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气学说组场原理探析《黄庭经》脏腑存想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736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气学说组场原理探析《黄庭经》脏腑存想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气学说组场原理探析《黄庭经》脏腑存想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气学说组场原理探析《黄庭经》脏腑存想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江西中医药 2023 年 12 月第 12 期总第 54 卷第 492 期学术探讨基于气学说组场原理探析黄庭经脏腑存想法李诗琳 刘争强 章文春(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4)摘要介绍黄庭经脏腑存想法及气学说组场技术二者的由来及其主要内容,并根据气学说组场原理,结合典籍条文,阐释黄庭经脏腑存想法的气学说理论内涵。说明了存想法所蕴含的以念诵口诀和存思念想身神为活动形式,结合以意引气、音声引气等方法来调控生命运动的气学说组场原理。关键词气学说组场;黄庭经;脏腑存想法中图分类号:R247.4 文献标志码:A运用意识是传统功法锻炼的要旨和核心,而存想是运用意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1。同时,存想也是道

2、教上清派主要经典黄庭经中重要的修炼方法。存想法又称存思法、存思炼养术,属道教内养法的范畴。存者,在也,省也,察也。想,有想念、思索、想象之意。存想法要求修炼者闭目内视,要时刻想念存想对象的存在,不可遗忘2。这是一种练功初期常用的集中注意力以排除杂念的入门方法。道家认为,要想远离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其至要在于保养人身三宝精、气、神,不可使有漏失;又知精、气受神的调控,因此固摄精气、培补元气必须从调神入手,借助存神养气之法来恢复意识的自然体性,使神不外驰,归于清静的本然状态。存想的内容为体内和体外的景象,外为日月星辰、云雾水火等自然物,内则洞视气脉、经络、脏腑等人体结构,存思二十四真神(人身

3、上、中、下三部之内各有八景之神,合为二十四真)。道家认为,人身之中,上至头面,下至周身百节,各有司主之神。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有言:“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精神。”指出身神乃外在五行之气在人体内的积聚,精神活动以生理活动为存在依据,精神又能统帅机体3。黄庭内景经至道章有云:“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继承了身中有神的思想,建立了独特的存想修炼体系。存想法体现了传统气功锻炼导引意识的模式,从气功学角度看,存想法之所以能成为上清派最重要的修炼方法,在于其把握了神为生命活动之主宰这一客观规律。习练者在诵经、存思及内视的过程中,通过发音和意念的运用引导了气机的变化,强化体内气的开合聚散

4、,使生命运动朝着有利方面发展。1 黄庭经及脏腑存想法简介黄庭经吸收了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道家身体观和中医藏象理论等思想的精华,以存想为主要内容,兼述吐纳、漱咽等炼养之法,是一部糅合了医道两家思想的经典养生著作。书中以七言韵语的形式,结合医道两家对身体构成的认识,对包括五脏神在内的身神形色、功能、生理特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黄庭经中记载的存想法并不是神秘的,其玄虚外衣下是古人从内证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智慧。存想法所强调的内视、内想,实际上是一种内向性运用意识的气功锻炼。无论是内视脏腑、内想身神,还是意守窍点,都要求修炼者集中精神,静心默念典籍上的口诀,主动去想特定的内容,如居住在某一部位、某一

5、器官的身神。这样一来,一是使意识活动的指向由体外转为体内,向“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境界转化,增强了意识对整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调控;二是在存想脏腑、体察气机变化时,人的意念较平常更为集中专一,减少了对生命活动的扰动,使人体生命更加有序。脏腑存想法是道家祝由治病移精变气的一种变相应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意想口念。意念存想体腔(意守窍点),口中默念相关的口诀,以发音带动内脏相关部位的振动,音声导气,起到调整脏腑气机之效。第二,闭目内视。内视是存思法的重要部分,又称内观、内眄,如“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技攻关项目(QG2019009

6、);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ZYC21B04)。通信作者:章文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12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术探讨内眄自相望”,指修炼者通过闭眼仔细体会、观察自身生命活动,使体内真气充沛。内视也是古人体察人体之气、认识形体结构的主要方法。第三,日久可使形神静定,令五脏六腑之气清和。通过精勤修持存想,习练者能够逐步掌握运用意识的方法,不仅能达到祛病强身、养生防病等现实目的,还可为他人免除疾苦。尽管黄庭经在表述脏腑存想修炼的方法时言简意赅,但由于书中有大量内涵丰富的隐喻,往往给人以神秘

