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inese national Expo 161Art and Design 美术设计来、科举考试等。学习中国画者多必备有书法的童子功,故,书法绘画均为写出来。书与画具有紧密的关联,其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如出一辙,并非代表着书法和国画的审美标准相同,这属于书与画在长时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以书“入”画,代表着书法和中国画之间的紧密关联。书和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书法是利用汉字展现对美的抽象理解表达,画则是对美的写实性具象表达。学习书法需要局部着手,需保证字的正确,从一笔一划开始,对于整体缺少足够的关注。而学习画作的人对于造型、整体、形式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篆刻中也是注重线条的疏密、长度、
2、位置等,正是古人所说,诗书画印。见图 3 书画印三位一体的融合。古人从舞剑等各个方面领悟出书法之道,和书法关联密切的中国画需给予高度重视,古人曰:“能书者善画,能画者善书”。古代很多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的画作也是闻名于世,颇具代表性的如明代“青藤白阳”,书法史和绘画史均有一席之地,堪称书画天才。早期人们对书法的重视明显高于画作。书法文字作为传播思想认知与知识的工具,在人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代不管是统治阶级或是百姓对于文字都具有很高的引言原始社会,中国祖先对于生活的记录或者自身的期盼就是采用“图画”的特殊表达符号。伴随时代的日益变迁,这样的“符号”不断简化,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
3、”,亦即“书画同源”。后来随着功能不同,书法趋向抽象,绘画趋向具象,二者虽然分向发展,又在作品中体现着书画的线质同构、相得益彰。“书画同源”和“以书入画”是我国古代画家通过大量实践、研究而得出的绘画理论。一、书法的定义书法精神最初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自然界的线条、造型、表现方式,怎样变为文字、书法的表现方式,渗透到人和自然界的沟通模式,和道法中“人法自然”的共同构造。黄宾虹将书法线条和结构向前推到石鼓文,再往前推是金文,逐渐向前推就会和人与自然界的互相交流进行接近。对比秦小篆、石鼓文、金文的线条,金文线与结构就属于自然界的线与结构,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关联。详见图1,图2。二、书法与中国
4、画的互相关联(一)书画同源书画之间互相推动、相辅相成,书画兼修是我国传统艺术的融合典型,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代表意义较强的传统,二者互相借鉴、互相推动。古人学习书法意为实用,书信往何为以书“入”画谈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高海燕(高青县文化馆,山东 淄博 256300)【摘要】何为以书“入”画,即将书法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之中,使中国画充分展现中国艺术魅力。作为中国独特视觉艺术的书法,被大家认可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属于抽象的画作。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发展到楷书与行书,再发展到草书、狂草,书法艺术得以不断地演进变化,每一次的革新都会直接影响中国画的写意或者工笔线描。以书“入”
5、画,艺术的价值离不开美的融入;以书“入”画,一点一笔都在展现着中国画的精神、生命力、灵气。在国画之中融入书法的“写”,充分展现中国画的书写之美;将书法中“气”融入到画作之中,充分展现中国画的传神之美。书法和中国画的互相融合是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确保国人更好地了解我国书法和中国画的文化魅力。【关键词】以书“入”画;书法;中国画;影响【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2116104【本文著录格式】高海燕.何为以书“入”画谈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 J.中国民族博览,2022,11(21).162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
6、hinese national Expo意象性的表现特点。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客观物象通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营造出一种艺术形象。通俗来讲,意象即寓“意”之“象”,是用于抒发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中国画中笔独特的线条形式呈现着作者的思想感受和创作意图,书法对比中国画具有更为突出的意象性。书法家利用书写抽象的汉字并针对其夸张变形展现自身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应利用环境与人文因素充分考虑一幅书法作品中展现的艺术信息,对于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属于综合性的考验。三、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一)书法对中国画追求意境的影响中国画在书法意境追求的影响下,其最高境界主要在于意境的完美呈现。意境则指的是画中
