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 0032023 年 11 月Nov.2023校外导师制度即建立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进行联合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越来越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实效。一、研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一贯坚持的理念。当今时代,国际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却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实力的竞
2、争,尤其是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影响着高等教育实力的竞争。高校实施校内、校外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校外导师评聘到考核,许多高校都制订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采取了系列措施。发掘校外导师的“党建思政教育”功能是导师制的拓展发展方向,要融合校内导师培养指导,建立党建思政教育基地,将党建思政教育纳入校外导师的日常管理考核中,从而建立“双导师双基地双培养”的“三双一融合”培养模式。校外导师制度在理工科院校日渐普及,且初具规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发展是当今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的模式,它不仅能加强科研创新协作,更能推动人才交流,真正实现
3、“大学是职场的必修课”这一目标。以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有专业学位研究生 100 余名,累计聘任 50 余名校外导师,涵盖中国航天院所、科工集团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已完整实施了校外导师评聘、考核、管理等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双导师”培养模式下,丰富了校外实践锻炼经历,了解了行业发展趋势,开拓了其毕业设计选题思路,使毕业设计选题更具应用性和适用性,人才培养成效进而得到巩固,以至于部分非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有申请增加校外导师的意愿。二、概念解析校外导师又被称为企业导师,其不同于高校体制内的专任教师,但符合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要求,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技术
4、人员。校外导师肩负研究生培育的重要职责,其选拔应具有相应的标准。首先,校外导师应具有较高的德行素养,拥护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且热爱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法律法规,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其次,校外导师应是某一行业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能做到为人师表。类比高校研究生导师,校外导师在选拔时也应具有一定的职称、专业技术职务、擅长领域、年龄等限制,能完整完成一届人才的培养,保证育人的连续性、稳定性及质量。部分专业学位授权点还可根据专业研究生实际培养情况设定符合特定学科发展的导师选拔要求,如要求企业导师具备相关
5、专业技能、在部分领域有实验平台及操作指导权限等。对于具有特殊技能的企业导师,在选拔时可以适当降低职称、年龄等条件。目前,高校选拔校外导师是以“学校搭建对接平台,院系自主组织实施”的方式进行。即高校统筹制订专基于校外导师制的理工科院校“三双一融合”德育模式研究周 鑫摘 要:校外导师肩负着培养研究生的重要职责,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关键辅助力量。文章以深入挖掘校外导师“思政育人”功能、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全过程、全方位“思政科研双线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聚焦研究生校外导师发展模式探索,以期建立“三双一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提供重要支撑。作者简介:周鑫(1988),女,北京人,中级讲
6、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思政教育。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7-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32-0003-03关键词:校外导师;德育工作;人才培养(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德育与管理0042023 年 11 月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评聘管理办法,建立校级宏观层面的选聘、考核指导意见与备案制度。依托此意见,各专业学院按照专业特点、培养需求以及校外合作单位的情况,组建校外导师选拔考核组。在选拔过程中,有培养需求指引的目标导向,有设定的考核内容及稳定的考察组成员,并且针对入选的校外导师,有分配具体指导任务、设定聘任期限、开展岗前培
7、训、建立校外导师工作档案等一系列环节。专业学院具有更加灵活、独立的选聘空间,提升了校外导师制的可操作性和匹配度。同时,针对校外导师所在行业领域、工作单位,高校应下放专业学院更多的选拔空间,一方面提升校外导师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学院与行业部门的合作联系,将单一的科研合作转化为科研、培养双轨交流模式。对高校而言,增加了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化;对导师而言,减轻了独立化指导任务的单一性;对学生而言,积累了校外实践的经验;对企业而言,提前预订了行业优质人才。所以,校外导师制度的实施具有诸多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要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流程,使之更符合研究生发展的需求与目标。三、校外导
8、师职责校外导师肩负着研究生德育和智育的任务。智育角度,校外导师应负责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和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践条件,并协助校内导师做好研究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工作,以提升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双导师”培养模式,应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交流,定期交流研究生培养情况,保证培养质量,共同确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指导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写作等。校外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一般高校培养单位重点突出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实践培养中的指导作用,而弱化了其作为导师角色,对研究生德育引导的功能。但校外实践锻炼是研究生塑造品格、价值导向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
9、略的意义。所以,德育培养任务也是校外导师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人格引导高校及培养单位选拔校外导师,应重点考虑某一行业领域有突出贡献、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口碑”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是因为校外导师的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素质人才更具人格魅力,易受学生钦佩敬仰,以榜样标杆的力量引导学生塑造人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外导师专业的技术水平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是培育学生三观的重要因素。校外导师讲解专业实践知识时,应引入开展某项研究或成果转化时的缘由,即科研突破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践与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并配合校内导师做好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
10、划,教育研究生处理好理想、事业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鼓励其进入国家重点行业、需求行业、关键领域就业,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其重要职责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虽然只是协助校内导师完成研究生实践培养工作,但是其依然要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开展德育工作。目前,部分高校将党员身份作为选拔校外导师的必要条件,将其本职工作外参与服务社会的经验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这一举措充分印证了高校对校外导师德行、素质的考量。(二)技术指引研究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一般是在入学一年后,这是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阶段。校外导师是转化的催化剂与引路
