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009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9月第2 4卷第5 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Sept.2023Vol.244No.5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张翰,江舟摘要:大概念教学是高中思政课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以知识素养化检视思政课大概念教学,避免出现知识的符号化认知遮蔽知识价值、知识的浅表化学习阻碍素养形成、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导致教学异化等问题。研究认为,要基于知识素养化澄清思政课大概念教学理念,即透过知识结构挖掘素养成分,组织深度学习孕育学生素养,促进意义建构引领学

2、生发展。基于知识素养化探索思政课大概念教学的路径是:提炼大概念,奠定知识素养化的知识基础;聚焦大概念,建立知识素养化的学习机制;依托大概念,构建知识素养化的实施范式。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知识素养化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9-7 2 2 8(2 0 2 3)0 5-0 0 0 7-0 5D0I:10.16826/ki.1009-7228.2023.05.002引用格式:张翰,江舟.基于知识素养化的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探析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 0 2 3,2 4(5):7.本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呈现的“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

3、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重要变化,开启了一线教师以大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新践履。作为“对个别的事实和技能赋予意义和链接之概念、主题、问题”2,大概念有助于实现学科知识间的纵向整合、横向关联和多元联结。大概念教学意味着“对知识的新理解与新定位,蕴含着知识观的转型 3。从这个层面上看,要发挥大概念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从知识素养化的视域,明确什么样的知识是素养化的知识,探寻将素养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素养的大概念教学路径。本文以国家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框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教学为例,探析基于知识素养化的大概念教学。一、以知识素养化检视

4、思政课大概念教学的问题知识素养化要求教师挖掘符号化知识背后蕴含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并以之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必备品格的养成和关键能力的生成。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虽然知道要结合新课标的育收稿日期:2 0 2 3-0 6-2 5作者简介:张翰,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舟(通讯作者),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 2 5 0 0 9)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资助课题“以学科大概念教学促进中学思政课程转化的实践研究”(2 0 2 1JY14-ZA11)。7人理念进行大概念教学,但由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符号化层面,对知识素养化认知不够

5、和存在实践偏差,因此导致大概念教学未能发挥出应有效果。(一)知识的符号化认知遮蔽了知识价值知识观是对知识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等的认识,回答的是知识是什么、知识有何用等问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但对于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知识有哪些属性、知识的价值又在哪里,一些教师在认知上仍处于混沌状态,停留在符号本位的知识观,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知识就是符号”,即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点;“知识是只需要记住的,与学生无关的客观外在物 4。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最大魅力在于它是思想+政治+学科 的融合 5,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表层的知识符号,思悟知识背后的深层价值,进而提升道德判断力和实践力。

6、思政课教师如果将知识仅仅看作符号,只看到知识作为表层符号的认知属性和知识的认知价值,势必会导致知识价值被遮蔽,在教学中就会表现为只关注知识符号的作用,而弱化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的发挥;忽略将知识与学生的发展主动联系和对接,阻碍着以素养为本的高中思政课教学价值的实现,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节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创设了主题化情境,设置了议题,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实践方式和现实意义,并围绕这三方面对其下位知识内容逐一讲解。通过分析上述教学行为发现,虽然具备创设主题情境、设计议题和设置学习任务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但教学活动仍然是受教师表层符号的知识观所驱动的,即把知识简单理解为

7、符号。教学中围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琐碎的知识符号挖掘,挖得再深,也是符号本身的深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更为丰富的价值被遮蔽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主动更新知识观,而只是把新的教学方式纳入旧知识观的轨道,导致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新的教学方式都无法改变教学行为在本质上的陈旧,都会悖离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初衷。(二)知识的浅表化学习阻碍了素养形成学科知识反映的是前人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成果,表达的是前人对世界某个领域、某个层面的理解。理解知识首先是学生如何从他人的认识成果中理解世界,即“将人类积累下来的历史形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认

