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655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Sep.2023InformationResearchNo.9(Serial No.311)2023年9 月第9 期(总3 1 1 期)情报探索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王思丽1 张 伶2(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甘肃兰州730000)(2.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目的/意义 厘清和补充发现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焦点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加深业界和学界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 通过系统检索与筛选创新和技术转移主题相关的综述类文献,综合采用定量、定性及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包括文献焦点讨论、Nv

2、ivo质性分析、LDA主题建模等,对创新和技术转关系的影响因素、本质理论和关系模式进行关联发现与挖掘揭示。【结果/结论】创新和技术转移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核心关系模式:创新中的技术转移关系;技术转移中的创新关系;创新和技术转移间的交叉重叠关系。未来应着重关注和加强对创新和技术转移间交叉重叠关系的研究与利用。关键词:创新;技术转移;关系模式;质性分析;主题建模中图分类号:G35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8095.2023.09.003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3、 TransferBased on Literature Content MiningWang SiliZhang Ling(1.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Gansu 730000)(2.School of Management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3)Abstract:Purpose/si

4、gnificance This paper clarifies and complements the focus and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pattern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and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importance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relevant researches.Method/process Through systematically r

5、etrieving and selecting reviews related to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transfer,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uses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and machine learning analysis methods,including literature focus dis-cussion,Nvivo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LDA topic modeling,to conduct correlation discovery and mi

6、ning fo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essential theories and relation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Result/conclusion There are three core relation-ship pattern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technology transfer in innovation;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transfer;overlap-ping

7、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It is suggested in focus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the overl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future.Keywords: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relationship;qualitative analysis;topic modeling创新和

8、技术转移一直是一个具有跨世界性和划时代性的重要难题。越来越多的竞争、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的出现,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找获得竞争力以谋求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企业界认为创新和技术转移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创新理论”的鼻祖,著名的经济学家Schumpeter率先提出企业发展是企业家介绍和利用创新能力及新的生产方法产生的结果1 ,但他最初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新的生产方法来自于何处。随后,技术转移被认为是创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2 ,并和创新一起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术语被广泛应用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创新和技术转移收稿日期:2 0 2 3-0 6-0 1*本文系甘肃省哲学社会

9、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新闻媒体奥论监督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 0 2 1 YB158)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王思丽(1 9 8 5一),女,博士,馆员,研究方向为知识挖掘与情报计算分析,已发表论文3 0 余篇;张伶(1 9 8 7 一),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知识发现与知识组织,已发表论文1 0 余篇。17第9 期(总3 1 1 期)2023年9 月王思丽等: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方法、途径等也遵循着不同的理论和概念的发展而被提出、演化,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学、分类法体系及关联关系。在此背景下,对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企

10、业管理的一项关键基础任务而引人关注,进而被认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 3-4 。目前,我国学界对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研究,主要从不同视角如演化经济学视角、类型学视角、知识转移视角、反常问题视角、元分析视角等对其方法模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等进行分析和述评,但缺乏对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系统性研究与定量化分析。因此,本研究在回顾和理解创新和技术转移定义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检索收集创新和技术转移主题相关文献,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采用定量、定性及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包括文献焦点讨论与Nvivo质性分析、LDA主题建模等,对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影响因素、本质理论和关系模式进行关联发现与

11、挖掘揭示,以确认其重要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我国创新和技术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1仓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定义回顾Schumpeter首先将创新定义为开展一系列新的行动组合,包括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种,应用新方法,打开新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亦或者是创建一个新的或摧毁一个旧的有关原材料供应的垄断组织等。随后,创新逐渐被视为产生、接受和实施新思想、新知识、新流程、新产品、新事物、新服务、新技术或实践的任何新的行为、过程乃至成果 5-7 。OBierly8等进一步明确了创新的成果的范围,认为其应该包含一系列新的产品或服务,新的工艺技术,新的组织结构或管理系

12、统,亦或者是适用于组织成员的新的计划或项目等。Altshuller9等提出使用创新水平来衡量创新的贡献和价值。技术转移是指将一个组织开发的技术或知识应用在另一个组织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1 0-1 2 。简单来说,就是将技术或知识应用于新途径或新用户,它也可以被视为生产一个新产品或者使现有产品的生产方式更高效并能够向市场转移的过程。技术转移的传递和接收形式有很多种,物理类项目可包括购买工具、模具、设备、方案、蓝图等,信息类项目可包括购买方法设计、程序开发、技术支持服务等。2.研究方法与策略2.1文献系统检索为了更好地识别及确定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综合已有研究证据并

