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662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11 月Nov.2023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第 25 卷 第 6 期Vol.25 No.6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 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霍宝锋1,刘忻羽2,顾旻灏1(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摘要:高校跨学科研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等重任,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在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的背景下,文

2、章梳理了新工科和新商科发展下的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理论,并阐述了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突破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关键词: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新工科;新文科;储能平台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23)06-481-09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工科与新文科的协同发展与转型是赋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引擎。自 2018 年 8 月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

3、、新文科以来,“四新”建设扎实推进,取得瞩目进展。在全面推进“四新”建设的新阶段,新工科建设面临传统办学理念和实践惯性等现实挑战,而致力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文科建设,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新内容、新思想、新帮 助1,促进工科教育的升级和转型。因此,新工科与新文科协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同时,高等教育还面临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不协调的主要矛盾,其主要表现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脱节2。产学研融合可使社会与高校主体高度集成和深度协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科技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

4、号召,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天津大学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依托新工科建设优势,致力推动储能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以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学科建设为抓手,旨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多学科交叉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思想碰撞,形成新的创新和思维方式,是推动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和新型学科建设发展的突破口。而产学研融合则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化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3。在新工科与新文科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理念,更是一种

5、有效的实践方式。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天津大学拥有众多优势工科专业,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具有的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经验,可为新文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提供借鉴,形成新工科携手新文科的价值共创机制。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整合天津大学优势资源,包括 4 个 A 类学科,7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4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 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以及由 3 名院士、20 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0 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领衔的 400 余人跨学科科研教收稿日期:2023-04-28.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

6、21020011);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20JWZD36).作者简介:霍宝锋(1977),男,教授.通讯作者:顾旻灏,.482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 11 月学团队,覆盖储能的全环节和全链条,全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天津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储能学科建设、企业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以及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贡献“天大力量”。基于天津大学储能平台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本文对天津大学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路径进行梳理,旨在为天津大学进一步深入

7、探索多学科转型发展与突破提供经验和参考,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和企业在学科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一、理论基础1.新工科与新文科理论新工科建设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而演进,2017 年以来,学者围绕“新工科是什么”“为什么建设新工科”等基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关于新工科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新工科内涵的阐释、专业建设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关于新工科的内涵,钟登华4指出,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培养未来多元化和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李家俊5提出了立德树人全面人才培养的四个维度(见图 1),并强调新工科建设需要注重学生品格的塑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国特色的新文

8、理教育、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教育和个性化的专业教育全过程;林健6则强调新工科有跨越现有学科界限和产业边界的新内涵,并指出新工科的“新”包含新兴、新型和新生三方面。在专业建设方面,李正良等7指出专业建设是新工科实践的基础也是关键;赵继等8提出新工科专业建设要基于传统工科的建设,并要引领传统工科的转型与升级。对于高质量工科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叶民等9提出新工科之新体现在工程教育新理念、新课程体系和新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吴爱华等10提出新工科建设需要通过推进高等教育在理念、专业、模式和组织层面上的创新进而引领高等教育的变革。以立德树人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中国特色新文

9、理教育,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科学思维和伦理推断,增强学生领导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培养学生宽厚的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科学基础、严谨的工程态度、工程设计、创造和创新能力。品格塑造文理教育工程创新专业培养立德树人全面培养 以卓越目标为导向,多学科交叉、个性化专业能力培养,鼓励毕业生团队开展技术创业。图 1 新工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机制的四个维度5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新工科建设需要引入新文科知识体系,达到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商科作为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商科教育的战略性调整在各类组织和高校中积极开展。2018 年 10 月,天

10、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在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引领下,围绕经管类专业创新地提出了“新商科”的新理念,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环11。张国平12指出新商科的内涵在于新思维、新理论、新工具和新能力。关于商科教育变革的意义,纪宝成13指出其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是响应先进生产力的召唤。吴朝晖14认为商科教育的变革符合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趋势,符合新科技革命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求。我国大量商科教育研究着眼于人才培养实践,探究商科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者指出,中国对商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改变培养理念切入13,15,16,以学生为中心17,以实践为导向,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和校企资

