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安阳市第五中学 马伟丽教学目的:促使家长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理念和行为,纠正错误的家教观念,树立新的家教观,并学会用教育的智慧和技巧,成功地教育孩子.教学重点:1、明确家教的误区,深刻反思自己的家教行为,是否违背教育规律。2、了解新的家教观,并尝试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认识并改正自己在家教方面的错误理念和行为,并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孩子。各位家长:你们好,谢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学校的培训,我代表我校领导和老师,谢谢你们对我校工作的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关注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尤其是孩子的父母,越
2、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教育因素,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一些调查资料和无数事实说明,现在家庭中,许多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方式不当,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今天,我结合自己在当班主任期间所经历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各位家长探讨一下,我们该如何走出家教误区。一、教育孩子方式不当,缺乏正确的家教理念。案例1:小斌,男孩,教过他的老师普遍反映,他“一看就是一个透着能的聪明的孩子”.事实也正如此,在学习上老师盯紧点儿,成绩就好点,老师稍一放松,他比老师还能放松。小斌还有一个弟弟,在他的心目中,爸爸妈妈都偏
3、心弟弟,所以他与父母的抵触情绪很大,而他自己更是破罐子破摔。作为他的班主任,尽管他成绩总是最后,宿舍里总是违纪、捣乱,我和任课老师还是不愿放弃他。我管他,他反驳:“我爸妈都放弃我了,你管我干啥.”他妈妈常说:“在家,我一跟他说话,他就顶撞我,气得我看见他就烦.”小斌在日记中写到:“我爸动不动就打我,是弟弟的不对,也打我;我妈更狠,不打则已,一打就往死里打,有一次都把我的胳膊打折了。于是,小斌周末经常躲在姥姥家。初一下学期,小斌一开学就连续不能按时交作业,尤其是周一返校后。我打电话给家长,了解情况。结果,家长一来,劈头盖脸就打孩子,还说:“老师再打电话,看我怎么修理你.”我赶紧把孩子拉到身后,说
4、:“你这样,孩子有问题,我怎么敢给你反映.”我把孩子送进了教室。在同家长谈话过程中,我说:“初一,孩子刚进校,立好规矩,形成习惯,孩子初中生活就会过得很顺利,我们需要你配合教育,这是你的孩子。”我话还没说完,家长就说:“他不也是你的孩子吗?”谈话并没有起到一定的效果,小斌与老师们的抵触也大了,违纪情况愈演愈烈。初二上期,小斌与同宿舍的同学小超发生矛盾,晚自习课间又大打出手,在同学小超脖子上挠了一道一道的伤痕,自己也受了伤。调查的结果是小斌与小超开玩笑,结果打了起来,是小斌先出的手,而且再三挑衅.处理的结果是经双方父母同意,晚自习时都把孩子领回家反省一周,可是第二天晚上小斌就又在班里了.我打电话
5、询问情况,小斌的爸爸说:“我们还被打了呢.”“我现在在新乡,我咋把他领回去。”这之后,小斌越来越变本加厉,课堂上、宿舍里违纪情况愈演愈烈,最终,在初三因重大违纪,春季招生上了职业中专。案例分析:在对待小斌的教育上,家长教育出现了偏差:1、认为孩子上学之后,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不能配合学校教育,使家校教育的合力减小.有调查报告资料,能说明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多大.据调查108名优等学生,80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调查108名失足青少年,75%家庭教育状况差。可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家庭也是一个学校,只理解为一个家,只要使孩子吃好、穿好便
6、是了,在养活教育上考虑得多,在养成教育上考虑得少,甚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卸给学校。有些家长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上重点中学,也是这个目的。其实学校教育不是独立的一环,而是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配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能配合学校教育,使教育的合力减小。那么,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呢? 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孩子“学会做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使孩子有正义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好的
7、个性心理品质,勤俭节约、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小斌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自控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小斌是要靠老师、家长“看才能提高成绩的.小斌的家长,因为嫌小斌爱惹事,就威胁,打骂小斌,所以小斌就把学校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在学校里发泄自己对家庭的不满,大家都很烦他;同时他害怕被同学欺负,以致先去挑衅威胁别人,使同学害怕他。面对他害怕的家长都对老师置之不理,不配合学校的教育,这使小斌更加目中无人,在弯路上越走越远。再看我们身边的例子,上五中的孩子周五一放学,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直奔饭馆,宝贝儿长宝贝儿短,周末更是让孩子尽情放松,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或
8、者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或生意,对孩子不管不问,结果就形成了一种5+27的现象。家校不能很好合作,使教育的合力减小,教育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材料中小斌就是这样,周末躲到姥姥家,是学习还是出去上网,小斌的父母甚至姥姥都不知道,又何谈去约束教育小斌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小斌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在他的脑海中就认为:“我在学校捣乱,你老师又不能把我怎么样!打我,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吵我,皮了;说教我,你说你的,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在办公室反思,正合我意,不用上课。久而久之,小斌才发展为重大违纪。2、采取“打”的教育方式,家教缺失“人格平等”。父母是唯一不用受专门训练,就上岗的。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
9、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理念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持这种观念的人肯定会反对打孩子,甚至认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无能,是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的确,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打孩子的。首先,小斌的父亲不能打进入12岁以后的孩子。因为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
10、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与父母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其次,小斌的父亲更不能在暴怒之下打孩子.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小斌的家长或许认为:老师叫家长不仅很丢面
