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35736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项目背景11.2编制依据及范围51.3项目综合评价61.4结论与建议7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92.1项目的建设背景9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62.3项目建设具备的条件20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21第三章 市场分析273.1旅游市场发展分析273.2生态观光农业概况283.3国内观光农业现状333.4国内观光农业发展前景343.5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353.6客源及行为特征分析363.7客源市场定位及市场划分383.8市场规模预测39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414.1项目选址位置414.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1第五章 总体规划方案455.1

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455.2项目规划原则455.3项目规划范围及目标475.4项目总体布局485.5主要建设内容49第六章 建设及工程方案526.1建筑方案526.2工程方案55第七章 环境保护627.1编制依据627.2环境现状分析627.3影响环境的因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637.4环境保护657.5水土保持66第八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678.1安全卫生678.2消防68第九章 节能方案分析709.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09.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19.3节能措施72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410.1实施措施7410.2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7410.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5第十一章 组织

3、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7611.1工程项目管理7611.2组织机构7611.3人力资源7611.4员工培训77第十二章 工程招标7812.1编制依据及原则7812.2招标方式79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113.1估算依据及说明8113.2投资估算8313.3资金筹措83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8614.1财务评价8614.2财务评价结论90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分析9115.1社会效益分析9115.2国民经济效益分析9215.3生态效益94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9616.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9616.2风险程度分析9616.3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97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9817.1项目综合评价9817.2

4、结论9817.3建议99附 件:1、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税务登记证;4、项目用地预审意见;5、项目规划预审意见;6、项目地理位置图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生态农庄建设项目2、 项目建设单位:XXXX3、 法定代表人: 4、 项目建设地点:XXXXXXXXXXXX大禾场、佰公祠村小组,XXXX沿线。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6、 项目建设工期: 2015年1月2016年12月7、建设单位概况XXXX成立于2011年11月,公司位于XXXXXXXX,是XXXX的子公司,属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招商引资企业,公司秉承“担当绿色传播计划领头羊、打造低碳生

5、活环境新农村、推动城市森林建设高品质”的理念,集阔叶树、彩叶树种以及珍稀树种的种苗繁育、科学研究、生态营造、园林设计、建设养护于一体。公司总资产2279.74万元 ,合作单位有浙江藤头集团、XXXX、XXXX。现拥有15000亩林地产权的资源采集库。公司以XXXXXXXX、浙江宁波、江苏苏州三地协作大型的苗木基地为依托,在XXXXXXXX设立了红豆杉、香樟、紫薇、青枫、厚朴、美国红枫、桂花等几十个品种的繁育基地1180亩,现存园林绿化苗木、花卉100万株以上,每年销售量10万株以上。公司现有初、中级技术人员15人,总员工51人,季节性雇工200人以上,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发展成为拥有采集库基地2

6、万亩,繁育基地2000亩以上的优良精品企业,必将长期造福子孙后代。1.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规模:XXXX生态农场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以苗木繁育为依托,集养殖、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庄。项目总面积约为1964亩,其中荒地面积87亩、水域面积119亩、林地面积1758亩。2、建设内容:项目分为六大功能区域,即游客接待及餐饮区、苗木花卉区、百果观光采摘区、水上娱乐区、林间露营区、森林休闲景观区,项目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在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农庄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休闲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农庄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

7、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1)游客接待及餐饮区游客接待及餐饮区为整个农庄的入口,位于项目区域北部,XXXX东北部。总面积2亩,设置接待中心、服务部、餐饮区及停车场,总建筑占地面积400,其中接待中心占地300,餐饮店占地100;总建筑面积1700,接待中心1500,餐饮店200。(2)苗木花卉区苗木花卉区位于项目区域北部,XXXX西北部,总面积35亩。区域以苗木繁育为依托,集观赏珍稀、珍贵树种、体味苗木的繁育过程、体验和参与苗木种植等农事、农活于一体。(3)百果观光采摘区百果观光采摘区位于项目区域北部,XXXX东北部,游客接待及餐饮区东南部,总