7、展现的思维情感境界。意代表着画家对物象的情感,境代表着境界的追求。意境就是日常生活中事物呈现于画家头脑之中的结果。意境就是中国画呈现于大众眼前的,具有明确的主题、布局、造型、笔墨,凸显中国画的立意。中国画对于“以形写神”具有更高的追求,并高度重视“妙在似和不似间”的相关感受。中国画对心灵和自然生态万物的密切关联重视度较高,而这种密切关联是在书法式用笔中提炼而成。(二)书法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中国画和书法的表面的意思和外在表现的形象就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内容,而中国画与书法之前的关联性可从内在笔墨与笔法方面进行展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鉴于此,从中国画的角度来讲,书法笔墨对其抽象形式的呈现意义重大。重
8、视,书法地位不断提高。书法可传承圣贤思想,属于人的脸面,必不可少,但画却不是必须的。书法比画更为成熟,书法理论在汉代具有很高的成熟性,书体逐渐趋向于成熟并分向发展。可汉画却大刀阔斧,无法比拟书法。因此,出现了书法是画的领导者一说。书法和实用捆绑于一处,具有独特性和封闭性,独特代表着孤立,孤立则代表着孤立无援,书法和其他艺术类型无法融合,和外界无法交流,使书法发生封闭、保守、僵化的作用。自从进入明清时期,中国画很容易受到外来艺术的大量冲击,具有很多的横向交流,推动画的良好发展。中国画的手法在发展中日益丰富与完善,代表着书法引领画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反之学习书法的人需要相应学习绘画,其技术、审美
9、都能为书家带来启发,为书法艺术推波助澜。(二)书与画的同质性同质性一般指的是抒情写意的表现。个人情感对于中国画与书法创作的情绪与心情关联密切,书画家笔下描述的物象与书写的文字是内心情感的重要物化表现方式。所以,钟明善老师曾说过:“书法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较为凝练的物化形式”。相较于中国画的创作道理,艺术创作的来源就是大众真实自然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生活与自然的接触感受。书法家与画家利用手中的笔,利用具象与相对抽象的线条语言形式创作出各种生动的艺术作品,更好地抒发书法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感受。(三)书与画的意象性书法和中国画在每一种艺术类型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图 1 黄宾虹书法图 2 黄宾虹绘
10、画图 3 书画融合Chinese national Expo 163Art and Design 美术设计白与书法别无二致。四、书法风格对中国画画风的影响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不同的时期,大众对书法与绘画的艺术追求也有所不同。人们审美理念的变迁与各个民族文化不断影响着融合发展,书法的形成风格具有时代特色,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隶形成了方块汉字的根本形式,隶书的形成、发展、完善,楷书由此产生。随着行草书法的生成,草书、楷书、行书三种书法的定型和美化是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在此条件下,书法史上出现了钟繇和王羲之两位承上启下且影响深远的书法革新家。钟繇和王羲之的出现,奠定了行书、草书
11、、真书美的表率。到了东晋时期,顾恺之成为和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大家。其中一人书法上迈入了极尽完美的境界,另一人在绘画方面获得蔚然独立的成就。王羲之的书法具有自然、平和的特点,笔势含蓄委婉,每个字都具有其独特的形态之美;顾恺之在绘画方面的追求主要是以形写神、神形兼具。有鉴于此,对于书法和绘画的追求都特别重视形神,如 兰亭序与洛神赋图之间的互相对比,可用“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进行精准形容。见图 4,图 5 所示。图 5 顾恺之洛神赋图书法的笔墨与线条规范对中国画具有推动作用。用笔需精准掌控水和墨。中国画是利用笔墨与书法的线条勾勒出形象
12、的,画家对于事物的观察需要密切围绕笔墨与笔法,使作品内容得以充分呈现。辗转更新的中国画离不开传统书法笔墨提供的支持,通过书写笔意才能在中国画中积极融入金石气息,精湛的笔墨与出色的笔法都毫不例外地要尊重传统。在中国画之中融入书法内容能够为画家提供灵感并获得具体化。在书法观念中,笔法的应用并非单纯、机械、乏味的,而是笔墨在法度挥毫之下自然、偶然、没有意义地形成。所以,画家才能充分表现出非常准确、优化的灵感。中国画中的抒情写意离不开人与物的互相融合,在创作意识中融入主观模式。中国画中应注重视觉感受之下的审美观念,对笔墨与笔法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与书法带来的启示关联密切,书法对于促使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