11、源共享的教育模式18,结合高校学科专业优势19,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20。针对该目标,新商科可基于“11223344”模型(见图 2),坚持面向未来需求为战略定位,以立德和树人为两个教育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核心工作,以供应链整合理论为基础,运用价值整合、学科整合、虚实整合、生态整合四个资源整合的实践方法,开展新商科的建设11。第 25 卷第 6 期 霍宝锋等: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 483?图 2 新商科建设“11223344”模型11新工科之“新”是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的,是传统工科专业通过升级改造以适应环境

12、的新变革,是传统工科发展的新阶段。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的建设主体由高校扩充为政校企多方,学科设置由面向特定专业领域拓宽至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方法由聚焦理论转变为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由工程人才上升至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2.跨界整合发展理论高校跨界整合是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该战略旨在通过整合跨越教学、科研、学科、专业、产业和国别的各种资源类型、资源渠道、资源流程和资源生态,形成支持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创造(见图 3)。跨界整合战略的具体内涵包括高校内部之间的跨界整合发展战略,即人才培养跨界整合发展战略和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战略,

13、以及高校内外部间的跨界整合发展战略,即产学研跨界整合发展战略和跨国整合发展战略。(1)多学科交叉。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边界,多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高校基于其学科齐全、资源集中、设备完善等软硬件优势和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愿望初衷,已经积极落实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实践。目前,国内外高校已建立不同规模的多学科交叉平台和组织,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但不局限于:跨学科项目、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实验室和跨学科研究中心21。近十年来,关于高校跨学科交叉平台研究的兴起22,为多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在平台搭建环境方面,开放、包容的研究文化

14、23和畅通、平图 3 高校跨界整合发展战略理论484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 11 月等的交流渠道24被认为是消除学科间隔阂,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因素。在平台目标导向方面,研究者认为战略目标导向是高校打破围绕学科纵向发展瓶颈的利器。多学科交叉平台的启动始于共同的研究目标24-25,共同的战略目标可引领资源针对性集成,推动建立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2016 年,教育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科交叉研究的意见,提出要鼓励高校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促进学科融合,我国多学科交叉平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然而,在 21 世纪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自

15、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传统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重构。许多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科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科学范畴,成为一种新兴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互相融合26。对于工程教育来说,新文科的引入不仅可以促进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也可以提升工科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在多学科汇聚的新业态、新局面下,人文要素对工程科技问题的启发和价值导向作用日益凸显27。(2)产学研融合。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培养造就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与深化教学改

16、革指明了方向。产学研融合涉及校企两个不同社会主体,通过深度合作实现生产应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三要素之间的联动28,该联动具有动态特征,创新主体和创新链各环节相互渗透突破,使得创新活动能够突破组织边界29。产学研融合因其具备整合多社会组织资源并推动资源流动与共享的特征,能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解决人才培养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一方面需要产业、教育和科研等不同社会部门在功能和资源上进行协同与融合,形成创新合力2;另一方面,产学研融合需在市场导向下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规模化、产业化,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学研融合不仅是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

17、高等教育功能的载体30,也是高校教育教学革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驱动力,通过推进产学融合增加卓越人才供给。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通过合作共赢、强强联合和全方位战略合作等模式开展产学研融合31,以项目作为着力点,基于校企共同资源投入,借助联合实验室、研讨会和实习基地等平台进行合作育人。二、多学科交叉的实践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强调跨学科交叉合作和资源整合,集成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专业力量,首批建设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与应用、储能装备与系统、储能安全与运维、储能经济与政策 5 个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旨在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全面突破储能基础理论与储能材料、器件、装备及

18、系统的技术难题,解决储能领域瓶颈问题和企业技术挑战,为国家储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矩阵式”多学科交叉组织建制储能平台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主任负责制的治理结构(见图 4),在制度上保证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推进。储能平台是直接归属学校管理的校级独立平台,设管理委员会,由天津大学校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储能中心主任和平台副主任均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国家级领军人才担任,储能平台采用横向协同治理管理架构,多学科背景的领导团队有助于整合各研究中心资源,有效提升多学科交叉的组织运营效率,从而推动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图 4 储能平台管理架构2.项目导向