13、获得新的视角,本文通过系统检索收集创新和技术转移相关的文献作为基础研究数据。同时,在文献深度选择利用的方法论方面,Pare等 1 3 认为传统的文献调查方法无法明确区分既定研究问题或主题的已知和未知内容部分,综述方法一般提供了基于现有可用证据的客观结论,不是对研究问题或主题的浅层次总结描述,因而对综述方法或综述评价的研究可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和更有效的方法。因而,本研究将进一步关注和重点选择综述方法或综述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本文主要以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选择了以下数据库作为系统检索收集文献来源:中国知网(C N K 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服务平台、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

14、等。其次,本文筛选文献的主要标准是:在文献类型方面,主要选择包含创新的分类法及类型学方面的综述型文献以及包含技术转移的分类法及类型学方面的综述型文献。最后,文献发表时间为2 0 1 0 2 0 2 2 年。初始设置的文献系统检索策略如表1 所示,然后再结合发表时间范围、文献类型、分析主题等进行二次分面浏览及过滤。本文主要从题名(TI)和全文(FT)字段中查找“创新”“技术转移”“系统评价”“综述”“元分析”等关键词的逻辑组合作为基本检索条件,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审查、重复归并、筛选去除(主要去除来源于报纸和普通期刊杂志的资讯类文献及主题相关度较低的文献)等,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表1文献系统检索

15、策略“创新”类型文献“技术转移”类型文献TI=创新AND(T I=系统评价ORTI=综合评价 ORTI=述(T I=技术转移ORTI=“知识转移)AND(T I=系统评价ORTI=综合评ORTI=综述ORTI=概述 ORTI=进展?ORTI=元分析评价?ORTI=述评?ORTI=综述 ORTI=概述ORTI=进展ORTI=元ORTI=meta)A N D(F T=分类法 ORFT=分类学 ORFT=分析ORTI=meta)A N D(F T=分类法ORFT=分类学ORFT=分类分类系统ORFT=分类体系ORFT=类型学)系统ORFT=分类体系ORFT=类型学)18情报探索2023年9 月第9

16、期(总3 1 1 期)2.2NVivo质性分析在系统检索收集与筛选的文献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文献焦点讨论 1 4 与Nvivo质性分析 1 5。究其原因,首先,与需要实施多次的一对一的访谈调查方法不同,文献焦点讨论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全面系统地讨论分析研究问题的焦点,既有利于快速获取信息产生的背景及其背后隐含的意义,又有利于深人理解利益相关者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思想。其次,选择文献焦点讨论还能够节省更多的人力、时间、金钱等资源成本。而且,该方法对焦点问题的研究都能建立在小组成员彼此的互动反应上,在这种情境下很容易形成集体头脑风暴和知识同步反应,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潜在的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利益相

17、关者。最后,借助于NVivo质性分析软件,可将文献焦点讨论的最终数据资料进行批量导人和节点编码,基于系统编码结果来探索发现研究对象及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文主要邀请创新和技术转移领域相关的硕/博士研究生及老师对系统检索文献进行焦点讨论,围绕的分析主题主要有:已有系统检索文献是否适合纳入分析体系;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特征及分类体系主要有哪些;使用Nvivo软件对文献焦点讨论中获得的定性数据进行内容编码与探索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协商确认及反馈用于编码调整等。2.3LDA主题建模为了进一步印证文献焦点讨论和Nvivo质性分析的结果,本文还采用了LDA主题模型进行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

18、的深度建模与揭示。LDA主题模型 1 6 是一种词袋模型,它并不考虑文本中词汇出现的位置顺序,认为主题可以由一系列关键词汇分布来表示,而文本可以由一系列关键主题分布来表示。LDA算法是利用给定的先验概率参数值,模拟文本生成过程的逆过程,生成文本主题。因而,LDA主题建模的实质是模拟主题和文本生成的逆过程,并且文本生成和文本主题发现也应是两个相反的且相互可逆的过程。本文主要使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估LDA主题模型及确定最优主题类别数:困惑度(Perplexity)和语义一致性(Coherence)17。这两个指标通常用来刻画和比较语言模型预测样本的能力,困惑度越低,语义一致性越高,则表示模型预测性能

