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初稿)(2)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宁波新农村35千伏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初稿)目录1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3名词术语4总则5目标6高压配电网7中压配电网8低压配电网9防雷与接地10无功补偿11用户供电有关规定12配网自动化及通讯13其他14附录附录A:中压配电网络标准接线参考图1适用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宁波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应遵循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宁波新农村35kV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标准发布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能源部1993228号文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00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GB 12325-2003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DL/T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农2005568号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ZDJ 041999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Q/ZDJ 042001 浙江省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原则浙电农20051448号文件 浙江省电力公司新农村电网建设与发展工作指导意见浙电计2003354号文件 县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主要技术原则3名词术语31
3、本导则新农村电网指35kV及以下县城电网、乡镇电网及村级电网,包括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32高压配电网指标称电压35kV级配电网.33中压配电网指标称电压10kV级配电网。34低压配电网指标称电压380/220V级配电网.4总则41新农村电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新农村电网建设与发展应以电力市场为导向,满足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建设安全、可靠、经济的新农村电网,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42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遵循统一规划、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当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与当地规划、城建等部门密切配合,取得地方政府支持
4、和相应优惠政策.43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应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的原则。积极选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向绝缘化、无油化、节能型、紧凑型、智能型、环保型发展。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产品.44新农村电网应简化电压层次,避免重复降压,在负荷密度大的地方宜选用110kV直接降压至10kV 方式供电。4.5新农村电网网络接线力求简化、规范。高压配电网宜选用放射式接线。县城及负荷密集区域的中压配电网宜选用环网式接线,农村中压配电网宜选用放射式接线。低压配电网宜选用放射式接线.4。6非电力企业的弱电线路不宜与架空电力线路同杆架设。同杆架设的路灯线
5、路应与中、低压线路的电源保持一致,不得穿越中、低压线路分段开关供电。5目标5。1供电可靠性5.1.1 35kV变电所宜有两个电源点互为备用.县城中压配电网实现“手拉手供电.5.1。2供电系统中压电网供电可靠率RS-3:县城99。9%,农村99.7%.52电压质量5.2.1各类用户受电端电压偏差允许值35kV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与-10。5。2.2电压合格率D类电压合格率96.53供电半径(1)高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20 km.(2)城镇中压配电网供电半径不超过5km
6、;农村中压配电网供电半径不超过15km。(2)城镇低压配电网供电半径不超过250m;农村低压配电网供电半径不超过500m。54线损率(1) 县级电网综合线损率6%以下。(2) 低压线损率11以下.(3) 单条线路线损率9。5%以下。55短路容量应采取措施对短路容量的增长严加控制,系统短路容量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1)35kV系统控制在25kA。(2)10kV系统控制在16kA。56谐波控制对含有谐波源的用电设备,应采取措施使其谐波满足GB/T 14549-93的规定.6高压配电网61 35kV变电所6.1。1 35kV变电所所址应满足下列要求:(1) 接近负荷中心;(2) 交通方便,便于施工、