8、知结构中的现实存在形态的知识”,这是一条短时间内便捷、高效地理解世界的学习路径。“理解”是学习的表现,但这里的“理解”是布鲁姆目标分类中的“理解”,是认知层面中仅高于识记的一个认知层次。这一层次的理解是学生占有、接受符号化的知识,获得现成的专家结论,形成认识论立场的理解,属于浅表学习。知识就是符号,学习就变成了接受符号,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符号,也只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符号本身进行深度的挖掘。学生在学习中被动获得了大量的符号化知识,但并不明白学习符号化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毕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占有和被动接受的过程,掌握知识也不能和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划等号。以“基层

9、群众自治制度”的学习为例,学生获得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实践方式和现实意义等知识后,面对与他生活相距甚远的知识,他会感到困惑,即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做什8么?除了用来应对考试外,它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些困惑在符号化学习观下是无法找到答案的。符号知识的过密化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浅显、浮于表面,无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三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导致了教学异化在开展大概念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虽然一些教师也能够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开展活动,但受知识符号化观念的影响,知识内容被切割为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及其下位知识内容,由此创设出的教学情境也只是为帮助学生理解琐碎知识内容服务,问题的设置也更多的只是为了引

10、导学生找到知识性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活动只是为了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仅仅指向学生知识记忆和技能熟练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教学设计中,一位教师将知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围绕下位知识内容进一步挖掘。针对每一个知识内容分别创设了对应的情境,针对每个情境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围绕每个问题逐一开展活动。如围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教师就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基层群众自治的内涵是什么?基层群众自治有哪些特点?什么是村委会?村委会的职能有哪些?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村民自治的内容有哪些?这样的课堂浅表性内容太碎、琐碎化情境太杂、知识性问题太多、浅层次活动太频。虽然教师

11、给问题贴上了“议题”的标签、给活动打出“任务”的旗号,但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在认知方式、情感体验、思想境界、处事方式等维度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与整体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也相去甚远。二、基于知识素养化澄清思政课大概念教学理念开展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教师需要提升理论水平,对知识素养化进行学理澄清,以使素养为本的大概念教学有充足的学理支撑。(一)要透过知识结构挖掘素养成分知识是以符号呈现和表达的,但又不等于符号;知识是有意义的,其意义隐藏在符号的背后。具言之,“知识既是内容之知,又是能力之知和价值之知,内容之知背后蕴藏着能力之知和价值之知”7。知识的这种多层结构决定了知识既具有表

12、层符号的认知属性,又具有思维方法的社会属性,还具有价值观念的文化属性,由此,知识的认知价值、实践价值、教育价值等多重育人价值也得以澄清。正是因为知识的内在结构中蕴含着素养成分,所以素养化知识转化为素养才有可能,素养也才能够从素养化知识内部生长出来。鉴于此,教师要能够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多个维度理解知识,在从教材知识中掌握符号的同时,还要挖掘其中隐含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因此,思政课大概念教学要从知识内容中挖掘素养成分。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为例,教师要避免仅仅停留在知识符号本身,要善于分析符号背后的意义。如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要思考采用这种形式的原因。事实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是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联系的。只有把它放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单元体系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组织形式”这个知识符号的意义。采用村委会、居委会的组织形式是为了更好地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已解决。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该知识符号背后所潜藏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再如,对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教材中涉及五个方面,这一知识符号背后隐藏着系统的思维方法,即发展基层民主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因为基层群众自治不是依靠某一个方面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用的背后则隐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

14、思想和观点。只有在此知识观下,教师才会自觉地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路去引导学生认识知识;学生才能通过透视知识符号背后特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符号本身。(二)要组织深度学习培育学生素养知识不仅仅是表层的符号,还有深入知识本质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知识学习要超越符号,要有深度学习的过程。深度学习是通过学生的深度理解实现的,深度理解是教育学立场的,是主体通过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对话而获得自我发展的活动。相对于认识论立场的理解只包含了理解世界,教育学立场的理解则超越了认知层面,包括了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理解自我。由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括理解符号所表达的含义,也包括理解