8、面积50亩。区域内通过种植赣南特有的水果,引进适合种植的水果,使区域内常年都能看到各种水果,让游客参与采摘水果、体味采摘乐趣、享受纯天然水果的美味。(4)水上娱乐区水上娱乐区位于项目区域南部,XXXX西侧,总面积119亩。其中水上活动中心100,水上娱乐区利用区域内的小型水库,设置水上活动中心、景观亭、拱桥、垂钓区、水上娱乐区、步行小道等设施,购置游艇、竹排、垂钓伞等设备,让游客在大自然中体验别有风味的水上娱乐活动。(5)林间露营区林间露营区项目区域南部,XXXX西侧,水上娱乐区西北部,总面积300亩。林间露营区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及保护,可为游客提供夜间露营、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9、。(6)森林休闲景观区森林休闲景观区总面积1458亩,休闲景观区利用项目区内的森林资源及地利优势,集登山、露营、露天餐饮、户外娱乐等休闲为一体,品味大自然风景。1.1.3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998.9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386.2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90.55万元,基本预备费222.15万元。资金来源为申建设单位自筹。1.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一经济技术指标1用地范围亩19641.1荒地面积亩871.2水域面积亩1191.3林地面积亩17582各功能区面积2.1游客接待及餐饮区亩2(1)游客接待中心1500占地300(2)餐饮店

10、200占地1002.2苗木花卉区亩352.3百果观光采摘区亩502.4水上娱乐区亩1192.5林间露营区亩3002.6森林休闲景观区亩1458二项目计算期年171建设期年22生产经营期年15三经济数据1项目总投资万元2998.992资金筹措万元2998.99其中:自筹万元2998.99项目资本金万元2998.99资本金比例%100%3年均营业收入万元1859.334年均税金及附加万元104.125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1000.846年均利润总额万元754.377年均所得税万元188.598年均净利润万元565.78五财务评价指标1项目资本金财务收益率%13.982净利润率%18.873项目投资财

11、务净现值万元446.76Ic=10%4项目投资回收期年10.2含建设期2年5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36.51.2编制依据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1号);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依据农业部发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示范建设项目技术指南;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6、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

12、若干意见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7、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8、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12月)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10、XXXX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11、XXXX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赣发200910号)12、X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赣府厅发201139号)13、X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府厅发201221号)14、XXXX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5、XXXX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

13、3-2017)16、关于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赣发(2013)2号);17、X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02015年);18、XXXX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9、XX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XXXX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1、建设单位签订委托书;22、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及其他基础性资料。1.2.2编制范围1、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背景和生态农庄的建设。2、论证生态农庄在当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研究项目建设规模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工程等。4、项目实施规划,估算项目投资,落实资金筹措方案。5、测算项目财务效益和

14、社会效益。6、分析项目的风险因素及规避风险的措施。1.3项目综合评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庄的建设,引导和推动XXXX农业结构调整。XXXX生态农庄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景

15、区毗邻XXXX,交通便利。依托XXXXXXXX的地理环境优势,以生态开发为宗旨,以产业化为载体,以苗木繁育为依托,集养殖、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生态科学养殖技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的一种模式。1.4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及国家政策,符合XXXX省和XXXX的相关发展规划。2、项目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全面透彻的分析,各项指标合理,环保措施明确,可行性强。3、项目选址恰当,功能分区配置合理,建设规模适度,相关设施完善,交通便利。4、项目自身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观

16、赏的需求出发,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财务分析显示,本项目投资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收益率高,并且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5、项目建设不仅能能更加有效地保护XXXX的自然生态资源,还能改善XXXX旅游环境,提升XXXX区域性旅游资源上一个新台阶,扩大游客容量,带动XXXX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为当地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同时,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上述分析说明项目从财务上讲是可行的。1.4.2建议1、项目下阶段的设计、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建设质量,符

17、合环境保护要求。2、在已有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对生态农庄的建设还要做更精细的策划和设计使之成为当地特色旅游景点。3、建议加强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旅游意识;提高种植水平和旅游服务能力,规避和减少项目风险。4、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的建设背景2.1.1项目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社会由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而进入到体验经济。从旅游业属性和现代旅游业发展客观要求看,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旅游业应该也必然是诠释体验经济的最佳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

