信心足、干劲大、办法多、做事快,在困难面

19、前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在今年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多谋善断,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努力超额实现全年各项奋斗目标,当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优质发展的排头兵。要强化责任,全力抓发展。无论是新年伊始的“开门红”,还是贯穿全年的“稳增长”,无论是破解企业难题,还是推进项目建设,都需要我们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坚韧执着的工作热情。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都要强化目标意识,强化工作责任,强化落实之功。要继续坚持凭实绩用人的导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褒扬先进,绩效问责。要提振信心,实现新跨越.各辖市区、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好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

20、的贯彻落实,以中央和省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指针,把市委、市政府争先进位的决策部署变成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行动,切实加快转型创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巩固苏南第一方阵优势,争创更多全省全国“第一、“唯一”,努力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争先进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同心同德齐努力.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市场所向。不转型,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人民政协荟萃各界人士精英,要率先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好社会各界人士,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常州新一轮发

21、展作出更大贡献。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献良策建诤言,在推动转型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市政协要紧紧围绕事关全市大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凝聚全体委员智慧,同心同德,献计出力,既要积极在各自岗位上多作贡献,更要在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中努力探索,在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推进跨越发展中有效履职。充分发挥人脉资源的优势,在推进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上作出新贡献。市政协要充分发挥交往广泛、知名度高的优势,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联谊对接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常州的人文底蕴、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积极为引进外部资金、资源、人才牵线搭桥;要充分发挥各界别专门人才汇聚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创业投资

22、等活动,推动常州创新型经济加速发展。充分发挥地位超脱的优势,广泛开展民主监督,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作出新贡献。人民政协地位超脱、代表性强,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要按照围绕发展抓监督、抓好监督促发展的思路,把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着力点,及时发现和抓住发展环境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有关方面认真加以解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作出新贡献。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各个界别、各位委员首先要做真诚合作、求同存异、包容体谅的表率,多做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的工

23、作,促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更加贴近民情、更加尊重民意、更加顺应民心,巩固提升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平安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今年是市县政协换届之年,要统筹安排好换届选举和日常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以新面貌开创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时代精神,紧紧抓住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天天创新、月月转型、年年升级,就完全可以有新的更大作为。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干劲,为如期实现“第二个率先”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圆满成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文为互

24、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0日在常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市长 姚晓东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各项工作成果丰硕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狠抓产业升级,突出创新驱动,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改善民生,巩固和发展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完成了市十四届

25、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60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达到350.9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300亿元,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0亿元,增长17%。(一)坚定不移促转型,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大力开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制造业转型步伐加快,五大产业实现产值5620。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7,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08.8亿元,增长3

26、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2%。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12。2%;实现旅游总收入420.12亿元,增长20。1%;创意产业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实现产值150亿元,增长37.6.现代农业亮点频现,水稻单产实现全省“九连冠”,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14家,“双百万亩”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成功获得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承办权。(二)注重投入上项目,开放创新增添新活力。坚持不懈狠抓项目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优化金融服务,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效投入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投入1285亿元,增长1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

27、入522亿元,增长104;服务业投入1039亿元,增长21.5。开放活力显著增强,确认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0。5亿美元,增长14.2%;外贸进出口总额280亿美元,增长25.9%,其中出口190亿美元,增长22。1%.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5家,总数达618家,名列全省第三;新建“两站三中心”119家,总数达621家,全市孵化器面积达364。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610家;新增专利授权总量超过1万件;“一核八园”建设加快推进,完成营业收入682亿元,增长46%,科教城入驻机构达520家,研发人才超万人;启动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全年

28、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50个。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净增私营企业78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75万户,新增个私注册资本600亿元.大企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11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达32家.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引进1家外资银行,发行企业债券67.08亿元,成功发行“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新增创业投资机构4家,新增上市企业11家,上市企业总数达32家。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加大力度抓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

29、,常州机场新航站楼、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建成运营,西绕城高速公路、龙江路高架南延等工程建成通车,苏南运河、丹金溧漕河等三级航道网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串新河枢纽、南运河枢纽等城市防洪节点工程。城市功能板块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完成永宁北路、中吴大道东延等道路建设,北部新城建成万达广场等重点项目,南部新城扎实推进武宜路片区综合改造等项目,滨湖新城各类功能性项目和一批标志性建筑加快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市区外围40条河道整治,3条入太湖河道和主要湖泊水质进一步好转;空气净化工程深入推进,市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36天;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

30、量)排放总量下降2.9%,成功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中心镇建设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有序实施,溧阳市、新北区通过省级验收;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顺利推进,村庄环境进一步提升,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现涉农县区全覆盖,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农村水利条件进一步改善。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四)以人为本惠民生,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着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和社会各项事业,民生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富民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1、14920元,分别增长13。1和18。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新增就业9。5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9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扶持创业5300人,创业带动就业3.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超额完成扩面任务,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60%,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45以上。住房保障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6500套,各辖市区和工业园区新开工建设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公共租赁住房1。4万套(间),新增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家庭1650户,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