19、越好。困惑度Perplexity(C)的计算一般被定义为与其熵有关,常见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Z,logp(w,)Perplexity(C)二ZM.N,其中:N表示测试语料库C中的文本总量,N,表示第i个文本中词汇的总量,w,表示词袋模型中的第i个词汇,p(w)表示文本中词汇w,出现的概率。虽然困惑度指标能够描述语料库中文本主题分布的不确定性,但它并不能够表征语料库的语义信息,语义一致性指标则弥补了这个问题。语义一致性Coherence(C)的常见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2Ni-1p(w;,w,)Coherence(C)22logNx(N-1)i=2j=1p(w,)其中,p(w;,w,)

20、是文本中词汇w,和w,同时出现的概率,即词汇之间同时出现的条件可能性。由于它同时包含了两个词汇的信息,因而能够反映上下文的语义,常被认为比困惑度指标要好。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使用两个指标来共同确定主题模型中的最优主题类别数量 1 8,1 9 ,其基本策略是最小化困惑度的值,选择语义一致性的峰值时趋近的主题类别数量作为最优主题类别数量。本文也主要采用了这一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已纳人分析体系的创新与技术转移文献的全文内容进行提取,存储为可编辑易读写的文本文档类型,并进行中文分词和去停用词处理,该环节主要使用基于Python的Jieba中文分词工具来实现;其次,主要使用基于Py

21、-thon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包Gensim20来进行数据加载、向量化表示、LDA主题模型构建与训练、困惑度与语义一致性计算等;再次,通过绘制和调整主题曲线,观察曲线变化情况,最小化困惑度的值,最大化语义一致性的值来共同选择和确定最优主题数量;最后,根据确定的最优主题数量,修改与设置模型参数,重新训练与运行LDA主题模型,输出每个主题中关键词汇的分布情况及每个关键词汇对主题的贡献度、每个文档最有可能所属的主题等。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系统检索与筛选得到的文献数量统计如表2 所示。从表2 可以看出,包含了分类法及类型学方面研究的创新与技术转移综述型文献数量有着明显的

22、差异,创新类型文献多,技术转移类型文献相对较少。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关创新和技192023年9 月王思丽等:基于文献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第9 期(总3 1 1 期)表2创新和技术转移文献数量统计单位:篇年份创新技术转移201010620112620127720136520148720155420167520171332018142201913320209220211022022111术转移的系统评价或系统综述类文献偏少,较少有可以被视为是严格意义上的符合证据标准的完整性系统评价文献。完整性系统评价与一般性文献综述的最大区别是,前者采用了严格科学的方法如元分析 2 1 等去

23、评估和控制随机误差及偏倚风险,可以有效发现和辨别假说,从而避免踏入前人研究工作的误区或陷阱。因而,本文最终纳人分析的综述性文献可能包含在严格意义上并不符合证据标准的完整性系统评价或系统综述文献,但是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关于创新和技术转移在定义、特征、分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系统见解,帮助我们初步辨别相关概念术语和分类体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基于系统检索文献研究初步发现,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影响因素一般主要有社会情境、自主创新、技术产权等。社会情境一般包括政府的政策、扶植、支持以及企业所需技术转移转化的环境等。研究发现,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情境的数值基本是稳定的,但技术转移转化的预期效果仍旧不理想,这说明

24、自主创新可能也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自主创新一般是指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通常包括原始创新,综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科学发现、技术、产品或品牌上。从已有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重“自治”,认为自主创新是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活动,即把依靠自主创新作为主要立足点进行研究;二是重“自主”,认为自主创新是寻求技术的自主性,以在开放的背景下把握技术发展方向为核心基础,对优秀的外部资源技术博采众长,为已所用;三是重“手段”,认为自主创新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是方法理念而不是主体概念。从该角度看,自主创新可视为

25、能够自我控制并把握技术创新和创新发展方向及过程目标的一种模式方法,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主,二是技术资源整合。此外,以“自主创新”作为关键词,进一步对表2文献结果进行限定过滤发现,自主创新类文献在2010一2 0 1 4 年有一个峰值,2 0 1 5年开始下滑,到2022年仅有约2 篇文献。虽然2 0 1 0 2 0 1 4 年自主创新研究积极性高涨,但是在此期间技术转移仍旧不理想,或许是导致自主创新研究下滑的原因,或许也可能与技术产权有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下滑现象,本研究继续以“技术产权”和“知识产权”为关键词,再次对表2 文献结果进行限定过滤发现,20152022年间