7、检修及进出线的布置;(3) 充分利用荒地,少占农田,利用自然地形进行有效排水;(4) 避开易燃易爆及严重污染地区;(5) 根据发展规划预留扩建的位置,占地面积应考虑最终规模要求。(6)五十年一遇洪水.6。1.2 35kV变电所宜选用全户外或半户外布置,应按无人值班方式设计。对农村终端35kV 变电所,当最终规模单台主变容量不大于6300kVA时,可按小型化模式设计。6.1.3 位于城镇的35kV变电所建筑设计应与环境协调,符合安全、经济、美观、节约占地的原则,噪声应符合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6。1。4 35kV配电网网络接线力求简化.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一般选用线路变压
8、器组、内桥或单母线接线;低压侧主接线宜选用单母线分段接线。6.1。5 35kV变电所最终主变压器台数宜为23台,单台主变压器容量宜选用500016000 kVA.主变压器应具有有载调压功能.6。1.6 35kV变电所应考虑有两台所用变供电。6。1.7 35kV变电所应具备完善可靠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应按规程配备消防器材及远方报警装置,并投入运行。6。1.8 35kV变电所宜选用新技术,应选用功能完备、质量好、少维护、检修周期长的设备,选用实用、可靠的配电网自动化装置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提高新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管理水平.62 35kV线路6。2.1 35kV线路宜选用架空线路.个别路
9、径或交跨受限制地区可经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后选择电缆线路。6。2。2 35kV线路通道应选择线路走廊通畅、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施工难度小、运行维护方便的地段,应尽量减少特殊跨越,对林区、毛竹生长区如无法避开时应采取跨越方案,以减少砍筏树木.6.2.3 35kV线路导线截面应根据远景规划负荷和经济电流密度确定,并与变电容量相配套,一般情况导线截面不宜小于95mm2.导线应优先选用稀土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芯铝绞线。6.2。4 35kV架空线路杆塔一般选用混凝土杆和铁塔,在特殊情况下可选用钢管塔.6.2.5 35kV线路金具应尽量采用节能免维护型,铁件应热镀锌。6。2.6 35kV线路绝缘子宜选用玻璃绝缘
10、子,对重污秽粉尘区也可选用合成绝缘子。6.2。7 35kv线路跨越铁路、高等级公路、电车道、通航河流、重要弱电线路等重要物,绝缘子串应采取双联双线夹。7中压配电网71 10kV中压配电网一般规定7.1。1分区原则(1) 10kV中压配电网应根据地理环境、高压变电所布点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备供的分区配电网。(2)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显的供电范围,不宜交错重叠。分区的划分应随高压变电所布点变动及用户负荷变化适时调整.(3) 10kV线路应有清晰、明确的供电范围,用户一般应就近供电.7.1.2 网络结构(1) 10kV中压配电网络结构方式有辐射网、“手拉手”环网、井字型网络
11、、46网络、N供一备等接线(详见附录A)等。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供电区域的10kV中压配电网结线方式,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2) 城镇10kV中压配电网络结构方式根据用电负荷重要性不同选用,一般可选用“手拉手”单环网供电,重要区域宜选用“手拉手”双环网供电,实现环网布置、开环运行,满足N-1安全准则要求。农村10kV中压配电网络宜选用辐射网结构,重要线路应装设和临近线路联络的联络开关。(3)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10kV环网线路应由两个高压变电所实现。当由两个高压变电所实现环网供电困难时,可由同一变电所的两段不同10kV母线来实现。(4) 严格控制用户专线,配电变压器在装容量少于5
12、000kVA的用户不宜设专线供电;为节约公用线路通道,城镇专线用户宜以电缆线路供电.对多回线路环网的高压变电所之间不宜设置不带负荷的专用联络线。(5) 为进一步缩小线路施工、检修及事故停电范围,每条10kV线路以3-4个分段为宜。根据配电线路长期负荷载流量,应控制10kV线路配变装接总容量。每条10kV线路装接变压器容量宜10000kVA,每分段10kV线路,装接变压器总容量宜控制在2500kVA3000kVA以内。支线应安装分段开关。7.1.3 导线截面10kV中压配电网络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应按长期规划(一般以20年)一次建成。在负荷增加时,应及时分流,当新的高压变电所投运
13、时,主干线路应及时环入新的高压变电所。同一地区主干线导线规格不宜过多,城镇中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185mm2240mm2,电缆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铜芯240mm2300mm2。农村中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120mm2185mm2。架空分支线路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50mm2150mm2,电缆分支线路按负荷和供电半径选择。7。2 10kV架空线路7。2。1 10kV架空线路的路径应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道路网规划等选择,并应尽量避开竹、木速生区和空气严重污秽区,减少与道路、河流、高速公路、铁路等交叉,避免跨越建筑物。10kV架空线路与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
