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菊花”意象(解析+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3249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古诗词“菊花”意象(解析+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古诗词“菊花”意象(解析+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花就是菊花。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菊花作为意象在诗词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隐士的象征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斗士的象征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

2、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伤感的象征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代表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例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

3、寒的品格例如: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菊花枯而不陨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里赋予了菊花倔强的性格和反抗精神。咏菊诗歌鉴赏题汇编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菊花元 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案】(1)表现作者喜爱、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2分)(2)寄托了作者对坚贞不屈,独立孤傲个性的欣赏,对高洁隐逸人格的向往和追求。(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

4、,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注】罗含:语出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金鹨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1.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结合前四句逐句进行理解分析。首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出了其颜色。颔联使用了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结合注释进行理解用典之意,并且抓住“色”“香”体会菊花的特点。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

5、诗是一首咏物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所以分析诗人的感情的时候,要结合菊花的特点、诗人对菊花的态度来进行分析。前六句都在描绘菊花,前四句写了菊花的色与香,就如同诗人的才德一样;五、六句写菊不畏霜菊而怯日暮。七、八句写菊花的愿望,注意“白玉堂”可以理解为朝廷。据以上理解对诗人的感情进行分析即可。1.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2.借物抒怀。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愿望。三、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

6、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注释】 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罗含:东晋人,也酷爱菊花。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这里喻指朝廷。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释】 糗粮:干粮。政:通“正”。陶翁:陶渊明。12下列哪部作品中不能同时查阅到这两首诗( )。(2分)A唐宋诗集 B干谒诗选 C咏物选集 D律诗集萃13两首诗吟咏对象均为“菊”,均提到陶渊明,主旨表达却各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2、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体

7、裁内容的能力。两首诗一唐一宋,故可以查阅唐宋诗集;由题目可知两首诗都是咏物诗,可以查咏物选集;两诗中间两联都对仗,分别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可以查律诗集萃。排除ACD。故选B。13、李诗借陶令篱边色写菊花的品格高洁,但是并未借此表达隐逸之情,借花自况,表达不畏倾轧打击而担忧赋闲迟暮的忧虑,希望得到援引赏识。杨诗突出野菊默默无闻,不被关注钟爱,但是,不改其清幽本色,以折枝欣赏表达对其的赞美。同时,把野菊与希求陶渊明赏识的庭菊比较,进一步凸显其特立独行,高洁脱俗的品质。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

8、当的一项是A“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院”,说明菊花极多,但在“飒飒”秋风中菊花虽多,仍显得孤寂,给人以“孤孑无伴”之感。B“蕊寒香冷”形象地描绘了菊花迎着风霜开放的劲节和神韵风采。C诗中的“青帝”是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我若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体现了农民起义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D“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通篇不着一个“菊”字,但都紧扣了菊花的特点来写,一看就知道是咏菊。B诗中的菊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美他们迎霜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

9、环境,所遭受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C诗人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是祈求天公的同情和怜悯,而是靠推翻旧政权,“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做命运的主人而不做命运的奴隶。D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豪壮,对菊花充满了尊敬、同情,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拟人、象征的表现手法。【答案】:A;D提示:唐末诗人林宽有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背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突出的一个。文人吟菊诗很多,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菊花似乎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

10、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而黄巢的题菊花,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诗中写菊花迎霜开放的劲节;写自己有朝一日实现宏伟抱负,让菊花、桃花共享春天的温暖,使劳动人民做命运的主人的美好前景,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作者尊敬菊花,赞赏菊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在春天,共享春天的和煦阳光,充分表现了黄巢的空阔胸襟和远大抱负。这首诗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值得仔细鉴赏、品味。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释】黄巢(820年884年):唐朝曹州(山东省菏泽)人,世为盐商。广明元

11、年(公元880年),巢为农民军领袖,攻陷洛阳、长安,发动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史称为黄巢之乱。不第:科举考试未中。【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到秋来九月八”,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是在秋季。B“我花”指菊花,“杀”在本诗中是凋谢的意思。C黄金甲实指菊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香”、“黄金”等词可以看出长安城遍布菊花。【2】下面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是()A“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们迎接这个佳节到来的作用,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B第三、四句从味觉和视觉写出菊花开遍京城长安,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美。C本诗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人借菊花抒发自己藐视天地的

12、雄伟气魄。D本诗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答案】【1】D【2】B【解析】【1】试题分析:“香”、“黄金”看不出遍布菊花,而应该是“透”、“满城”等词体现。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重阳后菊花(之一)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注释】靥:y,笑脸。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民间在这一日常以登高、赏菊等风俗来表达求福求寿的愿望。【1】本诗一、二句精于描写,“_”一词写出了菊花受冷落的境遇,“_”一词写出了菊花灿烂美丽的姿态。【2】全诗借花讽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就此作简要赏析。【答案】【