19、式多学科交叉研究机制储能平台采用任务驱动的研究模式,涉及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和储能系统应用 3 个领域的 11 项技术攻关任务,旨在促进跨学科合作和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以高水平科研推动能源技术革新。在团队建设方面,第 25 卷第 6 期 霍宝锋等: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 485平台采用了“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平台负责人、中心召集人和团队 PI 的队伍建设模式,团队聘请专人负责,团队由校内双聘人员、教学人员和企业人员组成,并配备研究生和本科生,实现科技攻关联合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团队构成(见图 5)。这种驱动模式通过设置技术攻关任务,针对性地引导不同学科领域

20、的专业人才跨越学科界限形成协同研究团队,整合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进而取得更全面而深入的科研成果。图 5 跨学科研究团队构成3.培养复合型人才多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天津大学积极推进储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及关联“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如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形成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使学科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在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电池储能、绿色氢能、储能系统与能源网络、储能经济与政策等方向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推动产教研协同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向储能产业的推广应用。促进储能与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增强储能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基础等系统学科的

21、跨学科融合,形成储能学科的“新工科”模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4.“新商科”多学科交叉新维度储能平台借助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经验,建立储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在政策研究和制定、项目管理和运用、研究成果推广和宣传等方面助力储能平台的发展,推动储能技术产业化进程,指导项目的管理和运营等。储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含模拟仿真与计算、储能经济研究两个子中心。天津大学是唯一也是第一个将商科纳入储能平台建设的高校,在储能技术和政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更好地促进储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对于储能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商科能够提供储能技术市场化、商业化、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的专

22、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储能平台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另一方面,商科能够为储能平台提供政策研究和制定、项目管理和运用等方面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储能平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商科的引入也能够促进储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实现储能技术在市场中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三、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以产学研融合模式为探索方向,以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技术产业化、建设示范基地和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平台根据国家要求、学校布局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以校企联合揭榜、企业投入引导和学校提供支持的方式,有组织地进行科研攻关。其主要关注点包括解决行业中的瓶颈问题、

23、推动技术产业化、建设示范基地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储能平台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将学校的优势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与国家电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三峡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综合性平台,旨在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学科建设的目标。为了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储能平台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平台提供管理、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条件支持,攻关队伍引入企业资金并承担课程建设,不断培养青年师资,共建学院,共享平台的成果。企业方面支持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形成一个共享共赢的平台建设机制(见图 6)。图 6 产学研融合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486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 11

24、月1.面向产业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储能平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具备创造性思维和领导力,未来能够引领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和科学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平台设计了“多向出口、多向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在大学低年级开设科学、工程基础和大类通识课程,夯实基础;中高年级开设多学科交叉专业核心课,后期进行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校内交叉创新的高地,储能平台着力构建“1+N+X”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以储能学科专业为主体(1);校内各

25、优势学科为支撑(N);联合储能行业龙头企业(X),建设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技术和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储能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项目制教学课程,通过参与项目的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平台将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与本研贯通模式相结合,设计了“3+3”式实践模式,即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共有 3 次企业实习与 3 次科研研修结合的实践模式,增强学生跨学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联合攻关式的成果转化机制储能平台实施“揭榜挂帅”的科技攻关模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科研问题,由平台组织专家定榜,各中心组织科研教师揭榜,研究过程引入企业资金,学

26、校给予配套支持,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鼓励跨学科组队,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强强联合,规划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梯队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储能平台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和技术瓶颈,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实现产学研融合的过程中,储能平台也积极探索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四、天津大学储能平台阶段性成果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作为全国首批 3 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于 2022 年在学校党委和未来技术学院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致力于推动储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需求。储能平