14、材料场以及可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高的1.5倍。7.2.2 10kV架空线路导线一般选用钢芯铝绞或铝绞线,城镇线路和其它通道困难的特殊地段,可选用架空绝缘导线。7.2.3 为方便运行和检修工作,应在10kV架空绝缘线路柱上开关两侧、分支线分支接电处、耐张杆等有可能悬挂接地线的地点装接地环。7。2。4 10kV架空线路杆塔宜选用水泥杆,转角、耐张杆应选用非预应力杆。对受力较大的转角杆、耐张杆等可选用铁塔.当安装拉线困难时,或受地形限制不能安装水泥杆和铁塔时,可选用钢管杆。钢管杆应装设防坠装置.7。2.5 10kV架空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应在适当的位置加装防风拉线。跨公路
15、、铁路电杆宜安装拉线。水泥杆的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拉线绝缘子或采取其它绝缘措施。7。2。6 线路分支开关一般选用跌落式熔断器.当分支线路负荷大于1000kW时宜装设断路器或重合器。7。2.7 城镇线路和农村主干线路的导线布置和杆塔结构等设计,应符合带电作业的要求.7.2。8 10kV架空线路跨越铁路、高等级公路、电车道、通航河流、重要弱电线路等重要物,导线应双固定。 7.3 10kV电缆线路7.3.1新农村电网建设应根据电网需要和经济能力,从严控制10kV电缆线路使用.下列地段可选用电缆线路:(1)根据城镇规划与建设,对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县城中心区,且市政工程已敷设好电缆管道的地段;
16、(2)负荷密度较高,且新架空线路因走廊狭隘难以架设的地段;(3)变电所、开闭所、小区配电室进出线地段;(4)线路穿越道路十字路口需和同一电压等级其它线路交叉;(5)线路通过桥梁、江河湖海等特殊地段。7.3。2 10kV电缆线路的主干电缆优先选用铜芯电缆,分支电缆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铜芯电缆或铝芯电缆。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电缆截面应与架空导线截面相配套。7。3。3 10kV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应根据地形条件、远景规模及初期投资等因数确定.一般可采取电缆沟或电缆排管敷设方式,特殊地段可采取直埋或电缆隧道敷设方式,通过桥梁时可采取桥梁敷设方式,通过江河湖海时可采取水下敷设方式,通过高楼或地下室时可采取垂直
17、敷设方式。7.3。4 10kV电缆沟或电缆排管建设应与城市道路建设或改造相配套。电缆线路路径应与城镇其他地下管线统一安排,同一条道路的电缆沟(排管)在道路的位置应统一,路径选择应考虑安全、可行、维护便利和节省投资等条件。当道路总宽度大于30m时,宜在道路两侧建设电缆沟或电缆排管;当道路总宽度小于30m时,可在道路一侧建设电缆沟或电缆排管.主要道路单侧电缆排管孔数不小于8孔.7.3.5 10kV电缆中间接头宜放置在便于巡视和检修的电缆井内,应避免机械损伤、腐蚀和易淹浸。也可使用地面电缆对接箱。7。3.6 10kV电缆登杆(塔)时,电缆头处除应装设相应保护(断开)和防雷装置外,还应在电缆侧装设接地
18、环.7.3.7 10kV电缆线路的地面应设立相应的警告标志.7。4 10kV开闭所7。4。1 10kV开闭所的设置应符合中压配电网分区原则,其供电半径宜控制在300m及以内。开闭所位置应选择在进出线方便且便于运行检修的场所。终端开闭所应建于用电负荷中心.7。4.2 10kV开闭所一般应选用户内式,在特殊地区因受场所限制,可以选用户外式。户外式开闭所应选用全绝缘、全密封、全天候设备,达到IP3X的防护等级,满足防凝露、防尘、防腐的要求.安装位置应选择不易受外力碰撞的场所。7。4.3 10kV开闭所接线应力求简单.环网型开闭所主接线一般选用单母线或双母线。双母线接线时,为便于网络拓展和负荷调度,两
19、段母线不宜设置母分开关。终端型开闭所可选用单母线分段接线。7.4。4 10kV开闭所建设规模不宜过大。环网型开闭所每段母线宜设10kV电源进线2回,10kV出线46回,每段母线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宜控制在5000kVA以内。终端型开闭所每段母线宜设10kV电源进线12回.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大于2000 kVA的大用户,应直接从主干线上环入。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大于5000 kVA的大用户,选用专线供电。7.4.5 10kV开闭所电源进线单元设备宜选用负荷开关。出线单元设备一般选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当出线容量大于1000kVA时,也可选用断路器开关。7。4.6户内10kV开闭所宜选用真空环网柜或
20、单气泡式SF6环网柜。使用SF6环网柜时应装设强排风装置。当开闭所设置在楼房的地下层时,如果排风困难,应选用真空环网柜。户外开闭所宜选用共气泡式SF6环网柜。7.4。7 当10kV开闭所进出线电缆和架空线路连接时,在电缆和架空线路分界处应有明显的断开点。7.5 10kV电缆分支箱7。5.1为减少10kV开闭所内环网柜台数及电缆沟内电缆条数,可在开闭所的10kV出线上装设10kV电缆分支箱向相对集中的中小用户供电。10kV电缆分支箱建设规模不宜过大,进出线回路数一般不超过5回.不带总开关的电缆分支箱不得直接支接在主线上。7。5。2户外10kV电缆分支箱应选用全绝缘、全密封、全天候设备,达到IP3
