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2237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基金项目:柳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 0 2 1 C B C 0 1 3 4);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面上项目(2 0 2 0M S 0 5 2);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等经费科研课题(G X Z Y Z 2 0 2 1 0 3 1 8)通信作者:徐宏,E-m a i l:3 8 1 8 9 8 4 5 6q q.c o m第一作者:罗甲第,E-m a i l:4 0 8 6 4 3 0 5 6q q.c o m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罗

2、甲第1,2,顿玲露2,周哲屹2,徐 宏2(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 3 0 2 0 0;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广西 柳州5 4 5 0 0 2)【摘要】消法是中医重要的治法之一。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如头摇肢颤多属虚证,抑郁、便秘、嗅觉异常等非运动症状多属实证,治疗应以消法为切入点。该文对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阐述,探讨从消法论治帕金森病的机制及有效性,为帕金森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帕金森病;颤证;震颤;颤振;消法中图分类号:R 2 5 5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9 6 2 1/j.c n k

3、 i.1 1-3 5 5 5/r.2 0 2 3.1 4 0 3 帕金森病(P a r k i n s o n sd i s e a s e,P D)临床上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1。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我国6 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7%2。对于老年人来讲,P D在影响生命健康与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正在不断增加患者家庭与社会的负担。P D是一种慢性、无法逆转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但引起该病变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针对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进行综合治疗,最常用的疾病缓解药物包括单胺氧化酶-

4、B抑制剂和多巴胺激动剂等,还包括以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神经核毁损术为代表的手术治疗,但目前现有治疗方案均无法根治本病,只能缓解疾病的发展进程2。此外,中医药对P D的治疗存在良好疗效,可以有效改善P 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3。消法是中医重要的治法之一,主要针对标实证,包括气滞、痰浊、瘀血、邪风等,临床运用此法治疗P D有优势4。本文基于消法理论探索治疗P D的机制,并举验案1则。1 中医对P D的认识P D可归于“颤振”范畴,是因脑髓失充,筋脉、肢体失控而发生以头部或肢体摇摆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5。素问脉要精微论 言:“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此条

5、文阐明肢体摇摆属风象,与肝、肾、骨髓密切相关。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虚弱等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为本,以风、火、痰、瘀等引起风动之象为标,详述如下。1.1 从虚证角度认识P D 素问至真要大论 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含有震颤的意思。灵枢海论 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指出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脾胃虚弱等证候。脾主肉,脾虚则肉枯槁无力;髓海空虚,脑失去髓海的濡养,便会出现上下皆虚的症状,接而出现眩晕、拘挛、震颤等症状,与P D所体现的病证相似。医宗必读 有“肝肾同源”之论:“然木即无虚,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自养,血不

6、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该条文指出肝肾之间的联系。明代医家孙一奎在 赤水玄珠中首次将该病命名为“颤振”,指出“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强调颤振无法随意控制。孙一奎认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肾火,极为难治”,对该病发病年龄、预后及病机有详细的见解,这与 黄帝内经 记载的相关记录在认识上一致,如 素问逆调论 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明王肯堂也提出“颤振”病名,其在 证治准绳 中云:“肝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亦有头动而手足不动者,盖头乃诸阳之首,木气上冲,故头独动而手足不动也。散于四

7、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此皆7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 木气太过而兼火之化也。”清高鼓峰在 医宗己任编中言:“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明王肯堂的 证治准绳杂病 总结颤振的相关治法:“中风手足曳,星附散、独活散、金牙酒,无热者宜之;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有热者宜之;气虚而振,参术汤补之;心虚而振,补心丸养之;夹痰,导痰汤加竹沥;老人战振,宜定振丸。”黄小玲等6、苏巧珍等7、李小茜等8

8、认为,本虚标实为P D发病的基本病机,其中本虚主要体现在肝、脾、肾不足,阴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水不涵木,精血化生无以为继,则出现头摇肢颤,继而发为本病。吴同越等9基于“阴难成易亏”观点,认为P D的核心病机为阴亏血虚,酿毒入络,指出肝肾亏虚、阴精不足是发病基础,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虚风内动。老年人脏腑衰败,气血亏虚,运行推动无力而成瘀,痹阻脑络,使得精血无法上承,以致大脑髓海空虚,则为颤证,故虚证在治疗上多以补益肝肾气血、养阴生津为法。1.2 从实证致病角度认识P D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证治准绳杂病 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