7、感,缺乏相应的阐述。现试结合部分条文,运用气学说组场的原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析,去除其封建迷信的外衣,发掘其养生价值。2 气学说组场简介组场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鹤鸣通过吸收传统气学说的理论精华,结合广大群众的气学实践和时代需求,创新的一项技术。组即组织、组建;场即气场,所谓组场即是组建气场。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气是一种非实体的客观存在,属现代科学“暗物质”范畴。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任何有形实体的内部及周围都有该实体物的气。人的大脑周围也存在相应的气场,由于脑神经细胞不仅有完成新陈代谢中吸收、排泄实体物质的功能,还有接收和发放信息的功能,故庞教授

8、将脑细胞周围的气融合形成的整体称为意元体,古人将其称为神气。意元体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与化生万物的原始之气具有相似性,可以反映并作用于自身及外界事物。由此,人与外界事物联系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一方面,人的意识可以连接原始之气;另一方面,人的意识可以作用于气来调控人体生命及自然界4。组场作为一种运用气的技术和方法手段,利用了人的意识能够调动、联系并作用于客观事物这一特点,组场者借助特定的意念活动,将大自然的气往场内集聚,从而使场内气的“浓度”增强,使场内对象气的运动尽可能地同步,将人的气、周围环境的气以及自然界原始的气联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发放意识指令来调控人体生命及客观物质5。组场在实践应用中

9、可分为聚气、同步、指令 3 个阶段。聚气是指在组场之初,组织者运用自己的意识与大自然最原始、最精微的气相结合,并将其往场内集聚;同步是借助语言的形式,在组织者的意识指挥下,协同场内气的运动;指令即在完成场内气的运动同步基础上,有目的地发放意识指令,使场内的气作用于目标并发生相应的变化5。3 黄庭经脏腑存想法的气学说组场原理阐释黄庭经重视存想五脏,故对居于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神的名号、形色、与他脏之关联、脏气运行路线及生理功能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对心神尤为着重,提出五脏六腑以心神为主宰、心主一身之神等,与内经心主神明的观点一致。脏腑存想法作为传统气功修炼,离不开对神、意的运用,存想内视的过

10、程中蕴含着内向性运用意识的气功锻炼功理,包含着聚气、同步和指令的三要素内容,试运用气学说组场原理举例阐释如下。3.1 聚五脏六腑之气3.1.1 存思五脏,以意引气 由于心具有统领五脏的特点,故脏腑存想法中对存想心神的论述最多。如黄庭经心神章中先论心、肺、肝、肾、脾、胆神名号,后指出“六腑五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认为五脏六腑之形、精气与神都受到心神的调控,如同天之阴阳运行于周天一样往来不息,无有间断,时时注意存想六腑五脏,自能求得长生之道。黄庭经 心典章述:“心典一体五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认为心乃五脏之王,

11、若能在行住坐卧、动静语默间存念于心,不使外驰,就是在遵循生命活动的规律。宜使念头纯洁无杂,心中善气常存便能自生光明。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注意将心神与形、气相合,心气充沛则能在白天发挥温煦、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调控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入夜后宜静心宁神、减少思虑,使精纯之气通行于周身各部,发挥机体自我调节的作用,恢复阴阳的平衡。再如“脾长一寸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三呼我名神自通”“常存玉房神明达,时念太仓不饥渴”等,说明了存思脾神、唤其名号,有充养精气,使脏腑之气清和安适,无饥渴之患的作用6。3.1.2 师生念诵,以音引气 古代在文化传承中强调尊师重道,道门亦然。黄庭内景经中规定授经者为师,受经者为