11、子,还耽误自己做生意的时间,所以,就用惯用的“打的方式,强迫孩子快速改正错误,但适得其反.小斌的父亲在教室外打孩子,一方面使小斌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伤害了小斌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使小斌认为老师在告状找碴,把这次挨打算在老师的头上.从此小斌与老师的抵触越来越大,憎恨老师.小斌父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不仅使小斌父子间的隔阂大了,仇恨大了,而且也激发了小斌和老师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减小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使小斌未能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家长还不能在以下这些情况下打孩子.(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
12、犯。(3)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二、未能营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案例2:小静,女孩,开学进班时,她妈妈给我说:“我们家小静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家里的活争着干.”军训期间,小静表现得很好,的确像她妈妈说的,所以,大家就选举她成为了我班的教室卫生委员。但后来,有同学反映,她都是做给老师看的,在宿舍里,她连卫生都不打扫。与生活老师一接触,果然如此.小静的胃不是很好,但不至于不能活动,可是只要一上课间操,她就以此为借口不参加做操、跑步,还让她妈妈给我写信证明.有一次,她想家了,给我说胃疼,吃不惯学校的饭,要回家
13、,让我替家长签字请假,我没有允许,因为学校有明文规定,到生活处请假必须有家长签字,而且学生离校的安全必须有保证.我说:“给你妈妈打电话吧.”她一直软磨硬泡:“我妈没空.”足足有半个小时,我还是没有应允,她嘟囔了一句:“她(她妈妈)正在修长城,咋会来.我一听,更不能答应了,路上万一出现问题,说该谁负责任都于事无补了。下班路上,接到小静妈妈的电话:“老师,你替我签个字吧,我在家有事,去不了学校。”我说:“今天,就让她在学校吧.”然后,我给家长做出了解释.案例分析:小静的家里存在打麻将这样的精神垃圾,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而且父母溺爱孩子。1、家庭精神垃圾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些父母将居室布置
14、得漂亮干净,可却忽略了小家庭的精神环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酗酒者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赌博的危害更甚,孩子不仅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赌博,而且在一个彻夜打牌、打麻将或者通宵聚会跳舞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品德大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除了这些不良嗜好外,粗俗的语言、暴躁的脾气、不良的习惯、夫妻关系不和睦等被有专家概括为:五种家庭精神垃圾。另外,还有的父母喜欢吹牛、撒谎、自私、好占小便宜等,这些都躲不过孩
15、子的眼睛和耳朵。小静的妈妈因忙于“修长城”而谎称“有事,不能来,这给小静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在小静的脑海里就有了这样的观念:我自己不愿做的事,我可以找借口不做.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小静之所以发展到为躲避课间操而撒谎,与其家长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2、教育孩子,要严爱有度.现代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百般迁就。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不让孩子吃半点苦头,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16、孩子有缺点错误或迁就、或袒护包庇。由于父母的溺爱,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追求享受,目中无人的恶习,造成严重的效果,往往家长所意想不到的。2)惩罚型.惩罚型的家长对孩子动不动就打骂、体罚,家长自以为是教子的好办法.家长从不理会孩子的感受或从不考虑其原因及造成的后果,随着“打”的手段或体罚越多,孩子对父母的对立情绪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或出现违纪行为。3)苛求型.苛求型的家长多是认为考试高分才是好孩子,从而违背教育规律,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后悔莫及的恶果。4)矛盾型.矛盾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如对一个严格要求,而对另一个又溺爱迁就;一个耐心说服,而对另一个
17、随意体罚。这样会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引起家庭不和,更不利于教育。以上种种,都是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对孩子的教育上、心理素质方面的许多弱点。如过度的依赖性,不善于自理、自立,缺少自我服务的能力;自私、任性;骄横、不合群、不善于交往;缺少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三、对策那么,怎样走出这样的误区,做个合格、称职的父母呢?(一)、加强学习,做个学习型父母,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们要不断学习生理学、健康学、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法律、管理学、营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好航。家长的学习,也能促进孩子
18、的学习,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的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我校众多的优秀的学习型家庭(如扈澜子的家庭、吴延蕾的家庭、来思远的家庭、李亚洲的家庭)就是最好的证明。(二)、不断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做一个反思型的父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对的坚持,错的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由此可知,作为父母,我们不断反思自
19、己的家庭教育,孩子就可以更快进步.反思什么?反思是否具有现代的家教观念(如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等);反思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包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培养好习惯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良好(生活严谨、态度端正、无不良嗜好等);反思亲子关系是否平等和谐。按照这五个方面去学习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定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长要自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自我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庭教育不可无法,也无定法,只要是不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不会损害儿童身心健康而确有实效的方法,都是可取的.最后,让我们以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话来共勉:“父母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儿童的模范,因为儿童的脑是纯洁的,而且往往是富于模仿性的,看到好的举动,无意之中就会得到好的印象;看到不良举动,无形之中就得到坏的印象。”参考文献:1、托起明天的太阳 安阳市第五中学编 2006年2、安阳现代家庭 安阳市教育局 3、写给年轻妈妈 卢勤 2005年-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