9、,风之象也。”以上均为肝风内动导致的经脉拘急的表现。清赵献可在 医贯痰论 中指出:“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明楼英在 医学纲目 中肯定 黄帝内经 中肝风内动的观点,还进行了扩充,阐明风寒、热邪、痰湿等原因致颤。清代温病医学大家叶天士在 临证指南医案痹 中指出:“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正如 素问至真要大论 言:“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明清中医大家将本病在实证致病的病因病机行进一步扩充,认为外感六淫可致百病,六淫留滞日久可化六毒。素问生气通天论 云:“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毒”是一类可引起病变的剧烈因素,

10、可造成阴阳失衡,改变正常生理状态1 0。杨宁等1 1认为,风痰瘀阻是P D发作的中心病理环节,可存在于疾病进展的各个阶段。何建成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P D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与脏腑虚弱、内风涌动、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均有关联,且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研究发现“毒”邪能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认为“瘀”“毒”是P D的病理产物与病因1 2,西药治疗P D主要为多巴胺替代疗法,随着患者长期的服用摄入,药物毒性会使病情加重,故提出滋肾平 肝、化 痰 活 血、解 毒 散 结 是 治 疗 本 病 的 基 本治法1 3。从上述论述中可以分析看出,在疾病的进展中,外感六邪侵袭人体,合并脏腑功能虚弱,生理功

11、能失调,而产生痰、瘀、湿等病理产物,若不能及时祛除,日久可形成痰、湿、瘀毒。诸多医家认为,P D与痰、瘀、湿、毒关系密切1 4-1 7。综合诸医家观点,笔者根据“毒伤脑络”理论,结合P D病程长、病性缠绵、病情复杂的特点,认为内毒是导致P D的重要病因之一,在补虚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消法理论,通过消除毒邪以治疗P D。2 消法理论的认识消法具有削伐、消散、消除、消导之意。素问至真要大论 指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提示消法可用于治疗因痰、湿、瘀、毒等集聚形成有形之物而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衡、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类疾病1 8。程钟龄言:“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筋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

12、乃得其平。”凡是由于痰、湿、瘀等堆积于人体,或者感受外来邪气,使人体阴阳失衡、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病证在恰当的时期均可以使用消法进行治疗。P D与其他脑系疾病在病因病机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以“痫病”“痴呆”等高发脑系疾病为例,痫病病机为阴阳失调、痰浊内生蒙蔽清窍者,以消痰息风为治法,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1 9;痴呆病机主要为瘀血与痰浊阻滞2 0,使用活血益气、通络活脉的方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日常生活能力2 1。帕金森病(颤拘病)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指出,本病的性质为虚实夹杂,在疾病的不同周期中,P D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侧重差异,即本病的运动障碍与非运动障碍临床症状的表现2

13、 2。其中肝脾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虚的主要证候体现,而风、火、痰、瘀、湿、毒为标实的主要病理因素2 3。笔者认为,P D的实质是脏腑功能的衰弱,而风、火、痰、瘀等实邪贯穿P D的整个疾病进程,实邪侵袭日久可化毒,毒邪进一步侵袭人体,造成阴阳气血失衡,进一步加重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从而表现出抑郁、失眠、便秘、嗅觉失常等非运动障碍,此类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毒邪长期壅滞于体内,进一步削弱人体脏腑功能、损伤正气,正虚邪恋更深,进而推动P D的发展。8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14、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3 基于消法理论对P D的中医治疗笔者基于“毒邪致病”特点,立足于P D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证候特征,临床运用消法,从化痰、祛瘀、利湿等角度治疗P D,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化痰。世医得效方 曰:“痰壅盛,四体重着或拘挛,麻痹颤掉。”老年人阴液不足,若调养不当,遇热邪灼津炼液,成痰化瘀,凝滞于脉络、脑窍,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机逆乱则内风生,发为震颤、僵直等;痰瘀交结,经络、筋脉失养,头窍气血运行不畅,可形成颤证。因此,有医家从痰瘀方面论治本病,如李鲤认为痰瘀贯穿P D发展全过程,以保和丸(方药组成:山楂1 8 0g,神曲6

15、 0g,半夏9 0g,茯苓9 0g,陈皮3 0g,连翘3 0g,莱菔子3 0g)作为基础方,配伍龙骨、牡蛎、郁金、远志、菖蒲等以镇静化痰安神2 4。保和丸为消法的重要代表方剂之一,集化痰、消积、开郁于一体,通过健脾运胃、消痰化瘀,助后天运化、精血化生,濡养脏腑。化瘀。瘀血特点为易于停滞体内,阻滞气机,从而影响血脉运行;阻塞于经络,致筋脉失养,肌肉拘挛僵直。研究显示,P D的证型较多,但基本夹杂有瘀血证,经活血化瘀治疗后,对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 5。如黄少东等2 6采用加味五虎追风散(方药组成:大地棕根1 5g,全蝎3g,天麻1 2g,僵蚕1 0g,蝉蜕6g,制天南星6g),陈水兰2 7采