12、弟子,即学生。学生须发重誓遵守戒律,并交付信物,方可获得传授。尊师重道的心绪,引动气机的变化。根据礼仪,师生需在诵经存想前进行沐浴、斋戒等仪式,安定心绪,认真地学习体察,以期修得真道。黄庭经沐浴章云:“沐浴盛洁弃肥熏,入室东向诵玉篇,约得万遍义自鲜,散发无欲以长存。五味皆去正气还,夷心寂闷无烦冤,遍数已毕体神清。”根据道门仪范,修道之人须在诵读黄庭经前,先斋戒沐浴数日,不食肥厚浊腻之味,外整仪13江西中医药 2023 年 12 月第 12 期总第 54 卷第 492 期学术探讨容,而后入室面东诵之,一心念诵,至诚至专,久之自然神气明畅,四体清宁。出声念诵也有利于修炼,一方面集中精神在发音上,可

13、起到收摄心神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音声的产生和人的精神活动及发音器官振荡相关,人体的颅腔、鼻腔、口腔、胸腔等不同体腔的共振导致发出的声调不同,不同的声腔共振作用,又可引起脏腑气机升降开合的不同变化,故可采用不同的音律组合,使脏腑、情志、气血发生特定的变化。记载于养性延命录中的传统气功六字诀以及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五音疗疾,均是利用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这一固有规律,运用音声引气来调节脏腑气机,治疗疾病。3.1.3 存神聚气,组场调病 黄庭经中的多个章节指出了存想五脏神的重要作用,包括肺部章中“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心部章中“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肝

14、部章中“百疴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肾部章中“百病千灾急常存,肾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上述经文均表明在古代医疗条件并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存思五脏,有安神固形、祛病免灾乃至救人于垂绝之际的功用7。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想五脏神对呼吸、气血运行等生命活动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说明正确运用存神聚气之法,不仅能祛病强身、延长寿命,还可用于帮助他人免除病痛,可以说是用组场的方式调气治病思想的早期雏形8。3.2 同步脏腑气的运动道枢胎息篇中说:“心者气之主也,故气者从心者也。心行亦行,心运亦运,乱则乱,定则定,忧则伤,烦则谢。”气功学认为人的意识主导生命活动的过

15、程,是通过意识统帅气、意识统帅形的作用来完成的。存想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等身中诸神的过程,体现了以意引气的气功锻炼机理。用存想各处身神的形式,使神与形合,再运用意念去引导气机变化,令气向一处聚集,即所谓“意到则气到”;其次,通过主动发放意识指令,去体察体内脏腑之气的变化,意与气合,继而使各脏腑器官的形、气、神三者合而为一,使其生理功能及整体状态得到强化9。如黄庭养生经养肺章中有曰:“肺之为气三焦起,七孔已通不知老。肺神皓华字虚成,出日入月呼吸存。出清入玄二气焕,呼吸庐间入丹田。”此处存想肺神的过程包含了道教炼养中服气和调息 2 个要素。先使意念贯注于特定的部位,注意人身之气生成的 3

16、个起点三焦,即上焦呼吸之清气、中焦水谷精微之气、下焦先天元气。次想身中七窍通利、五脏安和,形神相守而不知衰老;继而默念肺神的名字,使意识着眼于呼吸。出气为呼应日而属阳,吸气为入应月而属阴,想自身的呼吸与天地日月同步进行。这便是在体会天人合一的过程,也是服气的方式之一。由此来强化气的开合出入,强化了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的交换。最后,想呼吸之气通过两眉之间的鼻部进入身体,下纳丹田,充养丹田。3.3 发放有利于脏腑的意识指令黄庭经中不少的修炼口诀本身也是一种意识指令,如习练者能遵循口诀,认真想象,就能逐步进入虚静的状态,增强对脏腑气化的体察与调控。例如“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憺闭视内自明,

17、物物不干泰而平”就包含了“专闭”“御景”“恬憺”“闭视”4 项指令,需要习练者一一践行,才能收到炼养效果。专闭即收视反听,关闭感觉器官,御景指的是吞日景之术,道教上清派认为采日月之气可以补充自身精气,以保护泥丸宫(大脑)中的元神、识神、真意,而保持恬憺无为的状态,则能使身心清静、泰然常安。“常念三房相通达,洞视得见无内外存思百念视节度,六腑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云路。”(黄庭经常念章)前 2 句是发放存念三丹田之气相互贯通的指令,使之往来无阻滞,连贯成一整体,则洞视内照时,自然内外通透,得以照见三房诸景。后 3 句则是发放存想身中百骸之神的指令,内视其形态结构,以修治肝、心、脾、肺、肾、胆,不