18、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体现在人民生活中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旅游的平民化。目前我国人均 GDP 已达到 3.84万元,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

19、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乡村旅游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十二五”期间,实施“千万亿乡村旅游工程”,即建设1000个特色旅游乡镇、10000个特色旅游村,力争到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71亿人次。总地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生态观光农庄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庄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

20、采果,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生态农业观光农庄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农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生态农业观光农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别吃穿以外追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

21、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问。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农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2.1.2国家、地方政策及发展规划背景1、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地现代化、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

22、会议精神,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特编制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纲要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15年,目前规模基础上,实现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指标翻一番的目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接待人数达到7.7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145亿元,直接就业989万人,间接就业3680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使乡村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形成领域宽

23、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形成连通城乡的大旅游市场,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支撑体。纲要提出的主要工作目标: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以突出打造景区依托、城市带动、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为重点,在全国创建1000个旅游小镇,建设10000个特色鲜明、功能配套、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吸引力强,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特色村,带动和促进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农村旅游产品体系,初步架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重点建设

24、一批特色旅游示范区(镇、村)和示范户,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及规范、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体系。2、X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赣府厅发201139号)。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2011年8月6日,X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赣府厅发201139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5部分。意见提出的目标是:用五年时间,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一批示范景区,培育一批精品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培养一批高素质从业人员,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旅游

25、商品,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到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6亿元,带动直接就业48万人,间接就业240万人。3、XXXX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17年)。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重要途径,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扶持农民就业创业,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2010年和2011年,省政府连续两年召开乡村旅游专题工作会议,推广先进典型,总结发展经验,研究部署推进全省乡村旅游快

26、速发展的政策措施,2011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赣府厅201139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引导全省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发展,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要求,特制XXXX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用五年时间,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乡村旅游成为XXXX省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XXXX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将我省建设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名省。(2)品牌创建目标。到20

27、17年,建成1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300个级乡村旅游点、1000家星级农家旅馆。(3)经济效益目标。到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4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30亿元。(4)社会效益目标。乡村旅游成为XXXX广大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我省形象窗口和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到2017年带动直接就业60万人,间接就业280万人;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民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5)生态效益目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

28、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XXXX省的环保水平,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更佳的生态环境,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XXXX作出应有的贡献。2.1.3项目提出的背景XXXX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XXXX农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出现了许多历史性、转折性和标志性变化。特别是近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XXXX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年2020年)两个纲领性文件,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在整体经济增速趋缓的情况下,保持了稳中求进、稳中快进的良好发展

29、态势,实现了“三个超历史”、“六大新突破”。XXXX省气候温和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XXXX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XXXX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拥有国家旅游资源标准分类八大类155种基本景观中的153种。现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湿地公园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个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15个、全国重点保护寺观5处、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近年来,成功创建了中

30、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A级旅游景区99个(其中5A级2个、4A级40个)、全国文明旅游景区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9个以及一大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XXXX旅游特色可以概括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厚土。全省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和“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XXXX省的旅游资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品,还不包括正在开发中的精品。2013年,XXXX省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84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国内旅游收入1863.6亿元,增长35.8%,比上年加快8.7个百分

31、点。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63.6万人次,增长4.8%;旅游外汇收入5.25亿美元,增长8.3%。据XXXX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XX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文件,从省政府到各市县对乡村旅游大力投入,XXXX乡村旅游迅速发展。2013年XXXX市入境旅游人数16.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旅游外汇收入4956.78万美元,增长6.0%。国内旅游人数2575.08万人,增长20.8%。旅游总收入206.86亿元,增长25.7%。2013年XXXX旅游业发展势态良好,旅游人次131万,比上年增长10.0%,旅游总收入9.85亿元,比上年增长9.0%。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GDP比重达8.8%