15、符号所包含的意义。深度学习就是要重建知识与学生个体的关系,实现从学习知识是占有外在于学生的符号观点,到学习知识是建立“物我关系”“你我关系”“自我关系”观点的重建。由此,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懂世界、懂他人、懂自我,充分发挥知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无论是理解世界还是理解他人,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我。理解自我属于元认知,强调的是学生在获得他人对世界的认识成果的同时,比较“我”(学生)在认识世界时是否具有他人理解世界时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反思“我”在理解世界或某事物中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上是否与他人有差异和差距,通过这个知识的学习促进个体思维方式的改进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增强自我理解世界的能

16、力。学习中学生如果不能理解自我,则会形成“世界和他人都会外在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就不能成为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过程。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学习中,学生应通过学习在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的同时,还能理解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国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了不同制度的思维方法;通过学习,在掌握基层群众自治的多样实践方式的同时,还能认识到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我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形成了这些思维方法,这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三)要促进意义建构引领学生发展知识素养化要求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符号,而是要为学生的意义建构创造条件,进而为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创造条件,其中既包括为

17、多样的学习内容创造条件,还包括为不同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从学习内容看,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教思想,要考虑如何能够为学生懂世界、懂他人、懂自已创造条件,要思考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方法形成以及价值观形成分别需要什么条件。从学习方式看,教师的教学要考虑如何为意义学习、建构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思考怎么促进学生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达到理解他人、理解自我的目标。以问题设计为例,促进符号传递的教学观下设计的知识性问题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观下设计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上位但浅表,后者下位但深刻。以某老旧小区遇到的加装电梯问题为背景,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问

18、题情境:“子议题1:这些问题该找谁?”“子议题2:问题症结在哪,如何破局?”“子议题3:居民自治为何能助力和谐社区建设?”这些情境化问题一方面9为学生在对真实性问题的解决中掌握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这些情境化问题中蕴藏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渗透了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的价值观念,为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以及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同创造了条件。三、基于知识素养化探索思政课大概念教学路径高中思政课教师应围绕“如何将符号化知识转化为素养化知识”“素养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素养的机制是什么”“教师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素养化知识的内化”这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

19、核心议题开展大概念教学实践探索。(一)提炼大概念,奠定知识素养化的知识基础实现知识素养化要求教师改变对知识认知的自发状态,能够超越知识本身,从概念性高度理解知识,即“超越具体事实或现象,在抽象观念的层面上把握事物间联系、机制或变化的深层次理解”。大概念将符号、思维、价值观有机整合,将符号化知识转化为素养化知识,成为素养的表征,彰显知识内在价值。但大概念是内隐的,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去挖掘和提炼并形成一个观点体系,即大概念群。当教师从大概念的视角解读教材文本时,就能够以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知识,实现从只见表层符号的知识点文本解读范式,到见符号、见思维、见价值观的大概念文本解读新范式的

20、转型,为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课中,按照这一思路解读教材文本,教材中琐碎、浅表、散乱的知识内容就转化为了由一个中心观点和三个子观点构成、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大概念群。中心观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子观点1:村(居)委会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保障。子观点2:基层民主实践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需要系统推进。子观点3:推进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二)聚焦大概念,建立知识素养化的学习机制化知识为素养的关键在迁移,而具有迁移价值的是大概念。因此,在素养导向下,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大概念的过程,学习

21、素养化是大概念内化的过程。不过大概念无法通过直接传授而习10得,而是需要经过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迁移才能实现内化。换言之,学生首先要形成大概念,再跨越不同情境迁移大概念。“用以促学”是大概念迁移性学习得以发生的机制。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用中学”“做中学”将大概念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并在这一过程中内化大概念。在大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大概念,建立知识素养化的学习机制,促进学生通过大概念学习真正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理解自我,从而促进素养形成。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例,学生只有理解了针对不同问题我国制定了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的问题,“村(居)委会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保障”的