21、X的防护等级,满足防凝露、防尘、防腐的要求。安装位置应选择不易受外力碰撞的场所.7.6 10kV柱上开关7.6。1 10kV柱上开关应选用体积小、可靠性高、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的新型开关.开关的短路容量等主要参数应满足电网运行的要求,符合现场安装条件。安装位置应交通方便.7.6.2 10kV柱上开关应选用灭弧介质真空或SF6的设备,原有的油介质开关应逐步更换.7。6.3城镇线路分段开关一般宜选用柱上负荷开关.1000kVA及以上的分支线路开关、大容量配电变压器的保护开关和农村主干线路分段开关可选用柱上断路器或重合器7。6。4 1000kVA以下的分支线路开关和一般容量配电变压器的保护开关宜
22、选用跌落式熔断器。跌落式熔断器选用应符合运行环境的要求,原RW3、RW4等老式跌落式熔断器应全面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方向应便于安全操作。7。7 10kV配电变压器7。7.1 配电变压器所址选择、土建型式的设计、电气设备的选择,应满足环境、环保、消防、噪声等要求.7。7。2配电变压器应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与改造。其容量选择以现有负荷为基础,适当留有裕度。安装位置应在负荷中心。7。7.3 配电变压器应选用国家推荐的低损耗设备。新装或更换的配电变压器均应选用S11及以上系列的低损耗变压器.315kVA及以上容量的宜选用非晶合金铁芯型配电变压器.7。7。4 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宜
23、选用Dyn-11型。7。7.5城镇配电变压器安装宜选用杆架式、室内式和箱变式三种形式。架空线路上配电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时,宜选用杆架式,容量在315kVA以上时或电缆线路上的配电变压器,宜选用室内式。在特殊地区因受场所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和无法安装在柱上的处所,可选用箱变式,箱变式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室内式或箱变式的配电变压器容量一般不大于800kVA。7.7.6农村配电变压器宜选用台屋式、杆架式、落地式和室内式四种形式.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配变宜选用台屋式,在特殊地区因受场所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的,可选用杆架式;容量在315kVA以上宜选用室内式,特殊情况下可选用落地式;电
24、缆线路接入的宜选用室内式。7.7.7为避免闲人攀登触电,杆架式配电变压器和台屋式变压器底部离地面距离应不小于2.5m,杆架底部无便于向上攀登的构件,离杆架(或台架)2m水平距离内无高出地面0。5m及以上的自然物和建筑物。 7。7.8 配电变压器的电源从架空线路接入时,高压引下线应选用绝缘线或电缆线,在接入开关(包括跌落式熔断器)的负荷侧应装设接地环。7。7。9配电变压器应通过低压配电室供电。城镇杆架式配电变压器可通配电箱供电。配电室内应选用全密封低压配电柜。悬挂式配电箱其箱底对地距离不小于2m。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安装电能考核计量表.农村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低压供电范围较大
25、的宜装设分支保护器。7.7。10城市、集镇室外配电变压器宜选用波纹油箱全密封型油浸式配变,农村配变可选用油枕型普通油浸式配变。有消防要求的特殊场合应选用干式配电变压器。7.7.11小区配电变压器宜以规划布点,一步到位,变压器容量分步调大原则,结合单位容量的造价经济性及现场布点的可能性,择优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及台数。8低压配电网8.1 低压配电网实行分区供电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中低压同杆架设的低压架空线路不得穿越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开关供电。低压架空线路不得跨越主要街道供电,非重要用户的一幢建筑物不宜有两个及以上电源供电。8.2 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宜一次建成,今后不敷
26、需要时,可插入新装配电变压器.8。3 低压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零线的截面与相线相同。低压架空线路零线排列的位置应统一,其支持瓷瓶应和相线的支持瓷瓶有明显区别。8。4 低压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路。城市、集镇和其它通道困难地区可选用架空绝缘线。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以及街道狭窄,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可采用平行集束架空电缆或地下电缆。8。5城镇主干线路导线规格不宜过多,低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路宜选用铜芯95mm2120mm2(或相应载流量的铝芯,下同)导线截面,电缆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铜芯150mm2185mm2。农村低压配电网导线截面按负荷情况进行选择。8.6低压电缆敷设宜选用电缆沟方
