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7 记王忠肃公翱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898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7 记王忠肃公翱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7 记王忠肃公翱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7 记王忠肃公翱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7 记王忠肃公翱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7 记王忠肃公翱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 卷 介 颦崔铳(1478-1541),字子钟,号后渠,明朝安 阳人,著名学者、作家。孝宗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因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曾得罪宦官刘 瑾,不受重用,后病归故里。他做官的时间少,实 际治学的时间多,著作颇丰,有读易余言后 渠庸言等20余种。回目录页王翱(1384-1467),字九皋,明朝盐山县人题解,永乐进士。曾任吏部尚书等官,在惩贪、辩诬 等方面颇有政绩。他为人“刚正廉直,忧国奉公,忘情恩怨”,故死后谥号“忠肃”。公,古代对男人(一般年龄较大)的尊称。回目录页整 体 把 握文章记述了明代王翱的两件轶事:一件是王翱 断然拒绝夫人的请求,不调女婿任京职的轶事,体 现了王翱刚正

2、廉洁、不徇私情的美德;一件是王翱 代友藏珠,最后将珠还给朋友后代的轶事,体现了 王翱廉洁自守、对朋友忠实的美德。两件事相互补 充,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王翱的无私品质,人物形 象鲜明。回目录页:I文研读阅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1.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婿为何不直接向岳父提出请求?3.“女寄言于母”说明什么?4.夫人为何要“置酒、跪白公”?5.夫人的说情有没有成功?看B部分回目录页握 旗开端:公夫人迎女,婿固不遣发展:女寄言于母高潮:夫人跪白公,王公大怒结局:婿竟不调返回回目录页I-握 旗婿固不遣女婿不敢直接向岳父请求,也不敢让妻子向岳 父请求,不得不变着法子,利用岳母疼爱女儿的心 情,

3、阻止妻子回娘家,要挟岳母向岳父说情,可见 王翱的刚正无私是有名的。返回回目录页握 旗寄言于母说明了女儿也不敢向父亲提出调任的请求,而 是托人带话给母亲,希望得到母亲的帮助,从侧面 烘托了王翱严格刚正的性格。返回回目录页I-握 旗夫人跪白公夫人毕竟与王公朝夕相处多年,深知丈夫的品 行与为人。她明知这件事说不得也行不通,但思念 女儿之情又迫使她不得不说。战战兢兢,想尽办法,又是置酒,又是下跪,才鼓足勇气向丈夫说了这件 事。“置酒”“跪白”,极简省而又生动地写出王 夫人当时的心理状态(白描手法)。这也从另一个 侧面反映了王翱的刚正无私(侧面描写)。至于请 求的内容,读者已经明白,就不写了,只一个“白

4、”字。返回回目录页I-握 旗王公大怒没有。面对夫人的请求,“公大怒,取案上 器”,也可能就是夫人置酒的器具,“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寥寥几笔,使人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个刚正无私的官员形象,凸现在读者面前(正面描写)。返回回目录页S文研谈B阅读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面对好友赠送的东西,王翱是什么态度?3.受珠后,王翱是怎么打算的?4.太监已死,他又是怎么归还四珠的?5.二从子凭什么断定“公无从办”?6.出珠授之,为什么“封识宛然”?回A部分回目录页握 旗开端:太监赠珠 发展:受珠纫之 高潮:求太监后结局:出珠授之返回回目录页握 旗太监赠珠

5、公固(坚决)辞。返回回目录页提:受珠纫之5“纫之”,豕:日后归还。返回回目录页提 豕求太监后寻找后人,资助他们。;回目录页I_.返回握 旗公无从办二从子知道王公的为人,清楚他一生清廉,不 可能有什么积蓄来资助自己,认为王翱只不过碍于 情面,表示一下老朋友的关心罢了。返回回目录页握 旗出珠授之说明当年王公受珠之时,只不过碍于老朋友的 情面而暂且代为保管,从未想过据为己有。进一步 说明了王翱是一个清正廉洁,待人忠诚的人。返回回目录页写 作 糖 点1.以生活小事表现人物性格。试简要阐述。2.运用白描手法来写人记事。试简要分析。回目录页:握 旗以生活小事表现人物性格课文选的是两件生活小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和 纷繁的头绪,短小精悍而内涵丰富,赞颂了主人公 刚正廉洁的品格,表现了其正直无私的精神,做到 T“以小见大”。返回回目录页I-握 旗运用白描手法来写人记事白描,原是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即用墨线勾勒 物象,不着色彩,用后于借指文章的一种描写手法,指用极节俭的语言记叙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写出人物的特征,又反映作者的情感,不用或很少 用浓墨重彩去修饰、烘托、夸张、渲染。第一个小故事廖廖数字,使人如见其人,如闻 其声。最后用“婿竟不调”结束此事,一个“竟”字饱含了多少对王翱的赞扬和对封建社会以权谋私 现象的针硬。本段一共不到一百个字,生动形象,朴素自然,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特点。返回回目录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