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生物课堂真实情境创设——以初中生物《制作馒头》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702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8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生物课堂真实情境创设——以初中生物《制作馒头》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生物课堂真实情境创设——以初中生物《制作馒头》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纵横总第1548期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课的基础上加入学生实践活动,要求生物课堂设计上要加入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创设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新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所以创设真实情境能够让学生动手做,从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用。本文以苏科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中的 制作馒头 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人是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种生物现象,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

2、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感受发展并挖掘生物现象背后的生物学知识和原理,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3节 单细胞的生物体 这个内容时,学习目标是要认识酵母菌。酵母菌是微生物,对于学生而言在平时生活中不容易看到,学习起来也相对比较抽象,但是酵母菌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在学习这节课时,就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笔者顺势拿出一个白馒头和一些掰碎的馒头块,馒头块分发给几个学生,进行导

3、入:“馒头捏起来什么感觉?观察下侧面,你看到了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馒头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要不要自己动手做一做?”馒头是同学们平时经常看到和吃到的食物,现在出现在课堂上,熟悉又陌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还可以尝一尝(和已经学过的知识,食物的消化呼应,将知识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这样的处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表达。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要把控整堂课的节奏,在课前设计好教学,课堂上有序、有计划,按照一定的步骤连贯地展开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先请一位同学用手来捏一捏馒头,感受馒头的松软程度。引导其他同学认真观察馒

4、头侧面的小孔,并思考问题:为什么馒头这么松软?侧面的小孔怎么形成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32上的DIY和STS,讨论活动的材料用具以及注意事项,结合观看制作馒头视频,在了解制作馒头的大概流程之后,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进行馒头的制作。完成制作后,在等待馒头发酵的过程中,穿插探究环节,提出问题:观察馒头发酵的过程,馒头为什么在不断变大?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的酵母粉至关重要,酵母粉含有酵母菌,是制作馒头必不可少的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关于酵母菌的知识。在了解酵母菌知识后,进一步拓展酵母菌的什么活动导致馒头多孔。一步步引导,将知识在学生实践中不断进行深化。其实馒头的发酵方法很多,有酵母发酵法、老面发酵法

5、、酒曲发酵法、化学膨松剂发酵法等。资料证明,无论从食品营养的角度,还是从操作的角度,酵母发面都有较大的优势,这个和酵母菌的特性有关。要想制作美观、松软、可口的馒头,酵母发酵是制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对于馒头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后,接着引导学生主动认识酵母菌以及与酵母菌相关的发酵技术的探究。笔者拿出提前准备好装的高活性干酵母的小袋,在制作馒头活动结束后,再让同学们肉眼看一看酵母是什么颜色?摸一摸什么感觉?闻一闻什么味道?更可以制作成临时装片,借用显微镜进行进一步观察探究。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带来真实的学习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生物

6、知识的体验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创设真实情境的前提,要求教师选择每个活动前要充分考虑材料和用具的灵活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实验材料要完整且灵活运用,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只有材料和用具都准备充分,才能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动手的机会,才能真正完成实践探究,达到教学目标。二、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生物学中的情境是指生物学概念与原理、生物技术所应用的具体生活场景以及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性议题等。为生物学研究的展开与实施提供具体真实的条件,是实践检验真理的途径,是知识通向素养的桥梁。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抽象

7、的生物学概念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有效增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以及生物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在整个思维品质中逐步占优势,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的发展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如果只是一味讲述课本上的知识或者单纯传授型,课堂就会显得笼统、枯燥和死板,学生不能建立知识体系,能力方面更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与提升。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实践上,获得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并不断创造。所以在有限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生物课堂真实情境创设以初中生物 制作馒头 为例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李伟根-9科 学

8、大 众智 慧 教 育2023年 第11期Popular Science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能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操作、主动思考的课堂实践知识教学,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理解概念,感悟知识,不断提高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也会大大提升。新课标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七就包括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其中 制作馒头 这一活动就属于跨学科实践活动。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了,对于吃馒头是很常见的生活现象,但是对于做馒头还是有点陌生的,就年龄特点来说,初一学生对于吃感兴趣,对于做其实更感兴

9、趣。有的学生看过家长做馒头,能够大概说出个一二,但具体的制作过程并不是很清楚,特别对于往馒头里放的酵母粉是什么?其作用更是不清楚,只能通过模糊记忆也就是生活经验,大概记得制作流程,简单进行描述。发酵的原理与方式对于学生是最难理解的部分。制作馒头 活动目标设定:1.学生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2.学会和面、揉面、做简单形状的馒头;3.了解面团发酵的原理,激发探究的兴趣;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材料用具:面粉、干酵母(或鲜酒酿)、温水、面板、面盆、套袖、围裙等。活动步骤:(1)和面;(2)揉面;(3)醒发;(4)二次揉面;(5)成形;(6)二次醒发;(7)蒸制。在制作馒头过程中注意情感和价值观的培

10、养,提醒学生这是粮食,不宜浪费。第一次制作馒头,面粉的量可以少点,可以少量多次进行尝试,同时鼓励学生失败很正常,不断尝试才能成功。最后,给学生下发 制作馒头 活动清单,让学生周末回家完成制作馒头 活动的剩余部分,通过图文方式填写活动记录。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活动现象是什么,明白活动原理为什么,说出活动过程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活动过程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预先设定的目标知识,更要学会动手动脑,学会收集、加工知识的能力,勇于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生物学中的课堂实践活动,并努力将课堂活动不断延伸至

11、课外,融入学生的生活。课外活动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和升华,是对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生物学初步研究能力的实践检验。三、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一学生具有喜欢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创设真实情境的前提是按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水平分组,并设定好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分组讨论、活动、操作、实践,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为每个活动小组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搭建自由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多种真实情境,在课堂内外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主

12、动探究、实践体验、领悟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营造与他人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学生在主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快乐成长。笔者课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分好小组,课堂上在完成 制作馒头 这一活动过程中,会有一个等待发酵的过程。在这个等待时间里,穿插观看小组代表展示的制作成果(制作馒头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记录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同学们思维激荡,提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水、面粉、

13、酵母比例?(2)为什么要温水和面?(3)如何判断面团已经发酵好?(4)为什么要进行两次发面?(5)发酵的面团什么味道?酒香与酸味,为什么?通过组内小组成员讨论,寻找合适的答案,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得出结论,教师适当地做一些知识的补充和归纳。创设真实情境,进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的意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四、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生物教学应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

14、到处有生物,到处充满着生命现象,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学好生物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广泛,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对生物探究充满浓厚兴趣,形成科学、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演示、动手实验、练习的机会。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在课堂创设真实情境,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生物现象,有效进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运用所学跨学科知识完成任务,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知识概念

15、的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明确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素养融入生物教学中,结合生物的学科素养要求,不断在动手操作实践中进行融合、提炼、感悟、升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并落实教学目标,努力创设真实情境,以真实情境研究为平台建构教学。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是对实际事物以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具有丰富主动的实际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可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做出改变,用好素材,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