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围压装置的墨鱼骨试验和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621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围压装置的墨鱼骨试验和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围压装置的墨鱼骨试验和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围压装置的墨鱼骨试验和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2023,61(12)总第7 12 期机械制造材料制造基于围压装置的墨鱼骨试验和分析蒋钰婷1.2丁圆圆2叶加健:2李鑫宇1.2方泽辉,2周风华1.21.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2.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为了研究墨鱼骨在深海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力学行为,设计了围压装置,并通过围压装置来模拟深海压力,结合材料试验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稳定的围压下,墨鱼骨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三个阶段,围压状态下屈服应力明显大于大气压下,由此验证墨鱼在深海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承受压力。通过研究墨鱼骨在围压状态下的力学行为,为设计和制造高性能深海设备材料

2、提供新思路。关键词:墨鱼骨围压试验分析中图分类号:TH14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0 0-4 9 9 8(2 0 2 3)12-0 0 3 6-0 5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adaptability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uttlefish bone in the deep-seaenvironment,a confining device was designed,and the deep-sea pressure was simulated by the confiningdevice,and the te

3、st was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show that under stable confining pressure,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cuttlefish bone presents three stages,andthe yield stress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under atmospheric press

4、ure,whichverifies that cuttlefish can withstand pressure better in the deep-sea environment.By studying the mechanicalbehavior of cuttlefish bone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a new idea was provided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high-performance deep-sea equipment material.Keywords:Cuttlefish BoneCon

5、fining PressureTestAnalysis1研究背景墨鱼和鱿鱼、章鱼、鹦鹉螺一样,都属于头足纲,是一种会游泳的软体动物。墨鱼骨属于一种退化的外骨骼,墨鱼保留这个器官,主要是为了能在深海环境中调整浮力。可以将墨鱼骨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超轻、高刚度、高渗透性细胞生物材料,使墨鱼得以在相当深的居住地中保持浮力1-2)。另一方面,墨鱼骨还提供了身体的结构骨干,在保护重要器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墨鱼骨有两个主要成分,分别为背盾和板层基质。背盾非常坚硬致密,为板层基质提供刚性基体。板层基质的孔隙率极高,高达9 0%,同时能够承受很高的静水压力。层板基质主要为文石,文石是碳酸钙的结晶形式3-4 。O墨

6、鱼作为深海生物,需要依靠墨鱼骨的渗透作用在不同深度进行活动5-6)。因此,单独层的隔离非常重要,任何一层的破坏都不应淹没整个墨鱼骨,也不会影响相邻层的渗透性。为了满足在深海环境中的活动,墨鱼骨进化出了特殊的微观结构,包括腔室结构、水平隔膜、垂直支柱。水平隔膜将墨鱼骨分为独立的腔室,这些腔室由具有波纹或波浪结构的垂直支柱支撑。垂直支柱的厚度因物种而异,但通常只有几微米。水平隔膜通常比垂直支柱厚,并且由双层结构组成。水平隔膜上层由垂直排列的晶体组成,下层由相对彼此旋转的纳米棒组成,这种微结构使墨鱼骨的孔隙率高达9 0%。YangTing等7 对墨鱼在海洋中的活动深度进行了调研,发现墨鱼大多数生活在

7、10 0 6 0 0 m的海洋深度,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墨鱼需要承受1MPa6MPa的围压作用。目前,关于墨鱼骨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数据大多来自机械检测试验研究,而且大多聚焦于单轴载荷作用下的试验。由于墨鱼骨在现实中常常同时经受多个方向上的复杂应力,因此仅仅深人研究墨鱼骨在单轴压缩应力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种材料而言,围压的施加对其力学行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17 0 2 15 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Y21A020005)372023,61(12)总第7 12 期机械制造制造显著影响,研究者往往针对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围压装置进行试验8-1

8、0 。笔者针对墨鱼骨设计了围压装置,模拟深海环境压力,从而研究墨鱼骨在深海环境中的力学行为。2试样制备试验所使用的曼氏无针墨鱼一般盛产于浙江省西部沿海地区和福建省沿岸,所用墨鱼的标准规格为体全长15 cm。墨鱼的眼部为长圆形,后端近似圆形。墨鱼骨为长椭圆状,全长大约为宽的3 倍,角质缘发育,后端无骨针。墨鱼骨样品都处于相当良好的状态,外部损伤小,如图1所示。图1墨鱼骨样品由于墨鱼骨的特殊性及高精度要求,加工墨鱼骨试样选用2 0 0 YZ高精度切割机。选取墨鱼骨样品若干件,切割出边长为10 mm的立方体形状试样,几何尺寸误差在5%以内。墨鱼骨试样如图2。10mmA图2墨鱼骨试样对墨鱼骨试样进行表