32、。同时,由于珠三角地区的GDP和人均GDP持续增长,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时间和货币在不断增长,居民用于旅游的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大。这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客源。由此可以看出,在XXXX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势在必行。XXXXXXXX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农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因此XXXXXXXX原料建设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XXXXXXXXXXXX、陂头村建设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以产业化为载体,以苗木繁育为依托,集养殖、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总面积约为1964亩。该生态农庄建成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3、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实现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双重目标;可使项目区内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达到珍惜保护利用资源的目标;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追求环境的品位发生了质的转变,回归自然,享受纯自然气息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既能体现现代农业高效、外向、生态的本质内涵,又可很好地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文

34、化,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加速改变XXXX农业相对落后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尤其是打造XXXX旅游品牌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项目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与自俱增,城镇居民已不满足于逛大街游公园的形式。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游山玩水,抒发情怀,欣赏新奇植物,接受新科技展示,学习新知识,环境优美,又能消除疲劳休闲去处。2、项目的建设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快速致富奔小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集结、沉淀,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带

35、来不少的社会问题。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能推动商业、饮食住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3、项目的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本项目是以新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先进设备来武装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展示新品种、新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XXXX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技术路线、种质资源,辐射带动当地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4、项目的建设促进XXXX旅游业的发展XXXX的整体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游览性,但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却不长,停留时间在2晚

36、以上的只占到了35%,因此,全面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是当前XXXX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而本项目的建设,将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使其更有可能延长停留时间,这对于促进XXXX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5、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对各个知识层次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性,每增加一名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五至六个就业岗位;每产出1元产值,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出4.810元。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前群众的物质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快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流。同时,发达地区游客到欠发达地区旅游,可将社会

37、财富进行有效转移,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重要途径,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扶持农民就业创业,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XXXX致力于把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明显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紧扣“吃、住、行、游、购、娱”环节,积极推陈出新。目前,该县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开发一个景点、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项目实施后,必将促进该区域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完善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

38、,不仅项目本身有着较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带动和拉动,将大大促进该地区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的三维发展。6、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六大联动”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城乡人员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有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推进城乡产业联动”中大有作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在“推进产业联动”中大有可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把山区、水域等目前利用率较低的旅游资源全面有效地整合起来,在“促进资源联动”中大

39、有作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增进城市之间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为“请进来”、“走出去”搭建一个巨大舞台,开辟一个重要渠道,在“推进内外联动”方面大有可为;发展旅游业,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型产品,可以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土资源,并与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保持一致,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方面大有可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就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带动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联动”中大有可为。2.2.2项目建设的意义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

40、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2、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

41、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型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3、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

42、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2.3项目建设具备的条件1、XXXX正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纲要XXXX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由于国内外农业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的到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产品不断涌现,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多样化、需求个性化;二是全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着传统的支柱产业换代与升级;三是在农业体制改革中,多方利益主体关系的处理,以及区域农业资源整合过程中不同管理单元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四是观念和思路的转变,这是全县农业发展

43、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XXXX需挖掘、打造及引入特有的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培育农业精品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乡村山地农业的实质,加大XXXX的山地农业发展力度,塑造XXXX乡村农业的新形象,把XXXX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种类多样、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效农业示范区。2、XXXX正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XXXX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近年来,全县入境旅游稳健增长,国内旅游全面发展,假日旅游空前繁荣,出境旅游方兴未艾,旅游接待和收入等经济指标较高。二是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带动了交通运输、城乡建设,促进了环保

44、和生态的发展,为扩大内需、吸引投资、增加就业。三是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旅游交通“瓶颈”初步缓解。景区交通、环境治理、供水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速完善和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建设进展明显。四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五是旅游业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文件,为初步构建起XXXX旅游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XXXX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XXXX为促进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其中专门有鼓励开发农业资源的优惠政策。按照XXXX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开发农业项目的,政府根据开发

45、规模及项目特点给予财政支持。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2.4.1.1区位概况XXXX位于XXXX省东南部,XXXX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XXXX省第三,XXXX市第一。县城驻地XXXX,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间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XXXX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

4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6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XXXX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XXXX。根据XXXX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近期30平方公里,远期40平方公里。2.4.1.2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XXXX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2、地质情况XXXX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