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426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1单选题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以“温晴”为主线,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文章情景交融。B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C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D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答案:BB.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艺人的形象。【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能力,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就简单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乡村日暮时分

2、,再也看不到茅草屋上笼着炊烟、乡民荷锄而归的情景了。B时值隆冬,野外空旷,寒风抚摸着路上稀稀落落的赶路的行人。C消夏的人们跳着广场舞,伴着音乐,卖弄着自己的身姿,美妙无比。D大堤上杨柳拂面,绿树成荫,春意盎然,不胜惬意,人们如坐春风。答案:AA项“笼着”意思是环绕着,也就是说薄烟在屋顶上环绕。使用恰当。B项“抚摸”:指用手轻轻摩挲。句中指“寒风”吹拂行人,用词不当。C项“卖弄”:指恃恩弄权;夸耀、显露本事;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这里形容人们跳舞的姿态。用词不当。D项“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这里不能用于实指,所以用词不当。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

3、用词语的正确使用。辨析词语的正确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词语本身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其次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确,包括词义是否符合语境,主体对象使用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符合等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苞(bo)吝啬(s)咄咄逼人(du)B高邈(mio)粗犷(kung)淅淅沥沥(x)C屋檐(yn)聚集(j)一场雨(chn)D凄冷(q)菜畦(q)争先恐后(kng)答案:DA.“咄”应读du;B.“犷”应读gung;C.“场”应读chn。D无误。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解

4、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4、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

5、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答案:DD.“我寄愁心与明月”,注意“寄与”搭配,并不是“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而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故答案为:D。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

6、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5、下面句子与课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高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强壮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B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全是桃儿、杏儿、梨儿。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放下饱尝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答案:CA中应是“强壮的儿子”“高大的父亲”;B中应是“满是桃儿、杏儿、梨儿”;D中应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萌发(

7、mng)棱镜(lng)粗犷(gung)迫不急待(j)B静谧(m)凄冷(q)莅临(l)咄咄逼人(do)C池畦(q)冷冽(li)干躁(zo)绿茵菌(yng)D高邈(mio)湛蓝(zhn)姿容(z)痒嗦嗦(yng)答案:D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B项;“咄”应读“du”;C项;“干躁”应为“干燥”;“茵”应读“yn”。【点睛】此题考查字音的认读,字形的书写。做此类题,字音的认读,要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方言误读字等;汉字的拼写,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7、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

8、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了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C领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答案:AA项“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赏析错误,“春夏之交”应为“冬末春初”。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

9、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8、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雨的四季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答案:CABD赏析正确。C

10、项表述错误,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并不是托物言志。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B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答案:DD项应是马致远,

11、元代戏剧家。【点睛】此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把握。作家作品涵盖面广,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等,在平日学习时需要进行整理,帮助记忆。10、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这是为什么呢?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ABCD答案:A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

12、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要求学生多读,揣摩句意之间的内在逻辑。首先提出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然后阅读,如何阅读。故答案为:A【点睛】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这样做起题来就有轻松有趣了。11、下列对

13、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表达却很含蓄。C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答案:C最后两句是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本诗正文内容没有直接联系。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古诗赏析。古诗鉴赏要注意句子本身表达的的作用,有的句子与原诗内容没有关系要注意辨别。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

14、误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以时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B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C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拨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D散步这篇文章,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

15、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A.有误,文章按空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1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墙边一排一

16、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答案:C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中性词,不固定作为褒义贬义解释。此题用错了对象。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

17、的语感能力。14、选出与原文语句完全相同的一项()A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儿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片安静和平的夜。B城里乡下,老老小小,家家户户,都赶趟儿似的出来了。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D雨是最平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花针,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答案:CA项原文是: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多了“的”“片”字,“一点点”错写成“一点儿”,“安静而和平”错写成“安静和平”。B项原文是: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家家户户”与“老老小小”位置颠倒了

18、,“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错写成“都赶趟儿似的出来了”。D项原文是: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最寻常”错写成了“最平常”,“像花针,像牛毛”语序颠倒。只有C项是和原文一致的。故答案为:C。【点睛】这实际是考查对课文的背诵和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背诵,而且还要准确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不能似是而非,而应该是一字不差,否则白忙活不能能得分。1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厚重

19、如贝斯轰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ABCD答案:B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具体语境,按照喻体的特点进行选择。“提琴”声音比较柔和,对应“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弹拨”声音叮咚清脆,对应“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贝斯”轰响嘹亮,对应“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铜管齐鸣”声音高亢,对应“飞瀑落下深潭”。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20、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填空题16、按照要求填空。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不能将“似”写成“是”,不能讲“燕”写成“雁”。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点睛】本题都是上句对下句或者是下句对上句的题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考查对诗词的记忆默写能

21、力。只要注意根据提示对出上、下句即可。17、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朗润笼罩涨水应和赶趟嫩叶嘹亮黄晕混合窠巢sulsuchng喉咙酝酿披戴抖伞答案:rn;lng;zhng;h;tng;nn;lio;yn;hn;k;hu;ning;蓑;笠;擞;撑注意“笼”“涨”“和”“晕”“混”都是多音字,要根据词语意思判断读音。“嫩”“窠”容易读错。“蓑”不要写成竹字头,“擞”不要写作“数”。故答案为:rn;lng;zhng;h;tng;nn;lio;yn;hn;k;hu;ning;蓑;笠;擞;撑【点睛】本题考查对字形和字音的识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查字

22、典,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的拼读和书写。18、“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的,它的上句是“。”答案: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作者和诗题的记忆,要求对原文内容理解记忆准确。故答案为:1.志南和尚;2.绝句;3.沾衣欲湿杏花雨【点睛】复习名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19、按照要求填空。一鼓作气

23、,。(左传曹刿论战)答案:再而衰;三而竭注意“衰”不能写成“哀”,“竭”不能写成“揭”。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点睛】本题都是上句对下句或者是下句对上句的题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考查对诗词的记忆默写能力。只要注意根据提示对出上、下句即可。20、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后四

24、句写。“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答案:观;实景;虚景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前六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后四句写虚景。故答案为:观实景虚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歌写作背景,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这些知识点,就能很好答题。“实景”是指眼前所见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景”是指并非眼前所见,而是回忆、想像或是梦境中的景象。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