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N o ,(总 第 期)J OUR NA LO FMU D AN J I ANGC O L L E G EO FE D U C A T I ONS e r i a l N o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孟聪(),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张广济(),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的新时代背景社区文化养老发展路径探究王孟聪张广济(长春工业大学,长春 )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面对老龄化趋势、以何形式来养老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老龄化社会所做的不停追问,从最初被人们形成共识并不断创新的物质养老方式到近段时期出现文化养老的概念,不断更新
2、着对老年人群体需求的认知与理解.我国处在文化养老模式探索初期,在个体认知、资源提供、政策保障等层面存在短板并亟待解决,文章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对当前社区文化养老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服务对象主体的观念转变与共同体意识培育、多元联动与政府顶层设计三个维度提出相应对策,促进文化养老事业的长远发展并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关键词文化养老;社区;积极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研究背景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与医疗条件逐步完善,人们生活水平在稳步提升,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至 年,我国当前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为 亿人,这一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根据
3、国家统计局 年月公布的有关 年人口数量结构变动的最新数据,当前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 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其中 岁及以上人口 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对比两年间老年人口数量变动差值可知,在中国总人口数增长日渐放缓的总体趋势下,我们在未来十年间势必面临一个更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时期,亦是在人口领域需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应势提出有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国家战略,也是为积极应对如此空前的老龄化趋势而首次升至国家战略维度,该项举措同时意味着,面对日渐严峻的人口结构问题,如何将老龄化带给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转化为新的发展动能,将成为人口结构问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种解答
4、思路与尝试.当下生产力水平与老年人群体数量不断提升与增加,随着物质层面的养老模式不断满足着老年群体的基础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将眼光投向可以提供精神文化层面体验的“文化养老”新模式,这类模式基于物质赡养之上,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老龄化趋势下响应积极老龄化倡导的、具备人文关怀特质的养老路径新趋势.二、概念界定过去的养老模式一直以来深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两者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独特文化脉络被历代传承且延续至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百善孝为先”,即孝道文化.“孝”作为传统社会不断建构的文化现象,最早可追溯至先秦,“率见昭考,以孝以享”道出孝字最初具有祭祀祖先的初始意涵.至西周时期,人们对孝字边界解释
5、才涉及“奉养父母”的家庭角色行为期待,逐渐成为后世伦理内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文化成为传统社会里维系家庭制度的重要思想文化纽带,以致于如果在熟人圈子中形容一个人“不孝”,这是非常严重的评价.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从大家族中脱嵌出来,并呈现出原子化家庭结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社会中的孝道行为规范似乎不再能够完全承担起家庭养老的重任.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今天,物质赡养产品不再仅能从家庭场域中获取,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个人需求等级次序的理解,满足生理需求后的人们自然会将目光转向社交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文化养老在此需求背景下
6、应运而生.根据普特南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进一步解释,他认为社会资本的存量多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组织的存续,相对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深嵌在社会结构与社交关系网络之中,并起到协调集体行动、提高社会效率的作用.文化养老体系建设作为社区治理工作中的一项公共事务,离不开对社区内部社会资本存量的探讨与培育,为提升文化养老服务水平与实现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形成文化资源在“群体社会政府”三者间的良性循环,需要重视文化养老建设过程中多种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情况.三、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文化养老必要性及困境分析(一)文化养老的必要性分析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方式,体现出当前社会对人类不同生命阶段的认知也在不断
7、深化,随着年龄增加而身体机能逐渐趋于衰弛,在过去人们对老年人群体的养老认知更多是在维持生理层面的延续,而忽视了对这一群体精神文化、社交与个人价值实现等社会属性层面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群体贴上“低能力者”标签,以至于社会上出现的文化产品种类与技术的迭代更新多是围绕处于社会中心的中青少年群体,例如,年轻人出现对身体健康更加注意时,会调侃此行为是“养生”,其中不言自明的潜在话语则是,相对于对个体社会属性的训练与关注,老年人群体更应该将生理机能的养护置于首位.长此以往,形成社会对老年人群体边缘化、客体化的底层态度与“共识”.因此,基于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共同面临的老龄化社会的社会背景,文化养老是对人
8、口老龄化社会趋势所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改变过去对“老龄社会”的消极观念,客观认识老龄化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必然性,以积极态度参与我国文化养老事业建设.文化养老服务模式是在物质需求层面达到满足后,为老人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晚年生活服务,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对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开始由生存必需品的获取转向精神文化方面的期待,老年人亦是如此,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价值观念与使用先进科技产品等方式进行再社会化,融入当下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节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受当前退休制度安排的影响出现了大批低龄老人群体,他们正处于经济实力、身体素质与人生经验的黄金时期,大量生活