11、人,优秀的校外导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与实操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指导经验,了解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能将从业经历与研究生课程理论有效结合,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校外实践培养方案,以避免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锻炼脱节。这样,研究生不仅能在实践中得到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能坚定“所学有所用”的理念,打消部分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恐惧与焦虑。校外导师还应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学习与实践情况,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注重研究生科学精神、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引导并监督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帮助其形成高远的理想、正确的目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研究生将好的“习惯”带回到校内,有助于其规划未来的科研
12、方向,包括学位论文的选题、未来工作目标行业领域的选择等。四、基于校外导师制的理工科院校“三双一融合”德育模式专业学位校外导师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可以通过“三双一融合”的培养模式得以提升。顾名思义,“三双一融合”指的是“双导师”“双基地”“双模式”以及“德育与智育的有效融合”。(一)“双导师”指导“双导师”指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建立校内主导师和校外第二导师“企业导师”的培养机制。高校要为每一位新入学的研究生配备学术导师,从制订培养计划到各培养环节审核、学位申请等都依靠校内导师的指导。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各方人员都应配合校内导师完成培养任务。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再建立校外第二导师,
13、由其负责学生在校外的“一切事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内导师在学生开始校外实践前,将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培养目标反馈给校外导师,以便其制订更合理的实践计划,构建“因人而异”的培养方案。同时,校外导师也应及时反馈学生在企业实践时的思想状态、心理情况和技术掌握水平,以便校内导师适时掌握学生情况、调整未来培养模式、做好学生回归的准备。(二)“双基地”产出随着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成熟,部分高校、德育与管理0052023 年 11 月培养单位与相关企业、行业部门都有项目合作和成果产出,伴随着多方交流的深入,导师会选派部分优质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和企业合作,而有些研究生也会选择去合作企业
14、求职就业,形成了成果产出、技术沟通、人才输出的链条式合作。校外导师制度就是基于以上模式形成的研究生规范性培养机制,高校和企业是研究生的双重培养基地,高校基地旨在夯实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企业基地旨在检验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二者相辅相成。“双基地”所从事的领域相关、技术互通、管理模式和培养理念一致、导师素质匹配,才能无缝对接,将研究生从高校送入企业,再由企业转回高校,未来毕业后再进入企业,形成“求学阶段入职社会,实践过程丰富理论”的“双基地”人才产出模式。目前,卓越工程师是“双基地”产出的终极目标,打造科研型、技术型工程专业人才,将培养口径精准对接目标行业与需求领域,不仅有助于培养各领域拔尖创新
15、人才,而且能避免研究生培养模式成长路径单一、专业技术过于集中的现象。(三)“双模式”培养“双模式”培养侧重于区分高校理论输出培养和企业技术提升培训的差异性。校内导师是理论的教授者,校外导师则是实践的领路人。校内导师将扎实理论基础、创新科研技能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目标,以课堂教学、组会教学、校内平台实践教学为途径,侧重思考与研究。校外导师注重提升研究生的实操能力,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校外导师应以具体工程问题、项目为载体,引导研究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两种培养模式“动静结合”,且在培养目标、科研方向上保持一致,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实践技能。“双模式”培养还应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在高校
16、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企业环境中培养技术人才的“协作能力”。因此校外导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主动适应职场生活,建立“独立沟通协作”的职业发展模式。(四)德育与智育的有效融合研究生教育应包括智育和德育的双向培养,智育是科学知识的提升,德育则是个人品格的塑造。企业导师制度需要将德育和智育有效结合。首先,企业导师的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协助校内导师关注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其次,在企业导师中选拔党建导师,使其参与学生所在党支部的活动。可通过企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校内教工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丰富的党建活动,提升党建活动效果。同时,加强支部共建,加深校企合作
17、,在企业中建立“党建活动教育实践基地”,将企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党建活动教育实践基地能有效促进校企“德育”交流,它以企业党建工作为基础,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结合高校师生党建共建模式,实现校企师生三方共建,并推出不同特色的主题党日、共建活动,形成党建引领、科研加持、师生参与的系统化培养模式,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五)构建“师言导语”校外导师传帮带制度企业导师的培育是高校与校外单位协同育人的重要探索,也是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育的关键之路。企业导师的德行素养关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应联合校外单位,开展针对企业导师育人从教的专业化培训,包括师风师德、
18、人才培养、法律法规意识、心理教育、危机处理等一系列内容,并开展育人考核。严格的考核机制有助于高素质企业导师队伍的建立。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外导师管理机制,高校可联合校外单位建立“师言导语”,即校外导师传帮带制度,以交流会的形式开展企业导师经验分享,为新导师匹配“上岗导师”。通过“老带新,新促老,传帮带”的形式,建立人才培养与导师成长并行发展模式,进一步凝聚育人共识,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深化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结语高校开展跨部门、跨领域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双平台”对接是推进以智慧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
19、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指示的重要实践,符合全国人才工作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等会议精神,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思政考核选聘机制”,培育校外实践单位“党性教育联合实践基地”,选拔“企业党建导师”等措施,完善校外导师选聘、管理制度,实现“双导师双基地双培养”“科研培养与党建思政相融合”的“三双一融合”培养模式,建立校外导师从申请选拔到过程管理、评价考核一体化规范流程,形成具有普适性、易传播的创新机制。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坚守初心使命,并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塑教育生态、赋能教育教学,营造“科教融合、以教为先”的氛围,实现由“育才”到“树人”、由“学为中心”到“学练结合”、由“重科学研究”到“强实践创新”,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提升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质量。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22-10-26.2 眭依凡.“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担负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与思考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