9、面干燥处理,需要在干燥过程中尽可能减小由于水分挥发产生的表面形状扭曲,并需要保证表面完全干燥。为了避免取样过程中试样被污染而影响结果分析,用溶剂先对试样进行超声清洗,然后喷涂2 0 nm厚金镀膜,并用导电胶牢牢粘住试样,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试样在抽真空时保持平稳,不漂移11-12 采用扫描电镜对墨鱼骨进行扫描,墨鱼骨扫描电镜图像如图3 所示。x300500 x350500图3墨鱼骨扫描电镜图像根据墨鱼骨扫描电镜图像,壁厚为4 7 m。观察微观结构,墨鱼骨单胞宽约6 0 m,高10 5 m,单层板厚6 m。墨鱼骨总密度约为0.2 g/cm,孔隙率高达9 0%。墨鱼骨位于墨鱼身体的背侧,扫描电镜观察

10、到的墨鱼骨板层基质为呈层状、细胞状的准周期结构,由水平隔膜分为腔室,由垂直支柱支撑,均匀分布在每层中。3围压装置打开SolidWorks绘图软件,选择绘制零件模式,依次绘制压杆、紧固螺栓、密封圈、换气孔、密封盖、可视化玻璃窗口、进油阀,然后选择装配模式,对各个零件依次进行装配,并选择配合模式,设置材料的泊松比、密度等。选择1/4 剖视,能够清晰看到围压装置内部的装配情况。围压装置三维模型剖视图如图4 所示。通过染模式,对围压装置进行美化处理。围压装置三维模型装配图如图5 所示。导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围压装置腔室装配实物如图6 所示。(1)压杆。压杆上端与材料试验机接触,直径设计为10

11、 cm,厚度为2 cm。压杆下端与试件接触,直径为1.5 cm,长度为15 cm。为了减少试验过程中因压杆进入腔室体积变大导致的气压增大,压杆的尺寸应尽可能小。(2)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孔位于密封盖表面,呈环形分布。(3)密封圈。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液压油从压杆和密封盖之间溢出,在密封盖中加入双层密封圈,确保密封性。(4)换气孔。试验时,压杆在压缩过程中会挤压382023,61(12)总第7 12 期机械制造制造压杆紧固螺栓密封盖换气孔密封圈进油阀墨鱼骨试样可视化玻璃窗口A图4围压装置三维模型剖视图图5围压装置三维模型装配图密封盖压杆进油阀可视化玻璃窗口图6围压装置腔室装配实物空气,增大气压。为了

12、减小试验误差,加人换气孔。当压杆完全接触墨鱼骨试样时,拧紧换气孔。(5)密封盖。密封盖盖板形状为长方体,尺寸为15cm15cm4cm,表面开有四个螺栓孔及一个换气孔。(6)可视化玻璃窗口。为了能够观察墨鱼骨试样在围压状态下破损的全过程,在腔室的两侧开孔,将可视化玻璃放入腔室内壁固定。试验过程中油压对可视化玻璃有向外压力,由此提高了腔室的密封性。(7)腔室。为了保持围压装置的一体化和密封性,对腔室采用了铸造工艺,尺寸为15 cm15cm15cm。腔室要承受1MPa2 MPa 的围压,将腔室厚度设计为2 cm。腔室的底部中央设有直径为1.5 cm的平台,用于放置墨鱼骨试样。(8)进油阀。进油阀位于

13、腔室底部,一端连接腔室,另一端连接油泵。油泵具有稳压作用,通过进油阀进出腔室来实现腔室内的油压稳定。围压装置油泵装配如图7 所示。由一体泵、6 0 A电子调速器、14 0 0 mAh锂电池、电子调速器控制器构成。一体泵的三相异步电机与电子调速器相连,电子调速器另一侧与锂电池、电子调速器控制器相连,形成回路。一体泵由油箱、压力表、调压钮、注油口、回油口组成,利用电机带动油箱内活塞往复运动,改变油箱内容积,以吸入或排出液压油,达到稳定腔室内油压的目的。通过调压钮,可以设定试验所需围压大小,并通过旋转电子调速器控制器来调节电子调速器,进而控制进油速率。油泵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控制器锂电池图7围压装置