9、时间因退休而被空置,在物质层面达到需求满足,但失去了外部制度因素对个人社交网络的支持,由此出现部分退休老人长居在家孤独寂寞的心理问题,人际社交网络的凋零逐渐拉大心理落差.(二)文化养老的困境分析认知层面文化养老作为一项存在时间较短的养老新观念,仍面临着未被广大社会成员广泛了解的传播局限,普及度不高,一方面意味着受众群体与服务发出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等,老年人群体可能因精力与摄取信息能力有限而错过参与文化养老相关活动,而服务机构也存在对老年人群体需求搜集上的能力短板,因此双方在文化养老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信息差,一定程度上限制文化养老模式在社会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文化养老模式仍在探索阶段
10、,未形成具备普适性的实施策略,在已有的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与社会各界将文化养老狭义限定在设计文艺活动邀请老人参加、在社区设置阅读室、组织文化传统知识竞赛等服务内容上,体现出简单化、可复制性、过程周期短的特征.“换汤不换药”式简易文化活动接踵而来,导致一开始存在参与兴趣的服务对象在实践后期逐渐流失、离开,重形式轻内涵的文化活动也迫使着活动发起者不断在形式革新上越走越远,忽视对文化养老内在意义的探索,流于短平快的服务取向,最终导致与最初模式理念上的背离.资源供给层面文化养老模式的发展探索离不开基础设施情况,在一些地区的老年大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等现实场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文化
11、养老作为一项具有鲜明公共性、公益性的活动项目,一部分资金与基础设施来自政府购买,若机构难以获得长久且充足资金支持或无法找到“自我造血”的途径,削减项目预算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效果与工作人员服务积极性,继而限制文化养老模式的创新研究.在文化资源的提供质量层面,如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短缺、社会文化组织、社会工作机构与文化养老体系的互嵌程度不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活动室内活动形式简单随意等,老年人群体的文化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大部分地区的师资情况仅能满足入门阶段学习,缺少进行更深维度的教育体验.政策层面当前在文化养老领域的政策方法仍停留在物质保障层面,在大方向上可为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在具体
12、实施过程中缺少可以倚照的明确规范性文件、专门政策部署与法律法规.缺少判定文化养老服务实施水平的度量指标与激励机制,无法按照共同的标准为体系中的专业人才进行能力判定与奖励,不利于向外展示服务成效与文化养老事业的长期存续与进步.四、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社区文化养老模式路径探究建设文化养老体系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家庭、社区、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多主体的联动措施,共同促成文化养老社会氛围的建设.(一)服务对象主体的观念转变与共同体意识培育促进服务对象观念转变.作为文化养老方式的直接受益者,老年人群体对“文化养老”概念与具体实践路径、实施机构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文化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服务
13、覆盖范围与自身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与家庭结构模式的影响,部分老年人群体及其家庭在面对养老话题时更多还是停留在家庭养老、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之类满足老年人物质生存需求层面的养老服务单位,因此针对文化养老概念的宣传与观念的社会面普及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文化养老模式在社会层面的宣传任务,积极推动当地文化养老事业产业的发展,引领民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对养老模式在态度认知层面发生转变,形成全民参与文化养老的社会氛围与具体行动热潮.另一方面,重视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走出家庭场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养老活动的支撑与促进作用,随着社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家庭结构也相应发生一系列转
14、变,“四二一式”家庭结构成为当前家庭养老的一个典型结构,即青年夫妻同时承担抚育后代与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这需要家庭之间较为相近的地理距离,部分老年人在此情况下会因为体恤子女工作辛苦,而将照顾孙辈的任务并入自己的养老生活中,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借助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张贴宣传海报、居委会向社区成员介绍相关活动等渠道,加强对社区内家庭的文化养老的内容宣传拓宽老年人群体对自身养老生活的认知边界,让更多人了解、树立正确且积极的文化养老观念.培育老年人群体间共同体精神与公共意识的关键在于文化养老模式中社会交往平台的搭建及群体内部信任的形成,这意味着文化养老服务首先
15、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交平台,以点带面从小范围的信任关系逐步发展成范围更大的共同体形式,这种共同体在传统社会中更易出现,受传统社会中安土重迁思想的扎根,老人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形成了更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但当前社会随着人口流动与迁移,原有社交网络可能随着子女的迁移而分散,因此需要重建信任关系、对新环境的归属感与共同体意识.文化养老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帮助老年人群体在社会中的再社会化,在服务内容中通过增加彼此间共同经历的事件数量与共同回忆来逐步形成信任关系,将这种关系逐步发展扩散开去以致于形成基于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拥有更强共同体意识的老年人群体在文化养老服务中的响应度与积极性也会得到一定提
16、升,使文化养老事业本身更具可持续性.(二)多元联动与共同开发文化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养老服务体系中多主体间协作联动.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模式,文化养老在其他很早进行模式探索的国家及地区仍未形成完全成熟、普遍适用的操作流程.不同于物质养老实践过程中对硬件设施的依赖,文化养老本身更依托当地文化传统所形成的本地区人民的文化认同,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在进行文化养老模式路径的开发中不可忽视当地文化要素.进行本土化文化养老模式探索需要对当地文化形式与传播载体的深入了解.以老年大学这类老年教育场所为例,很多城市居民对当地文化养老具体形式并不清晰,相比于社会对其他年龄阶段教育场所的宣传方式与力度,人们对老年大学的相关
17、信息的获取多是通过老年人的私人关系紧密程度进行传播;除此之外,老年大学作为文化养老模式中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当地老年人群体提供“老有所学”场所的结构功能,为促进文化养老事业在城市社区的系统化建设,老年大学可以作为链接全区老年人文化教育资源的“结构洞”,作为沟通养老服务领域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团体与服务对象之间多主体互动的桥梁,理顺城市社区文化养老社会网络,丰富该领域服务类目供给,激发目标群体在体验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丰富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养老服务水平,注重供给侧层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老年教育体系建设有待跟随技术发展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当前老年大学的课程多围绕艺术、园艺、手工等