16、用补肾活血方(方药组成:丹参3 0g,川芎2 0g,银杏叶2 0g,黄精1 5g,熟地黄1 5g,茯苓1 5g,干益母草1 5g,地龙1 5g,益智仁1 2g,郁金1 2g,山楂1 2g,白术1 0g,天麻1 0g,水蛭3g)治疗肾虚血瘀型P D,均取得良好疗效。此外,马云枝认为,瘀血乃内风之源,肾虚乃颤证之根,临证以血府逐瘀汤作为基础方,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牛膝、鸡血藤等活血通络药物,在治疗P D方面收效良好2 8。利湿。湿邪缠绵留恋的致病特点与P D的发病过程相似。马琳等2 9发现早期P D患者以湿热毒邪为患,会出现头屑垢积、面尘脱色等特有的临床表现,此类患者易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故

17、在治疗上以土茯苓、土大黄、土贝母、土牛膝组成的四土汤加减化裁以清热除湿,且固本祛邪兼顾。4 案例举隅患者,男7 2岁,2 0 2 1年5月因“双上肢震颤”前往南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P D,平素服用多巴丝肼片0.1 2 5g,每日3次,双上肢震颤控制尚可。既往有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2型糖尿病病史,病情具体控制不详。现因发热、大便多日未排就诊。入院症见:精神欠佳,烦躁,双下肢行走无力,发热,体温最高3 9.1,头晕,口干黏不欲饮,面无表情,小便黄,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细。专科检查:定向力、理解力、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双上肢肌张力增高,余检查不能配合。西医诊断:P D,高血

18、压病,血管性痴呆,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颤证。证型诊断:湿热阻滞证。处方:土茯苓3 0g,土贝母1 5g,大黄6g,苦杏仁1 0g(后下),滑石1 2g(先煎),通草6g,豆蔻1 5g(后下),淡竹叶1 0g,姜厚朴1 0g,薏苡仁3 0g,法半夏1 0g。5剂,每日1剂,水煎2 0 0m L,分早晚饭后温服。服用完毕后,患者家属代诉患者大便可顺利排出,未见干结,口干较前减轻,患者出现有口角疱疹,目前已无发热,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滑。原方加黄芪3 0g,蒲公英3 0g,黄连片3g,全蝎2g,地龙1 0g,西洋参1 5g,续服3剂。治疗后,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疗效满意,离院时嘱患者定期门诊复诊。按语

19、:本案P D患者为湿热证,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初次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选用四土汤合三仁汤。二诊时,患者有口唇疱疹,故原方继续加大清热解毒力度的同时,予以扶正与祛风治疗,加用黄芪、太子参及全蝎,本次治疗后收效明显。笔者认为,治疗P D在治疗标实证的同时,需要注意固护人体正气,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案患者由于高热、便秘、口干黏、烦躁等临床表现突出,故在治疗上,当先解除由于湿热阻滞导致的上述症状,下一步再进行虚证治疗。5 小结P D是目前公认的疑难病种,因其疾病自身特点,不仅对患病者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还能给患者所处的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医学手段无法根治该病,西药也只

20、能有限地控制疾病进展。受本虚标实、久病则虚等传统中医辨证思想影响,现代治疗多以补法为主,较少甚至忽略消法对于本病的治疗,且传统补虚治疗存在用药时间长、个体差异大而疗效不明确等弊端。此外,除运动障碍外,P D的非运动障碍临床症状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可轻视。医学心悟 云:“种种见证,不一而足,务在明辨证候,按法而消之也。”因此,在使用补益大法治疗本病的同时,须合理9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 运用消法,更好地突出中医药治疗

21、P D的优势。在治疗时,一方面需要有效控制疾病进程,即“治本”;另一方面,早期发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易延治、误治,而疾病后期又缺乏有效的临床手段,而使疾病进展快,患者易丧失治疗信心,运用消法治疗可较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目前,运用消法治疗P D的临床研究较少,临床对于该理论的认识尚有不足,消法理论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仍需进一步得到证实。参考文献1 李淑华,陈海波.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 0 2 1,4 9(6):6 4 2-6 4 5.2C H E NSD,C HA NP,S UNSG,e t a l.T h e r e c o mm e

22、 n d a t i o n s o fC h i n e s eP a r k i n s o n sd i s e a s ea n dm o v e m e n td i s o r d e rs o c i e t yc o n s e n s u so n t h e r a p e u t i cm a n a g e m e n t o fP a r k i n s o n sd i s e a s eJ.T r a n s lN e u r o d e g e n e r,2 0 1 6,5:1 2.3 刘京,刘得水,荣华,等.帕金森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 0