18、使其衰败故去,久之则百骸和畅,仿佛翱翔在云端一般逍遥自在。黄庭经中诸多七言口诀不仅明晰了人体各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特征,还介绍了调息、服气、宝精、吞液、握固、漱咽、关闭五官等方法。习练者在眼看、口诵、心念、耳闻的诵经过程中,大脑接收到众多良好的信息,内在的生命活动亦随之发生变化。经过老师的引导,习练者逐渐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存想修炼,在体察身内景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具身认知,获得了对自身生命活动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即“理上开窍”。最终,诵经与存思修炼就成为了习练者积极主动发放意识指令,优化生命活动的过程。4 小结脏腑存想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处于萌芽状态的气学说组场技术在人体疾病康复中的

19、实践应用。脏腑存想法是在古代五行学说、道教身神说14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术探讨基础上,融合了当时医家与道家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认识与体察,以存思五脏神为核心的道家炼养方术。脏腑存想法的习练,是人学会如何运用意识去体察自身生命活动,使形神相合,畅通周身气机,强化人与大自然气沟通与联系的过程。脏腑存想法的实质是以念诵口诀和存思身神为组场形式,借助以意引气、音声引气等方法,充分发挥意识调控生命运动的作用,最终实现祛病强身、养生保健的效果。参考文献1庞明.智能气功科学精义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18-21

20、,135.2周楣声.黄庭经医疏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28,180-185.3刘永明.试析道教身神说的医学内涵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7-32.4庞鹤鸣.气本质研究宇宙物质结构三层面理论假说 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3(3):18-22.5章文春.从气学说组场浅析黄帝内经防疫法 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3(6):12-14.6 浙江省气功科学研究会.中国气功四大经典讲解 M.徐兢,等注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33-238,254-256.7黄庭经 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130-135

21、.8王潇楠.北京宗教研究(第 3 辑)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236-238.9章文春.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 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55-56.(收稿日期:2022-02-18)编辑:李丛每次取主穴 1 个,交替取用。6.4 足部病症6.4.1 踝关节痛 先施主针,取足部的冲阳、陷谷、行间,重刺激,泻之,转移兴奋灶;后施应针,取足踝部病灶周围的太溪、昆仑、仆参,轻刺激,补之,应答主针针气。每次取主穴、应穴各 1 个,交替取用。6.4.2 膝关节痛 先施主针,取膝关节病灶下方的悬钟、昆仑、阳陵泉,重刺激,泻之,转移兴奋灶;后施应针,取膝关节病灶周围

22、的膝眼、鹤顶、犊鼻,轻刺激,补之,应答主针针气。每次取主穴、应穴各 2 个,交替取用。综上所述,旴派上补下泻转移兴奋灶针刺法,源自江西旴江医学针派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上补下泻针法”,属于异穴补泻针法,以“远道刺”为主的“近病远治”思想为理论基础,重视经气的上下感传,重视经络标本根结学说,并且结合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反射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而创研的简易经典特色针刺法。此针法重视针刺远离病灶的下部腧穴,起到“转移兴奋灶”缓解病症作用。因此,临床规范其操作技术,强调先在远离病灶的下部腧穴施针(主针)泻之,在病灶的远端产生一个新的强大兴奋灶,以转移病灶的兴奋度,从而缓解病势;后在近病灶周围

23、的腧穴施针(应针),轻刺激补之,以应答主针针气,从而加速病情改善。此针法适宜临床各科疾病,简便易学,14 穴,常见速效,用穴精少,效佳安全,易于普及推广。参考文献1李梴.医学入门M.田代华,张晓杰,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黄冰林,谢强,李汝杰.谢强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白涩症虚热型经验 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4):30-32.3谢强,任元元,李唯钢,等.转移兴奋灶针灸法为主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3):15-16,21.4谢强,李芳,李思宏,等.简易经典的特色针刺法转移兴奋灶针刺法 J.澳门中医药杂志,2021,23(12):71-77.5李芳,黄冰林,谢强,等.旴江谢氏转移兴奋灶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J.澳门中医药杂志,2021,23(12):61-65.6谢强,杨淑荣,黄冰林.旴医谢强五官针灸传珍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收稿日期:2023-06-28)编辑:李丛(上接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