26、技术产权和知识产权类文献数量明显较多。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发现,技术产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产权交易能够快速搭建技术与资本的融通桥梁,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起点和关键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作为技术创新主力军的企业可能存在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力度不足、范围不明确等原因,导致科技成果被滥用或被垄断,从而影响和阻碍自主创新的发展。3.2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本质理论挖掘文献焦点讨论和NVivo质性分析主要通过定性的方法,从参与创新发展和技术转移过程的利益相关者视角提供了有关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见解,并对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本质理论进行关联发现与结

27、构化挖掘。结果如表3 所示。表3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本质理论挖掘创新技术转移一个变化的过程:一个变化的过程:(1)改进或开发新事物,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乃至产生独特的(1)向外技术转移-技术扩散:开发和应用技术;创造新技成果;(2)将现有技术或系统应用于其他目的,如新目标、新价值、新意义、术,使其作为应用现有技术资源的基础保障;(2)向内技术转移新品质、新质量、新标准、新功能、新作用、新服务等;(3)为社会解决尚未一-技术引进:通过改进技术来开发技术;采用新技术解决的棘手难题或热点问题,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于社会需求一种成果:如新理念、新想法、新构思、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一种成果

28、:创新的成果或结果系统等20“语义一致性“变化情况2023年9 月第9 期(总3 1 1 期)情报探索表3(续)创新技术转移一个生态系统:可能包含技术开发、组织、管理、应用与服务的全一个生态系统:可能包含技术开发、组织、管理、应用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系统系统利益相关者:可能涉及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如业利益相关者:界和学界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团体等(1)个人:研发人员-中间商-终端用户;(2)组织机构:研究院所/大学/高校-企业/工业/制造业;(3)宏观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不同单元/部门/主体/团队等;不同领域如工业-科学-社会等;不同地理位置,如国家/区域/省市等影响因

29、素: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能力,如创新思维意识、知识技能、工程制造能(1)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成熟度及水平;知识管理和组织文化;资金投力及水平等;资金投人、设备工具、人才培养等;人、设备工具、人才培养等(2)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共享机制;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2)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共享机制;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政策和法政策和法规环境等规环境等本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和技术转移这两个概念术语都可以被描述为改进某些事物的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在概念术语间形成了一种交叉重叠关系,并且这种交叉重叠关系表明通常被认为作为“成果或结果”的创新实际上包含了被作为“工具或工艺”的技术转移。创新和技

30、术转移的典型特征是为终端用户进行技术开发及对现有技术进行应用,乃至于为社会解决尚未解决的关键难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于社会需求,在有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等的情况下采用创新,在有技术转移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引进。因此,在应用了现有创新技术(即进行了技术引进)的情况下,可认为技术转移也包含了创新。相应地,产生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等的创新也可以视为一种具有一定程度新颖性的独特成果,这与普遍认为技术转移是创新的成果或结果这一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并且,无论是创新还是技术转移,都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包含工业、科学、社会等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个人、机构、团体等。此外,创新和技术转移

31、关系的影响因素也是交叉重叠的,内部因素(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导)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水平、资金投人等,外部因素(以社会情境为主导)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共享机制、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政策和法规环境等。3.3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的主题分布揭示LDA主题模型用于对创新和技术转移分类学方面的综述评价文献进行主题分类,其两个关键评估指标困惑度和语义一致性会随着主题类别数量的不同而变化,如图1 和图2 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小于2 个主题类别时模型的困惑度会处于一个极端低值,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此时模型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主题范围,故而选择结果相对是明确和狭窄的。当主题类别的数量在5到1 1 之间时,困惑度

32、趋于小范围波动和基本稳定状态。但是,随着主题数量的增加,模型的困惑度也逐渐增加,这表明文献主题类别数量越多,模型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语义一致性在 0.3 8,0.50 范围内波动明显,并在主题类别数分别为7、9、1 2 时均会达到一定峰值。综合困惑度和语义一致性的表现值,最后本文选择的最优主题类别数量为7。使用Gensim的可视化交互分析工具pyLDAvis对LDA主题建模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如图3 所示,左侧坐标轴上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主题,右侧表示主题中关键词汇的分布情况及每个关键词汇对主题的贡献度。“困惑度“变化情况-7.34-7.36-7.38-7.40-7.42-7.44-7.4624