22、大概念才能得以内化;学生只有理解了基层民主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形式才能有效解决,“基层民主实践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需要系统推进”的观念才能内化;学生只有理解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才能认识到它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推进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的大概念才能得到内化,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才得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内化更深层次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的同时掌握了浅层的知识内容,在实现高位目标过程中实现了低位目标。(三)依托大概念,构建知识素养化的实施范式在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中,作为素养表征的大概念、驱动大概念学习的真实性问题、

23、促进真实性问题展开的灵活多样的学科任务成为三个基本要素。教师要围绕“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这三个有机统一的要素为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深度理解创造条件。首先,提炼大概念,为学习内容素养化创造条件。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提炼了三个具有层进关系的大概念。大概念的提炼为学生确立了素养学习目标,为学习内容素养化提供了条件,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内容,又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特定的价值观念。其次,还原真问题,为学习评价素养化创造条件。为了帮助学生生成大概念,教师要将大概念还原成真问题,通过具有驱动性的议题链促进学生思考,要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真实性问题的思考来实现的,主动为学生形成大概念创造条件。再次,设

24、计活任务,为学习活动素养化创造条件。为了避免活动的形式化,教师要将真实性问题转化为活动性任务。任务是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将思维可视化、将学习路径化,为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形成具体路径指导。这时学生参与的是一个学科实践,即任务源于实践一一在具有实践特征的“类实践 中完成任务一一为了今后的实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活任务,实现环节环节一子观点1:村(居)委会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保障。环节二子观点2:基层民主实践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需要系统推进。环节三子观点3:推进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政课大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理念,将符号化知识转化为素

25、养化知识,将素养化知识再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大概念教学提质增效。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 0 17 年版2 0 2 0 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2 0:4.2李学书.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 0 2 0:16 1.3张良.素养教学论:化知识为素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深刻思考真问题,深人心灵构建大概念。最后,建构统一体,为学习目标素养化创造条件。将上述环节放到一个统一体中进行设计,真问题指向大概念,活任务指向真问题,每个环节相互衔接,共同促进素养学习目标即大概念教学目标的达成,避免了教学的异化(见表1)。表1“大概念”“真问题”

26、“活任务”的统一体大概念出版社,2 0 2 3:92.4郭华.“教与学永远统一”再认识教学认识论的视角.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7,44(1):7 5.5王国芳.超越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四个维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 0 2 2,2 3(3):40.6郭元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变革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 0 2 1:2 2 1-2 2 2.7李润洲.知识素养化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 .南京社会科学,2 0 2 2(7):138.8杨向东,黄婧,陈曦,等.论概念性理解一兼及“钱学森之问 的教育破解途径 J.教育发展研究,2 0 2 2,42(2

27、 0):5 4.编辑:刘德勇真问题议题1:这些问题该找谁?议题2:问题症结在哪,如何破局?议题3:居民自治为何能助力和谐社区建设?活任务活动1:问题归类活动2:答疑解惑?活动3:点评发言Analysis of the Big Idea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Se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ZHANG Han,JIANG ZhouAbstract:Big idea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acc

28、omplish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eachers should examine the teaching of big ide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urses with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so as to avoid such problems as the symbolic cognition of knowledgeovershadowing the value of knowledge,the superficia

29、l learning of knowledge hindering the formation ofaccomplishment,and the fragmented teaching of knowledge leading to the alienation of teaching.According to theresearch,to clarify the big ide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based on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whichmeans excavating the accompl

30、ishments through the knowledge structure,organizing deep learning to nurtureaccomplishment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o guide students development.The path of exploringthe big idea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based on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 is:refining the bigidea

31、 and laying the knowledg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focusing on the big idea andestablishing a knowledge-based learning mechanism and relying on the big idea,to construct the implementationparadigm of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senior high school;big ideas teaching;knowledge accom-plishment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