27、式或排管方式,单回路电缆可选用直埋方式。8。7低压架空绝缘线路检修时有可能悬挂接地线的地方(包括和中压架空绝缘线路同杆架设时中压线路有可能悬挂接地线的地方)应装设接地环。8.8 低压电缆线路在接户分配时应装设低压电缆分支箱.其位置应选择在车辆及人员不易碰及,且进出电缆方便的地方,并尽可能和环境相适应。8。9 城镇接户(户联)线应采用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线,铜芯线的截面不小于25mm2。农村接户(互联)线宜采用聚乙烯绝缘线,铝芯线的截面不小于16mm2。铜铝相接时,应做好铜铝过渡措施.8。10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一户一表计量,用户电能计量表宜采用电子表,并根据用户需要推广分时电能计量表。配置容
28、量,城镇不小于6KW,乡村不小于4KW.8。11表箱应推广使用非金属绝缘材料。金属材料表箱应可靠接地.9防雷与接地9。1对可能开口运行的35KV进出线,线路上应加装避雷器。35kv线路经过多雷区,应采取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增加绝缘子片数、安装架空地线、降低接地电阻等综合防雷措施,以降低35kv线路的雷击跳闸率。9.2 10kV架空线路的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配电变压器等设备在来电侧装设避雷器,其中有雷季开断运行方式的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双侧应安装避雷器。配电变压器在低压侧应装设低压避雷器.9.3配电变压器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变压器外壳及低压中性点连接后共同接地.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等的避雷器接
29、地线应与设备外壳连接后共同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规程要求.9。4 10kV电缆线路一端与架空线路连接时,相连的一端应装设避雷器。一端相连接但电缆长度大于50m,或者二端均与架空线路连接的电缆,应在电缆两端装设避雷器.9。5 10kV避雷器一般选用硅橡胶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进口氧化锌避雷器应校验其各项技术参数,使其符合要求。9.7低压网选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城镇低压线路宜选用“TNC”制,三相四线制线路主干线的末端、各分支线的末端和三相四线制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应重复接地。农村低压线路选用“TT”制。9.8为便于检修,对城镇线路有可能悬挂接地线的杆塔,如果周围地面不能做临时接地棒,应设置固定接地极
30、。10无功补偿10。1 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可分别选取在35kV变电所低压侧、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低压线路、用电设备等处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应选用具有功率因数和电压控制的自动装置。用电设备处的无功补偿装置与设备同时投、切.10.2 功率因数要求:(1)县级供电企业年平均功率因数在0.9及以上;(2)35kV变电所主变压器二次侧功率因数在0。90及以上;(3)每条10kV出线功率因数在0.90及以上;(4)配电变压器二次测功率因数在0。90及以上;(5)农业用户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在0.85及以上。10
31、.3 35kV变电所原则上只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并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可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0%15%确定。10。4 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的要求:(1) 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以高压补偿为辅.(2)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75,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0。85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或按照变压器容量的7%10%进行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应放置在便于巡视的地方.(3)在供电距离远、功率因数低的10kV架空线路上可适当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平时不投切,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不超前、电压偏移不超限.无功补偿装置的