13、要意义。书法的笔墨与线条对中国画有着同质同构的推动作用。中国画是利用笔墨与书法的线条勾勒出形象的,画家对于事物的观察需要密切围绕笔墨与笔法,使作品内容得以充分呈现。书画家通过临摹将古人的笔墨法度融入到心中笔下,精湛的笔墨与出色的笔法都从传统中来,融合吸收,然后走向自我笔墨语言的表达。在中国画之中融入书法笔意能够为绘画提供线质的沉实和韵味,在笔墨的法度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三)书法线条与绘画线条同质同构书法中线条的处理方式对于中国画向着成熟化发展提供推动力。中国画利用线进行造型处理,从线成面的绘制获得具体的图,优美的线条对于艺术效果具有深奥的呈现。大多数以线为重要造型并结合色彩感受的中国画对于点
14、、线、面的旋律和绚烂的色彩进行了高效的应用,中国画结合抽象与具体相互融合的艺术跃然于纸上。受到书法线条的熏陶下,中国画的展现形式就是线描,作为中国画的基本形式。在塑造线的操作之中可在画家的头脑中形成主观产物。利用筛选并提炼出各类线条,获得最佳的造型。但是,中国画中的线就是画家根据对象而描绘出的形态结构。粗细长短线的利用,曲直顿挫、强弱刚柔、轻重疾徐,产生多姿多彩的生动形象,进而保证画作具有形神兼备的造型标准。对于中国画的角度来讲,用笔写实作为其尤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才能实现以书入画,还要充分考虑其中的审美。中国画用线进行造型处理,画面中点、线、面搭配,其中优美的线条是中国画的筋骨,是撑起画面的点
15、睛之笔。纯粹的书法线条表达物象,其展现形式就是白描。古人以书法的提、按、顿、挫提炼出各类线条,穿插用于白描作品中,即便是无色、不渲染,仍旧表达物象的生机灵动。一副优秀的白描作品,也可看做是一副纯粹的书法作品,其疏密、布图 4 王羲之兰亭序164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书法风格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就要经历过深入传统的濡染和当下主观情感色彩,势必要书法与绘画艺术的互相渗透与融合,作品才能够打动自己,感染他人。(二)以书“入”画情感升华书法与绘画是展现作者主观情绪的艺术形式,绘画的书写性、书法的生动性,以书“入”画,相
16、得益彰,充分展现书画的写意精神。就像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情境之中那留有水墨空白处的点点笔墨字迹,这种无声的传递为观赏者带来尺幅千里之感。“笔墨性情,都是人之情感”,其画风和书风毫无二致。艺术家在耕耘中保持创作热情,作品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六、结语有鉴于此,中国画和书法之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以书“入”画是因为中国书画同质同构的写意精神,两者之间存有很多的审美共性,从工具到用笔无一例外,互为补益。二者均具有自身的独立审美意识,同时书画之间也为彼此提供连绵不绝的语言生命力。参考文献:1 金琤.时代的丰碑 试论潘天寿、陆维钊创立高等书法教育及书学思想、实践之比较 J.美术观
17、察,2021(4).2 许亚彪.书法线条对写意中国画的影响探究 J.美与时代(中),2021(3).3 贾靓.解析中国画笔法与书法用笔的同源性 J.美术教育研究,2021(8).4 蒋振栋.当代笔墨语境下书法与中国画视觉效果的融汇 J.大众文艺,2021(16).5 黄霖清.解析中国画妙笔与书法翰墨的同源异用性 J.艺术评鉴,2021(21).6 刘忠义.中国画和书法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 J.红河学院学报,2020(1).7 李亚明.转型背景下高校美术学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 J.教育教学论坛,2020(5).8 张富军.高校中国画专业加强书法课程教学研究新探 J.戏剧之家
18、,2020(22).9 冀 琦.探 析 中 国 画 与 书 法 笔 法 的 相 通 性 J.美 与 时 代(中),2021(11).10 李秋艳,姜通.高校中国画专业加强书法课程教学研究新探 J.长春大学学报,2019(10).作者简介:高海燕(1975),女,山东滨州,副研究馆员,美术书法方向。五、书法入画对中国画的影响书法分为“帖学”与“碑学”,通常条件下,以乾隆时期进行区分,之前称之为“帖学期”,以后称之为“碑学期”。书法“碑学”的融入发展对于“书画同源”的绘画艺术带来了影响,碑学的线质浑朴大气,推动着中国画向着阳刚大气进行转变。书法入画主要是以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时代发展背景关联密切,表现在如下几方面。见图 6,图 7 所示。图 6 帖学图 7 碑学(一)以书“入”画以情入画书法与中国画是同质同构在线条美基础上,是不同时期大众形成独特的审美理念而形成的产物,以书“入”画,在其中积极融入作者的情感,实现书法家和绘画家的情感融合,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需同时兼具诗书画印的艺术修养。艺术家要想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用强烈而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