33、8101214主题数量图1创新与技术转移主题模型的“困惑度”指标变化情况0.500.480.460.440.420.400.384681012主题数量14图2创新与技术转移主题模型的“语义一致性”指标变化情况21王思丽等:基于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南大大第9 期(总3 1 1 期)2023年9 月20406080100PC2商业模创新驱动格式法双黄乐器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数字圈书馆创新设计公共服务政府创新研究述评服务台知多学科知只图3创新与技术转移主题模型的主题分布情况LDA主题建模的结果表明,目前文献中 2 2-3 3 关于创新和技术转移分类学方面的视角观点可以概述为七种:(1)新因素一新

34、分类一创新新颖程度;(2)非连续性创新;(3)新关系一网络结构嵌人一技术转移;(4)政策制度/情境感知一学科技术转移;(5)跨学科创新;(6)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内在包涵关系;(7)技术创新一模式/机制创新一技术转移。通过对这七种不同视角观点进一步分类研究发现,它实际上揭示了创新和技术转移之间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关系,其核心关系模型如图4 所示。创新技术转移社会情境企业发展技术创新转移技术转移创新图4创新与技术转移的核心关系模型222023年9 月情报探索第9 期(总3 1 1 期)从图4 可以看出,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核心关系模式主要有三种:(A)创新中的技术转移;(B)技术转移中的创新;C)创新和技

35、术转移间的交叉重叠。根据上述观点分析,可以认为新工具、新工艺和新方法等非常适用于不同领域间的技术探索与交叉融合。这与从文献焦点讨论与Nvivo质性分析角度对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本质挖掘的结果已得到初步的相互印证。但从已有系统检索文献数据来看,A和B模式研究较多,C模式研究相对较少。根据文献系统检索环节对创新和技术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在进行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发展实践中还应首要考虑和符合不同社会情境的发展需要,针对企业创新发展所可能面临或经历的不同关系类型模式,对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关系体系进行完整性系统评价与处理应对,不能只关注A和B模式,也应对C模式即交叉重叠关系模式进行一定关注研究与应

36、用。社会情境中市场需求的变化(机会的出现)和竞争的加剧、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政策法规的完善等,都将会促进和激发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动力,引导和规范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行为,最终提升和增强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能力。这又与本阶段LDA主题建模的结果是基本相符的。本阶段通过LDA主题模型对文献主题中关键词汇的分布情况及每个关键词汇对主题的贡献度的探查发现,主张进行创新和技术转移交叉重叠研究的观点占据了一定主导地位,侧面也说明这一主题方向可能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薄弱点及可扩展点,但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才能最终证实和确认这一点。国际上已经有相关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转移工作组以及研究者在着重强调进行创新

37、扩散与技术转移的交叉重叠研究。鉴于此,未来还可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叠程度有多强及具体的交叉重叠的接触点是什么;技术转移对创新新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及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等。未来也可考虑采用完整性的文献系统评价方法对创新新颖程度与组织机构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元分析研究以获得更加严谨的证据。总之,基于上述的一系列分析挖掘,本研究期望能够更进一步厘清和补充发现创新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模式,为未来发散性的可能有分歧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加深业界和学界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4对策建议综上研究,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创新和技术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38、大多数科研机构组织结构较为单一,虽然创新程度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产学研融合度不高,再加上技术转移具有长期性、信息不对称、高风险、高投人、收益回报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不敢、不能或难以实施转化,亦或者是转化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方对技术成熟度的要求。即便能够提供技术转移,可能与实际生产实践和规模化推广利用也还存在着较大距离,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高度脱节,科技资源的配置效果不理想。因而,创建和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重视与改善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关系,不断提升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质量和效率,已是必行之策。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4.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和激励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不

39、足是影响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经费尤其是对基础科学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科研资金投向,采用激励政策,提升科技工作者高质量的成果数量。因此,政府在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引进和成果转化方面,应推出一批创新且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关注和发现人才,增强激励机制,深入改革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先的创新人才和龙头企业,搭建领先的创新平台。如2 0 1 7年,澳大利亚政府施行参与和影响评估框架 3 4 ,将参与指标、案例研究和专家评价相结合,强调大学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让科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较大地提高了高校的创新潜力和技术转移效率。4.