32、做到应保尽保。城乡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市区低保标准提高至435元,医疗救助对象扩面惠及5万困难群众。爱老助老工程扎实推进,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960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街道(乡镇)和城市社区全覆盖。公交优先继续实施,新增公交空调车703辆,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市区公交车全部空调化的城市.文化工作成效显著,电影秋之白华、大型交响锡剧天涯歌女获得良好反响,“幸福广场”周周演、低票价经营性演出等文化惠民工作全面推进。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80%以上的中小学生在省优质学校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87;全市新组建25个教育集团,通过扩大名校学区、教师互派,促进公办教育资源进一步

33、均衡配置;10名优秀教师成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首次获得国家重点中医临床专科2个、省医学重点学科2个;阳湖医院全面建成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提升全民健身点170个,我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15年获得“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的城市。成功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取得新成效,和谐安民工程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粮食供销、安全生产、人武人防、双拥工作、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海关国检、药监质检、边防海事、邮电供电、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

34、口和计划生育、物价、残疾人事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尤其令人振奋的是,2011年我市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共识、前所未有的热情、前所未有的投入,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市人民踊跃参与,文明素养明显提高,在年底召开的全国表彰会上,常州成功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转变职能促发展,行政效能有了新提升。坚持服务发展,强化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效能,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继续深化,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市级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达91.2%;扎实推进企业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审会办,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深化“三合一”阳光政

35、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行政权力全覆盖、运行全透明、流程全受控。深入实施关爱企业、服务企业行动,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的“十六条”意见,到南京邀请一批省级银行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开通英文版“市长信箱”,通过“市长与网民、政风热线等渠道广泛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526件建议和提案全部办结,满意与基本满意率达100%.过去的一年,我们不仅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始终围绕“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不断鼓劲加

36、压、争先进位、勇攀高峰,巩固提升常州在江苏第一方阵的地位。二是必须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在发展中快转型,在转型中快发展,通过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三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完善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四是必须坚持优化环境不动摇,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态,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民生的改善鼓舞人心,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在中共常州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克难求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

37、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常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和部省驻常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常州建设和发展的中外投资者、科技工作者、务工人员和海内外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业结构不够合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要素瓶颈制约依然突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环境污染现象还时有发生;政府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公共服务能力还需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虽在不断提升,但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还需付

38、出艰苦努力。这些方面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二、2012年主要任务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从国际看,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从国内看,我们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增速下滑风险在累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加大。从我市情况看,近年来我们调结构、抓创新、强投入,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39、抗市场风险能力持续增强,但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需要化解。我们要深刻认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增,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导向,更加主动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主题主线,围绕省委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和市委全面推进“八大重点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以开展“创新驱动加速年”活动为抓手,坚持不懈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

40、展,为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的指标.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完善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努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41、二是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常州制造业实力雄厚的优势,激发广大企业家的创业发展热情,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三是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四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好事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常州新一轮发展最大、最新的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先机,加快把常州建成创新经

42、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创新型城市。1、加快“一核八园”发展步伐。把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作为创新驱动的头号工程。全力推进科教城建设,提升功能,创新机制,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科教城入驻机构和孵化企业超过600家,科技人才超过1。5万人.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企业培育力度,高标准建设八大专题园区,壮大发展光伏、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产业,突破发展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园区内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新申请发明专利超过1000件。2、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家,在智能电网、文化创意、生物

43、医药等领域,引进和建设23家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一批研发机构,使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科技成果的辐射源和创新服务的主力军.加快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步伐,新增孵化器、加速器面积11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累计达3800家。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企业研发投入达73亿元以上。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80项。支持企业加快研发平台建设,新增“两站三中心”60家,重点企业全部建有研发机构。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民营科技企业17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4、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44、大力实施“龙城英才计划,着力把常州打造成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重点引进200个掌握前沿技术、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领军型人才团队,带动20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常州创新创业,力争在常州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总人数突破50人。加快实施领军人才创业团队持续培养计划,重点支持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领军人才创业团队。探索完善与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举转型创新大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创新创造的举措、攻坚克难的干劲,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主体,传统产业不

45、断提升的新格局,着力提高我市产业竞争力.1、大力实施转型创新“510”行动计划。把“510行动计划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实施政策聚焦、资源聚焦、服务聚焦,充分发挥“510”行动计划项目的示范性、引领性和带动性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列入“510”行动计划的服务业项目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旅游业项目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做强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3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入超50亿元,创新成长企业销售收入超70亿元。2、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调高、调优、调强的要求,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优特

46、钢、新型纺织材料、新型建材等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的产品,着力构建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千企升级五年计划”,从“两化”融合、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品牌培育、体系认证等方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3、跨越发展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主攻高端技术,突破关键环节,发展终端产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尽快形成市场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加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埃马克高端数控机床、晶品光电、新誉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兴产业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70%。4、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

47、质提升”的要求,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积极发展高端商贸、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重点企业,形成30家左右的优势企业,增强服务业企业竞争力。加快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推进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推进服务功能社会化、专业化。5、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按照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高质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强基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力争突破50%.推动粮食优质高产,粮食总产稳定在10

48、0万吨以上,水稻单产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增高效设施农业5万亩、设施渔业4万亩,新建2家省级农业产业园区、10家以上市级农业园区.积极实施花卉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以承办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为契机,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新增花木面积3万亩,花木产值增长20%以上.(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增强发展活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新动力.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强化金融保障功能,引进1-2家外地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开辟多渠道融资途径,企业上市10-15家,争取发行交通债等企业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