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37735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教育科学系10级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龙婉玲。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 我说课的流程是: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学法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布置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 是湘教版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结构做了一些调整,将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地震波、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本课内容在学习地理知识、分析地理自然现象、构建地理模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

2、转运动与公转运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课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对本教材的其它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本内容包含的地球知识,会在以后地理学习中经常运用。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析,1、 知识基础上,他们在知识上有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还处于简单的认识层面,缺乏对地球圈层的透彻理解。2、 学习能力上,他们刚进入高中阶段还缺少自主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本课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图片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比较难掌握。从心理上,他们自主性强,积极性高,学习兴

3、趣浓,渴望动手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结构的主要特点。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表,能够说出地球内部三个 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2、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归纳、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及各圈层特点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通过对地球结

4、构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了解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首先应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与自然协调发展。四、根据新课改精神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2、地球内部及外部各圈层的界面和主要特点 重点的依据: 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地球各圈层的特点的掌握,能使学生熟悉地球的组成,理解和掌握形成地球的整体框架

5、,形成地球这个概念。 教学难点: 地震波的传播;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 难点的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表对于读图分析能力较弱 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岩石圈与地壳的位置是比较抽象的,高一学生形象思维不强,而且这两个概念易混淆,比较难区别。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学方法设计 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学科。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自主参与性

6、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所以要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

7、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七、 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放映PPT,使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内容。 1、导入新课:(35分钟) 通过设置情景导入新课。首先介绍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出问题:“地震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让学生进行讨论。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发生的新闻时事,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地理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心理学上看,兴趣使人对事物抱有向往的心情和愉快

8、的情绪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更吸引学生参与。 2、讲授新课:(3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把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地震波。 通过学生对地震的讨论,引出地震波的定义级类型。在介绍特征上,我通过举出实例:“在发生地震时,人站在陆地上,会先感到上下波动,然后左右晃动。”使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纵波速度比横波快”。 接着提出问题:在水面上,为什么只会感到上下波动?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体中传播”。在地震波的作用上即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圈层的依据,我使用了图片展示法及分析归纳法。通过展示地震波波速变化让学生读图分析理

9、解划分地球的两个界面。理论依据:它符合直观性原则,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观察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第二部分:地球的内部圈层。通过ppt图片展示逐一由外到内讲解圈层结构。在讲解地壳时,重点讲述它的特点。提出问题:“想想在我们的地球上,地形有哪些厚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提问:岩浆的发源地在哪?引出软流层。重点要讲解的是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我运用了图片对比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理论依据:对比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逻辑能力。从教学原则上看,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有步骤,有次序的

10、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我首先提出问题“地球的外部圈层怎样划分”,进行集体讨论。然后给出图片讲解。理论依据:从教育学来看,集体讨论符合启发创造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了他们创造性思维。3、 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给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框架,是知识系统化。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能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理解记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外部圈层结构大 气 圈 水 圈地球的圈层结构生 物 圈 岩石圈上部地 壳下部 内部圈层结构上地幔顶部上地幔中部上层地 幔上地幔下部下层内核地 核外核4、

11、板书设计 运用了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 地震波 (四)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 1、定义: 2、类型:纵波(p),横波(s)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3、特征: (一)大气圈 4、作用:地球圈层的划分依据 (二)水圈 (三)生物圈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一)地壳 (二)地幔 (三)地核 5、 布置作业。 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结构图和知识框架图。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结束: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遵循了中小学生教学课程的5个基本阶段。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