27、台自成立以来已经一年时间,在新工科新文科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模式下,取得了显著成果。1.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1)持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培育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力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获批天津大学“储能技术”学科交叉分中心,也是天津大学首批建设的 6个校级学科交叉分中心之一,“储能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学科交叉中心枢纽作用,天津大学还获批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实施的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高校。(2)初步建成一流师资队伍。储能平台突破现有专业、学院、行业的限制,通过共建学院联聘、校外资源挖掘和国外人才引进等方式,打造

28、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并注重持续加强师资水平建设。其中,2022 年有一位教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两位教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多位教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同时有两位教授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储能平台现已形成了以院士为带头人、20 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0 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领衔的 400余人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覆盖储能的全环节和全链条,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3)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2022 年,学校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的方式,招收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平台围绕“夯实基础、交叉融合、项目教学、模块选修、本研贯通”目标,深化科教融合以及产教融合,不

29、断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能够引领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时,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云享学术赋能未来”系列前沿讲座,举办了“走进储能,走向未来”实验室开放日,铸就学生科研梦想。(4)科教融合育人成效显著。2022 年,天津大学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天津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4 项,高等教育(本科)天津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4 项,一等奖 2 项。并在储能领域高水平赛事荣获大奖,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储能平台持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中心等举措,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第 25 卷第 6 期 霍宝锋等: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

30、大学储能平台为例 487通过共建学院联聘、校外资源挖掘和国外人才引进等举措,打造了一流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资源。通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聚焦交叉融合和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了能够引领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和科学家。储能平台在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为储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2.科学技术创新取得突破(1)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包括锂电池、锌镍电池和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锂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成

31、功研发实用化致密硅碳材料、高性能催化剂和原位快速化学镀锡工艺等技术,提升了锂硫电池的比能和寿命。在锌镍电池储能技术领域,聚焦于电极/电解液界面设计和管理,研发了高稳定性锌镍电池负极材料和二次锌空电池电堆系统,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开发了多级尺度电极结构、机器学习的流道结构设计方法和新型双金属热再生氨基液流电池等技术,实现了液流电池核心性能指标的大幅提升。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 6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余项,荣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领域的成果涵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电解池技术、制氢及储氢系统设计技术、绿色甲醇燃料

32、合成技术、绿色氢氨技术以及高性能燃料电池技术等。在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混合系统方面,实现了 62%的电效率,并成功降低了甲醇重整燃料模式下的 CO2浓度,实现清洁低碳发电的目标。制氢及储氢系统设计技术方面,突破了储氢/供氢关键工艺技术,设计并完成了 250 千克/天储氢装置和 150 千克/天释氢装置。绿色甲醇燃料合成技术方面,开发了CO2加氢制甲醇燃料的高效铜基催化剂,优于合成气制甲醇商业铜基催化剂。在高性能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开发了具有优异稳定性的离子交换膜,并实现了多尺度的仿真模型和超高功率密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样机。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Energy上发表,并得到国内外

33、权威机构媒体的报道。燃料电池领域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 7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0 余项。相关科研成果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一等奖 1 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国际绿色能源协会技术创新奖 1 项。(3)储能系统应用。针对储能并网调控、微电网用储能变流器、高效高密度双向储能变流技术、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和城市规模化电动汽车集合储能调控 5 个领域,天津大学与南方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与南方电网公司联合成立的“南方电网公司天津大学智能配

34、用电与储能”联合研究院,南方电网公司未来 5 年内将投入不少于 1 亿元支持双方科学研究。在储能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混合储能系统关键技术领域,提出了柔直线路单端暂态量超高速保护新原理,并与北京四方继保公司合作研制直流线路暂态量保护装置,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在储能经济与政策研究领域,针对大气环境监测感知和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关键问题,突破了精准感知、协同管控和智能决策 3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从理论方法到关键技术再到产品研发的全链条创新成果。储能平台通过在电化学储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的支持,平台构建了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35、并注重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储能平台在储能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储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在储能领域的重要作用,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还为解决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产业发展创新取得突破(1)微专业建设方案初步落地。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系统设计储能微专业建设方案,设置核心技术类、前沿拓展类、实用方法类、政策市场类、实习实践类 6 门核心课程,共 12 学分。该微专业面向校内外学生及社会人员招生,2 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即可申请获得储能微专业证书。(2)储能高端培训