23、2 2,4 2(1 9):4 8 7 8-4 8 8 1.4 刘明雷,车娜,王晨曦.补消合用治疗帕金森病J.河南中医,2 0 1 3,3 3(1 1):1 9 2 6-1 9 2 7.5 孙利民.从中医水不涵木谈帕金森病的发病与治疗J.四川中医,2 0 1 5,3 3(1):3 0-3 2.6 黄小玲,王爱学,吴兴华.补肾活血方与美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 的 临 床 效 果 分 析 J.当 代 医 学,2 0 1 7,2 3(1 2):6 8-6 9.7 苏 巧 珍,梁 宏 风,安 畅,等.帕 金 森 病 现 代 中 医 病 机 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1 6,3 6(1 2):1

24、5 1 5-1 5 1 7.8 李小茜,何建成.肝肾同源理论之溯源J.西部中医药,2 0 1 9,3 2(9):4 5-4 9.9 吴同越,钱小溪,伊慧敏,等.基于朱丹溪“阴难成易亏”观点探讨帕金森病证治J.福建中医药,2 0 2 2,5 3(4):3 1-3 3.1 0 杨 仓 良,杨 佳 睿,杨 涛 硕.中 医 毒 邪 学 说 的 形 成 与 发展J.新中医,2 0 2 0,5 2(1 0):9-1 3.1 1 杨宁,过伟峰,刘卫国,等.3 0 0例帕金森病患者病机证素分布规律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1 6,3 2(6):5 4 0-5 4 2.1 2 史鑫鑫,何建成,符德玉,

25、等.从“风、血、毒”探讨帕金森病的病 机 与 治 疗 J.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2 0 2 2,4 0(3):1 2 1-1 2 4.1 3 汪锡金,张煜,陈生弟.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与治 疗研 究1 0年进展 J.中 国 现 代 神 经 疾 病 杂 志,2 0 1 0,1 0(1):3 6-4 2.1 4 黄少东,梁健芬,陈月桥,等.梁健芬从浊毒致病论治疗帕金森病经验J.四川中医,2 0 2 0,3 8(5):1 3-1 6.1 5 常学辉,刘瑞娟.李鲤老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 0 1 7,4 4(9):1 8 2 9-1 8 3 0.1 6 高颖,谢颖桢,王永炎.试论浊

26、毒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 0 0 0,9(6):2 6 6-2 6 7.1 7 张顺宵,刘毅,孙艳,等.从毒论治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思路及 应 用 J.山 东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2 0 1 6,4 0(5):4 6 1-4 6 3.1 8 钱伟强,王敏,马晓峰.论 金匮要略“分消法”及其证治规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1 9,3 5(2):3 7 8-3 8 1.1 9 田茸,史正刚,蒋萃,等.基于风痰瘀理论运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癫痫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 0 1 8,2 9(1 2):2 9 5 0-2 9 5 2.2 0 田金洲,韩明向,涂晋

27、文,等.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0 0,2 3(5):1 6-2 4.2 1 代楠.中 医 治 疗 脑 梗 死 后 血 管 性 痴 呆 的 临 床 疗 效 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 0 2 0,1 8(2):1 7 3-1 7 4.2 2 雒晓东,李哲,朱美玲,等.帕金森病(颤拘病)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 0 2 1,6 2(2 3):2 1 0 9-2 1 1 6.2 3 张晶晶,马云枝.马云枝分型论治帕金森病J.湖北中医杂志,2 0 1 6,3 8(1 0):2 6-2 7.2 4 常学辉,张良芝,孙燕.基于数据挖掘的李鲤治疗帕金森

28、病用药规律研究J.国医论坛,2 0 2 0,3 5(6):2 1-2 4.2 5 张晓霞,吴之煌.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帕金森病中医病理机制及治疗J.北京中医药,2 0 1 1,3 0(2):1 1 5-1 1 8.2 6 黄少东,梁健芬,张兴博,等.加味五虎追风散对肾虚血瘀型早期帕金森病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2 0,3 7(8):1 4 3 5-1 4 4 1.2 7 陈水兰.补肾活血方与美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C D.中 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电 子 杂 志,2 0 1 9,7(2 2):1 7 7-1 7 8.2 8 许玉珉,马云枝,沈晓明,等.马云枝从瘀血生风论治帕金森病J.辽宁中医杂志,2 0 1 9,4 6(2):2 5 1-2 5 3.2 9 马琳,毕海洋,韩亚鹏,等.从湿热毒邪辨治早期帕金森病J.吉林中医药,2 0 2 1,4 1(1):1 2-1 5.(收稿日期:2 0 2 2-0 4-1 7)01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