14、油泵装配4试验方法在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时,采用载荷量程为10kN,位移量程为-7 5 7 5 mm的材料试验机。这一材料试验机集成了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可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同时采集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力位移曲线。每次压缩均在特定的恒定加载速度下进行,以获得在相应恒定标称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标称应变率数值等于速度除以墨鱼骨试样的高度。在整个压缩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实时负载与位移数据。试验现场如图8 所示。摄影设备选用高速摄影仪,外形尺寸为2 9 mm29mm30mm,运行环境温度为0 4 5,分辨率为2592像素19 4 4 像素,可以实现高清实时摄影记录墨鱼骨试样压缩破碎全过程

15、。5试验结果墨鱼骨试样在大气压和1MPa围压下的应力应变392023,61(12)总第7 12 期机械制造料制造图8试验现场曲线如图9 所示。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线性阶段,加载开始时,应力与应变基本呈线性关系,随后由于墨鱼骨的弹性屈曲引起刚度减弱,导致曲线斜率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屈服应力,墨鱼骨开始逐层塌。在第二个阶段,随着应变的增大,应力基本保持不变。试验后期为第三个阶段,应变继续增大时,应力逐渐增大。5.0大气压4.5-1MPa围压4.03.53.02.52.01.51.00.5000.20.40.60.8应变图墨鱼骨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当应变速率为10-3 s-时,在1M

16、Pa围压状态下,墨鱼骨试样的初始压碎应力为3.5 MPa,第二个阶段平台应力约为2.5 MPa,第二个阶段应变范围为0.10.6。在大气压状态下,墨鱼骨试样的初始压碎应力为1.02MPa,第二个阶段平台应力约为1.0 8 MPa,第二个阶段应变范围为0.12 0.7 8。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变率下,围压状态下墨鱼骨的屈服应力明显增大。通过试验证明墨鱼在静水压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承受压力。6结束语目前,关于墨鱼骨力学特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轴载荷作用下的试验。但是,墨鱼骨在现实中常常需要同时经受多个方向上的复杂应力,所以仅仅深入研究墨鱼骨在单轴受压极限状况下的动力学特性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墨鱼骨,

17、笔者应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设计围压装置,导出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围压装置采用铝合金材料,腔室部分为了保持一体性,采用铸造工艺,压杆和密封盖采用车床加工13 。为了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墨鱼骨试样的破坏过程,在腔室侧面打孔,装上可视化玻璃。在密封盖处加人换气孔,由此避免因压杆压缩空气导致腔室内气压升高带来的试验误差。试验结果表明,墨鱼骨试样在大气压和1MPa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三个阶段,在围压状态下墨鱼骨的屈服应力明显增大,由此证明墨鱼在静水压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承受压力,墨鱼骨具有高强度、高刚度的特点。参考文献1BIRCHALL JD,THOMAS N L.On the Arch

18、itecture andFunction of Cuttlefish Bone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983,18:2081-2086.2ZOKFW,RATHBUNH,HEM,et al.StructuralPerformance of Metallic Sandwich Panels with SquareHoneycomb Cores J.Philosophical Magazine,2005,85(26-27):32073234.3HILL C L,ZENG H D,ZHANG X.Biomimetic Catalysis in aLarger

19、Context.Correl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ithGenesis 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1996,113(1-2):185-190.4SHERRARD K M.Cuttlebone Morphology Limits HabitatDepth in Eleven Species of Sepia(Cephalopoda:Sepidae)J.The Biological Bulletin,2000,198(3):404-414.5CADMAN J,CHEN Y H,ZHOU S W

20、,et al.CreatingBiomaterials Inspired by the Microstructure of CuttleboneJ.MaterialsScience Forum,2 0 10,6 5 4-6 5 6:2229-2232.6CADMAN J,ZHOU S W,CHEN Y H,et al.Characterizationof Cuttlebone for a Biomimetic Design of Cellular Structures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0,26:27-35.7YANG T,JIA Z A,CHEN H S,e

21、t al.Mechanical Design ofthe Highly Porous Cuttlebone:A Bioceramic Hard BuoyancyTank for Cuttlefish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20,117(38):23450-23459.8殷民,李华,韩小平,等泡沫塑料三轴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 9 8,3 2(6):7881,89.9韩守红,吕振华,刘永进硬质聚氨酯泡沫力学特性的静水压力加