36、有序开展。储能平台秉承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聚焦产业热点和行业需求,依托储能交叉学科和优质师资,面向全国储能领域的企业和天津市地方高校,建488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 11 月设“新能源+储能工程师”全领域培训及认证体系,从新能源、碳排放、碳金融方向打造培训课程,打造储能非学历高层次人才培训高地。2022 年,为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特变电工、中海油、潍柴、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等能源领域头部企业、环保部门和研究机构定制高端培训班,培训学员 1 100 余名。储能平台通过微专业建设和高端培训的开展,将新工科新文科的交叉融合与产业发展创新相结

37、合,为储能专业培养了人才,满足了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五、结语新工科与新文科的协同发展和产学研的融合共建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科技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新工科与新商科、多学科交叉及产学研融合的理论,并阐述了天津大学在理论指导下具体的实践路径和取得的有益成果。本文为高校和企业在学科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和转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参考文献:1 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1):5-11.2 袁靖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观照与战略抉择 J.中国高教研

38、究,2018(4):55-57.3 金东寒.深化拓展新工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12-14.4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5 李家俊.以新工科教育引领高等教育“质量革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6-11.6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7 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20-24.8 赵继,谢寅波.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创新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

39、:13-17.9 叶民,钱辉.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5-9.10 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11 霍宝锋,刘钰.新商科:理论与实践 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7-14.12 张国平.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 J.中国高等教育,2021(2):43-54.13 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4.14 吴朝晖.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J.中国高教研究,2019(3):1-

40、6.15 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4):88-92.16 齐佳音,张国锋,吴联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商科教育变革 J.中国大学教学,2019(1):58-62.17 赵叶珠,程海霞.欧洲新学位制度下“商科”能力标准及课程体系 J.中国大学教学,2016(8):89-93.18 宣昌勇,晏维龙.“四跨”融合培养新商科本科人才 J.中国高等教育,2020(6):51-53.19 陈寿灿,严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大商科创业型人才培养 J.中国高教研究,2017(8):96-100.20 徐永其,宣昌勇,孙军.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

41、践探索 J.中国高等教育,2020(24):44-46.21 袁清,陈婵.面向新工科的交叉研究平台构建与有效运行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33-38.22 张学文.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美日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J.中国软科学,2009(2):51-58.23 陈婵,邹晓东.美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借鉴: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例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35-38.24 杨连生,吴卓平,钱甜甜.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J.学术论坛,2013,36(9):212-215.25 水超,孙智信.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与

42、运行机制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9):22-24.26 刘西忠.贯通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兼论智库科学的构建 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2):168-176.27 袁清,王雨洁,陈婵.新工科与新文科:“双脑”会聚共创未来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23-29.28 邵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探索与思考: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分析 J.中国高校科技,2015(8):7-9.29 胡旭博,原长弘.关键核心技术:概念、特征与突破因素J.科学学研究,2022,40(1):4-11.30 陆华才.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 J.教育

43、教学论坛,2017(33):124-125.31 朱 凌,常甲辉,徐 旋.从构建产学合作平台到实现产学协同创新:基于长三角“985”高校专利数据及典型案例的研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59-66.第 25 卷第 6 期 霍宝锋等: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天津大学储能平台为例 489Construc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New Liberal Arts A Case St

44、udy of the Energy Storage Platform of Tianjin UniversityHuo Baofeng1,Liu Xinyu2,Gu Minhao1(1.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2.School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Abstract:The interdiscipl

45、inary research plat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It is responsible for talent cultivation,discipline construc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vid-ing strong talent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t

46、ernational competition.In the contex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new busi

47、ness.It also expound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nd phased achievements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Education Innovative Platform of Energy Storage of Tianjin Univeristy in term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alent culti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Keywords:interdisciplinar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new liberal arts;energy storage platform(责任编辑:郑建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