40、2克服和革除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目前,现行科研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弊端:一是对科研的有机过程或全过程存在分割现象;二是对科研环境的严重依赖性;三是科技项目申报和审批评价机制有明显的准计划色彩。这些弊端将导致科研立项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相背离,因而产生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及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等快速增长,但无力或难以实施转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低等现象。因此,应加快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路和“产学研”科研目标一体化深度融合的科研方法,以推进科研合作和科研方式创新转变为重点,如实施立项投入与验收鉴定,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最终鉴定与验收为标准,克服和革除现行科研体制的232023年9 月王思丽等:基于文献

41、内容挖掘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研究第9 期(总3 1 1 期)端,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环境,加强科学道德观念、优化科技队伍等措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4.3规范和完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技术转移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加强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建设,规范完善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将各领域的科研成果纳人科技条件平台,如以论坛讨论、推介项目对接、展览展示为主要形式举办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和项目等。借助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提供高端引智引才平台,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深人交流;加强跨境合作,实现国内需求与国际技术、优质资源对接;促进

42、双向连接,汇聚全球金融和国际技术转移情报;吸引国际和国内创新合作,实现更多的资源共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丰富科技资源的种类,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充分发挥区域企业孵化器数量和技术市场规模的优势,建立畅通的成果供需对接的网络,确保科研项目为企业所需要,有效避免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市场严重脱离等现象。同时,提高产学研、政经媒的结合程度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及效益,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让科研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4.4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推动制定、健全和完善更加符合科技创新特点和有效应

43、对创新发展形势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保护范围,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和保护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产品。如可健全和完善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扩大和细化已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作品的定义、类型和内容,使其可以覆盖更多的作品类型,从而将更多的创作和创新理念、风格、行为、成果等纳人保护范围,以适应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及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和促进因企业创新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法制环境不理想、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专利侵权诉讼程序分立化、专利保护执法力度薄弱等导致的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结果差等局面的改革和问题的解决,提升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完善专利保护的法制

44、环境。再如,可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 3 6 、隐性知识保护法或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或条例等。对商业秘密或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3 7 、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合作归属、使用许可和转移条件等,商业秘密或隐性知识侵权的构成要素、举证方法、诉讼权利义务与责任分配、赔偿方法及标准等作出详细的法律法规描述和规定。此外,未来还应考虑制定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CC)及产品进行审查和监管的法律法规 3 8 对其可能引发的新型知识产权侵权、安全风险与技术伦理等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和治理。4.5正确处理应对创新与技术转移关系应在充分认识和全面理解创新和技术转移关系及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创新发展所可能面临或经历的不同

45、社会情境和不同类型模式,对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分类体系进行完整性系统评价与处理应对,不能局限于只有创新才能进行技术转移,或只有技术转移才能创新的思维模式,努力将创新和技术转移充分有机结合,加强对创新和技术转移交叉重叠关系的研究与利用,以达成企业创新与社会发展同步。参考文献1SCHUMPETER J A.A Theorists Comment on theCurrent Business Cycl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Association,1935,30(189):167-168.2DUTTA S,LANVIN B,WUNSCH-VINCEN

46、T S.The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4:The Human Factor in InnovationR.Fontainebleau,Ithaca,Geneva:Cornell University,IN-SEAD,WIPO,2014.3ALEXIEVAS,VOLBERDAHW,VANDENBOSCH F A J.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firm innova-tiveness:Unpacking the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J.Journal of Bus

47、iness Research,2016,69(2):974-984.4 HOSSAIN M.Open innovation:so far and a way for-ward J.World Journal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3,10(1):30-41.5 TTHOMPSON D O,THOMPSON R B.Emerging Is-sues in NDE Engineering:Coupling Research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ducation J.AIP Confer

48、ence Proceedings,2007,897(1):1894-1914.6BARNETT M L.From Chromatograph to Cuspid:Dental Clinical Re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TransferJ.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1997,76(12):1812-1813.7UNGUREANUA M,POP N,UNGUREANU N.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J.Procedia En

49、gineering,2016,149:495-500.8BIERLY P E,DAMANPOUR F,SANTORO M D.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Knowledge: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for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J.Journal of ManagementStudies,2009,46(3):481-509.242023年9 月第9 期(总3 1 1 期)情报探索9ALTSHULLER G,SHULYAK L,RODMAN S.TheInnovation Algorithm:TRIZ,s

50、ystematic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creativity M.Worcester,USA:Technical Innovation Center,Inc.,2021.10PARK J B,RYU T K,GIBSON D V.Facilitatingpublic-to-private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consortia:initialevidence from Korea 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2):237-252.11BURLEM W S.Motivat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