22、载实验方法研究J.实验力学,2 0 10,2 5(1):55 60.(下转第7 3 页)732023,61(12)总第7 1 2 期机械制造东尔编辑A上接第3 9 页)罡(编辑A上接第6 8 页)岚)(编辑A安全故障态卡滞故障,证实贯彻内控措施,高温筛查旋人速度,并采用对齿面进行研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避免热态卡滞故障。参考文献1冯蕴雯.结构、机构可靠性分析若干重要专题研究 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 0 0 0.2史天录.机构防卡可靠性分析方法 J.机床与液压,2000,28(1):67-68.3冯蕴雯,薛小锋,宋笔锋,等.机构卡滞与定位可靠性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 0

23、 0 5,2 4(9):1 0 4 5-1 0 4 8.4吴维设,侯朋,曹或.阀体梯形螺纹卡滞故障的分析及解决 J.机械制造,2 0 1 5,5 3(6):5 7-5 95朱蕾,张涛.高温工况下齿轮的传动设计研究 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 0 1 6,3 3(3):9 2-9 4.6李锋,马承利,王凯.温度影响下的电液伺服阀故障机理分析 J.液压气动与密封,2 0 1 4,3 4(8):7 8-8 1.7李景才.表面粗糙度对工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J.山2朱炜炜,杨赞,李全林,等.基于主轴电流和振动信号的数控机床刀具磨损在线预测J.机械制造,2 0 2 3,6 1(2):70-75,78.

24、3王林,蔡改改,高冠琪,等.基于改进MP的稀疏表示快速算法及其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应用 J.振动与冲击,2017,36(3):176-182.4石娟娟,王林,罗春艳,等.基于优化最小算法的齿轮箱复合故障特征稀疏表示J.振动工程学报,2 0 1 7,3 0(6):1045-1055.5孟宗,殷娜,李晶.基于信号稀疏表示和瞬态冲击信号多特征提取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J.计量学报,2 0 1 9 4 0(5):855 860.6徐寒丞,洪流.变转速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瞬时频率估计算法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 0 2 2,4 4(4):9 3-1 0 0.7张智,刘成颖,刘辛军,等.基于特征频率自动识别

25、的机床振动分析 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 0 1 7(9):10李亚成.吸能聚氨酯泡沫多轴机械性能测试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 0 1 6.11BOLETZKY S V.Biology of Early Life Stages in CephalopodMolluscsJ.Advances in Marine Biology,2003,44:143-203.12WARD P D,BOLETZKY S V.Shell Implosion Depth andImplosion Morphologies in Three Species of Sepia(Cephalopoda)from

26、 the Mediterranean Sea J.Journal of the Marine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1984,64(4):955 966.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2,2 2(2):1 0 2 1 0 6.8高海霞.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综述 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 0 2 1,5 7(9):1 4 5-1 4 6.9向恒媛,廖卫军,彭翰宇.高扭矩特殊螺纹的加工与检测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 0 2 2,4 8(2):5 2-5 6.10杨卫超,王跃进,屈武斌,等.拧紧力矩和热应力对螺纹插装阀的影响分析

27、 J.机床与液压,2 0 1 9,4 7(9):1 7 5-1 7 8.11潘泽宇,热紧螺栓防咬死技术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 0 1 7.12王震.普通铣床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J.机械管理开发,2 0 2 2,3 7(1 0):1 2 5-1 2 6,1 2 9.收时间:2 0 2 3-0 8收稿时间:2 0 2 3作者简介:王明军(1 9 8 6 一),男,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装配、试车故障诊断与排除。9-11,15.8黄润泽,勒力.全频谱分析法在机组轴系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J.东北电力技术,2 0 0 7,2 8(1):1-5.9王禹.基于线性

28、回归分析的特征抽取及分类应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 0 1 6.10ZOU H,HASTIE T,TIBSHIRANIIIR.Sparse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 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Graphical Statistics,2006,15(2):265-286.11熊.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故障转子振动模式分析方法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2 0 1 2.收稿时间:2 0 2 3-0 7收稿时间:2 0 2 3作者简介:黄日进(1 9 8 4 一),男,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13 李慎旺,卜匀,刘纯祥,等.车铣加工切削机理分析 J.机械制造,2 0 2 2,6 0(2):4 3-4 5.收稿时间:2 0 2 3-0 8作者简介:蒋钰婷(1 9 9 7 一),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材料;丁圆圆(1 9 8 7 一),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优化与动态力学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