18、简单易学的课程为主,根据对多地学者研究文献的整理,全国多地老年大学课程种类存在同质化现象,这类课程在提高学员首次参与度上可以很快显出优势,但难以保持老年人群体参与文化养老活动的粘合度.因此,需要转变老年教育机构工作理念,由传统“打发老年闲暇时间”的文化活动,转变为辅助老年群体“实现再社会化”的功能场所.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文字花鸟不再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唯一选择,更多老年人希望追赶时代潮流习得新的知识体系,扩充完善旧有经验脉络,以便应用于老年日常与融入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工作机构,发挥社会工作者在文化养老领域的专业价值.在专业团队选拔上,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途径激励社工机构
19、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同时政府出资的形式也有利于“文化养老社工”工作模式得到稳定的资金支持,降低因资金不足而导致服务来源的流动与间断.在社工专业教学层面,打通社工专业的高校教育与社会文化养老项目的融合渠道,当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具有相当数量的人才储备需要在实际项目中得到锻炼与培育,弥补部分地区社工队伍中高质量人才缺乏的困境.(三)政府顶层设计与加强管理监督明确政府在提升当地养老水平工作上的顶层设计作用,首先,了解当地文化养老主要场所的资金投入状况,引入项目制度进行专项拨款,保障本地区文化养老服务的资金运转,更好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文化服务;摸清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居民群
20、众活动室的使用情况,高效利用原本闲置或使用率较低的活动场地为实践平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本土化文化养老品牌,为模式探索积累不同文化地区的特色经验,通过政策倾斜、注入资金吸引当地文化生产传播团体加入进来,为当地文化养老事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是一条地区特色文化融入生活的新实践路径.其次,引入市场机制共同拓展文化养老产业布局,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优惠、购买服务等方式丰富文化养老市场供给,借助市场化运作实现品类数量与服务质量双提升,以积极态度迎接老龄化社会与银发经济浪潮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客观认知与人文关怀,从而生产更多适合老年人群体的文化产品.最后,政府应该为文化养老服务
21、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层面的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指导,逐步形成具有全面性、系统化的文化养老政策结构,并针对不同需求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对应的政府辅助,使文化养老服务真正惠及社区老人群体.注释数据来源:年月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数据来源:年月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有关 年人口的最新数据.出自晚清王永彬所著 围炉夜话.出自 诗经载见.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 B/O L h t t p:/w wws t a t s g o v c n/s j/t j g b/r k p c g b/q g r k p c g b/t _ h t m
22、 l.国家统计局 年人口数据E B/O Lh t t p:/w wws t a t s g o v c n/s j/z x f b/t _ h t m l.陈友华,夏梦凡文化养老:概念、问题与建议J社会学评论,()郭如良,李慧聪,刘小春文化养老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邢占军,王从生活质量视角下的文化养老研究与政策思考J理论学刊,()万谊娜社区治理视角下互助养老模式中社会资本的培育 基于美国“村庄运动”的经验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毕鲁欣(上接第 页)最后,改革现有对师范院校学生的考核和评估方式.双减政策背景下,师范院校要改变传统对师范院校学
23、生的评估和考核方式,摒弃“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的落后考核评价方式.在师范院校教学改革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降低学科成绩所占比重,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所占比重,让师范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双减政策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符合高等教育之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量化考核是优于定性考核的一种更加客观的考核方式,即通过指标分解和学分赋权将对师范院校学生的要求细化成指标,在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时有意识地增加实践创新活动所占比重,以实现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全面客观评价.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方式,让师范院校的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将来步
24、入中小学教育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四、结论双减政策是国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针对中小学生课堂负担过重,而制定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措施,旨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均衡、健康成长,同时有效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工作.双减政策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是重大的和深远的,作为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范院校,也应按照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和指向,调整教育类人才的培养方式,重点提升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课堂创新与设计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按照双减政策基本要求,师范院校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目标执行、体制建设、资源投入及考核评价等领域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针对现存问题,有计划和有步骤地予以解决,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参考文献于宏立中小学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探析 评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状况研究 J中国教育学刊,():谢幼如,罗文婧,章锐,刘亚纯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演进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周序,付建霖“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应教尽教J中国教育学刊,():邓建中,杨国良,蔡其勇“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价值向度,现实藩篱与路径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毕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