13、1】寂寞 金靥【2】世情儿女只看重阳一日花,实为求福求寿,不为赏花。作者借此讽刺世人庸俗和功利。然而重阳后的菊花虽无人观赏,却依旧灿烂美丽,由此表达了作者对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脱俗品行的赞美。【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根据要求提取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能力。一空可提取“寂寞东篱湿露华”中的“寂寞”作为答案。二空可提取“依前金靥照泥沙”中的“金靥”作为答案。理解好诗句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考查多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诗中的菊花虽然开放在重阳节之后,但依然光彩照人,然而那些没有情趣的世俗之人就不再前来欣赏了。作者借赏菊之事讽刺了世人的趋炎附势、浅薄庸俗之态。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虽遭冷落依然灿烂

14、的高洁脱俗品行的赞美之情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咏菊宋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重阳后菊花二首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注释)外:见外。(评注)1、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 ”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 “ ”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 。2分【答案】物性 金靥 主动选择风霜,傲霜斗寒的品性 讽刺世人的庸俗之情讽刺世人没有高雅情趣或:对菊花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品行的赞美。 八、阅读下两首诗,完成各题重阳后菊花二首范成大其一寂寞东

15、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其二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注】垂车:又称悬车,指悬挂车子,不再当官上朝。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诗首句写重阳节后菊花无人观赏,借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指出吟咏对象。B.第一首诗中,“湿露华”是说菊花带着湿露,鲜嫩可爱;“金靥”用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C.第二首诗中,首联写“登高”过后菊花尚新,但“酒徒”与“诗客”都已不再来赏菊花了。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后菊花无人欣赏的无限悲叹。15.这两首诗均创作于作者致仕家居石湖时

16、,请分别从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思想感情三方面赏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14.D(第二首诗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15.(6分)第一首诗先描写菊花的美丽而寂寞,无人欣赏,再议论世人没有超脱的情趣,不懂赏花。语言风格较含蓄,表达了对庸俗从众的世人的讽刺之情。(3分)第二首诗先叙述菊花尚新却无人来赏的状况,再议论类比退士居家后,亲交故旧都不再到门拜访的相似处境。语言直白,表达对势利的酒徒诗客、亲交故旧的讽刺之情。(3分)九、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甲】咏菊 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乙】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17、,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外:见外。(1)甲诗中说“物性从来各一家”,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一个最能代表菊花“物性”的字。(2)【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_的品性;【乙】词借菊花抒感,表达了作者 _的心情。【答案】(1)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分析。物性,这里指事物的秉性。最能表现菊花“物性”即秉性的字应该是“择”。甲诗中“谁贪寒瘦厌年华”与“菊花自择风霜国”形成对比,突出了菊花主动选择风霜,傲霜斗寒的品性。(2)本题考查诗歌主旨分析。甲诗“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的意思是:不是春光排斥菊花,不让菊花在春天里开放,而是菊花自己选择

18、到秋天的风霜中去。表现了菊花不惧风霜、傲雪斗寒的品格。乙词作者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顿生人不如菊之感。实则暗写她无法排遣的思念丈夫的寂寞之情。答案:(1)择(2)主动选择风霜、傲霜斗寒的品性;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赠刘景文【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1)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 ”、“ ”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2)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3)“橙黄橘

19、绿”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季节?(4)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5)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6)这是一首赞咏 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 ,实际上是用傲霜枝,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孤高傲世的品格。【答案】(1)(荷尽 菊残)(2) (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橘,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3)(秋末冬初)(4)(即使青春流逝,人生将晚,但还是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或: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6)

20、秋令 晚秋景色之美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画菊南宋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是南宋故臣。(1)托物言志是本诗的特点。从“菊”身上,你能读出怎样的诗人形象?(2)请赏析“抱”在诗中的手法和作用。【答案】(1)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

21、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2)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宁可枝头抱香死”句意: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抱”运用拟人修辞,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声,形象而贴切。答案:(1)高洁坚强,宁死不屈;孤洁高傲有个性,独立而不盲目从众。(2)示例: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声,形象而贴切。十二阅读下面二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菊秋瑾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1)这两首咏菊诗,运用同一

22、典故,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请指出这一典故是(2分)(2)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元稹菊花的三、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3)秋瑾,晚清著名的革命烈士,号鉴湖女侠。有人评论她的这首菊,刻画了一位“斗士”形象。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3分)【答案】(1)爱菊的陶渊明。(意思相关即可)(2)菊花在百花之中是后凋谢的,菊花谢尽,便无花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3)赞同。作品的第一句用“铁骨霜姿”表现了菊花不同凡响的外观形象,他坚强、孤傲、不怕风雨,敢于战斗;同作者一样,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抓住“铁骨霜姿 ”“耐晚风”,说得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