32、安装位置应按“线损最小”原则优化。10。5 对低压小用户多、感性负荷大的线路应在低压线路上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应按“线损最小原则优化.10。6 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户高峰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鼓励用户在用电设备处装设无功补偿装置,与设备同时投、切。用户应按自己的无功情况就地自动补偿,不得向电网反送无功。11对用户供电有关规定11。1有畸变负荷、冲击负荷和波动负荷的用户,其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及电压畸变率、所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及闪变均必须符合国家要求,否则应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11.2低压用户负
33、荷在30A以下的,可以单相供电,超过者应以三相四线供电.农村用户负荷在50kW以内的宜选用低压供电,50kW及以上时宜选用专变供电。城镇用户负荷在100kW以内的宜选用低压供电,100kW及以上时宜选用专变供电.11.3用户应按规定安装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通信及配网自动化12。1 通信12.1.1 电力专用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统一技术标准和技术体制,建成整体化的的通信网络,以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方面的传输要求。12。1.2 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应以光缆通信为主,数据微波通信为辅.采用SDH传输技术体制,骨干光缆线路应优先采用电力线复合光缆(OPGW)通信方式。 光缆线路应注意留有适
34、当的备有芯数。12.1.3 到具体现场设备的分支通信网的建设,应考虑光缆、载波、无线电、线缆等结合的方式,在充分研究性价比的前提下合理选有。12。1。4 发展以IP技术为基础的数据通信网络,满足IP技术的应用需求。同时要将IP技术与ATM技术相结合,发挥已有ATM交换网的作用和效益.12。1.5 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传输,可采用公网通信方式。12.2 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包括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生产管理自动化等,应遵循开放型、标准化设计原则,实现各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并应与配网一次、二次系统相适应.12.2.1 调度自动化(1) 建立统
35、一的调度综合数据与交换支撑平台,实现模型、参数、交换接口等方面的规范、统一;实现应用系统和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应用水平。(2) 调度自动化的建设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应面向应用,进行数据和应用功能整合,在实现配网SCADA的基础上完善高级应用,提高资源共享程度。(3) 调度自动化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并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建设要求。(4) 在具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通信的站端,应积极采用数据网络传输信息。调度自动化信息的远传,宜采用数据网络方式,同时保留专线方式互为备用。12.2.2 变电所自动化(1)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分层、分散式结构.(2) 变电所自动化设备通信接口与
36、通信规约应采用相应的电力行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12.2.3 配电网自动化(1) 在网架完善、稳定和设备优化的基础上宜在城镇积极稳妥地进行试点。(2) 配电自动化装置,应具备先进性和实用性,采用开放式系统,能与多厂家的系统综合集成。应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产品,便于功能扩展和现场升级.12.2。4。 生产管理自动化(1) 遵循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试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数据体系。(2)系统应系统采用三层结构,简化客户端的维护。(3) 生产MIS与配网GIS平台应满足数据库调用、系统共享。统一建设标准和技术体制、规范接口标准。(4) 生产MIS
37、与配网GIS的设备体系和模型应一致,设备参数、图形应一致,宜统一入口维护。12。2。5 信息安全贯彻“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防护策略,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在各系统技术时要考虑和落实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逐步形成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13其他131本技术导则解释权属宁波电业局。132本技术导则从发布之日开始试行。(2006-124)14附录附录A:中压配电网络标准接线参考图A1 单电源辐射网接线A2 “手拉手”环网接线 A3 电缆单环网接线A4 电缆双环网接线A5 字型网络接线A6 46网络接线A7 “二供一备型接线A8 “三供一备”型接线(2006-3-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