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2051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教育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N o.10(下)2 0 2 3基于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彭志芳(山东省莒南县第二小学 2 7 6 6 0 0)摘要:在小学体育课堂实现学科融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实现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学科融合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巧妙结合不同学科,体育课堂将更加精彩、丰富,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科融合 教学策略 知识本身并非孤立的、零碎的,而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联系的,各学科知识

2、点间都有着些许交叉,如各类运动技巧中蕴含着很多物理学原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在于引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美”、养成“德”、提升“智”,从而使学生成长与素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相契合,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应重视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机融入,充分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构建更加高效、有趣的体育课堂。一、学科融合的概念与含义体育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重属性,仅从体育本身对复杂体育现象进行解释,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学科融合是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之下,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中的知识体系,相互融

3、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如体育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融合。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叠加几门学科的内容,而应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保持主导学科的特点,有序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引入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多学科的有机整合。学科融合需要学科元素共同参与,但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 不 同 学 科 资 源,形 成 合 力,推 动 学 科 的发展。首先,学科融合应当是不同学科知识内容间的优化组合,唯有不同学科资源在整合中合理发挥效用,才能形成一股合力,带动学科发展与进步。其次,学科融合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因此,学科融合切忌喧宾夺主,唯有从课堂教学出发,以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为目标,根据体育学科本质,合

4、理搭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让其它学科成为体育教学的工具与手段,成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才能充分发挥学科融合效用。再次,学科融合立足点应着眼于学生,唯有以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寻找不同学科素养间的“交互点”与“共同点”,才能做到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二、小学体育课堂进行学科融合的重要性1.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现代体育教学提倡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形式多样化,以避免学生因对体育课程感到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以学科融合的方法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将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有助于借鉴其他学科优势,使体育课堂开展更加丰富化

5、与精彩化,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科学习兴趣。321N o.10(下)2 0 2 3一旦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他们便会以更加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在体育运动中形成各项能力。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运动常识,更在于让运动观念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便要力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体育课堂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能确保学生回忆起所学知识,在课下进行反复练习,“温故而知新”,在不断练习中精进自身水平。另外,以学科融合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在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从而使体育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体育运动”

6、,更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例如,将体育学科与历史学科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使学生更加熟悉体育运动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在给学生科普文化知识的同时,令其对历史学科也产生浓厚兴趣。2.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将小学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充分融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一方面,每位学生受身高、性格、思维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他们所擅长的项目与喜爱的科目都有所不同,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能极大拓展体育运动所涵盖的项目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另一方面,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经过学科融合的体育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更加广泛,每位

7、同学都能够在学习体育知识中,找到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经过长时间学习,掌握一定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体育学科中的美学因素,将其与音乐、美术、舞蹈、武术等艺术类学科相互结 合,开 展 教 学 活 动,充 分 激 活 学 生 艺 术细胞。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展示机会,让他们尝试汇编舞蹈、组织会演等形式,从自己所擅长的方向开展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通过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有益于学生创造力培养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以学科融合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有益于学生创造力培养。一方面,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它能以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8、,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问题,给出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学科与美术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利用废弃的硬纸板制作乒乓球拍,或者利用废弃塑料瓶制作保龄球。当学生完成体育器材制作后,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法,在不同运动器材上绘制不同图案,充分激发创造力。三、实现小学体育课堂学科融合的方法1.融入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将生物知识与体育学科融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原理和急救措施,从而提高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意识。这不

9、仅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减少受伤的风险,还能使他们更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人的运动离不开各种机体参与,学生懂得身体内各种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理解各种运动技巧,而在体育课堂融入生物知识,则能填补学生这方面知识空白。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课程所教授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引入一些生物学相关知识,以加深学生知识理解。以长跑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运动系统方面知识外,还应提醒学生在运动半小时前切勿饮食,要充分热身,并注意呼吸节奏和深度,并告诉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如跑前进食容易岔气,甚至可能诱发急性阑尾炎;做热身运动是为了唤醒身体内的神经和肌肉,以提高肌肉和肌腱的伸展性,防止运动时造成肌肉拉伤;

10、均匀呼吸则是为了节省能量,而深度呼吸则是为了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以保证机体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运动,延缓“极点”的到来。421学科教育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N o.10(下)2 0 2 32.融入数学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将数学知识与体育学科融合,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有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计算的游戏规则,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和计算能力。例如,设计“喊数抱团”游戏,规则为:让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圈缓慢行走,而后教师随意给出一个数学公式,如“2+5-4

11、”“62-1”等,当学生听到教师给出的公式后,立即根据计算结果,寻找队友进行抱团,如计算结果为“3”,则应该3人一组抱团。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思维的训练。3.融入音乐元素,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将音乐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背景音乐的运用可以在热身、练习和游戏环节中带来愉悦的体验,缓解学生的疲劳感,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选择适合的音乐,能够与运动节奏相匹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投入感。教师应基于不同乐曲特性,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不同教学环节辅助工具,充分促进音乐元素在体育学科中的渗透。

12、例如,选择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作为体育教学口令,对学生动作行为做出指导与改进。在指导学生耐久跑练习中,则可以播放一些动感较强的音乐,对学生大脑皮层做出刺激,让其保持兴奋状态完成耐久练习。4.融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与劳育密不可分。将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引入劳动环节,如器材搜集、整理和维护,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劳动习惯。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实现小学体育课堂学科融合,需要立足于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以体育课堂为载体,以有效方法促进数学、生物、音乐等学科内容在体育课堂的有机渗透。参考文献1 白梅萍.小学体育与多学科融合的再思考J.灌篮,2 0 2 1(2 5):7 8-7 9.2 常鸣.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J.新课程,2 0 2 0(4 3):3 6.3 王文习.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融合的途径和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 0 2 2,7(9):9 0-9 2.责任编辑:杨 婷5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